书城宗教佛法与人生
17901900000028

第28章 佛之文化、艺术(1)

一、天下功夫出少林

1、少林拳的源起

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是孝文帝为安置印度僧人跋陀前来嵩山落迹传教而建。

跋陀禅师主持少林寺,四方学者闻风皆至,徒众数百。大量民间武术者都充当了少林寺的杂役,一些会武术技能的青少年被剃度为僧。如惠光和尚,十二岁时在洛阳城天街的井栏上反踢毡子,一口气能连续反踢五百下,跋陀很惊奇,就把他剃度为小和尚。跋陀弟子僧稠当小和尚时,体质羸弱,后来发奋练武,居然练得拳捷骁武,体健身灵,跋陀禅师为创建少林寺,翻译佛经,传授佛法作出了巨大贡献,少林拳谱中还有跋陀传授方便铲和一路大刀的记载。

到了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教的禅宗,面壁九年,静坐修心,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当年达摩终日静坐,不免筋骨疲倦,又加上深山老林,须防野兽和严寒酷暑的侵袭。在传经时,他发现好些弟子坐禅久了,昏昏欲睡、精神不振。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达摩编了仿效古代人猎杀搏斗的动作为“活身法”传授僧人,此即为“少林拳”雏形。此外,达摩在空暇时间还练几手便用铲、棍、剑、杖等防盗护身的动作,后人称之为达摩铲、达摩杖、达摩剑。以后,他又吸取鸟、兽、虫、鱼飞翔、腾跃之姿,发展“活身法”,创造了一套动静结合的罗汉十八手。后来经历代僧徒长期演练、综合、充实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拳术,达百余种,武术上总称“少林拳”。元代少林派拳术大师白玉峰,觉远上人,李叟等精心研究少林拳法,将少林拳中的“罗汉十八手”发展为七十二手,以后又发展至一百七十三手,第一次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少林拳法。

2、十三棍僧

隋末唐初,少林方丈为保护庙宇安全,从寺僧中选出身强力壮者组成僧兵,形成武僧,开始了有组织的,严格的僧兵训练,操习棍棒。每日晨光熹微,武僧们同起而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长年不断刻苦练习武艺,对少林武术提高起了很大作用。少林寺的白衣殿内的“少林拳谱”壁画,描绘了当年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真实情景:宏伟的寺院,张灯结彩,三十个身着短装,精神奕奕的健壮武僧,分成十五对,在演练少林拳,拳打脚踢,栩栩如生。除了行拳图外,殿内还有寺僧演练器械,挥舞棍棒的壁画,南北两壁有少林武术的“锤谱”,画面突出两个武僧摆开对打的架势,冲拳,拨掌对练。千佛殿是当年少林寺的练功房,地堂上还有四十八个寺僧“站桩”的遗迹;砖铺的地面上留下两行直经约四、五十厘米的锅底状圆坑,一个个间隔约二米半、据说是众僧苦心学艺,两脚踏踩而成,反映了古代少林武僧练习武艺的刻苦精神。

少林寺不少武僧在出家前就精通武艺,不少武艺高强的人士不满封建统治,看破红尘,削发为僧。此外,少林寺还经常到各地邀请武林高手到寺传授拳术、棍术,发展少林武功。当时,高僧福居特邀十八家著名武术家到少林寺演练三年,各取所长汇集成少林拳谱。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曾到少林寺传授棍术,所以少林寺实际上成了一个有名的会武场所,群英荟萃,各显神通。

少林武技名显于世,始于隋末。武僧昙宗、志操等十三人,技艺超群,应秦王李世民邀请,参加讨伐王世充战役。出师大捷,解救李世民,打败王世充,活捉王仁则。唐太宗登基后,重赏少林寺僧。赐少林寺大量庄田银两,扩建少林寺,准许少寺成立僧兵队伍。昙宗被封为大将军,其余的人“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和民族英雄岳飞等人,也得过少林真传,赵匡胤爱拳术,传下太祖长拳,曾将他的拳谱藏于少林寺。明代少林寺小山和尚挂过三次帅印征边,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在少林寺前建立旗杆和石狮。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少林寺以月空为首的三十个和尚应召组织一支僧兵,开赴松江抗击敌寇。

除嵩山少林寺外,相传少林寺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几个分院。明代在福建九莲山又建立一座少林寺,也以发展少林拳术著名。满清灭明后,不少爱国人士,不满外族统治,削发为僧投入少林寺,达宗和尚结交三山五岳英雄,创立佛教洪门,南少林寺成为反清复明的大本营,洪门弟子的聚义厅,上上下下闪耀着精武强兵的刀光剑影,苦练杀敌本领。后来由于叛徒告密,遭到清政府派兵镇压,寺院被清兵烧毁。

3、拳为武艺之源

少林派拳术有罗汉拳、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五拳、昭阳拳、连环拳、功力拳、潭腿、柔拳、六合拳、圆功拳、内功拳、太祖长拳、炮拳、地躺拳、少林拳、梅花拳、通背拳、观潮拳、金刚拳、七星拳、练步拳、醉八仙、猴拳、心意拳、长锤拳、五虎拳、伏虎拳、黑虎拳、大通拳、长关东拳、青龙出海拳、翻子拳、鹰爪拳、护身流拳等。

对练拳术有三合拳,咬手六合拳、开手六合拳、耳把六合拳、踢打六合拳、走马六合拳、十五合里外横炮、二十四炮、少林对拳、一百零八对拳、华拳对练、接潭腿等。

少林派拳术刚健有力,刚中有柔、朴实无华、利于实战。招招势势非打即防、在练习少林拳时不受场地限制,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其风格主要体现一个“硬”字,攻防兼备,以攻击为主。拳势不强调外形的美观,只求技击实用。步法进退灵活,敏捷,有冲拳一条线之说。在身段与出拳上,要求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进退出入,一切自如。步法要求稳固灵活,眼法讲究以目视目,运气要气沉丹田。其动作迅如闪电,转似轮旋,站如钉立,跳似轻飞。少林拳分南北两派,南派重拳,北派重腿,有“南拳北腿”之谓。

4、少林武功的兵器

少林派棍术有猿猴棍、风火棍、齐眉棍、大杆子、旗门棍、镇山棍、劈山棍……等等。

棍打一大片,一扫一劈全身着力。棍练起来呼呼生风,节奏生动,棍法密集、快速勇猛。在历代抗敌御海中,少林棍发挥过重要作用。

枪为古代兵器之王,计有少林枪、五虎枪、拦门枪、十三枪、十八名枪、二十四名枪……等。少林枪术有一条歌诀:“身法秀如猫,扎枪如斗虎,枪扎一条线,枪出如射箭,收枪如捺虎,跳步如登山,压枪如按虎,挑枪如挑龙,两眼要高看,身法要自然,拦拿亢点崩挑拨,各种用法奥妙全。”

大刀被誉为“百兵之帅”刀如猛虎,枪似蛟龙,刀术的演练一招一式都要有威武、凛烈的气概。少林的刀有春秋大刀、梅花刀、少林单刀、少林双刀,一路大刀,二路大刀……滚堂刀,地堂双刀,追风刀……刀的使用特点是缠头裹脑,翻转劈扫,撩挂云刺,托架抹挑,并有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顶手,劈、撩、斩、刺似猛虎之说。

剑术矫健、优美、豪放,自古至今流传深远。少林派剑术有:达摩剑、乾坤剑、连环剑、二堂剑、五堂剑、龙形剑、青锋剑、飞龙剑……剑诀云:“剑是青龙剑,走剑要平善,气要随剑行,两眼顾剑尖,气沉两足稳,身法须自然。剑法如飞燕,剑落如停风,剑收如花絮,剑刺如钢钉。”

二、佛与中华文化

1、“有诗为证”的风格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可见佛教在中国的家喻户晓。而佛教的哲理部分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

文化的内容极其广泛,项目极其繁多。凡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一切总成绩,都可以叫做文化。就文学而言,由于佛典的翻译,刺激了中国的文学的革命,从诗文意境到文体演变,在魏晋时代,就已有了新的气象,也由于梵文的拼音和华严字母的翻译,启悟了中国文字的反切,由反切而四回声,由四声而把五言诗、七言诗改进为律绝,我国的语汇即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语法及文体也随之大变,禅宗语录正是中国文学一大革命。到了唐代以后的文体,受了佛教文学的感染,多能近于写实而顺畅。经隋唐至宋代,“浑词小说”及“平话”的出现,那是受了佛教所用“变文”的影响。文学情趣也随之发展。中国古诗的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是受马鸣大师所作“佛所行赞”的影响。近乎语体的唐宋诗,如白居易及苏东坡等的诗,是因禅宗的“颂古”以及寒山,拾得所作深入浅出的新诗而来的。也因禅宗语录而又有宋明理学家的语录出现。明清小说是由平话及拟平话以来,小说中“以诗为证”的风格,散文之后以韵文作结的形式,以及弹词里的说与唱文夹杂并用,都是受佛经中“长行”与“偈颂”并用的暗示。佛教文学最富想象力,对于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文学,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中国浪漫主义作品,象李白的诗、小说《西游记》等正是受佛教文学影响的产物。

2、飘飘欲仙、栩栩如生

魏晋的佛教建筑,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建筑艺术。佛教的建筑由于佛经中叙述天宫及佛国净土的施设,力求艺术化,建筑物的布置,点缀更显得庄严,雄伟,这都融入了中国的建筑艺术。在佛教传入中国前,中国尚未有塑像的技艺。但到了唐代,佛教的塑像,美丽尽致,曾极一时之盛。洛阳的龙门,大同的云岗,那些伟大的佛像雕刻,浩大的工程,精湛的技巧,均有飘飘欲仙,栩栩如生之态,那不只是中国的艺术宝库,也是世界性的艺术伟构。在绘画方面,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也享誉世界。后汉以后,佛教的传入,中国的美术,遂由贵族美术一变而成为宗教美术,建筑则从宫殿楼台而变为寺院塔婆,绘画雕塑则从君臣肖像而变成佛菩萨像,工艺则从器皿服饰而变为宗教之佛物法器……此种美术形态一直延续到今。

由于佛教的许多碑碣的保存,也为中国的书法,储蓄了无价的财富,许多名家的字迹,多由佛教的流传而得遍及民间。“鱼山梵呗”是受了佛教梵音影响而来的中国音乐……

3、佛学——老庄

佛教入得以前,中国虽然已有了惠施、墨子、荀子等类似论理学(名学)的提出,但中国之有完整的论理学,却自佛教传入以后的因明学开始。中国从唐朝至明朝,皆是用天文学家一行禅师所定的历法,而那是根据印度的天文学而来的。

佛教初入中国时,道教的排斥很大,但到了魏晋时代,讲佛学的引用了老庄,讲老庄的也引用了佛经,从此以后,道教典籍日益完善,在许多方面,都是取材于佛教,比如地狱及阎罗的概念、道教欣然地接受了运用了。到了宋时的全真教,根本就是佛化的道教,由于禅宗的启发,宋元明的儒家——理学的出现,根本就是禅化的儒教。禅宗仅是佛教的一支,宋明的理学家对禅宗的法门只是浅尝辄止。唯恐深入后,会迷失了他们自己原有的认识。朱熹看的佛典较多,朱熹就有这样的体验。

近世以来的中国的思想家中,如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梁启超、胡适、梁漱溟等,虽然未必信仰佛教,他们却都受了佛教思想的启发。1964年6月至8月,在夏威夷召开的第四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中,强调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佛教所要建立的宗教世界。可见不唯对中国,对全人类也是有极大贡献的。

中国原有的儒教信仰,是注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无暇推究生前与死后的事情。所以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对于生前死后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体,都是存而不论,所以说“祀神如神在”纵然讲到善恶的补偿及惩罚的问题,也寄望于各人的后代子孙,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经)正是寄望于子孙果报。

自佛教传入以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观,为中国民间,带来了新兴而有力的希望。佛教给我们指出了生死轮回的问题,以及善恶报应的问题,告诉了人们,一切行为,均由各自负责,善报属于自己,恶报也属于自己,现在不报,来世必报。这一点,鼓励了人们要积极地去恶;这一观念,对于千百年来的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与影响之大而且深,实在无法估计。

三、深山何处钟

1、诗佛王维

王维是唐代大诗人,同时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谓“一代诗匠,又精禅理”死后更有“诗佛”的称号。

王维的诗歌多有禅宗“忍”的表现。他认为只要做到了“忍”,才能由“无生”达到“无我”也就定。慧双修,成就超出十方,三世的最高智慧了。他中年后生活在权奸当道的黑暗时代,身受现实的打击,目睹许多贪残腐败的事实。尽管在他的作品中不免流露软弱的不满和牢骚。但总的基调是容忍,退让、逃避。例如《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开头慨叹“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对朝廷遗弃贤才不无讽刺之意,但最后归结到“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表示消极避世的志愿。禅宗“忍”的教义在王维诗中表现为安于逆境,“净心”以待,一切外境视为宁静,王维诗中表现的“空”“寂”“闲”的境界。正反映了这种“自性清净”的追求。例如《谓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剂扉。雉稚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淇上即事田园》:

屏居洪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阊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这是一片闲逸、宁静的牧歌,诗人赞赏这种静谧、闲适的美,表现追求“净心”的渴望。他认为无论在市廛还是在山林,只要“识道”都会得到内心清净。这种“空”“寂”“闲”发展而为“禅悦”即由于悟解禅理而得到的怡悦心情。这在王维诗中也多有表现,如《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他歌颂远离世事,隔绝人我,努力在自心的宁静中寻求安宁的乐土,把心造的“空”“寂”“闲”的幻觉当作逃避现实的精神寄托。这种羡慕隐逸观念就与佛教“浮生若梦”“看破红尘”的出世思想结合起来了。歌颂超世绝俗是他的诗歌接受禅宗思想的又一个主题。如他的《道别》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从艺术上看,禅宗思想对于形成王维山水田园诗那种“澄淡精致”“浑厚闲雅”的独特风格的确起了积极作用。

2、禅之诗

禅宗影响王维的诗歌艺术,可从三方面分析: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

以禅语入诗,就是把表现禅学的理论、概念的词语应用于诗中。禅语作为宗教观念的表现形式,是与反映现实生活和真实感情的诗意格格不入的,王维的某些诗,颇有真情实感或生动意境,但一掺入禅语似乎破坏了艺术的完美,如著名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描写古寺风光,给人静谧,清幽的美感。但最后以禅语作“警策”,用《涅盘经》“毒龙”典,比喻在禅寂山光中平息内心的妄念,一个完整诗的境界便被破坏了。

以禅趣入诗,禅趣又叫禅悦,指禅定时体验到那种轻安寂静,闲淡自然的意味,这种意味体现了禅宗的“净心”,如《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