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的是田园。表现了在自然美景和萧散生活中解脱尘世烦嚣的怡悦心情。“习静”“清斋”涉及佛教徒生活。“漠漠”一联是王维名句,用新鲜的形容叠语修饰两个声、色、动、静相配合的,形象浑成的画面。全诗写出山庄雨景、意态如画、自然而生动,那种任运自然、物我两忘的“禅趣”就是在这种自然美景的描绘中表现的。
以禅法入诗。一是意境的创造,禅宗主张“观境”即在观照自然中求得净心。他不在一丘一壑、一溪一泉上刻意描摹而是善于以内心的诗情体会景物的精神。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这些诗并不刻意雕琢,借用一句禅语说,就是不“看境”,在每幅小小的画面中,都洋溢着强烈的感情。
3、佛经文学
佛经是古代人的智慧结晶,内容包罗万有,不仅是佛教徒的经典,还是优秀的古典文学。
读佛经可探索原始佛教,释迦牟尼说教,无论为经为律,均事出有因,针对当时社会现象,当时人的行为而发。释迦牟尼所说的语言,是很富人情味的,他不仅善于说教,也善于说故事。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流传的民间故事,为大众说法,多方比喻。因此更能深入人心,使他的座前,集满了善男信女,合掌静听。
佛经里的故事多是流传古代的尼泊尔、印度、锡兰、大月支等地的民间传说,在两千年前,释迦牟尼传教时,就已经流传着。释迦牟尼随意拾取,随时讲说,把自己所要说的道理,贯串其中。这些故事如同美好的诗篇,在故事中所含的道理,引起了广大的信仰。释迦牟尼是一个出身于贵族的王子,但他舍弃了世俗富贵尊荣、怀大愿力、为人说教。他是一个伟大的悟者,在他说的故事中,现出了他的巨大的影子。
释迦牟尼所说的故事,洋溢着他所倡导的几个基本道理,主要是和平、牺牲、慈爱、诚信、平等、无私、克制贪欲、禁戒残暴等等。例如在“长寿王”的故事中,他坚决反对战争,主张人与人应该和平相处,可以在和平中得到无限的快乐。但必须指出,侵略者的战争,释迦牟尼是要人反抗的。他在《长阿含经》卷二对阿阇世王使臣禹舍所说,使侵略者望而却步,不敢一逞,可以看出他明白的意见。
释迦牟尼对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常常赞颂的,例如在“太子须大擘”故事中,不惜施舍尽财宝,施舍尽所有一切,在荒山中忍苦受行,最后并且割舍了妻子儿女。这种自我牺牲,是非常难能的,在故事中并且反映出当时最高种姓婆罗门人卑鄙贪残的面目。释迦牟尼在“投身饲虎”“舍身救鸽”等故事中,为了救助困难危急者,甚至不惜身命,成就最大的勇敢。这种坚毅的自我牺性精神,贡献出一切。他讲这样的人格,无疑是对于当时残酷的奴隶制度,用作为善良与丑恶的对比。在当时的社会里,真如大狮子吼,举世震撼。释迦牟尼尤其反对种姓制度,否认这种不平等的出身贵贱的区别。正如他说:“不观所生处,惟观于德行。有德之人,种姓有别,德行无异。犹如伊兰及旃檀木,俱能出火,热与光明无有异别。”(《大庄严论经卷第七》)
释迦牟尼在不少故事中,常常赞美慈爱和诚信,例如“鹿王”的故事中,对于群的爱和幼小者的爱,“鹿夫妇”的故事中,对于子女的爱,都很真挚动人。还在许多故事中,赞美诚信,不轻然诺,约言必须遵行。在“相扑”的故事中,述说一个无信的人所得的结果。在“山鸡王”“虬与猕猴”“花鬘师”等短短的寓言中,也曾对于存心欺骗者给以有趣的嘲讽,这些嘲笑讽刺的小品,在佛经中很多,它象晶莹的珍珠,常常在讲说道理时出现,以加深听者的印象。其他隽永可爱的小故事,小寓言,在佛经中更是不胜枚举。
四、清净端严
——佛画、佛曲
1、供奉与欣赏
佛画的目的无非有三:一是备佛教徒供养敬奉之用;二是备寺院殿堂庄严之用;三是供人欣赏的画家写意之作。由于佛画的目的不同,佛画的内容也各不同。
佛教徒供奉用的佛画:一是尊像画,就是一尊或多尊佛菩萨像、庄严妙好,或坐或立。二是经变画,根据佛经所叙的佛国庄严,绘画成图,如极乐净土变,药师佛净土变、灵山净土变等。三是曼陀罗画,是密宗修法所供养的佛画,画一佛或一菩萨为中心,周围层层环绕着菩萨、天神等。
殿堂庄严用的佛画,可以是佛、菩萨、天龙鬼神的形象画;也可以是佛传图,即根据佛传所记释迦牟尼一生教化的故事;也可以是本生图画,根据佛经中所说释迦牟尼过去一生中所修的种种菩萨的故事。如舍身喂虎、舍身救鸽等故事;也可以是经变图,即根据佛经中所叙故事,绘成形象、如维摩经变、地狱变等。
画家写意以供人欣赏的佛画,便是画在手卷、册页、屏风等处各种题材的佛画,不拘于佛教形式,不拘于佛教的法则,可以由画家任意呈现技巧,以供人欣赏。
晋时顾恺之在瓦官寺壁画维摩像,时人捐钱十万争取一观。旧时画法多是平面而无阴阳明暗之分,僧繇创没骨皴法,不克以笔黑钩研,而以色渲染。开元中吴道子集诸家之大成,为古代佛画第一人。五代以前绘画佛教图画,都能庄严妙好,从形容仪范中体现佛菩萨清净端严、慈悲静穆的道法品质。宋代以后文人画兴,于是佛教画分两派,其一继承隋唐规矩、不失尺度、如宋李公麟、明仇英……其二不拘绳墨,以古朴奇谲为高,如宋梁楷、明陈洪绶、清金农、罗聘。
2、丰富的佛画
佛画的种类,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图和像两大类。像的内容表现每一像的仪容形貌,别无其他意义。所谓图、指画中的体现的一个故事。例如“十八罗汉像”是一幅画中或多幅画中画十八罗汉,但只是绘出每位罗汉的仪容形貌、或降龙、或伏虎、各各罗汉不相联系。至于“十八罗汉过海图”便是在一幅画绘出十八罗汉共同渡越沧海的不同动作。
佛象画可以分七类:一、佛类,二、菩萨类,三、明王类、四、罗汉类、五、天龙八部类、六、高僧类、七、曼陀罗类。佛图也可以有六类,一、佛传类,二、本生类、三、经变类、四、故事类、五、山寺类、六、杂类、此外还有“水陆画”一种,是由缘和图混合组成的佛画集。
因为佛教认为人人可以成佛,一个世界中同时只能有一佛教化,所以一世界为一佛土。然而佛教也认为时间是无始终的、空间是无边际的、世界既是无边、十方佛也是无数、一佛教化终尽,又有他佛继而教化,于是三世的佛也是无数的。在这十方三世无数佛之中,宗教家、画家只是选择佛经中所常道的佛而绘画出来,以供瞻观礼拜之用。正规菩萨像的画法也与佛像一样,要注意相好、服饰、手印、量度的。明王像是佛、菩萨的忿怒像,根据密宗的理论,佛和菩萨都有两种身:一是正法轮身,即佛、菩萨由所佛的行愿所得真实报身;二是教令轮身,即是佛、菩萨由于大悲而示现威猛明王之相。明是光明,密宗以智慧的光明摧破一切烦恼业障,所以称明王。罗汉像大约有三类,一是众罗汉组合像,二是由十大弟子或十六罗汉中选绘单一罗汉像,三是画家任意写作。天龙八部像即是鬼神像。天龙八部指天、龙、夜叉、乾闼婆(天乐神)、阿修罗(神)、迦楼罗(金翅鸟神)、紧那罗(天歌神),摩睺罗迦(蟒神)。高僧像是佛教历史的具体人物。
所谓佛传图是绘画释迦牟尼一生教化事迹的图,有多幅连环图形式连续表其一生的。本生图是绘画释迦在过去一生中为菩萨时教化众生的事迹。经变图是将佛经中所教的故事绘为图画。如根据《维摩经》所绘的“天女散花”便叫维摩经变图。故事图根据佛教历史中所载故事,绘画成图。山寺图是佛画中的山水面,以描写山寺的风景为题材。杂类图是画家不根据经论,只是一时遗兴之作。
举行水陆法会时,要在殿堂上悬挂的种种宗教画,统称为水陆画。水陆画并无一定幅度,多则二百、少则三十多幅。其中分上堂和下堂两大部分。上堂有佛像、经典像、菩萨像、各宗祖师像……乃至水陆撰作诸大士像。下堂中有诸天像,山岳江海诸神像、种种鬼像、畜生像……可以说水陆画是集释道画之大成。每幅的绘法章法虽不一定,但每幅画的画法都有一定的规矩,而且保持唐宋遗法。
3、龟兹之声、南北曲调
佛曲是佛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的曲调。摹仿印度曲调,用汉语来歌唱,宋时有僧饶善《三本起》及《须大孥》。每清响一举,道俗倾心。《乐府诗集》卷七十八杂曲歌辞有齐王融《法寿乐歌》十二首:一、歌本处,二、歌灵瑞,三、歌下生,四、歌田游,五、歌在宫,六、歌出家,七、歌得道,八、歌宝树,九、歌贤众,十、歌学徒,十二、歌供具,十二、歌福应。每首均五言八句,显然是歌颂释迦如来一生事迹。
到了隋代,由于西域交通的开展,西域方面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国。《隋书音乐志》中记西凉音乐说:“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虽为秦汉使。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又说:“胡戎歌非汉魏遗曲,故其乐器声调悉与书史不同。”所载歌曲中有“于阗佛曲”。《唐会要》记载:“吕光破龟兹得其声”。于是大乐署改诸乐名,龟兹佛曲改为“金华洞真”。当代乐府曲调有“普光佛曲”“弥勒佛曲”“龟兹佛曲”“妙花佛曲”……
等二十六曲。大多是五言或七言。间有三、四、三言句。有的还注有“平”“侧”字样。“平”是平声调,“侧”是仄声调,并有押韵。敦煌经卷所载唐代佛曲有《悉昙颂》《五更转》《十二时》等调,内容多半是赞叹大乘教理、赞叹禅宗修行、赞叹南宗顿门等。
宋代流传下来的也多是七言句的歌辞,有平吟,有侧吟,如《观音偈》《菩萨偈》,只是中间加了“临江仙”的曲调。自从元代南北曲调盛行,佛教的歌赞多采用之。如《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五十卷,就是采用南北曲的各种曲调填写的。其中前半部是散曲,后半部是套曲。散曲中有“普天乐”“锦上花”“风鸾吟”“尧民歌”“醉太平”“喜江南”“梅花酒”“寄生草”“叨叨令”“驻马听”“沉醉东风”“步步娇”“早香词”……等三十曲。
现在一般佛教音乐中的南北曲调,近二百曲。通常用的是六句赞,它的曲调是“华严会”。此外香赞多种,如“挂金锁”(戒定真香)“花里串豆”(必然五分),“豆叶黄”(戒定慧解脱香),“一绽金”(香供养)等。十供养赞有三种调:一“望江南”(香借养),二“柳含烟”(虔诚献香花),三“金学经”(戒香定香与慧香)。三宝赞和十地赞的曲调是“柳含烟”,西方赞是“金砖落并”,开经偈的曲调是“破荷叶”。至今仍有峨眉、五台、西安、福州等地,保存自元明流传下来的佛曲,这些佛曲是采用唐宋的燕乐风格和元代曲调而编成的。
五、佛牙舍利——寺塔
1、佛光寺
佛教最初传入汉地时,汉明帝为摄摩腾在洛阳创建白马寺。也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寺院。关于中国佛教建筑最早的记载,是《后汉书陶谦传》所说:笮融“大起浮图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所谓“上累金盘”就是用金属作的刹;所谓“重楼”就是多层木结构的高楼。这正是后来中国塔的基本式样。最早的佛寺建筑,是以塔为中轴线上的主体,而僧房散在其四周。后来的寺院,中轴线以殿堂为主体而塔建在附近了。
中国现存的最古佛寺建筑是五台山的南禅寺(建于公元783年)和佛光寺(建于公元867年)。佛光寺大殿是一座七开间的佛殿。殿中有三十几尊唐代佛像,梁柱间有唐代题字,壁上有唐代壁画。可以说,唐代四种艺术集中保存在这里。
其次,河北蓟县独乐寺有一座结构精美的山门和一座高大的观音阁(均建于公元984年)。阁中奉有十一面观音像,高十六公尺。还有河北正定隆兴寺(建于公元971年)和山西大同善化寺。隆兴寺的主要建筑有大悲阁、左右侧楼,转轮藏殿、戒坛、牟尼殿、大觉六师殿及钟鼓楼。大悲阁中供牵着高大的千手观音像。转轮藏是现存唯一的十世纪造的可以转动的大藏经架。牟尼殿中有优美的宋代壁画。善化寺是十一世纪中到十二世纪中叶建成的。现在还保存着四座主要建筑和五座次要建筑。大同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原来是规模宏大的华严寺的藏经殿。殿中四壁保存着辽代制作精巧的藏经橱。橱的上部有“天宫楼阁”。
山西赵城县的霍山广胜寺,是元代建筑(建于十四世纪)有上寺和下寺两部分。上寺有一座琉璃塔,是十五世纪建成的。
2、无梁殿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明代建筑。寺中殿堂、廊庑的布局,是结合地形,并把泉石树木组织在内。大殿和菩萨殿有明代精美塑像。寺中有田字形罗汉堂和汉白玉砌成的金刚宝座塔,是清代修建的。寺内有明净的清池,涓涓的流泉,密茂的松柏。这种布局与杭州的灵隐寺、庐山诸大寺院大致相同。
中国南方的寺院,多半依山布局,在建置上,风格上与北方寺院不同。院落虽比较局促,而寺外有茂林,有峰峦,气象仍显开阔。如峨眉山麓的报国寺,半山的万年寺,山顶的接引殿都如此。
在元明之间,中国佛寺建筑上出现一种拱卷式的砖结构殿堂,通称为“无梁殿”。如山西五台的显通寺,南京灵谷寺,宝华山隆昌寺都有此种殿堂建筑。
清代修建的刺嘛寺,以北京雍和宫和承德的“外八庙”为最。雍和宫(建成于1735年)中法轮殿和殿脊形成金刚宝座塔的“五塔”形状。万福阁与左右两阁以飞桥相连。阁中供奉十八公尺高的弥勒佛之像。承德的外八庙在(1713—1870)年陆续建成。其建筑风格有摹仿新疆维吾尔族形式的,有藏式的,也有汉族形式而有西藏风趣的,兼收并蓄,多采多姿。
3、八角形——佛塔
中国塔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现存最古老的塔是公元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塔身有用莲瓣作柱头和柱基的八角柱,有用狮子作主题的佛龛,有火焰形的卷间,形式优美。
到了十世纪以后,八角形的佛塔成为标准形式。建造方法用各种角度和相互交错的简形卷、把楼梯、楼板、龛室等砌成一个整体。山东长清灵岩寺的解支塔,河北正定开元寺的料敌塔都是此类型。河南开封六角形的繁塔(977年建),开始采用琉璃造的佛像和花纹处理塔面。其后开封祐国寺塔,俗称“铁塔”即采用二十八种琉璃面砖砌出墙面、门窗、柱梁、斗拱等。塔有十三层。宋代在长江流域也出现很多八角形塔。杭州灵隐寺大殿前有石雕双塔,高仅十公尺,而有九层,雕刻成仿木结构形式。苏州的报恩寺塔,杭州六和塔和保淑塔,都是用砖砌成的仿木结构形式的塔。
中国现存的佛塔,大部分建于明清时代。在造型上,斗拱塔檐很纤细,环绕塔身如同环带。轮廓线也与以前不同。太原永祚寺的双塔、北京玉泉山塔、便是这个时期的多层塔的典型,北京八里庄慈寿寺塔是密檐塔的典型。
此外,还有中国唯一现存的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的释迦塔、福建泉州的全部用石料建造的双石塔,以及西藏式的瓶形塔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在北京西山建造了一座佛牙舍利塔,供奉释迦如来灵牙舍利,1964年落成。塔有十三层,高五十八公尺,采用传统的密檐形式,而在结构、刹顶方面,都有创新的地方。形式优美,颇为山林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