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秀场
顾名思义,旅游包含“旅”和“游”两个方面。“旅”指旅行,“游”指游览。中国唐代的孔颖达对“旅”和“游”作了言简意赅的解释:“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闲暇无事谓之游”。
旅游是人们离开其常住地,游山玩水,开眼界,增阅历,实现欣赏自然美景、瞻仰人文古迹、领略风俗人情、享受人生情趣的一大快事。
时尚透视
最早的旅行活动产生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末期,它是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同时,也有产品交换的贸易商旅和原始文化传播旅行。腓尼基人是最早的旅行者,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商务旅游。公元前3000年,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庙,招引了外来的旅游者。在尼罗河上,贵族们可以乘坐舒适的小船游弋。罗马帝国时期,政治的统一,道路的开拓,便利了三教九流的游客。波斯帝国修了两条“御道”,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1271年,马可·波罗渡过地中海,越过小亚细亚和帕米尔,到了中国元大都。这是一次重要的国际旅行。
到了近代,轮船、火车的发明,加速了洲际旅行和全球旅行的步伐。1836年,客轮首次横渡英吉利海峡;1838年,亚留斯号横渡大西洋,欧美旅游日益兴盛。现代社会,人们不但继承了古代的传统,而且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例如:探险游、极地游、太空游等。
旅游因有利于身心健康、开阔视野、激发斗志而得到人们的青睐。看山峰、看大海、看泉水、看湖水等,都能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迷人的湖光山色,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同时,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有自己的底蕴,有民间故事、人神传说等,这不仅让人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可以让人们远离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让身心回归大自然,让人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时尚冲击
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旅游不是带着一大笔钱到另一个地方过和在家中一样的生活。徒步,不要坐空调巴士;住青年旅馆,找到同类;疾走,停留,没有计划;给自己放一个假,站在高原的蓝天下,看格桑花开;挤进来自异国他乡的背包客队伍中。面对陌生地域和人,旅游是接纳、包容、认同,旅游可以消除偏执。
旅游对文化艺术的冲击,尤其表现在诗歌上。
游山西村
[宋]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题都城南庄 崔 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两首诗歌都以旅游的经历为内容,以其寓理之深、言情之切而流传于世,鼓舞、陶冶着历代中国文人骚客、有志之士。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行纪》,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哪一个不是旅行之佳作?
相关链接
“太空游”
自人类开始探索外太空以来,有关宇航员在太空航行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火箭引擎轰鸣的震撼力、奇妙的失重状态体验、浩瀚的太空、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品味独特的太空食品,种种全新的感觉让人充满憧憬。于是,地面上的人们开始想入非非,梦想自己也能去太空旅游一番。
万事皆有可能,在2001年4月27日,61岁的美国商人蒂托搭乘俄罗斯“联盟-Y”型火箭升入太空,成为实现自费“太空游”的第一人。虽然是旅游,可蒂托的这次太空大假并不轻松。升空之初,蒂托穿着臃肿、厚重的宇航服,和另外两名宇航员一样,被牢牢固定在座位上。这趟旅游还要面临生命危险,自人类探索外太空以来已发生过数起惨剧,人们至今心有余悸。旅行的感觉并不舒适:火箭上升速度极快,在升空过程中,人会有身体犹如被撕得四分五裂的痛楚感觉,并伴随周期性的恶心、头痛等不适反应。
蒂托的“度假地”——耗资数十亿美元建造的国际空间站目前仅完工了一半,上面的宇航员大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大概也顾不上招待他。美国国家宇航局此前已明文规定,没有宇航员的陪同,蒂托不能擅自进入空间站的美方作业区。当然,蒂托也吃不了大餐,招待他的只有口味怪异的太空食品。
但是,和壮观的太空景色相比,这些不舒适算得了什么呢?在国际空间站上,蒂托每天环绕地球16次,通过太空窗俯瞰地球——悬坠在深邃太空中的宝石蓝色的星球。在天幕映衬下,星星格外闪烁,灿烂生辉。面对这样令人荡气回肠、美不胜收的壮观太空景象,渺小的人类还有什么烦恼?
蒂托的这次旅游花费不菲,用去了2000万美元,但他的梦圆了。蒂托说:“早在四十多年前苏联发射首枚卫星成功升空时,我就萌生了飞向太空的愿望,但那时我还是个穷光蛋,根本无力实现心愿。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生,我的心愿就是在这一生完成所有健康、合法的心愿。我相信,这是美梦成真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