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清初那些事儿
18072000000020

第20章 皇太极巩固政权

天聪新政

皇太极即位之初,面临许多重大的问题:阶级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相当尖锐;汉族奴隶大量逃亡,满族人不断遭到汉人的袭击;更为严重的是,武装暴动震撼着后金在辽东的统治。

经济面临崩溃。清太宗即位才半年,第二年春就遇到了大荒年,“国中大饥”,粮食奇缺,物价飞涨,社会秩序混乱,盗窃盛行,牛马成了盗窃的主要对象,凶杀、抢劫到处发生。皇太极叹息说:“民将饿死,是以为盗耳。”可以说,经济已到了破产的地步。

军事上接连失利,使整个局势充满危机。

面对这样的境况,为了解决内部危机,皇太极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抚汉联蒙。皇太极知道,汉官汉民备受虐待是祸乱之源,因此对努尔哈赤歧视汉人、压迫汉人、杀害汉人的措施适时做出调整,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皇太极宣布:凡国内汉官汉民即使从前想逃跑的及“奸细”往来的,事属已往,不再追究,结果“逃者皆止,奸细绝迹”。他强调“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满洲、蒙古、汉人视同一体”,“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若满洲庇护满洲,蒙古庇护蒙古,汉官庇护汉人,是犹成苦酸辛之不得其和。”他采取具体步骤,从多方面来改善汉人的政治、经济状况,调和满、汉之间的矛盾。皇太极优待汉官,笼络汉族士人,说“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下令对汉儒实行两次考试,选拔428名秀才,发挥他们的作用,起用一部分人到文馆中工作。皇太极这样调整政策的结果,“民心大悦,仁声远播”。这些调整政策,顺应民心,得到了汉族人民的认同。

同时,皇太极十分重视学习汉族文化。他认为明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含有丰富的战略、战术思想,对于指挥打仗很有借鉴作用。他命令翻译这部书为满文,使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清朝将领。与对待汉族不一样的是,皇太极主要着力于笼络蒙古贵族,与他们进行联姻,以达到合作结盟的政治目的。

在农业生产方面,皇太极采取了一些列有成效的措施:停止妨碍农业生产的建筑工程,禁止屠杀牲畜,禁止满人擅取汉人财物,禁止放鹰糟蹋庄稼,实行“三丁抽一”政策:一家三丁,一人出去打仗,两人留下从事生产,以保证劳力。这些措施,发展了农业生产,使后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天聪元年(1627年),皇太极实行了满汉分居、将汉人编为民户的政策。早在天命时期,努尔哈赤就曾经下令将汉人全部编入一种叫做“拖克索”的农庄。努尔哈赤按满官的品级大小把汉人整庄整庄地赐给满族官吏做奴隶,备御官各赐一庄。那时,满人、汉人“同处一屯,汉人每被侵扰,多致逃亡”。皇太极决定对这一编汉人为奴的政策进行改革,他下令每庄的13名汉人壮丁中只留8人,其余5名壮丁编为民户,与满人分屯别居,并选择清正的汉官对之加以管辖。这样一来,便使得相当一部分的汉人摆脱了奴隶的地位,恢复了编户齐民的身份。从此,一度紧张的满汉关系得到了一定缓和,同时,这一改革也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后金的生产发展水平。

天聪三年(1629年),后金重新颁布了《离主条例》。所谓离主条例,就是指奴隶可以控告主人,如果审讯得实,主人将被按有关规定治罪,而奴隶则可以离开主人。新议定的《离主条例》一共六款,其规定除八旗旗主外,满族贵族及各级官吏如犯有擅杀人命、私行采猎、奸淫属下妇女、隐瞒部下战功不报等罪状,属下均可向有关方面告发。《离主条例》中所指的奴仆或奴隶当然也包括汉人在内,包括留在原田庄中的8名汉人壮丁在内。如果说满汉分屯别居的政策是使得部分汉人奴隶得以获得解放的话,那么《离主条例》的主旨就是要对包括汉人在内的奴隶的生命财物安全加以保护。这两者都有利于满汉关系的改善。

第二,巩固政权。

皇太极继汗位时,是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按月分值,轮流执政的。这三位贝勒对皇太极处处施以掣肘,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虽然名义上是大汗,“实无异于整黄旗一贝勒也”。这种群龙无首的状况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以皇太极的个性,他也是不会容忍这一局面继续下去的。一场围绕权力进行的争夺是必然会发生在大汗与诸贝勒之间的。天命十一年(1626年),一项决议被皇太极与诸贝勒通过,即每旗设总管旗务大臣一名,该大臣直接掌管旗务,他们可以与旗主贝勒一道参与国政。不久,他又让所有贝勒都参加议政会议,并让每旗增派3人议政。这样,就在一定意义上使得各旗主贝勒的权力和势力受到分散和牵制。而在对八旗大臣重新进行任命的同时,皇太极又将自己在继汗位之前所领的正白旗改为正黄旗,镶白旗改为镶黄旗,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3人直接从努尔哈赤手里继承下来的镶黄旗则被改为正白旗,正黄旗则被改为镶白旗。到这时,皇太极便和努尔哈赤一样,也直接拥有两黄旗了,后金国的大汗再度与两黄旗旗主合二为一。

天聪三年(1629年)正月,皇太极与三大贝勒议定,对四大贝勒按月分掌政事的惯例予以取消,将值月之事改由诸弟侄贝勒代理。这一决定的作出名义上是怕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操劳过度,实际上是皇太极借此来削弱他们的权力。四月,皇太极又命文馆文臣分为两班,一班专门翻译汉文书籍,以便对历朝的治国经验加以借鉴;另一班对本朝政事加以记注,以利对政治得失加以总结。文馆是清后来内阁的雏形,在当时实际上是汗的辅政班子。

天聪四年(1630年),二贝勒阿敏弃守滦州、迁安、永平、遵化四城,败回沈阳,皇太极借此机会大做文章。他与诸贝勒集议,定阿敏16大罪状,将其所属人民、奴隶和财产尽数剥夺,并将其本人幽禁。从此,这位专横跋扈、实力雄厚的二贝勒就再也不能试图与国汗平起平坐了。

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皇太极仿照明朝官制设立六部,每部由1名贝勒主管,下设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位。六部分理政事,直接对国汗负责,从而使得汗权得到很大提高。八月,正蓝旗主三贝勒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发生争执,两人越吵越烈,莽古尔泰一气之下握住佩刀柄,对皇太极怒目相向。对此,皇太极自然是衔恨在心。两个月以后,经诸贝勒议定,莽古尔泰被革除大贝勒身份,降为一般和硕贝勒,并罚银万两,夺五牛录。十二月,后金召开会议对朝贺仪制一事进行讨论,在皇太极的授意下,诸贝勒决定取消大贝勒与国汗并坐的旧例,由皇太极一人南面独尊。南面独尊对皇太极来说,是其汗权取得极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缓兵之计

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初,皇太极亲率精锐,挥师西向。当时,大凌河、小凌河、诸城的修筑工程尚未最后完工,因此,当后金军队大兵压境之际,这几个城堡的明守军被迫弃城而逃。所以,这场大战的战场主要还是在宁远以及刚刚修完的锦州城下。五月十一日,后金军队对锦州形成包围之势,并向城中劝降,结果被明总兵赵率教等拒绝。十二日,后金军发起猛烈的进攻,明朝赵率教等守城将领冒着枪林弹雨,指挥将士顽强守卫锦州。城上炮火矢石交下如雨,后金军队受到重创,被迫后撤。在这场大战中,两军首次交锋便以后金的失败告终。皇太极当然不甘心失败,他一面指挥军队继续向锦州城发动进攻,一面派人前往沈阳搬取援兵。

宁锦受挫的事实,使皇太极清醒过来了,他开始认识到击败明朝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情,大举伐明的时机尚未成熟。在此后的日子里,皇太极和他的谋臣们审时度势,逐渐总结,形成了一套比较明确的策略,那就是对明朝采取议和与军事掠夺相结合的原则。

天聪元年(1627年)十月,皇太极直接致信明朝皇帝,希望双方早日议和,但此举没有得到任何结果。两年后,他又于天聪三年(1629年)正月主动致书袁崇焕,提出了恢复和谈的愿望,并且为表示议和诚意,未在信中使用天聪年号。这之后他又先后7次致书明朝求和。

那么皇太极为什么会对议和这样热心呢?究其原因,并不是他诚心议和,而是在无力一举击败明朝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策略。他的议和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要保住所占领的辽东地盘;二是索要相当数量的财物。如果议和能够达成,那么后金将一下子得到巨额财富,这将可使后金财物匮乏的状况得到缓解,从而使后金国力得到增强;如果议和不成,那么他也就有了深入明境抢掠的借口。皇太极与明的议和,就跟一只猫戏弄一只大老鼠有点像,因为不能马上就把它吃下去,所以只对它加以戏弄,然后再把它吃下去。

从一开始,皇太极就从未停止过对明用兵。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统大军,取道蒙古,由喜峰口突入明境,一举攻陷遵化城,并于十一月十七日兵临北京城下。后金军队突入长城时,袁崇焕正在广宁。他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忙率祖大寿等挥师入关,赴京勤王。北京城下一战,后金军队被袁崇焕与祖大寿杀退。但由于皇太极施行反间计,使明朝廷杀了袁崇焕,祖大寿因而非常害怕,率军溃逃出关。于是皇太极与没有了袁崇焕的明军在北京城下展开大战。这一战,后金军队阵前斩杀了明将满桂,生擒总兵黑云龙和麻云等。不久,他又引兵东行,一路连下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并分别留兵驻守,自己则率军由冷口关北返。五月,明军向永平等四城发动猛攻,四城守将阿敏、硕托等弃城而逃。

天聪六年(1632年)七月,皇太极在得知明朝修大凌河城的消息后,亲率大军由沈阳出发并最终于八月六日进抵大凌河城,把大凌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明将祖大寿粮草断绝,坐困城中,被迫献城归降。后来祖大寿将自己的儿子留在后金充当人质,假意说如放其回锦州,将为后金赚取该城。皇太极信以为真,准许祖大寿返回锦州。后来祖大寿又为明朝效力了10年,才真正投降皇太极。通过大凌河一战,后金军队缴获了大量的鸟枪和火炮,又成功地招降了张存仁等30余名明朝在辽东的战将。从此,明朝在辽东的前沿再也无力向前推进了。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再次挥师入关,向明朝的宣、大两镇发动进攻,并掠取了大量的人口和财物。

征服林丹汗

察哈尔的林丹汗,本来是同明朝结盟,结果和皇太极作对,皇太极派多尔衮率领率领军队往西打。林丹汗走死青海打草滩。林丹汗的妻子,率着他的儿子额哲投降了皇太极。林丹汗的几个妃子就变成皇太极的妃子,说明什么呢,说明皇太极把明朝的这个左翼蒙古给剪断了。明末清初之际,蒙古分裂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其中漠南蒙古(今内蒙古)处于明与后金之间,其内部又分为察哈尔、喀尔喀等许多部,对明与后金来说它们的向背都至关重要。皇太极针对各部对后金的不同态度,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科尔沁部早在努尔哈赤时期便已归附后金,皇太极继位后便继续采取笼络政策。喀尔喀部又包括札鲁特、巴林、敖汉、奈曼等五小部,它们对后金的态度不时反复,时服时叛,皇太极对它们采取又打又拉的政策。天命十一年(1626年)十月,皇太极继位不到两个月,就派代善等人率1万精骑前往该部对札鲁特部进行讨伐,并遣副将楞格哩率兵袭击巴林,两军攻敌不备,因而均大获全胜。不久,因受到察哈尔部的进攻,札鲁特与巴林部举部北投科尔沁。第二年,又分别从科尔沁部出来归附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迫于察哈尔兵威,喀尔喀五部中的敖汉与奈曼西部又举部归附了后金。这样,由于蒙古诸部的内部纷争和后金的军事压力,喀尔喀部大部分都投降了后金。

天聪二年(1628年)二月中旬,皇太极率精骑在敖木伦地方向察哈尔所属多罗特部落发动袭击,并俘获人口11200余人。后金第一次出兵,便大获全胜。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率领10万联军向察哈尔发动进攻,林丹汗得知后向西逃跑,一直逃到青海大草滩,并于天聪八年(1634年)病死。林丹汗西逃死后,其部众便陆续归附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等人统率1万精兵,西渡黄河,专程找寻林丹汗的儿子额哲。迫于后金军威,额哲与其母苏泰太后只得率部众归降后金,并将元朝的传国玉玺也交了出来。这样,通过前后三次对察哈尔的用兵,强大的察哈尔部被后金打败了,漠南蒙古由此宣告统一。从此,西面的威胁解除了,昔日的敌人成了共同抗明的盟友。后金不但获得了大量兵源,而且打开了由山海关以西向明发动进攻的通道。

八大文治武功

皇太极的文治武功,主要有八大项。

1.革除弊政,调剂满汉

努尔哈赤晚年,特别是进入辽河平原以后,实行了一些错误政策。比如,大量迁民,按丁编庄,清查粮食,强占田地,满汉合居,杀戮诸生,遭到了辽东汉民的反抗,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汉人有的向饮水、食盐中投毒,有的把猪毒死出售,有的拦路击杀单独出行的满人,有组织的武装暴动也此起彼伏。

皇太极继位后,对努尔哈赤的错误政策适时地作出了调整。

对汉族民众,他提出了“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针,强调满、蒙、汉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五味,“调剂贵得其宜”。他制定的新汉民政策是: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善待逃人,放宽惩治。于是汉民皆大欢喜,不再有逃跑的人。

对汉族官员,努尔哈赤原先的政策是汉官从属于满洲大臣,自己的马不能骑,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员病死后,妻子要给贝勒家为奴。皇太极废除了这些政策,优礼汉官,以此作为笼络汉族上层人物的一项重要政策。他对归降的汉官给予田地,分配马匹,进行赏赐,委任官职。

2.族名满洲,建号大清

皇太极做了两件影响千古、史册永存的事。一是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族(简称满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了中华和世界的史册上。

二是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大礼,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这样皇太极就有两个年号,一个是天聪,另一个是崇德,所以清朝出现了十二帝十三朝现象。

皇太极改国号,称皇帝,意在表明自己不仅是满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汉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表明了他准备统一天下的雄心。

3.完善君主专制体制

随着后金社会的发展,皇太极改革并完善了政权体制。一是除掉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又挟制大贝勒代善,废除大汗同三大贝勒并坐制,改为皇太极“南面独坐”,强化了君主政权;二是巩固和完善了八旗制度,逐步设立了八旗汉军,以管理汉军及其眷属的军、政、民等事宜,并扩编了八旗蒙古,加强了对蒙古的统辖;三是创设了蒙古衙门,后改为理藩院,专门处理民族事务;四是仿效明朝的制度,设立了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形成了所谓“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政府架构,基本完善了君主制政府的组织体制。

4.造红衣炮,创建炮兵

皇太极在经过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和北京之战三次重大失败之后,终于意识到自己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最新式武器——红衣大炮。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后金仿制的第一批红衣大炮在沈阳造成,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

从此,满洲终于有了自己制造的红衣大炮,这是八旗兵器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也是八旗军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此后,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军”,就是以火炮等火器装备的重型新兵种——炮兵。这样,明军的红衣大炮清军也拥有了,而清军的强大骑兵明军却没有,皇太极在开拓疆域的武功中更是如虎添翼。

5.向东出兵,两征朝鲜

天聪六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命二贝勒阿敏等率军东征朝鲜。阿敏统率大军,占领平壤,而后双方在江华岛杀白马、黑牛,焚香,定下“兄弟之盟”。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时,朝鲜使臣拒不跪拜,双方撕扯,仍不屈服,于是皇太极以此为借口,在十二月第二次对朝鲜用兵。他亲自统率清军,直指朝鲜王京汉城。朝鲜国王逃到南汉山城,皇太极也率军到南汉山城驻营。第二年正月,李保请降,皇太极在汉江东岸三田渡举行受降仪式,确立了大清同朝鲜的“君臣之盟”。

皇太极两次用兵朝鲜,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一是改变了朝鲜依附明朝而不从清朝的立场;二是得到了来自朝鲜的物资供应;三是解除了进攻明朝的东顾之忧。

6.向北用兵,征抚索伦

崇德年间,皇太极两次发兵索伦,征讨博穆博果尔。双方在黑龙江上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津)、呼玛尔(今呼玛)等地遭遇,经过激战,清军获胜,但损失很大。博穆博果尔率余部北逃,皇太极采用“声南击北”的计谋,预先埋伏蒙古骑兵在其逃路上,最后将博穆博果尔擒获。

皇太极征抚并用,以抚为主,终于使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至鄂霍次克海的广阔地域归属于清朝。

7.向西用兵,三征蒙古

明清时期,我国蒙古分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即内蒙古,漠北蒙古即外蒙古,漠西蒙古即厄鲁特蒙古。

皇太极即位后,向西三次用兵,主要目标就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利用漠南蒙古诸部落的矛盾,同反对林丹汗的喀喇沁等部落结盟,首次亲统大军进攻林丹汗,在敖木伦获得胜利,俘获11000余人,后乘胜追击到兴安岭才收兵。4年以后,皇太极再次率军远征林丹汗,长途奔袭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林丹汗闻讯,星夜逃遁。皇太极遂回军,在途中获得明塞外民众数万人,牲畜10余万。随后,察哈尔部分崩瓦解,林丹汗逃到青海打草滩,最后出痘病死。

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又命多尔衮等统军第三次征讨察哈尔部,林丹汗的继承人、其子额哲率部民千户归降,并献上传国玉玺。就这样,为敌20余年的察哈尔举部投降,广阔的漠南蒙古归于清朝。

8.向南用兵,五入中原

皇太极向明朝用兵,五次大规模入塞,攻打北京,掳掠中州,陷落济南,反映了他的胆识、气魄、谋略的雄奇。其中以用反间计除袁崇焕最为后人称道。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惨败,不久忧郁而死。皇太极亲临战场,目睹了八旗战史上这场最惨痛的失败,发誓要为父汗报仇,于是发动了宁锦之战。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在宁远、锦州又战败。这使他认识到:袁崇焕是他经山海关进入中原的“拦路虎”。不久,皇太极想到一计:绕道山海关,攻打北京,调动袁崇焕“勤王”,实施“反间计”,除掉袁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