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清初那些事儿
18072000000021

第21章 松锦之战

攻占松锦

锦州是明朝设置在辽西的军事重镇之一,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设在这里。自从明清(后金)交战以来,锦州的战略地位日益显得重要。明朝派遣重兵驻守,加固城池,力图使锦州成为阻止清兵西进的一座坚固堡垒。

在军事进攻方面,皇太极很清楚,只有先打下锦州,然后从山海关进攻北京,才能给明朝致命的一击。

此时,局势已经有所转变。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极鉴于漠南蒙古归附,朝鲜称臣,后顾之忧已解除,经多次绕道入关作战,削弱明廷实力后,想以10万兵力攻取锦州,打通辽西入关通道。于是,皇太极做了积极部署:皇太极命令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右翼主帅,多罗贝勒多铎为左翼主帅,各统兵开赴义州驻守,筑城屯田,筹措攻城器具,对锦州形成合围之势。

由此,松锦之战拉开序幕。

经过与明朝多年的交战,皇太极深深的知道,实行围困,才是对付明军的较为有效的措施,此时明朝对辽东的作战方略也屡有变化。袁崇焕提出的唯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守为正,战为奇,最为有效,它迫使清兵舍长取短,很少成功。

袁崇焕虽然冤死,但他的这一战略方针却延续下来了。根据这个战略,明兵坚守城池,不轻易出城与清兵较量。十几年来,清兵无可奈何。现在,皇太极进兵义州屯种,目的也是为长期围困锦州提供后勤支持。

当时,明朝辽东名将祖大寿镇守锦州城。他本来在天聪五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中已投降后金,当时他诡称妻子在锦州,要求迎接妻小,同时作为内应,智取锦州。太宗放他回去,结果他一去不返,还当上了锦州的守将,祖大寿外甥吴三桂为副将。

由于祖大寿对清兵非常了解,而且在朝中将士中也很有威望,因此,祖、吴在辽东拥有强大实力,是明朝倚重的军事集团。崇德三年(1638年),清军发动人口之战,皇太极亲自领兵攻向宁远、锦州,祖大寿打败多铎的军队,皇太极要求祖大寿来见,祖大寿推辞不见。第二年,皇太极又领兵围攻松山,旁及连山、塔山、杏山,崇祯召祖大寿救援,皇太极却要他来投降,也没有成功。祖大寿坚守锦州,清军屡攻不克。

从崇德六年(1641年)起,济尔哈朗开始命令诸军包围锦州。祖大寿向大明朝廷告急。四月,皇太极亲往义州、锦州察看地形和明军态势,决定对锦州采取长期围困之策。这一年,清军攻打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降清,清军轻松地取得了锦州的外城。

此前,明朝已调洪承畴(1593—1665年)入卫京师。洪承畴是福建南安人。明万历进士,历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是明朝晚期不可多得的一位帅才。此时由于受到清兵的极大威胁,崇祯帝正式任命洪承畴为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这是准备决战的重要一步。

洪承畴十月出山海关,调集曹变蛟、王廷臣、白广恩、马科、吴三桂、杨国柱、王朴、唐通八位总兵,13万步骑,4万马匹,东来解锦州之围。祖大寿驻守锦州,以松山、杏山、塔山三城为犄角。清朝也把耿仲明、尚可喜的军队调来,助围锦州。

洪承畴采取“步步为营,且战且守,待敌自困,一战解围”的战略,于崇德六年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率兵进驻松山与锦州间的乳峰山。两军初战,“清人兵马,死伤甚多”,清军失利,几乎就要溃败了。

失败的消息传到盛京,皇太极见形势危急,事关重大,于崇德六年(1641年)八月亲自领兵进战。八月十九日,皇太极一行来到松山附近的戚家堡。

皇太极率领清军主力开到前线后边,决定实行围锦打援之策,与明军决战。皇太极亲征,大大鼓舞了清军的士气。他部署清军自乌忻河南至海,横截大路,绵亘营,再在高桥设伏,围追堵截,处处有备。明兵虽号称13万,能战者只有白广恩、马科、吴三桂三总兵所部。

当第二次突围无效后,洪承畴马上便在二十一日夜间召集部下将领开会研讨对策。开始时,洪主张以战图存,趁粮食未尽之前与清军决一死战。但是其手下将领的意见却发生了分歧,并且大部分人都主张回宁远取粮。在这一关键时刻,陈新甲的同党、监军张鹿麒写信给洪承畴,表示支持回宁远就食的意见。最后,迫于众议,洪承畴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想法,决定有计划地强行突围,他命令白广恩、王朴、唐通三总兵为左路,吴三桂、马科、李辅明(宣府总兵杨国柱死后其职由李取代)三总兵为右路,两路并进,强行突围,等回宁远拿到粮饷之后携粮再战。洪承畴自己则和曹变蛟、王廷臣两位总兵留守松山,以待援兵。但是他的命令并没有得到执行。会议刚完,大同总兵王朴便率本部出逃,于是另外五个总兵也就各自带领自己的部下一窝蜂似地奔向了杏山、塔山等地。

皇太极作出部署,命令埋下伏兵,断去敌人的退路;袭劫明军的积粟,使明军的粮道丧失;清军在高桥设埋伏,袭击明军的逃兵;在大路列阵,截击明军的援兵。

皇太极采取大包围的攻势,挖深壕困住了明军,洪承畴正欲决一胜负,而诸将以无饷为由,商议回宁远取粮。洪承畴看出:“战亦死,不战亦死;若战,或可冀幸万一。”但部将各怀异志。还没等下令出击,王朴等总兵得悉皇太极亲征,慑于其声威,纷纷乘夜率领本部兵马撤退,遭到清军的伏击,明13万兵被斩的就有5万。

经过激战,皇太极获得大胜。洪承畴只剩下1万余人退守在松山城内。曹变蛟、王廷臣突围入松山城,与洪承畴及巡抚邱民仰在松山坚守。松山城内缺粮草,外失救援,处于孤立绝望的境地。洪承畴几次欲突围而出,都遭遇失败。

清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明朝松山副将夏承德暗地里投降清朝,密约清军为内应,二月十八日清军入松山,生擒洪承畴、辽东巡抚邱民仰等重要将领。皇太极马上下令就地杀掉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押解洪承畴到都城沈阳。三月初八日,锦州城内的祖大寿因孤立无援,率领锦州守军降清。四月,清军又攻克塔山、杏山,并毁二城。至此,持续两年的松锦之战结束。

自万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1618年),在抚顺明朝与后金的第一次交锋开始,至崇祯十七年即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在近30年间,有三大战役对明清兴亡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它们是萨尔浒之战、沈辽之战和松锦之战。萨尔浒之战,明朝在辽东一带的地位从有利转为被动;沈辽之战,明朝在辽东的势力几乎终结,后金在辽东确立统治;松锦之战,明朝失去关外的所有一切。清朝人说,萨尔浒之战是“王基开”,而松锦之战是“帝业定”。皇太极为定鼎燕京、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多尔衮拥立顺治

松锦之战后,清太宗皇太极积极布置,正准备挥师入关、进军中原之际,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突然驾崩。他生前并未指定皇位继承人,选立新君的重任便落到了他手下八旗诸王的肩上。由于此前后金并未确立明确的继承人制度,因此,八旗诸王既是推举嗣君的重臣,又是竞争皇位的候选人。众王之中,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实力最强,帝位之争因而在两人之间展开。

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顾全大局,圆满地解决了满洲贵族中的重重矛盾,确立了福临的皇位,团结一致,为大军南下及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皇太极死,皇位继承出现了问题。当时八王阿济格,十王多铎及皇太极长子肃王豪格等人,都有夺位之心,各不相让,多尔衮由于在皇室中的固有地位,握有相当实力,也得到部分贵族的拥护。但两黄旗部下亲信索尼,图赖等人,坚持册立皇太极子即位。太宗崩后五日,睿亲王多尔衮旨三官庙,召索尼议册立。索尼曰:“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是夕,巴牙喇章京图赖旨索尼,告以定立皇子。黎明,两黄旗大臣盟于大清门,令两旗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宫殿,率以旨崇政殿。诸王大臣列坐东西庑,索尼及巴图鲁鄂拜首言立皇子,睿亲王令暂退。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劝睿亲王即帝位,睿亲王犹豫未允,豫亲王曰:“若不允,当立我,我名在太祖遗诏。”睿亲王曰:“肃亲王亦有名,不独王也。”豫亲王又曰:“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礼亲王曰:“睿亲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我老矣,能胜此耶?”乃定议奉世祖即位。索尼与谭泰、图赖、巩阿岱、锡翰、鄂拜盟于三官庙,誓辅幼主,六人如一体。

可见,册立幼子顺治即位,是在以豪格为一方、多尔衮为另一方、两派争执激烈的情况下之的折中方案。多尔衮为了顾全大局,“性成仁让,坚辞大宝”,还将拥护他即位的代善子孙阿达礼及硕托杀掉,使满洲贵族内部的矛盾得到一定的解决。这是多尔衮为使满洲贵族内部达到一定团结所采取的果断措施。他在清朝统治者中间的威信之所以日益提高,是和他在处理统治集团内部新旧矛盾中表现出的个人品德分不开的。

在尽快使清朝统一中国的问题上,多尔衮也较之其他诸王具有远见。天聪七年(1633年)六月,皇太极曾询问诸贝勒:“征明及朝鲜、察哈尔,三者何先?”多尔衮言:“宜整兵马,乘谷熟时,入边围燕京,截其援兵,毁其屯堡,为久驻计,可坐待其敝。”后来副将祖可法也向皇太极建议:“远者北京,乃是天下之首,得了此地,谁敢不服?”但皇太极总感力量不够,一味强调与明朝议和,在他在位期间,虽然也多次带兵破关而入,但大多从事骚扰劫掠,满足于饱掠而归,既缺乏远略,又不得人心。直到皇太极临终前,祖可法等人仍主张:“讲和之策,利于彼而不利于我”,应以直攻北京,采取“断喉刺心,则其人立毙”的策略,“直取燕京”,而皇太极仍坚持“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削,则大树自仆”的方针,强调“我先克关外四城,再克山海,则北京可得,今未也”。崇德八年(1643年)三月,他虽知“明有必亡之兆”,但当时他已重病在身,力不从心了。至于满洲其他诸王,亦同样缺乏夺取北京,统一中国的胆识。八月二十六日,6岁的福临在沈阳登基为大清国新帝,改次年为顺治元年。当顺治即位后,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摄政,且济尔哈朗名次在多尔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