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的智慧
18054500000016

第16章 做自己心灵的监护人

我们不能充分理解他人,也不能充分被他人理解。从某个角度说,人活在绝对孤独之中。所以我们只有自己理解自己,赞誉自己,鞭斥自己,敦促自己。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大鹏从北海飞往南海,飞行高度九万里。而蝉和斑鸠却讥笑它说:“我们急速地飞行,时时可以停息在榆树上面。如果有时飞不上去,也不过掉在地上而已,又何必飞到九万里的高度。要是摔下来岂不跌得粉碎?”

在斑鸠和蝉看来,大鹏高飞纯属多余,没事找事。但对大鹏鸟来说,高飞是一种必然。

物与物有差别就在于此,我们做着生命中许多必然的事,我们把它看得如此重要,没有它生命好像一张白纸,而别人可能不这么认为,他们会说:“这些人很无聊”,你的一切努力在别人的眼中一文不值,甚至你费尽心思的行动也被别人视作笑柄,这是价值观念的不同。

你试图证明什么,试图用你一生的行动为你的名和姓作出一个恰当的诠释,当你淘尽尘沙,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圆满,拿给别人看或说给别人听时,他那么木然的眼神中所显示的,要么是困惑,要么是否定,对你来说,无论怎样都是当头棒喝。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可理解,有时是不理解他人,有时甚至是不理解自己,大片空白的领域需要我们的智性投入。

庄子说:“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小智慧不能理解大智慧,短促的寿命无法理解长的寿命。

凡不能理解的事物,都是我们没有经历或无法想像的事物。与假设一个通晓一切者相比,我们都是小智,甚至弱智。就像我们不能理解我们的来世对前生的评价。就像我们不能理解神如何创造了世界,尽管圣经上写得很清楚。不管过去的还是将来的,我们都无法理解,因为不曾经历。

蝉和斑鸠讥笑鹏鸟,因为它们无法理解,庄子还举了个例子来说明他们局狭的理解力:

一个到郊外去的人,吃上三顿饭就回来了,他的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地方去的人,就得隔夜舂米准备干粮才行;而到千里之遥的地方去的人,就得提前准备好三个月的粮食。如果扛不动还得用牛车来拉,有的人就说了,这是何必呢?既然都是为了吃,走那么远干嘛?

而我则更愿意这样反问他:“既然都是为了吃,你一步也不用出门,家里不照样有吃么?”

他是无法理解一个远行者的心思的。

“小知不及大知,”揭示出这样一种人生困境:我们对某个领域或某个问题的理解是有限度的,导致我们不能充分理解他人,也表明我们无法被充分理解。

当你对人生的体会越深刻,你就会越孤独。当这种体验超出常人的范围,就如同行走于积雪的高山,这叫做“曲高和者寡”,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所以那些伟大的人物总是很孤独。

庄子讲,小鹌雀也讥笑鹏鸟说:“它要到哪里去?我腾飞起来,也不过数仞高就要落下,飞翔在蓬草和蒿草丛中,这也是最不错的飞行了,鹏鸟还要飞到哪儿去?

鹌雀认为鹏鸟的飞行仅仅是一种传说,因为它认为自己已经是最不错的了,自恋者内心不承认比他更有能耐的人。宁肯欣赏自己跛脚也不愿看健美者的腿。

是的,他心中的自己比身外的整个世界还重要,他怎么舍得花心思去理解别人呢?心中有个“我”,他就不能理解世界的本态——那个“无我之我”。

“小知不及大知”揭示的困境之一就是人必有“我”,而“我”是残缺和促狭的,使我们无法抛弃自我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去认识他人。

“我”为“小知”,“无我之我”为“大知”,我看世界,乃是通过“小知”读“大知”。犹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而无法看全貌。所以我们形容对事物的知解时,总是使用“大概”、“也许”、“可能”、“估计”等词语,因为“小知”吃不透“大知”。

情形就像庄子打的比方:

朝生夕死的朝菌不会知道一个月的始终,因为它只活了一天。

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的蝉不会知道整年的季节变化,因为它只活了一季。楚国的南边有一种冥灵树,以五百年作为一个春季,五百年作为一个秋季。

上古时候有一种椿树,以八千年作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作为一个秋季。

朝菌不可能理解蝉,蝉不可能懂得冥灵树,冥灵树不可能懂得椿树。它们各自对时间的定义是不相同的,从而影响各自对自身和对世界的看法。活得越短的人,见识越少,积累的认识和经验就越少,这就是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揭示出人生这样的困境:知识和经验需要时间来累积,但人的生命及其有限,不允许你将人类所有的经验一一遍尝。

这句话同时暗示出另外的含义,就是人的孤独性。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他不可能完整地理解你。

但庄子自有他的拯救办法。

这个命题等于是说人的存在是绝对孤独的,我曾经在关于《老子》的论述说过这个问题,庄子就此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他在《逍遥游》中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意思说举世的人都在称赞他时,他并不因此而更奋勉;当举世指责他时,他也并不因此而更沮丧,坚持自我与外物的分别,认清荣耀与玷辱的界线,这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当别人说什么时你不必放在心上,哪怕他在称赞你,这可能是谬赞,因为他不了解你。当所有人都在指责你,你也别沮丧,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不要听信他们的言辞,当你觉得自己不错时,请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竖起大拇指,说:“你真牛!”别人赞赏你,很可能出自恭维,只有自己赞誉自己来得真诚。

当你觉得自己有失当之处时,请展开严厉的自我批评。孔子所说:“吾一日三省吾身”,就是讲自己监督自己,只有自己做自己心灵的监护人,才可能尽职尽责。当别人批评你时,你总觉得冤枉,因为你的一部分心思他并不理解。

“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意思说 要分清自我和外物,你才逃离宠辱。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中的“物”就包括他人对你的评判。当你发现他们并不了解你时,他们说什么都并不重要,更不必为之悲伤和喜悦。

庄子为此举了个例子来说明,他说人的才智配做一个官员,操行可统领一个乡,品德可以为一国之君,能力可孚一国之望,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人已经相当不错了,但宋荣子却嘲笑这类人。

宋荣子为什么要嘲笑这样的人?

因为这样的人以众人的荣为荣,当别人说:“你这样做是好样的。”他就很高兴。并竭尽全力去做让人高兴的事。不管这事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当别人说:“你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他便不敢去做,尽管这样的事令你非常喜悦。这样的人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活在别人的意识里, 他没有自己的方式,所以宋荣子要嘲笑他。

“小知不及大知”所揭示的困境之二:是人总是通过个体的自我去认识世界,总是失之偏颇,并带上个人的严重色彩。并且离世界本真要义可能很遥远。因为世界的奥秘深不可测,而个人智慧乃为“小知”,难穷尽世界之大。

为此,庄子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忘却自身,神人无所作为,圣人无心声名。

既然你的智慧是局狭的,有限的,那就不用它,将之抛弃。庄子说:“至人无己”并不是叫你去死,而是叫你抛掉你的自我,因为自我是不完备的。你的自我不存在, 你看到的世界就不是自我的世界,而是世界本身。

所以佛教一再强调抛弃自我,把自我视为累赘,原因尽在于此。佛陀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力求直接面对世界,直接与智慧交融,与道合一,所以修佛有成者都是大智慧者,只有抛弃小智慧,才能腾出手来摘取大智慧。你才可能抵达世界的真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揭示的困境之三,知识和经验需要时间来积累,而人生苦短,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扩充经验,扩充智慧。

人类曾经经历过的一切,你不必亲自品尝,有些智慧和经验是可以传递的,从别人手中接过就成为你的。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将别人的经验直接传递到你手中。

而庄子则从另一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神人不用建功立业,圣人不用显赫扬名,这些事情将耗掉人大量的精力。有的人终其一生于功名,最后两手空空,可贵的生命被虚掷了,那何不用来认识世界,发展智慧呢?所以不论道教还是佛教中的出世思想,都渗透着积极的提升人心理智能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