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秀场
清谈,又称玄谈,“玄”有深奥、玄妙之意,取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清谈渊源于中国东汉末年批评朝政、臧否人物的清议。魏晋时代,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士人转向疏离国家与社会,而注重个体生命的存在和人生价值的思考,清议也转化为谈论脱离时务的抽象玄理的清谈。自曹魏正始年间,以何晏、王弼高谈“老”、“庄”为标志,经过西晋竹林七贤的发扬光大,直到东晋和南朝,清谈成为文人士大夫纵论人生、展露学识、寻觅知音、寄托思绪的方式和美妙绝伦的精神享乐。
时尚透视
魏晋玄学是清谈的主要内容。名士们正是从《周易》《老子》《庄子》这“三玄”中提出一系列哲学命题,意在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人们对清谈的热情,在于玄学提倡涤荡世俗之气,以无求有,无为而为,铸就一种淡泊虚静的精神境界。
清谈也是一种高雅的智力游戏和高层次的社交方式。名士聚会,分为宾主两方,主方提出的论题或观点,称为“通”;各方就其论证进行诘辩,称为“难”;双方一个回合下来,称为“一交”或“一番”。一个论题,往往要经过数“番”交锋,才能决出胜负,胜方为“胜”,败方为“屈”。取胜之处或在于“拔新领异”,也就是自创新的理论、论据或表达方式,或在于析理深入幽境,了然于心。清谈也贵“辞约旨达”、“辞条丰蔚”,前者是言辞简约、意义深长,后者是酣畅淋漓、口若悬河。
时尚冲击
清谈,不仅开启了人生智慧之门,将玄学家们的论辩水准发挥到极致,同时,在中国思想史上形成了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后的又一次崇尚自由、追求真理的治学风尚。清谈完全是一种各抒己见、唯理是存的学术讨论,完全打破门第之见、地位之尊,这种学术的创新,恐怕今人也自愧不如。
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我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清谈无疑成为了魏晋时代精神的最好诠释。
相关链接
麈尾的作用
为了显示潇洒脱俗的风度,士人们常常手执麈尾做的拂尘以助谈锋。麈属于鹿类,尾毛十分漂亮,于是“挥麈谈玄”、“奋掷麈尾”也成为风流名士的典型形象。这种充满诗意的清谈由此将玄学“究天人之际”的形而上学的追问转化成畅神娱心的审美生活。
当时的谈士多是有地位有声望的豪门望族,都有服“五石散”的习惯,为了“散发”药力,状似羽扇的麈尾则正好用来摇动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