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领导者的团队不是团队,没有权威的领导者同样也不能组建领导团队。威信不是“如狼似虎”的大声呵斥,而是恩威并施,是对正确的及时奖励也是对错误的严厉批评。树立权威不是简单地以权力让人信服,这样的信服从来不是真正的信服,既要幽默有风度,能与下属打成一片,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怒而威。
力量之二十七、拉近与队员的距离,赢得拥护才能树立威信
【前沿理论】
有威严的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人,相反,在这个讲究平等的年代里,领导者要树立威信,首先必须要赢得队员的拥护和爱戴。如何获得这份特殊的感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走到你的队员中间去,减小你与他们的距离,拉进你们的关系。
真正有经验、有修养的上司,都能够与下属平等相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真心拥护和爱戴,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上司的言行必须平民化,待人随和、亲切。不要耀武扬威、故示尊严,使人觉得高不可攀,仿佛一尊巍巍的塑像,但却不能使别人产生敬畏,这样的上司不可能有融洽的人际关系,他自己的生活也会孤寂而没有生气。
要拉近与员工关系,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但方法始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与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要在现实中实现这种和谐关系,需要领导者不仅仅要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还需要经常和对方聊一些“家常”,当然,适合的夸奖绝对是最好的武器。
【案例诠释】
老王今年40多岁,是国内一工厂的中层领导,员工们十分喜欢老王,因为他像大哥而不像领导。有一次,老王正在巡视部门,忽然听到一个男人焦急的声音:“哥们,这事真得麻烦你了,要不这个月我过不去了。”老王走过转角一看,是一名老员工,员工看到老王一愣,十分抱歉的就挂断手机往部门走。老王把他叫住,问他哪个部门的,老员工生怕扣工资,连连赔礼道歉,老王打断说我问你哪个部门的,老员工苦着脸说数控部的。
老王点点头调侃的说:“你早告诉我不就完了吗,何必解释半天。”老员工耷拉脑袋想必是要扣奖金了,“对了,你叫什么?”“哎,刘富贵。”老王拿着小本记下来,老员工欲哭无泪,老王又问:“电话给我留一下。”“王主任,不至于这么狠吧,电话都没收?”“我要电话号。”老员工无奈讲了自己的电话号,内心十分愤怒。
这时候老王却出人意料的说一句:“小刘,中午下班了来办公室找我。”老张心里一万个憋气,借钱没借来反倒是被主任扣钱,平时都听同事说他的好话,说他仁义讲人情,没想到这么刻薄。
午休时间到了,老张不情愿的走入老王的办公室,老王也不客气见他来了直接下楼,带他开出工厂。老张搞不懂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车已经停到了银行门口。
“说吧,需要多钱?”“阿?”“早晨我听到了,说数吧,别墨迹。”老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还是小声的说出口:“五千。”老王点点头,打开车门走进银行,不一会拿了一个纸袋回来递给坐在副驾驶的老张。
老张一时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说:“我妈病了,家里凑钱治病还差五千,借了好几个朋友都没借来,没想到王主任心地这么善良,我谢谢你。”老王点点头说:“这年代谁家里没个急事,帮个忙而已,又不是不还。”
【管理箴言】
人在什么时候是最放松的?一个是在聊家常的时候;一个是说自己得意的事的时候。如果能把握住这两点的领导,将会和自己的队员毫无间隙。所以身为领导者一定要尽量不说意义深远及新奇的话语,而以身旁的琐事为话题作为开端,是促进人际关系成功的钥匙。受人爱戴与信赖的人,大多并不属于才情焕发,以惊人之语博得他人喜爱的人。尤其对于一个初识者,最好不要显出自己的显赫,宁可让对方认为你是个善良的普通人。
而在另一方面,任何人都有自鸣得意的事情,但是,再得意、再自傲的事情,如果没有他人的询问,自己说起来也无兴致。因此,你若能恰到好处地提出一些问题,定使他心喜,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你与他的关系也会融洽起来。
正如老王的案例,拉进下属与领导关系时,不一定是每天要热议往来,而是在有事时帮下属一把,当然前提是你有这个能力。所谓大恩不言谢,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珍贵。当你真心的帮助下属一个大忙,下属唯一的回报就是用努力工作来报答你,并且在日后的工作上你会获得更多的拥戴和敬佩。
假如仅仅是闲聊热乎,真到一些困难时选择撒手不管,那势必会让下属觉得不近人情,难免心灰意冷。人心都是肉长的,能帮下属一把就帮一把,这样才能真正的拉进距离,是心的距离。
力量之二十八、公正地处理事情且言行一致
【前沿理论】
领导者当待人和善,遇事公正。如果团队有规章制度,用制度说话,公平公正地处理每一件事,与人于己都一样,让下属心悦诚服,这样树立领导者的权威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说,从自己做起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有的责任。
领导者必然要客观公正,不能徇私情,尤其是在与一些走的近的下属之间,即使是交情不浅也要严格遵守规矩办事。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在盯着看呢。
假如你对待自己的亲信都如此秉公办事的话,那么对待别人势必也会严格遵守,反观别人也挑不出理来,反而会敬佩你,因为你公平、公正。
反观如果你过于念交情的话,即使得到小部分人群的感恩代谢,但也因此得罪了大部分人。“这个领导偏私情,这个领导不公平。”这样的舆论会像八卦消息一样,一时间在群体中传开,而后将领导陷入风言风语中。
所以身为领导者必须要公平,不仅仅为自己,也要为这个职位考虑。下属在盯着,上层在关注,稍有差错就会被别人揪住小辫子,到时候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同时领导者也要言行一致,说到的就要做到,做不到的轻易别答应。身为领导说话不算数,答应的事情没有帮人家办,这必然让人诟病。
朱镕基是堂堂中国的总理,但他在任期间却没有为亲戚家属办过一件事,他是百姓眼中的好领导,但在亲朋好友眼里却是不近人情。
这其实就是忠孝两难全,为官者为群众、为大众多考虑,而不是见缝插针的将肥水留给自己人。
【案例诠释】
稻盛和夫作为一名实干家,他在全世界都备受推崇,不过他很公私分明。记得在他自传中写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因为他是鹿儿岛出生,后来去了东京上学,而后在东京创业,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京瓷。
在鹿儿岛的亲朋好友闻听稻盛和夫在东京大有作为后,成群结队的赶赴东京寻找稻盛和夫,攀亲戚拉关系的让其安排工作。稻盛和夫自然不会太冷酷的拒绝,不过待遇却与其他工人一样,没有任何的优待。
这引起很多亲戚的不满,毕竟是自己的亲戚却不安排个像样的工作,很多长辈都是看着他从小长大的,不过稻盛和夫一概不予理睬,中规中矩,按规章制度办事。
有一次他亲戚家的孩子投奔于此,稻盛和夫给其安排工作,小伙子可能觉得社长是自己的舅舅就整日趾高气昂,吆五喝六。明明是自己的长辈却从来不用敬语,时常摆出一副我是大爷的气焰。
工人们自然是敢怒不敢言,毕竟他是社长的亲外甥,大家又敢说什么呢。一时间京瓷厂子里氛围并不好,很多被稻盛和夫外甥欺负的员工都纷纷离职。
那时候稻盛和夫的工厂刚建立不久,每天他都忙于联系客户,很少在厂子里。有一次回厂时询问副社长最近的状况,副社长一脸愁容又欲言又止。
稻盛和夫询问过后,副社长才说出原委,原来自己的外甥仗着自己狐假虎威,在工厂里飞扬跋扈闹的鸡犬不宁。稻盛和夫十分生气,训斥副社长为何不严惩,副社长十分委屈。
第二天他召开大会,在会议上严肃的批评了自己的外甥,最终依照规章制度给予开除决定。工人们自然是欢欣鼓舞,拍手称赞,并且稻盛和夫拿着离职名单亲自登门拜访,让很多离职员工大为感动,又回到了京瓷工作。
反观稻盛和夫的外甥被自己的亲舅舅开除后,在钱花光下返回鹿儿岛,将舅舅说的不近人情,尖酸刻薄,总之说了他很多坏话。
稻盛和夫的老父亲亲自打电话严肃斥责稻盛和夫,称其给自己的脸面都丢光了。稻盛和夫在年末时回家解释,最终化解了来自家庭的压力,并且约法:“凡是找我要工作的人,一律从基层做起,没有任何优待”
【管理箴言】
通过稻盛和夫的真实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公平公正、言出必行是多么重要,身为领导首先要从大众去考虑,如果大众可以接受再以小众去思考。
类似于这种走亲戚的事情在领导层上非常常见,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办了吧,后面的麻烦会很多;不办吧,家庭的麻烦会更多。
民间还有一句谚语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指的就是国人更加讲究感情,很多时候将制度刨除在外。但这并不利于公司、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领导时,常常会遭受员工的冷言冷语。
如若刚正不阿,势必他人无法戏谑,而问题往往出现在自己身上。同样是一份好工作,很多员工翘首期盼、为此拼命努力的工作以求得到那个职位。而有家世背景的人不费摧毁之力就可以轻松上位,也许仅仅是一顿饭或者谈次心就可以了。
这样怎能让下属不心生埋怨,怎能在日后的开展工作中服从安排和命令。当下属的拼命努力却换不来等价的价值时,那么他便会换另外的方式,比较大众的方式是混一天算一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从此消极怠工,不用心去做,这是一种无声的抵抗。自然员工不会傻到当面与你质疑,因为那意味着饭碗不保,所以就用其他方式来反击。
比如说本部门这一个月业绩惨淡,身为领导首先会遭到上层的批评;再比如制作零件时出现小问题,不予解决,得过且过。
这样不负责的员工,不负责的态度自然让人心生寒意,但心寒的背后势必有一位不够负责的领导。
力量之二十九、上下一心,没架子才是有架子
【前沿理论】
很多领导者给人的印象都是精力充沛,做事果断,从来不拖泥带水,可以说这样的领导者算是一个比较强势的。而作为一名领导者为什么会如此的强势呢?其实这在他们的心目中往往会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和统治者,而公司的员工则是被管理、被统治者,两者根本不能混在一起。
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加的威严一些,他们故意疏远下属,认为这样才有领导者的样子,只有高高在上,让下属敬畏,下属才会努力干活,不捣乱生事。“他们喜欢看到下属对自己卑躬屈膝的样子,他们与下属之间永远有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线”。这样的领导只有当下属对他畏之如虎,不敢有半点不恭敬时,才会感到他想要的独裁与乐趣。
而高明的领导不会端领导的架子,他甚至没有领导的意识。他随和地往来于员工之中,平常根本看不出他与众不同的身份。高明的领导不仅不把自己当领导,还没有“我的”、“你的”的概念,他的公司里,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绝对不会用某个框框去限制大家,反而尽最大可能支持他们。高明的领导从不轻易得罪下属,从不对下属说一句苛刻的话。即使是下属错了,他也会平心静气地与下属一起研究解决,更不会去抓谁的小辫子,去打击那些直言进谏的人,下属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高明的领导不会为维护自己表面的尊严去色厉内荏地对待任何人,他的处世原则是:重要的不在于谁是对的,而在于什么是对的。
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呢?高明的领导者往往得到的是兄弟般的亲情和众志成城的人心。有效地抹去了下属与领导间的敌对与不信任,大家打成一片,相互激励,全公司形成一个团队。个人的目标就是共同的目标,公司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而一个人为自己做事时,是不会有怨言的。
【案例诠释】
有这样一家公司,公司的老板是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优秀生,而他在广告行业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全才,无论是文案还是策划、设计样样精通。策划总监、营销经理、品牌顾问等都可以胜任。真可谓强势强能,锐不可挡。能人多干事。这个老板事必躬亲,每次提案一定亲自出马。
就算客户只是要一张简单的工程图,单张创意、设计也要亲自把关;一个活动从联系业务、策划到执行总少不了他的指挥。到头来,搞得团队心烦气躁,新业务没拉到,老客户还又萌生去意。这样员工更遭批评,从创作总监到执行总监,从前台接待到文案,公司上上下下,一个个被批得面红耳赤。他开会时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怎么办事的?我1个可以顶你们10个……”在这个公司,被老板训斥已经成为每一位想留下员工的必修课。
于是,在这家公司产生了两种现象:一方面,给了那些对工作没有激情的员工和能力有限,不敢轻举妄动的员工以滥竽充数的机会。另一方面,公司的人员流动现象很严重,年轻气盛的创意新人无法忍受这屈辱的生活。才华横溢的设计精英信奉“到哪里都是主场”的豪言,甚至前台招待也换了一个又一个。留下的,都是那种“久经骂场”的“忠诚软弱之士”。长此以往,这个公司的员工养成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习惯,老板有理无理都是真理,员工见到老板,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立刻埋头苦干。
【管理箴言】
一个人的成功永远都要依赖下属的全力支持!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一定要要有足够的亲和力,靠端架子,摆威仪树立自己的领导威信,只会成为孤家寡人,越活越累。而那些糊涂得“忘了”自己身份的领导,将越做越轻松。
对于爱摆架子的领导,人们很不喜欢,但这样的领导者不在少数,这些人不仅与自己的员工之间关系难处,而且也常因此将自己的团队拖入困境。领导在考虑问题时,不能把自己的身份摆进去。按自己的职务看问题,就会少了客观性,多了盲目性,这样考虑问题就不周全,处理问题就会产生误差,脱离实际,造成损失。
从领导的威信方面来说,那些借助本人的真才实学、高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与众人建立密切的感情关系的领导,威信越大。而那些借领导的资历、官职的大小、常摆出一副官样的领导,其威信越小,容易成为孤家寡人。过分突出自我,藐视他人的存在,严重脱离群众基础,也是领导者的最大弊端所在。
凡事事必躬亲也许是一名好人,但一定不是一位老领导。我们都看过三国,蜀国军事诸葛亮可谓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神鬼莫测的一个人。他在位时蜀国虽然谈不上富饶,但无论是魏国还是吴国对其都是忌惮三分。蜀国只要还有诸葛亮一天,邻国就不敢忽视,可谓一相顶千军万马。
不过一件另后世戏谑的是,当诸葛亮执政多年后撒手人寰的时候,留给蜀国的不是富饶的土地,兵多将广的资源,而是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