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点亮生命的智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24堂人生课
18500000000016

第16章 关于机遇——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1)

每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应该是因你的决定而发展、变化的,而不应该是因为你无所作为才变成现实的。积极尝试是学习最好的方法。

生命中随处是机遇,许多机遇就藏在一个又一个挫折之中,如果你在挫折面前气馁,你很可能会与自己的机遇擦肩而过。在一个先进的公司,你不需要担心失败。在一项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调查中发现,他们最欣赏的就是那些主动要求做某项新工作的员工。无论是否能做好,至少这些员工比那些只会被动接受工作的员工要令人欣赏,因为他们有勇气、积极上进,而且会从中学习。李开复建议大家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尝试做不同的事情,找到通向成功的门径。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之路上邂逅更多的机遇。

迎接挑战,不迷恋安稳的工作

长期以来,“铁饭碗”一直是人们所羡慕和追求的。如果有一份衣食无忧的工作,那么生活将安稳、幸福;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便意味着颠沛流离,生活困苦,难有安宁生活。“铁饭碗”的思想在我们的意识形态里根深蒂固,非同一般。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依然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安于现状,经常说自己做的够好了,自己不可能再上个台阶,等等。但是,那只是懒人给自己的借口而已。以前企业大多是国营性质的时候,好多人安于现状,心里想这是铁饭碗,没想过了几年,铁饭碗也给打破了。而有这种思想的人也成了安于现状的牺牲品,成了第一批下岗者,原因就是他们太安于现状了,工作只是混日子,因为他们想国有企业是不可能缩减人员的。

“是迎接挑战,还是寻求安稳呢?”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网上问李开复:“开复老师,我快要毕业了,我已经找到了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工作,发现在其中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这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存在经营上的风险。我的父母和身边的朋友都劝我找个更安稳、能做一辈子的工作,他们说,选择工作时犯了一个小错,就可能毁掉整个人生。他们说的对吗?”

李开复的回答很明确,他说:“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机会远比安稳更重要,未来远比今天更重要。这个道理其实一点也不难理解:在毕业后,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求安稳,不要认为安稳的工作就是铁饭碗,就会前程无忧。过早地把自己固定在一个职业上,也许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李开复告诉大学生:“毕业后,最重要的不是寻求安稳,而是继续学习,最好是为理想和兴趣而学习。因为你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并不能让你充分面对这个变化异常迅速的世界,你必须在第一份工作中获得充足的储备。”

鉴于此,李开复建议刚毕业的年轻人在挑选工作的时候要有长远眼光,应该多看看公司的企业文化,多看看公司能否提供足够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看看公司的老板是不是你最好的学习对象。李开复告诉年轻人:“年轻人不要害怕犯错。美国有位企业家曾经这样建议:年轻人需要多犯错,因为错误是事业发展的最好燃料,错误可以让你懂得如何扭转逆境。因此,犯错不要紧,要从错误中学习,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你坚持这样的原则,你会比那些求安稳的人更容易成功。”

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一些言论,比如,父母告诫我们:“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不要换来换去。”朋友建议我们:“找个安稳的工作吧,这个社会不好找工作,不要失业了,连饭都没得吃。”这样的言论逐渐吞噬了我们的雄心壮志,一些在校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一走上社会就变得贪图安稳,在机会面前没有积极挑战的勇气。

谭盾是一个喜欢拉琴的年轻人,可是他刚到美国时,却必须到街头拉小提琴卖艺来赚钱。事实上,在街头卖艺跟摆地摊没什么两样,都必须争个好地盘才会有人潮,才会赚钱;而地段差的地方,当然生意就较差了!

非常幸运,谭盾和一位认识的黑人琴手一起,抢到了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即一家商业银行的门口。

过了一段时间,谭盾赚到了不少卖艺的钱后,就和那位黑人琴手道别,因为他想进入大学进修,在音乐学府里拜师学艺,也想和琴艺高超的同学相互进行切磋。于是,谭盾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提高音乐素养和琴艺中……

十年后的一天,谭盾路过那家商业银行,发现昔日的老友——那位黑人琴手,仍在那块“最赚钱的地盘”拉琴。当那个黑人琴手看见谭盾出现的时候,很高兴地说道:“兄弟啊,你现在在哪里拉琴啊?”谭盾说出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的名字,但那个黑人琴手反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前也是个好地盘,也很赚钱吗?”“还好啦,生意还不错啦!”谭盾没有明说,只是淡淡地回答着。这位黑人琴手哪里知道,十年后的谭盾,已经是一位国际知名的音乐家,他经常应邀在著名的音乐厅中登台献艺,而不是在门口拉琴卖艺。

可以说,谭盾和黑人琴手开始抢占的那块好地盘就是他们的“铁饭碗”,但是不同的是,谭盾并没有安于现状,死守这个“铁饭碗”,而是寻找机会迎接新的挑战。正因为理想的不同,所以才造成了谭盾和那位黑人琴手日后不同的境遇。

同样的,如果一个年轻人有勇气摆脱安稳的工作的束缚,积极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即便存在一些风险,依靠不怕失败的信心,他们也往往能够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进取心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说过:“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非得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前者是没有进取心的人,后者是既没有进取心,又没能力的人,这两种人都不会成大器。

李开复说:“30年前,一个工程师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进入科技最领先的IBM。那时IBM对人才的定义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埋头苦干的人。斗转星移,事物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人才的看法已逐步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在这里,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本质上指的是具有强烈进取心的人。进取心是成功的起点,是赢得未来的武器。有了进取心,我们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价值。

玛莉亚出身于富足的家庭,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医生,母亲是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她的帮助很大,很多人认为,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她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

玛莉亚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她相信自己有这方面的才能,因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大家愿意与她说话,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她多次表示,“只要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上电视台,我就能成功。”

大学毕业以后,玛莉亚在家等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并没有人给她上电视的机会。她为此变得焦急、苦闷,心情烦躁,她不停地幻想自己获得上电视的机会,可是机会终究没有降临。

罗素娜与玛莉亚有同样的梦想。虽然她的家庭贫困,父母为了生活根本顾不上照顾罗素娜,但自强的她白天打工、晚上上夜校。毕业以后,罗素娜没有坐等机会的来临,而是谋取了一份自己希望的职业,她跑遍了波士顿和洛杉矶的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虽然找一份工作并不容易,但罗素娜没有放弃尝试。

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一个广告,自己的条件非常符合,于是她抓住了机会,应聘上了那个职位。工作了两年后,罗素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顺利地进入了波士顿电视台。又过了几年,罗素娜得到提升,成为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从玛莉亚和罗素娜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失败者和成功者的最大不同——被动消极、主动积极。罗素娜通过积极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为自己创造了成功的机会;玛莉亚消极被动,贪图安逸,不求上进,坐等机会,让自己一直停留在幻想中。

什么样的人才会成功呢?卡内基说:“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做得比别人预期的更多。”年轻人需要有一个高远的目标,时刻想着提高和进步,他的未来才会有希望。一个不想进步的年轻人,即使你拿鞭子抽他,他也不可能有出色的表现。

任何一家公司都喜欢那些有进取心的年轻人,因为他们会自觉地、积极地对待工作,并能不屈不挠地把想法付诸实践,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去工作。一个年轻人如果进取心不足,就会在工作中敷衍了事、不负责任,自然不会提出积极的建议,也不会主动开拓工作的新局面。

不少在校大学生习惯了安逸的校园生活,进取心逐渐丧失,他们没有目标,感到空虚和茫然,却又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对此,李开复表示,茫然是很正常的,但要有所改变,比如找到自己的兴趣,尝试不同的领域,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这样慢慢从不求上进的误区中走出来。

李开复非常喜欢他的同事张亚勤的那句话,“那些敢于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汲取教训。而那些不愿意尝试、坐等机会的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

有位旅行家在森林里看见一位老农坐在树桩上抽烟,于是友好地与他打招呼,“您好,坐在这儿干什么呢?”

老农说:“有一次我正要砍树,就在那时,风雨大作,刮倒了好多树,省了我不少力气。”

旅行家笑着说:“您真幸运!”

“您说得没错,我真的很幸运,电闪雷鸣把我准备焚烧的干草点着了。”老农颇为得意地说。

“真是奇迹!那您现在准备做什么呢?”

“我正等着地震呢!地震可以把地里的土豆翻出来,到时候我就直接捡回去了,省得我挖了。”

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生活中,很多年轻人也在不知不觉中犯这样的错,他们偶尔一两次幸运地抓住了机会,从此便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运气好。于是在机遇尚未出现之前,他们便贪图安稳,安于现状,想着机遇会从天而降。殊不知,他们的行为是多么愚蠢。

看看那些成功者,有几个是懒懒散散、被人驱使的人?他们不但积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还懂得主动研究新的领域。他们有长远的眼光,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离成功的彼岸就不远了。

尝试一下又何妨

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中,李开复发现,一些学生因为受到一些挫折就丧失了奋斗的勇气,乖乖地认命了。例如,有的学生觉得在大学里什么也学不到,就后悔念大学;有些学生因为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就虚度光阴,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还有的学生因为研究的学术课题的难度太大就气馁了……

李开复说:“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这些困难都是可以面对的,它们都需要你有积极的态度。生命中的机遇有很多,许多机遇都藏在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里,如果你遇到一点困难就气馁,就想:算了吧,太累了,不想争取了,你怎么能邂逅机遇呢?”想要邂逅机遇,李开复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积极去尝试。

李开复4岁的时候,觉得幼儿园的课程太简单了,就主动告诉了父母自己想跳级上小学的愿望。父母建议他先按部就班地上幼儿园,等有能力了再上小学。但是李开复要求父母让他去试一试,他说:“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无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如果我通过了考试,就证明我有能力上小学,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父母高兴地答应了他,后来李开复通过了一所私立小学的入学考试,如愿进入了小学。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而且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这件事对李开复的影响和启发很大。这件事让他懂得,只要大胆尝试,积极进取,就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与那种求安稳、图安逸的不思进取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有一项针对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调查,这项调查表明,首席执行官们最欣赏的是那些主动尝试和挑战新工作的员工。无论做得好不好,这些员工都比那些被动接受上级指令的员工更令人欣赏,因为他们不求安稳、有勇气挑战新事物、积极上进,而且能从尝试中学到东西。

李开复非常喜欢父母常说的一句话:“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呢?”确实,你没有尝试过,你怎么知道不能成功呢?他建议那些正选择人生道路的年轻人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积极地尝试不同的事情,找到通向成功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邂逅更多的机遇。

李开复多次在演讲中告诉年轻人,不要害怕失败,要在尝试中体验、求知、进步。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讲述了自己的朋友郭去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