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庄子、老子
18446000000031

第31章 告子篇第六(3)

①羿:古之善射者。 ②必志于彀:朱注:“志,犹期也。彀,满也。满而后法,射之法也。” ③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赵注:“大匠、攻木工。规,所以为圆也,矩,所以为方也。诲,教也。教人必须规矩,学者以仁义为法式,亦犹大将以规矩者也。”

【译文】

孟子说:“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拉满了弓;学射的,也一定要拉满了弓。大匠教人,必定要用圆的规,方的矩,学工匠的,也必用圆的规,方的矩。”二十一任人章

任①人有问屋庐子②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③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④,以告孟子。孟子曰:“于⑤答是也何有⑥!不揣⑦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局于高楼⑧。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⑨,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⑩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 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珍之乎?踰东家墙而搂 其处子 ,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注释】

①任:周末小国,风姓。太昊后。今山东省济州任城即其地。 ②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 ③亲迎:古礼:壻亲至女家迎女以归也。 ④之邹:“之”,往也。“邹”,亦作鄹,古国名。本邾娄国,战国时,鲁穆公改称邹。周武王封颛顼于此。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 ⑤于:“赵注:音乌。叹辞也。”朱注:“于,如字。” ⑥何有:朱注:“不难也” ⑦揣:称量揣度也。⑧岑楼:朱注:“楼之高锐似山者。” ⑨一钩金:赵注:“一带钩之金。”焦循正义:“才重三分两之一。”朱注:“钩,带钩也。金本重而带钩小,故轻。喻礼有轻于食色者。” ⑩奚翅:“奚”,何也。“翅”,同啻。但也。 紾:扭转也。 搂:牵也。 处子:处女。

【译文】

有个任国人问屋庐子说:“礼和饮食,那样重要。”屋庐子说:“礼重要。”任国人又问:“女色和礼,那个重要?”屋庐子说:“礼重要。”任国人又问:“要依着礼去吃,就要饿死;不按礼去吃,便可获得吃的。这样还一定要按照礼吗?又像亲自迎娶,就得不到妻子;不自亲迎,就得到妻子。这一定要亲自去迎接么?”屋庐子答不出。第二天到邹国去,便把这番话告诉孟子。孟子说:“你回答这些话有什么困难呢?不揣度事物的根本。只是比齐那上面的梢头,那末一方寸高的木头,也可使它高过最高的楼。金子比羽毛重,这难道是指一带钩的金子和一车羽毛比量而说的吗?拿饮食中最重要的,和礼节最轻微的相比较,何止饮食较重呢?拿女色中最重大的,和礼节中最轻微的相比较,何止女色较重呢?你去回答他:假使扭转哥哥的手背而拾夺他的食物,才能得到吃;不如此。便得不到;那么,你是不是要去扭转呢?越过东家的墙,去强掳他家的处女,就可得到妻子;不如此,便得不到。那末,你是不是要去强掳呢?”二十二曹交章

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②!如何则可?”曰:“奚有于是③?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④,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⑤,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⑥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⑦;疾行先⑧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⑨。愿留而受业于门。”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于归而求之,有馀师⑩。”

【注释】

①曹交:赵注:“曹交,曹君之弟。交,名也。” ②食粟而已:朱注:“言无他材能也。” ③奚有于是:赵注:“何有于是言乎。” “奚” ,何也。 ④一匹雏:一只小鸡。 ⑤百钧:“钧” ,古衡名。三十斤也。百钧,三千金。 ⑥乌获:秦人,秦武王时之力士。 ⑦弟:同悌。 ⑧先:当后而前也。 ⑨假馆:假借馆舍以居也。 ⑩有馀师:犹言随处是师也。“馀”,多也。

【译文】

曹交问孟子道:“人人都可以做到尧舜,有这个说法么?”孟子说:“是的。”曹交说:“我听说周文王身高十尺,商汤身高九尺;现在交有九尺四寸高,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才可以成为尧舜呢?”孟子说:“这和身长有什么关系?只要去实行就得了。譬如有个人在这里,他的力量不能超过一只小鸡,那是个没有力量的人了。现在他说:能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就算他是有力量的人了。这么看来,能举起乌获所举的重量,就可以成为现在的乌获了。谈到做人之理,难到怕有什么困难而做不到的吗?只因他不肯去做罢了。在长辈后面慢慢儿走,叫做悌;急急地走在长辈前面,叫做不悌,慢慢的走,难道人所不能够吗?实是不肯做啊。原来尧舜的道理,不过孝悌二字罢了。你穿尧所穿的衣服,说尧所说的话,做尧所做的事,你也就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也就是桀了。”曹交说:“我能去见邹君,可向他借一宿舍,希望留在这里受业于先生的门下。”孟子说:“道理就像大路一样,岂是难以明晓吗?只怕人不肯去研究罢了。你回家去研究,随时随地都是道理,随时随地都有先生。”二十三小弁章

公孙丑问曰:“高子①曰:‘《小弁》②,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③。”曰:“固哉④,高叟之为⑤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⑥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⑦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⑧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已夫,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⑨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⑩者也。《小弁》,亲之过大 者也。亲之过小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 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

【注释】

①高子:齐人。 ②小弁:诗经小雅篇名。赵注“谓伯奇之作。伯奇,尹吉甫之子。事见蔡邑琴操。”诗小序及毛传:“谓周幽王娶申后,生太子宜臼;又得襃姒生伯服,而黜申后,废宜臼,于是宜臼之传,为作此诗,以叙哀痛迫切之情也。” ③怨:抱怨亲之过。 ④固:执滞不通也。⑤为:治也。 ⑥关弓:即弯弓。 ⑦道:语也。 ⑧戚:亲也。 ⑨凯风:诗经邶风篇名。朱注:“卫有七子之母,不能安其室,七子作此以自责也。”此采郑笺之说。焦循正义据诗序云:“孝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孔疏有“母遂不嫁”之说。谓七子之母,仅有欲嫁之心,后为七子所感,而不复嫁,故孟子以为过之小者。 ⑩亲之过小:谓其失在一身而已。 亲之过大:谓所关在天下国家之大也。 矶:朱注:“水激石也。”不可矶,言微激之而遽怒也。” 慕:怨慕。

【译文】

公孙丑问孟子道:“高子说:诗经小弁篇,是小人做的诗。”孟子说:“怎么见得?”公孙丑说:“他说是为着怨恨呢。”孟子说:“太固执呀,高老的解诗。比如有个人在这里,看见越人弯着弓要射他,便连说带笑地劝他不要射。这没有别的,因为同越人是很疏远的。如果是哥哥弯着弓要射人,必定流着涕泪劝他不要射,这没有别的,因为是手足的情份啊。小弁这篇诗的怨,是亲爱他的父亲;亲爱他的父亲,正是仁呢。太固执呀,高老的解诗。”公孙丑说:“凯风那篇诗,为什么不怨呢?”孟子说:“凯风诗中,母亲过错小,小弁诗中,父亲过错大;父亲过错大还不怨。不免大疏远亲思了;母亲过错小还要怨,未免太激动而不容忍母亲。疏远父亲,不容忍母亲,都是不孝啊!孔子曾说‘舜是最孝顺的,到了五十岁,还怨着自己而慕念父母。’”二十四宋牼章

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④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⑤焉。”曰:“轲⑥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⑦。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⑧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⑨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⑩;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 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注释】

①宋牼:赵注:“宋人,名牼。”荀子杨注:“宋钘宋人。与孟子尹文子彭蒙慎到同时。孟子作宋牼。钘与牼同音,口茎反。”按宋牼宋钘,盖为一人。 ②石丘:地名。又作石邱。或云宋地。 ③构兵:交兵。构与构通。 ④说:音税。以言语喻人,使从己也。 ⑤遇:合也。 ⑥轲:孟子尊重对方,故自称名。 ⑦指:通旨。即“意向”。 ⑧号:谓用号招之名。 ⑨怀:内心之思念。⑩接:合、会。 仁义:二字乃至道之张本。可化干戈为玉帛。正与“利”有别。孟子平生大经论大学问即在此“仁义”二字。 王:读旺。谓以德行仁,天下归往也。

【译文】

宋牼将去楚国,孟子在石丘遇见他,就问道:“先生将往那里去?”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将要交战,我打算去见楚王,劝说他罢兵;如果楚王不喜欢我的话,我打算再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这两个国王中,总有一个会和我意见相合的。”孟子说:“也不必请问个仔细,只愿听你所说旨趣,你预备怎么说?”宋牼说:“我预备说交战不利啊。”孟子说;“先生的志向却很大:先生的口号是不可以的。先生用利去劝秦楚的国王,秦楚国王为着贪利,便罢三军的兵,这三军将士也高兴罢兵而会爱私利了。从此,做臣子的,存着利心去奉事他的君王,做儿子的,存着利心去侍奉他的父亲;做弟弟的,存着利心去奉事他的哥哥,这样一来,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完全抛弃了仁义。只存着利心去交接,这样还不亡,是没有的。先生如将仁义去劝说秦楚的国王,秦楚国王喜欢了仁义,便罢去三军的将士,这三军的将士,都乐于罢兵而喜欢仁义。做臣子的存着仁义心去事奉他的国君;做儿子的,存着仁义心去事奉他的父亲;做弟弟的存着仁义心去事奉他的哥哥。这样一来,君臣、父子、兄弟、完全拋弃了利的想法而存着仁义之心来相交接。这样还不能使人民归往而治天下,也是没有的。何必一定要说利呢?”二十五居邹章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①;以币交,受之而不报②。处③于平陆。储子④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⑤。”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曰:“非也。《书》曰⑥:‘享多仪⑦,仪不及物曰不享⑧,惟不役⑨志于享。’为其不成享⑩也。”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 ,储子得之平陆 。”

【注释】

①季任为处守:季任、任君之弟。任。小国,风姓。任君朝会于邻国,季任为之居守其国,故曰“处守”。 ②不报:朱注:“来见,则当报之。但以币交,则不必报也.” ③处:居也。④储子:齐相。 ⑤连得间矣:屋庐子名连。朱注:“屋庐子和孟子处此,必有义礼,故喜其间隙而问之。” ⑥书曰:周书洛诰之篇。 ⑦享多仪:“享”。奉献。“多”,重。言奉献以礼仪为重也。 ⑧仪不及物曰不享:“物” ,事。“不及” ,不足。谓礼仪所当行之事不足,即是不献享,故曰“不享。” ⑨役:用。 ⑩为其不成享:因其不成献享之礼,故不享。朱注:“孟子释书意如此。”按朱注非,应是孟子释所以之齐不见储子之因也。 季子不得之邹:谓季子为君居守,不得越境至邹,以见孟子,则以币交而礼已尽。 储子得之平陆:谓储子为齐相,可以至齐之平陆。乃交但以币交,可见尊贤之意不足也。

【译文】

孟子住在邹国的时候,季任替他哥哥任君留守任国。使人拿币帛来交给孟子;孟子受了,并不答谢他。孟子住在平陆的时候,储子做齐国的宰相,也使人拿币帛来交给孟子;孟子受了,也不答谢他。后来孟子由邹国到了任国,特去见季任;由平陆到齐国,却不去见储子。屋庐子知道很高兴的说:“我可以有机会去请问夫子了。”因问孟子道:“夫子到任国,去见任子;到齐国,却不见储子是不是因储子只做个宰相呢?”孟子说:“不是的。书经上说:‘奉献礼品,应以礼节为重,如果礼节不及礼品,就等于没有奉献:因为他没有诚意的缘故。’我不去见储子,就因他不成奉献的礼数。”庐子听了非常悦服。有人问他什么意思?屋庐子说:“季子有守国的责任,所以不能亲自来见孟子;而储子是齐国的宰相,可以到平陆来见孟子的。”二十六淳千章

淳于髡①曰:“先名实②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③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④而去之。仁者⑤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⑥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⑦为政,子柳⑧子思为臣,鲁之削⑨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曰:“虞⑩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缪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曰:“昔者王豹 处于淇 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 梁 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曰:“孔子为鲁司寇 ,不用 。从而祭,燔肉 不至;不税冕而行 。不知者以为肉也;其知者以为无礼 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注释】

①淳于髡:齐国赘壻,博闻强记,滑稽多变;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②名实:朱注:“名。声誉也。实,事功也。” ③三卿:礼记王制:“大国三卿。”按指司马、司徒、司空而言。 ④名实未加于上下:朱注:言上未能正其君,下未能济其民也。” ⑤仁者:朱注:“无私心,而合天理之谓。” ⑥趋:读去声。志趣,归向。 ⑦公仪子:名休,鲁博士。相缪公,奉法循理,百官自正。 ⑧子柳:泄柳也。鲁贤士。字子柳。 ⑨削:国土日削也。“削” ,有侵夺义。 ⑩虞:国名。舜之先封于虞。武王克殷,封虞仲于此。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王豹:卫人,善讴。 淇;水名。 绵驹:齐人,善歌。处于高唐(齐西邑)而齐右(齐之西部)化之。言齐西之人皆善歌。按焦循正义:“讴歌同一长言。而歌依于乐,讴不依于乐。其所以分也。” 华周:一作华舟,即华旋,齐国大夫。 杞梁:名殖,齐国大夫,庄公伐莒时。与华周共战死。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及列女传。 司寇:官名,古六卿之一,掌刑狱。 不用:谓言不见用。 燔肉:祭肉。 不税冕而行:“税”,同脱。“冕”,与祭时所戴礼冠。大夫以上之礼冠,不可作常冠带之以行者。而孔子乃放置其冕不及,即便离去,喻匆促也。 为无礼:“为”,读去声。因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