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公都子:孟子弟子。 ②好辩:喜与人争辩是非。 ③不得已:谓不得已而辩,非好也。盖孟子欲扶持世道人心,发扬儒家仁爱精神,故不得已也。 ④天下之生:赵注:“生民以来也。” ⑤一治一乱:吴闿生曰:“一治一乱,止言治乱循环,非彼即此。豪杰生此间,不得不以民物自任耳。” ⑥水逆行:朱注:“下流壅塞:水倒流而旁溢也。” ⑦蛇龙居之:赵注:“水生蛇龙,水盛,则蛇龙居民之地也。” ⑧民无定所:赵注:“民患水,避之,故无定居。” ⑨下者为巢:赵注:“卑下者,于树上为巢。”即架屋于树上而居也。 ⑩营窟:窟穴也。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注疏:“冬则居营窟者,营累其土而为窟。地高则穴于地;地下则窟于地上,谓于地上累上而为窟。”说文:“营,币居也。”段注:“币居,谓围绕而居。如市营曰圜,军垒曰营,皆是也。”是聚族围绕而居之穴窟。 书:赵注:“尚书逸篇也。”今尚书伪大禹谟有此文。 洚水警予:今伪大禹谟作“降水儆予”。赵注:“水逆行,洚洞无涯,故曰洚水。” “洚水”,即洪水。朱注:“此一乱也” 掘地:掘去壅塞之泥土。 菹:读居。赵注:“泽生草者也。” 地中:对地上言。谓低于平地之河流也。 险阻:朱注:“谓水之泛滥也。” 平土:即平地。水患消除,百姓从此安居乐业。朱注:“此一治也。” 暴君代作:“暴”,虐乱也。谓夏太康,孔甲、履癸、商武乙之类。“代作”,谓更代而起,非一君也。 宫室:说文:“宫,室也。”古代宫室无别,即民居也。 污池:蓄水池。 邪说暴行又作:此与下文句复,似衍文。 沛泽:大泽也。水草交厝(通杂错之错)之地。朱注:“自尧舜至此,治乱非一,及纣而又一大乱也。 ” 奄:朱注:“奄,东方之国,助纣为虐者也。” 飞廉:亦作蜚廉。纣之谀臣。 灭国者五十:赵注:“灭与纣共为乱政者五十国也。奄,大国,故特伐之” 书:赵注:“尚书逸篇也。”按今伪古文尚书君牙篇有此文。 丕显:朱注:“丕,大也;显,明也。”王引之云:“丕,发语声。”下文同。 谟:谋也。 承:继也。 烈:功也。 佑启我后人:“佑”,助也 。“启”,开也。“后人”,指成、康。 咸以正无缺:“咸”,皆。“缺”,亏缺。谓皆依正道而无亏缺也。朱注:“此一治也。” 有作:即又作。古“有”,“又”通。 春秋天子之事也:赵注:“孔子惧王道遂灭,故作春秋。”赵氏佑温故录云:“知春秋莫如孟子。”胡安国春秋传:“春秋,鲁史耳,仲尼就加笔削,孟氏自为天子之事者,周道衰微,干纲解纽,乱臣贼子,接踵当世;仲尼假鲁史以寓王法,拨乱世,反之正,其大要则天子事也。”天子,周天子也。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赵注:“知我者,谓我正纲纪也。罪我者,谓时人见弹贬者。”朱注:“胡氏曰:“仲尼作春秋,以寓王法,惇典,庸礼,命德,讨罪,其大要皆天子主事也。知孔子者,谓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罪孔子者,以谓无其位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禁其欲而不得肆,则戚矣。愚谓孔子作春秋以讨乱贼,则政治之法,垂于万世,是亦一治也。” 诸侯放恣:“恣”,纵也。不守法度曰:“放恣”。战国之际,七国诸侯皆僭称王,目无天子,故曰放恣。 处士横议:未仕之读书人曰“处士”,“横”,读去声。放纵也。“横议”,谓放言纵论而违正道也。 杨朱:字子居。战国卫人。后于孔子,先于孟子。倡为我主义,其书不传。今伪列子有杨朱篇。 墨翟:鲁人。有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今存墨子五十二篇中多残缺。 杨氏为我:其学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乃极端个人主义者。 墨子兼爱:其学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盖以爱人与爱己无差等,即亲疏不分。此乃极少数人可行,与儒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旨相违。 无父无君:朱注:“杨朱但知爱身,而不复知有致身之义,故无君。墨子爱无差等,而视其至亲,无异众人,故无父。无父无君,则人道灭绝,是亦禽兽而已。” 充塞:阻塞也。 人将相食:朱注:“孟子引仪之言,以明杨墨之道行,则人皆无父无君,以陷于禽兽,而大乱将起,是亦率兽食人,而人又相食也。此又一乱也。” 闲:习也。 距:通拒。排抵。 放:摒也。朱注:“驱而远之也。” 作于其心:害于其政:此节已见公孙丑篇动心章。惟文有小异。朱注:“作,起也。事,所行。政,大体也。孟子虽不得志于当时,然杨墨之害,自是灭息;而君臣父子之道,赖以不坠;是亦一治也。” 抑:按也。治也。 兼:摒绝也。俞樾云:“兼之言绝也。考工记轮人曰:外不廉而不挫。”郑注:“廉,绝也。”说文作燫,曰:“火煣车网绝也。”又濂,一曰“中绝小水也。”是从兼之字,并有绝义。兼夷狄,盖谓屏绝之也。诗:鲁颂板宫篇。解见滕文公篇许行章。 承:当也。 以承三圣者:朱注:“承,继也。三圣:禹,周公 、孔子也。” 能言距杨墨者:“言”,发为正论也。朱注:“孟子既答公都子之问,而意有未尽,故复其言。盖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不必圣贤。如春秋之法,人人得而诛之,不必士师也。圣人救世立法之意,其切如此。”
【译文】
公都子问孟子说:“外人皆说夫子喜欢辩论,请问是什么缘故?”孟子说:“我那里是喜欢辩论呢,我实在出于不得已!天下自有生民以来,年代很久远了,一代的平治,必有一代的混乱。当尧的时候,水势倒流,漫溢了全国,龙蛇占住各处,百姓没有地方安身,所以在低下地方,就架木为巢,住在树上。在高处的地方,就挖掘地窟,聚族环居。书经上说:‘舜道:天用泽水来警戒我。’泽水的意思。就是大家所说的洪水。于是舜派禹去治水,禹就掘深水道上的淤塞,引泛滥的洪水灌注海里去;又把龙蛇都驱赶到杂草丛生的水泽去。这样,水才从河道中流行。现在的江、淮、河、汉四条大水就是的。洪水已经远去,鸟兽的害人,也都清除,然后百姓才得着平地居住。等到尧舜死后,圣人的大道,就日渐衰落,暴虐的君主,接着的兴起。毁坏了民屋,开掘为蓄水的深池,使百姓不得安居;废弃田地,拿来做种花养鸟的园囿,使百姓得不到衣食。邪僻学说,残暴行为,也都发生了。因为到处皆是种花养鸟的园子和蓄水的深池。水草丛生的地方一多,禽兽都聚到这里来,伤害百姓。这样到了商纣的时候,天下又是大乱。后来周公辅助武王,杀了商纣。又讨伐在东方助纣为虐的奄国,经过三年,才诛灭了奄国的国君,把纣的宠臣飞廉追逐到海边,才杀死他。总共灭了和纣同党的有五十个国家。驱逐虎豹犀象,远离了人类。于是天下的百姓都高兴。书经上说:‘多么光耀啊,文王的谋略!多么善于继承啊,武王的功业!这扶助启发了我们后起的成王和康王,都能遵从正大的道理,没有缺失。’到了周室衰落,正道不明,邪僻的学说和残暴的行为,又趁着起来;臣子弑了君上有了。儿子弑了父亲也有了。孔子非常忧惧,写了一部春秋。春秋这部书,寓褒贬,别善恶,正名分’行赏罚,都是天子的事情;所以孔子说:‘真正能了解我的,就只在这部春秋;要是归罪于我的,也只在这部春秋!’现在圣王不再兴起,不但诸侯任意胡为,皆僭号称王;就是未宦的士人,也常常妄发议论,杨朱墨翟的学说,充满于天下;天下的言论,不是归附于杨,就是归附于墨。杨氏主张一切为己,流弊至于没有君长;墨氏主张爱无差等,流弊至于没有父母。若是没有父母,没有君长,简直是禽兽啊!鲁国贤人公明仪说:‘国君厨房里有肥肉,马房里有肥马;百姓有饥饿的脸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简直是牵领着禽兽在吃人啊!’杨墨的邪说不息灭,孔子的正道就不能明着;这些邪说摇惑人心,阻塞了仁义大道。仁义的大道被阻塞,就像领导禽兽来吃人。人要将互相吞食了,我特别为这事忧惧,所以加强拥护圣人的大道,抵拒杨墨的邪说,排斥放荡的言论,使那些妄诞邪说的人,无法再起来。倘使这邪说生在心里,就会害到他的行事;既在行事上表现出来,就会妨害他的施政;就是圣人再生,也不能改变我这话了。从前夏禹治平了洪水,天下才得太平;周公摒绝了夷狄,驱走了猛兽,百姓才得安宁;孔子写成了春秋,乱臣和贼子,才知道戒惧。诗经上说:‘戎狄是要排击,荆舒是要惩戒,这样,就没有人敢抵挡我们了。’像他们心目中,既没有父母,又没有君长,正是周公要打击的。我也想纠正天下的人心,消灭天下的邪说,拒绝那偏邪不正的行为,摒斥那放荡无归的言论,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伟业。我那里喜欢同人辩论呢,我实在是不得不辩啊!凡是发表正论,打击杨墨邪说的人,都是圣人的信徒啊!”十五匡章章
匡章 ①曰:“陈仲子 ②,岂不诚廉士 ③哉?居于陵 ④,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 ⑤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 ⑥矣。匍匐 ⑦往将 ⑧食之;三咽⑨,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 ⑩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 仲子之操 ,则蚓 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 ,下饮黄泉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 之所筑与?抑亦盗跖 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曰:“是何伤 哉!彼身织屦 ,妻辟 ,以易之也。”曰:“仲子,齐之世家 也。兄戴,盖禄万钟 。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已频顣 曰:‘恶用是 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日:‘是之肉也!’出而哇 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 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注释】
①匡章:齐人。或谓孟子弟子。 ②陈仲子:孟子同时之学人,为齐之介士,实行自食其力,颇类许行之流。 ③廉士:清廉之士。朱注:“有分辩,不苟取也” ④于陵:齐邑名。故城在今山东长山县西南。按顾野王与地志:“长白山(即长山),陈仲子夫妻所隐处。” ⑤耳无闻目无见:形容饥饿已极之现象,致会耳不能听,目不能视。 ⑥螬食实者过半:“螬”,又名跻螬。为金龟子幼虫,色白,头部黄褐,长寸许。种类极多,常蠹食果实稻根等。赵注:“螬,虫也。李实有虫食之过半,言仲子自不能择也。” ⑦匍匐:作小儿伏地爬行状,饿得无力不能起立也。 ⑧将:取也。 ⑨咽:吞也。 ⑩巨擘:“擘”,读甓。赵注:“巨擘,大指也。比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于为指中之大者耳,非大器也。” 充:朱注:“推而满之也。” 操:操守也。 蚓:蚯蚓。朱注:“言仲子未得为廉也。必若满其所守之志,则惟蚯蚓之无求于世,然后可以为廉耳。” 槁壤:干土也。 黄泉:地下浊水也。 伯夷:孟子常云“伯夷圣之清者也。”盖清廉必义。伯夷重义,天下言义,必归伯夷也。 盗跖:“跖”,亦作跶。黄帝时大盗之名。朱注:“言蚓无求于人而自足,而仲子未免居室食粟。若所从来,或有非义,则是未能如蚓之廉也。” 伤:妨害也。 履:草鞋。 辟:将麻分开曰“辟”:将短麻连接成长麻曰“”,将麻之连续处绞合使不散开曰“缉” ,赵注:“缉其麻曰辟,练其麻曰纑。” 世家:历代仕官之家,古称卿大夫之家也。 兄戴盖禄万钟:赵注:“兄名戴,为齐卿,食采于盖,禄万钟。”朱注亦以“盖为邑名。”吴辟畺曰:“盖,语辞。水经注引孟子:‘仲兄戴,禄万钟。’省去盖字可证。”按吴氏说甚可取。 频顣:“频”,同颦。攒眉也。“顣”,同蹙。蹙頞也。仲子以兄受禄为不义,故频顣而言之。 :鹅鸣之声。 哇:读蛙音,呕吐也。 充其类:朱注:“操守之类。”谓充满其操守之类,当以类推演之也。
【译文】
匡章对孟子说:“陈仲子,难道不真是个廉洁的士人吗?他住在于陵,三天不曾吃饭,饿得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见;刚好井边有棵李树,那李子已被螬跻吃了一大半,他便爬过去拿来吃,咽了好几次,才吞下肚里去,这才耳朵能听见,眼睛能看见。”孟子说:“在齐国士人当中,我必推仲子是手中的大拇指。但是仲子那能算得是廉洁呢?如果尽量扩充仲子的操守,只有像蚯蚓才能做得到的,因为蚯蚓,在上面只吃干燥的土壤,在下面只饮混浊的黄泉,绝对于世无所求的。又是仲子住的房子,是廉洁像伯夷的人所建造的呢?还是贪残像盗跖的人所建造的呢?仲子吃的米谷,是廉洁像伯夷的人所种植的呢?还是贪残像盗跖的人所种植的呢?这都是不能明的啊!”匡章说:“这有什么妨害呢?他是自己编织草鞋,妻子搓练麻缕,拿去换来的啊!”孟子说:“仲子是齐国的世家,他哥哥名叫戴,每年俸禄有万钟的谷米;仲子认为哥哥的俸禄,是取之不合理,便不去吃;认为哥哥的房屋,也是得之不合理,便不去住。于是躲避了哥哥,离开了母亲,住到于陵。有一天,他回到哥哥家里,正看见一个人送来一只活鹅,他就皱起眉头说:‘为什么用这声的鹅,当礼送呢?”过了几天,他母亲杀了这只鹅,正在同仲子吃这鹅肉,恰巧他哥从外面进来,便说:‘这就是的肉啊!’仲子一听。马上跑到外面吐掉了。那得来不合理的食物,因为母亲给他吃,就不吃;若是妻子给他吃,就愿吃;那得来不合理的房子,因为是哥哥的,就不愿住;因为是于陵的地方,就愿住。这还能算是扩充操守的一类吗?像仲子这种人,只有做到蚯蚓,才能充满他的廉洁操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