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1794200000024

第24章 善于借助外力激励孩子(3)

李佳的母亲并没有强迫她继续练习,而是讲述了一段郎朗的成长经历。母亲之所选择郎朗来启发孩子,主要因为李佳此时在练习钢琴的问题上出现了障碍。那么,用一个有相似经历的名人作为例子,说服力肯定比较强。的确,李佳也透过郎朗的经历明白自己该如何做。

当父母把名人的成长经历讲述给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发现名人曾经的生活就是自己现在的生活,那么,孩子会明白名人的做法就是自己应该效仿的行为。同时,孩子会从父母的讲述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希望。这无形中激发了孩子的潜能,孩子会更坚定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其实,任何一个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都会有徘徊和退缩,这个时候,也正是需要激励的时候。如果父母经常说一些空洞的言语鼓励孩子,孩子可能无法从中吸取能量。但是,如果有一个有相似经历并且已经成功了的人为孩子引领方向的话,就等于与为孩子未来的路点亮了明灯,孩子会相信朝着这个方向走肯定没错,因为已经有人到达了。

因此,父母可以适当的时候用名人的例子鼓励孩子。那么,生活中,父母该如何做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把名人的成长经历作为常识去积累

父母平时最好能多看一些关于名人成长或受教育的书籍。这些书籍中不仅有大量名人成长的故事和例子,也会有许多名人父母教育子女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父母借鉴。同时,当孩子一旦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了问题,父母也能用名人的经历作为激励孩子的素材,相信孩子受到的启示会更大。

毛子玉的父亲经常购买一些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来给自己充电,同时也买来一些故事书给子玉阅读。他平时也经常翻看这些名人成长故事,以便可以从中受到一些教育启发。

一次,子玉约几个同学周末到家里做客。回家和父母一说,原来父母也打算周末带她去拜访一个朋友,那是子玉很喜欢的一位叔叔,叔叔家里的一只牧羊犬是子玉的好朋友。可是,子玉和同学们都说好了,而父母也和叔叔约好了。

于是,子玉决定给同学挨个打电话,把约会移到下周末。但是,当她把决定告诉爸爸的时候,爸爸说:“还记得爸爸给你讲过宋庆龄的故事吗?宋庆龄小的时候为了等约好的同学来家里,执意不跟着家人外出,虽然最后同学没有来,但宋庆龄为自己能守信而高兴。”

听完爸爸的话,子玉说:“我想起来了,可是,我很想见叔叔和牧羊犬啊!”

这时,母亲说:“没关系啊,明天你和同学们一起好好玩,下周末我们再带你去就好了啊!”

“那好吧!”子玉爽快地答应了。

子玉的父亲平时的积累可算是派上用场了,如果父母只是对子玉说一些让她不要失信的话,相信不如讲一个名人的经历效果好。因此,父母还是多读书、多充电,这样,教育子女就不会是一件难事了。

建议二、必要时给孩子讲清道理

当父母给孩子讲述了名人的故事后,如果发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不够到位,父母就要给孩子分析名人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比如上个例子中,如果子玉是第一次听宋庆龄的故事,并且听完之后还是想和父母一同出行的话,父母就要给她进一步讲解。父母可以说:“宋庆龄为什么不和父母外出,因为她想到,同学来了,却发现家里没有人,心情会很失落。就像你的同学们也在为明天的到来做准备,心里也会有期待,就像你期待去看牧羊犬一样,如果你现在挨个给同学们打电话,他们会很失落,就像你不能去看牧羊犬一样失落。宋庆龄为了不让同学失望,委屈自己也愿意。而子玉为了让大家都高高兴兴地来赴约,下周去看牧羊犬也可以啊!”

当父母说出这一番话,相信孩子也就完全理解了,这样,名人的经历也算是真正起到了引导作用。所以,很多时候,父母在引用完名人的故事后,还是需要耐心给孩子讲清道理。孩子会在明白道理后,更加清楚自己该如何做。

建议三、深入了解名人的经历

父母用名人故事激励孩子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要深入了解一下该名人的经历是否适合作为激励孩子的故事,以免起到反作用。

王茗是初中3年级的学生,老师经常说他学的是哑巴英语。父亲希望他在英语口语方面有所突破,就经常拿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经历来激励他。父亲每次都会说:“你看人家李阳,就是大声讲、大声说,没什么好怕的,你也大声说,没人笑话你!”

刚开始,王茗对父亲的激励不予回应,后来,父亲一提起李阳,他就会说:“爸爸,我就是大声说不出来,人家是疯狂英语创始人,我是谁?我就是没办法像他那样不顾一切地喊,我不学,您以后别给我提李阳了!”

其实,王茗的父亲初衷没错,但是,他应该深入了解一下李阳的经历。李阳在大学期间并不是学习很优异的学生,反而成绩不是很好,而且性格也不是特别开朗,并不是一个受大家关注的人。但是,他自从决定要从英语方面有所收获时,就每天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开始了从小声读到大声读的练习历程……如果王茗知道这些,可能不会如此排斥,如果更知道李阳具体从默默无闻到众目睽睽的“蜕变”过程的话,可能真的会激起学习英语的斗志。因为有一个鲜活而具体的例子可以让他有章可循。

因此,父母在激励孩子的时候,不要随便拿一个名人的例子随口一说,而是应该深入了解一下名人的经历,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启发和激励孩子的作用。

建议四、不要拿着名人的经历给孩子生搬硬套

名人的成长虽然值得父母借鉴,但是名人和自己孩子还是存在个体差异的,父母不能拿着名人的经历给孩子生搬硬套,只要孩子因名人的故事受到了激励就可以了,具体的行为要因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一些名人会有放弃学业的经历,比如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发明电灯的爱迪生等等,父母不能看到他们的例子就随意允许自己的孩子效仿。往往这些名人有非同一般的父母,他们不是获得父母亲自教导,就是获得父母的极度信任,他们的成功往往和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

所以,父母如果一定要让孩子效仿名人的做法,那就请先了解一下这些名人的父母,了解之后,就会知道孩子在名人身上到底需要吸取的是什么。因此,建议父母在用名人的成长经历激励孩子的同时,最好让名人的父母引导一下自己。这样,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长,效果会更好。

【教育箴言】

与其说父母可以用名人的成长故事激励孩子,不如说父母在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孩子。父母是否能选用适当的例子讲给孩子听,孩子听后是否会受到鼓舞,这些都需要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和对名人经历的了解,必要的时候还要了解名人的父母。所以,父母应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才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励孩子。

35.用周围的榜样激励孩子

有一句话这样说:“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的确,榜样不是死板的条条框框,而是鲜活的生命。孩子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有孩子不具备的优点,如果父母能够激励孩子向他人学习,相信孩子会成长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经典事例】

马可萌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但每次她和同学玩耍的时候,只要碰到对方弄坏了她的玩具,她就会非常生气,不但会当面埋怨同学,之后也会“念念不忘”。母亲觉得可萌太小气,希望她能够宽容些。

当母亲发现朋友的女儿吴海悦活泼开朗、大方乐观时,就希望可萌和海悦多接触。于是,两家人开始经常走动。一次,母亲带可萌去朋友家做客,两个小女孩兴趣盎然地玩起了布娃娃,可萌在给布娃娃梳头的时候,不小心把布娃娃的一大绺头发梳掉了,布娃娃顿时成了“秃子”。可萌很紧张地看着海悦,低声说了句:“对不起!”没想到,海悦很轻松地说:“没关系,没关系,这个布娃娃老了,该掉头发啦!”

“哈哈哈哈”两个孩子都笑了起来。

母亲当时看出来,海悦的反应令可萌很受感触。在回家的路上,母亲问可萌:“今天玩得开心吗?”可萌点点头。

“你喜欢海悦吗?”母亲问。

“很喜欢!”

“为什么?”

“因为我弄坏她的布娃娃,她都没有生气!”

“是啊,当她没有生气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安心?”母亲补充道。

“嗯,她要是生气了,我会很紧张!”

“那可萌想想看,在你和同学玩耍的时候,让多少同学紧张过?”

可萌惭愧地低下头,母亲接着说:“所以,我希望可萌能够学习海悦的宽容,让同学不要因为你而紧张,这样大家都会喜欢你!好吗?”

“好的,妈妈。”可萌回答道。

【教育启示】

很多时候,孩子不知道如何做是对的,原因在于他没有看到好的榜样。正如马可萌,自己的东西被同学弄坏时,生气是一种本能的表现,她之所以不会说宽容的话,是因为她没有看到宽容的例子。当吴海悦宽容地对待她的时候,她也感受良多,也体会到被宽容的力量。

后来,马可萌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今天,李宇不小心撕破了我心爱的童话书,我不免有些生气,刚想说他,但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海悦,想起妈妈对我说过,不要让同学因为我而紧张。于是,我冲他微微一笑,说‘没关系’,他看我没有怪罪她,也笑了。后来,我们一起修补好了书,虽然看上去没有像以前那么好,但是,这次我没有让李宇紧张,我觉得这样真好!”

其实,当父母用对了方法,会发现孩子很听话,很容易教导。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的确,好榜样就像一个隐形的清洁器,悄无声息地清洁着孩子心灵的污垢。

所以,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边的好榜样,让好榜样默默影响孩子,孩子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那么,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怎样用周围的榜样激励孩子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不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

父母要想帮助孩子从周围人里找到学习的榜样,就不能有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一个即使可以成为孩子榜样的人也会有缺点,如果父母习惯于看他人的不是,那是很难从身边的人中找到榜样的。因为榜样本身不仅在于自身展现出的优点,更在于别人欣赏他的优点。父母如果不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又如何让孩子通过对方的行为取长补短?

唐吉泽的妈妈是一个好胜好强的人,在工作中是佼佼者,在生活中也很强势。吉泽经常听妈妈在家说某某在某方面不行,某某太小气,某某不会办事等数落别人的话。有时,吉泽给妈妈讲一些班上的事情,妈妈也会对他的同学评价两句,但很少有表扬的话。

时间一长,吉泽也学会了判断同学的对错,大部分时候也是看到同学的缺点。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作文,名叫《我身边的榜样》,吉泽根本写不出来,最后随便构思了一个人物应付差事了。

久而久之,吉泽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他对周围的人也越来越不满。大家都认为,他虽然学习成绩好,但是不太受欢迎。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认为自己很不错,但是却得不到认可。

唐吉泽为什么找不到身边的榜样,因为根源在于他的母亲用挑剔的眼光看世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父母总是给别人挑毛病,就没有办法发现他人身上的美,又怎么会让孩子去效仿他人的行为。

所以,如果父母换个角度,多看别人优点,就会发现周围人人是榜样。榜样不是集所有优点于一身,而是,这个人身的某个优点值得学习,另外一个人身上的做法值得借鉴。如此一来,就总会用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自己自然会越来越完善。

如果父母有这样的心态,不怕为孩子找不到榜样,孩子会从每个人身上吸收营养。所以,孩子是否能自我壮大,关键还是父母是否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建议二、学会欣赏孩子

如果父母能学会欣赏孩子,孩子就潜移默化地学会欣赏别人,当孩子用欣赏的心看待周围的同学朋友,自然会激起向他们学习的心情。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会让孩子收益良多。

杨阳的父母很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他们知道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影响。他们很少在杨阳面前说任何一个人的不好,也会经常用欣赏的角度看杨阳。

3个人一起外出郊游的时候,杨阳和父亲总是很大胆,而母亲有点过于胆小,一遇到走崎岖的山路时,母亲就要寻求帮助。母亲总是说:“杨阳,你虽然是一个女孩,按肢体平衡能力这么强,看来在这方面,妈妈要向你学习啊!”诸如此类的语言会常常出现在这个家庭中,当然,父母的话每次都是发自内心的。

一次,杨阳回来给父母讲了一位同学主动帮助过路人的事情,父母都表示赞叹。紧接着,杨阳说:“我在想,我当时也想去帮助,但是,我犹豫了一下。看来我同学比我主动,我应该向他学习啊!”

父母相视一笑,鼓励她说:“对啊,身边人人是榜样,值得我们学习!”

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语言模式其实是父母的再现版,父母常常用欣赏的眼光对孩子说欣赏的话,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对周围的人这样做,因为,这就是孩子生活的气氛,他认为这样很正常。这样一来,孩子自己都会很容易从周围人那里找到榜样,学习榜样的优点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