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寺】位于温州市北部永清门外瓯江江心岛上。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院之一。小岛的佛教寺庙历史悠久。唐咸通七年(866年)建普寂禅院于东山。北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建净信讲院于西山。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赵构避居普寂禅院,并御书“清辉浴光”四字榜其轩;第二年赐改普寂禅院为龙翔禅寺,改净信讲院为兴庆讲寺;绍兴七年(1137年)诏普陀山青了禅师住持寺务;后又新建中川寺,并把三寺庙融为一体,宋高宗赐名“龙翔兴庆禅寺”。因在瓯江之中,俗称“江心寺”。此后屡废屡兴。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重建,乾隆皇帝御笔“圆通殿”高悬大雄宝殿,自此香火大盛。1952年成立江心寺修复委员会主持修复工作。1990年竣工修复了三圣殿、三畏堂、钟楼、鼓楼、去来斋、天王殿、圆通殿、方丈室、斋堂,雕塑佛像,装饰金身。
【大佛寺】在新昌县城西南南明山。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院之一。
初名“隐岳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宝相寺”,明正统中悉毁于火,万历中重建。现存大雄宝殿为1982年修建。大殿依山崖建造,正面外观5层,内有依崖雕成的弥勒佛一座,是浙江现存最大、最古的石刻造像。石弥勒于南朝齐永明四年(486年)开雕,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6年)完成。因主持工程者历护、三僧,世称“三生石佛”。
像作全跏趺坐式,高1323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站十余人尚见宽余。像原为立像,元元统二年(1334年)用条石砖块砌成双膝,改作现状。大佛寺附近有我国佛教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圆寂处等,有狻猊石、隐鹤洞、濯缨石、锯开岩、石棋枰等,以及米芾题“面壁”和朱熹题“天柱屹然”等古迹。
【高明寺】位于天台县城东北。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院之一。由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头创建,在天台宗发展史上具有显着地位。南朝陈太建七年(575年),智头入天台山,自号“灵墟”,辟幽溪道场。唐天年间正式建寺,名“高明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净名寺”。后几经兴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高僧传灯大师驻山,重兴高明寺,立幽溪讲堂,复兴沉寂已久的天台宗。清光绪年间重修。“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寺宇毁坏殆尽。1981年全面整修大雄宝殿、钟楼、观音阁,恢复幽溪佛学院。高明寺共有13个院落,分布在三条中轴线上,殿宇依山而建,约400余间。山间及大雄宝殿,均系康有为题额。大殿中所塑佛像与他寺不同。《幽溪别志·幽溪道场规制考》中说:“本寺所祖者,智者;所宗者,《法华》。以释迦入定,弥勒腾疑,文殊决答。故殿中尊像中建释迦如来入定,文殊菩萨居其左,弥勒菩萨居其右,以为当时回答之状,与他寺不同者,在乎此也。”原有的三尊铁铸佛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坏,今为檀香木雕像。天王殿右侧为地藏殿,原有明万历年间制35吨巨钟,后毁,今易为铜钟,重25吨,为浙江省内之最。楞严坛内有古井一口,名“福泉”,坛前西方殿殿壁嵌有“楞严海印三昧坛仪碑”,记述传灯大师建造楞严坛之事。寺西三圣殿墙上还镌有五块“楞严坛碑记”,均出自董其昌手笔。高明寺原藏文物很多,如《雍正龙藏》、《贝叶经》、楞严坛铜镜等,大都已移送国清寺珍藏。
【方广寺】位于天台县城北。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院之一。石梁山谷有三座寺。上方广最高,殿宇宏丽,1977年毁于火。中方广由昙华亭改建而成,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天台籍宰相贾似道耗银5万两,命万年寺妙弘法师为其父亲、抗金名将贾涉修昙华亭,历经兴废,1981年重修了佛殿和昙华亭,雕塑了观音、地藏等84尊佛像,成为一处轩昂高敞、亦亭亦寺的建筑。下方广建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即石桥圣寺故址,现已重建五百罗汉堂,增修了佛殿。华顶、石梁一带盛产云雾茶。早在北宋初,寺僧就擅长“分茶”艺术,昙华亭落成之日,茶杯中现出奇葩和“大士应茶”四个字。这就是着名的“罗汉供茶”。至今当地民间还以茶谷米供佛。
【时思寺】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白象山脚下。为释道合一的祀庙。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创建,明末清初续建,是一组兼有元、明、清时代特征的古建筑群。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坐西朝东,由山门、钟楼、大殿、三清殿、马仙宫、梅氏宗祠等建筑组成。大殿面阔3间,进深2间,歇山顶,副阶周匝,柱头卷刹明显,部分柱脚置覆莲础。钟楼为3层楼阁式,建筑逐层收进,侧脚明显,4根内柱直贯3层,屋面为歇山顶。四周用缠腰,出檐舒展,具明代建筑风格。三清殿、马仙宫为清代建筑。寺周有“石马潜渡”、“龙舌喷珠”等景点。时思寺的起源和存在与梅氏宗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和深刻的文化联系,对研究民俗、宗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抱朴道院】位于杭州西子湖畔、葛岭山中。抱朴道院是全国道教对外开放的21座重点宫观之一,为供奉道教葛洪祖师的庙观。葛洪道号“抱朴子”,为东晋炼丹家,精于道教理论、医药学和化学(即古炼丹术)研究,着有《抱朴子》一书。葛岭即因葛洪曾在此结庐炼丹而得名。抱朴道院始建于晋,南宋时曾被宰相贾似道据为别墅,元时部分毁于战火。现在抱朴道院有正殿——葛仙殿,东侧为半闲草堂,南侧为红梅阁、抱朴庐,还有炼丹古井、炼丹台、葛仙庵碑等古迹。道院殿宇、神像雕塑等近年已修复。
【凤凰寺】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中山中路,是伊斯兰教清真寺。曾名“礼拜寺”、“真教寺”。因整个建筑群布局形似凤凰而得名。占地2700平方米,坐西朝东。全寺略呈矩形,约始建于五代或宋,毁于宋末,元时重建,明景泰年间重修,清顺治、康熙年间续修。1928年因辟路拆除了寺门、望月楼、长廊等。1953年曾全面整修,现保存较好。寺院用高大的砖墙围合,寺内主要建筑物为门厅、礼堂、大殿。大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为元代所建,由3个穹隆顶相连成长方形结构无梁殿顶,外观做成3个攒尖顶,中间为重檐八角,两边为单檐六角,是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产物,内部以圆拱门相通,内壁四隅上端转角处作菱角牙子。殿内彩画是明代遗物,外墙粉刷白色。寺内碑廊中存古碑数通,碑文记录了凤凰寺历代维修情况。
【孔氏南宗家庙】位于衢州市区。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孔子第48世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随高宗赵构南渡后,赐居衢州,此为孔氏南宗之始。南宋宝元年(1253年)始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迁于现址,历代多次修葺。家庙占地约73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庙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思鲁阁、崇圣祠等,近年又重建西侧的孔府。孔氏南宗家庙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孔氏中心,为孔氏第二圣地,对研究孔学具有特殊的意义。
【金华府城隍庙】位于金华市区城北马路里。据载为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建,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后屡经修建。原庙宇规模宏大,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现仅保存门楼、戏台及部分厢房,为清代建筑。其天花板上之彩绘、藻井及砖雕等工艺制作精致,特别是天花板、藻井的雕刻工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为研究明末清初建筑及其装饰提供了重要的实例。
【庆安会馆】位于宁波三江口。又名“甬东天后宫”,供奉“天后神”,是一所祭祀中国航海保护神妈祖的殿堂和从事海运舶商们的议事聚会场所。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由甬埠9家北号船商捐资建造。会馆坐东朝西,占地5000余平方米,现存宫门、正殿、后殿、戏台、左右厢房及董事会办公管理用房。正殿为主体建筑,系天后宫神殿。庆安会馆传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采用宁波传统建筑装饰,金碧辉煌。其中的砖雕、石雕和朱金木雕,目前尚存200余幅,体现了地域鲜明的传统工艺特色,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庆安会馆保存了妈祖信仰的仪式和内容,成为浙东地区乃至江南一带最具影响的妈祖庙。每年妈祖诞辰和升天日,会馆都要举办隆重的仪式祭祀天后,其热闹的庙会蔚为甬上大观。
庆安会馆是宁波港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昔日宁波港与海外各国通商贸易的历史见证,是妈祖文化的物证。
【宁波天主教堂】位于宁波市三江口北岸,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浙江教区和法国主教兴建。到光绪十年(1884年),由赵保禄继任主教,在中法战争中,清廷降旨保护教堂,得以相安无事。光绪二十五年增建钟塔。
从1927年起,由戴安德任主教至新中国成立之初。整个建筑群由主教公置、本堂区以及若干偏屋组成。建筑完整划一,气势宏伟壮观,尤其是高耸挺秀的教堂以其独有的哥特式建筑风貌,夺浙江省天主教堂之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国人在宁波这个港口城市进行传教活动的历史。
【温州城西基督教堂】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城西街。19世纪70年代,基督教传入温州。清光绪四年(1878年)建教堂于此街,称为“循道公会”。
据说,当年英籍传教士苏慧廉来此传教时,由于不会讲温州话,给传教带来困难。后来他虚心学习,并设计出温州方言之拼音字母,还着有《传教在温州》一书。1884年中法战争时,城西基督教堂被焚,1898年重建。现建筑面积达1600余平方米,大堂系哥特式建筑,分前、后两进,尖卷长窗,立柱挺拔。堂内饰鸽、圆、五星和十字等宗教图案,北首尚有福音楼和牧师楼,另有中式用房12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