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组织系统的投入产出矛盾正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组织管理者就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矛盾及其辩证关系。为此,首先要认识到投入与产出是互为前提的。组织的发展必须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有好的投入就会有好的产出;其次要知道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个经济“铁律”。即在有足够投入的基础上或前提下,要讲究投入的成本,做到科学合理,经济实惠的投入,并保证良好的产出。
三、稳定与变革的矛盾
保罗·R·劳伦斯认为,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组织结构,有效的组织结构应与组织的外部环境相适应。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一个系统,而且分解为各个不同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就是组成外部环境整体的各个子环境,如政治子环境、社会子环境、技术子环境、经济子环境等。而这些细分的子环境要求组织内部有相应的组织部门与各个子环境相适应。因此,有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就决定了组织内部应设置什么样的职能部门,使之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劳伦斯理论的核心观点明显地指出了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动态的和变化的,这种动态性说明了其对立面是组织的稳定性,这就形成了组织与环境之间稳定与变革的矛盾关系。
组织系统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其矛盾也不例外。同时,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同时包含着相对静止,即任何组织在相对意义上是持续稳定的。因此,理解一个组织的变化、发展,就要树立动态与静态、稳定与变革相统一的观念。
组织变革是在保持原有组织基础上的部分质变,是组织在持续稳定过程中的变革。组织变革有两种方式:逐步的改变与整体的更新。逐步的改变是指在组织持续稳定基础上的改革,整体的更新则是指在彻底瓦解的基础上重新组成的组织。无论那种方式,组织变革说明组织是在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下的适应性变化,这种变革不是彻底破坏组织体,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在组织系统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和完成的,其目的是为组织寻求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组织的稳定性是相对于组织的变革性而言的。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以组织的相对稳定为前提和基础的,组织系统只有在稳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变革,即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又是在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达到更高层次的稳定。因此,组织系统的稳定与变革都是为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组织保持其稳定性对管理也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一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二是保证和提高组织效率的需要;三是稳定性本身也是变革的要求;四是稳定性又可能会成为组织变革的阻力;五是稳定性并不等于停顿不变或拒绝变革。
因此,作为组织管理者,既要正确理解和认识组织变革的重要性,又要主动努力实施有计划的变革;既要集中关注变革的效益、效率和组织成员的满意感,又要有明确克服阻止变革的阻力的步骤和具体措施。不要盲目地不顾条件地实行组织变革,也不要不顾条件变化而被动的进行变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组织变革,在变革的前提下有效保持组织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组织管理不可避免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组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一方面使组织必须适应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必须为组织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选择并创造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组织系统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健康、稳定、高效地发展下去。
§§§第四节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从广义上,社会责任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思想,即企业家自愿承担社会责任,这种承担从而成为或可能成为改善经济问题并充分达到我们追求的经济目标的实用手段。
——H·R·鲍恩
一、社会责任的内涵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由来已久。在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公平机会以及消费主义的蓬勃兴起等各种社会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成为社会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被高度关注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H·R·鲍恩于1953年出版《工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引起更大关注和讨论。
(一)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认识,而且随着利益相关者队伍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而不断发展变化。
1.在企业发展的早期,人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利润最大化,如“一切为了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关于社会效益可以一概不管”。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于通过有效生产、制造消费品并以适宜的价格出售产品从而合理利用它的财力和设备,即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通过有效生产,为社会最大限度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其目的就是为企业负责,为股东利益负责。这一时期社会责任的内涵与企业最大利润目标是双重而又分离的。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认为的那样,当今的大多数管理者是职业管理者,他们并不拥有所经营的企业,他们是员工,仅向股东负责,从而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的利益。因此,当管理者自行决定将公司的资源用于社会目的时,他们是在削弱市场机制的作用。有人必然为此付出代价,具体来说,如果社会责任行动使企业利润和股利下降,则它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如果社会行动使工资和福利下降,则它损害了员工的利益;如果社会行动使价格上涨,则它损害了顾客的利益;如果顾客不愿支付或支付不起较高的价格,销售额就会下降,从而企业就很难维持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会遭受或多或少的损失。甚至认为,当企业管理者追求利润以外的其他目标时,他们是在扮演非选举产生的政策制定者的角色,而且怀疑他们是否具备决定让社会应该怎样的专长和能力。
2.到了近代,即20世纪初到60年代,随着利益相关者队伍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于1965年在他的《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1984年,弗瑞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式》一书中被广泛应用。这个概念是从股东一词套用过来的,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组织活动或被组织活动影响的人或团体。它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当地社区、媒体、环境保护主义等压力集团,还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划分为两层级:第一级被认为是与企业之间拥有正式契约关系的个人和团体,包括雇员、股东、信用机构、政府、供应商、中间商、竞争者、顾客等。除第一级外都被划到第二层级,如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所在社区、市场中介组织、媒体等。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提出对组织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管理的目标导向发生转变,由传统的股东利益高于一切转变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二是扩展了管理的范围与领域,把与组织相关的利益主体由传统的看作是外生变量纳入了组织管理的内生变量;三是组织管理的重心发生转移,由传统的视组织为封闭系统转变为开放的系统;四是管理观念不断更新,改变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观念和以股东为主的公司单边治理为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和平衡各方利益基础上的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五是管理内容不断丰富,改变了传统的以物为主的组织内部封闭式管理为以人为本的全方位的开放式管理。作为企业组织,不但通过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股东及其利益相关者谋取利益,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而出现了“主观为企业,客观为社会”,“在本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社会服务”的说法。
3.在当代,即20世纪60年代至今,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引起人们广泛而普遍的关注,作为管理者在决策问题上常常会碰到与社会责任相关的问题,作为社会公众及其利益相关者从社会管理职责和对社会发展的责任出发有强烈的反应。在这两方面的力量促使下,企业普遍接受了“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定要为社会服务,而且要服务好”的观点,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与社会责任基本上达到了统一。
关于社会责任的观点,总体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种观点叫古典观亦即股东观,站在企业本身和股东利益的立场上,认为管理者的责任是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另一种观点叫社会经济观,站在社会经济的立场上,认为管理者的责任是不仅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且要对社会服务以增进社会福利。
(二)支持与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在企业应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上,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另一种则认为企业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各有足够的理由。
1.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1)满足公众期望。对企业的社会期望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急剧增长,公众支持企业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也追求社会目标的主张,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坚定。
(2)增加长期利润。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既有利于企业,又有利于社会。社会因良好的相互关系和就业机会而获益,企业则由一个良好的社区而得益,这是因为社区既是企业劳动力的来源,又是其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的来源。
(3)承担道德义务。企业能够而且应该具有社会意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道义上的要求,而且还符合自身的利益。
(4)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通过援助社会可以改善和塑造自己的公众形象。这样社会公众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好感,从而使企业更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也有助于企业吸引人才和改善融资环境等。
(5)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可以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融洽所在社区的关系,改善所在社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状况。
(6)阻止政府的进一步管制。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可以抑制额外的政府法规的管制和干预,使企业的决策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减轻了政府管制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费用。
(7)责任和权力对等。责任与权力应该对等。企业在社会中拥有很多的权力,因此也应该相应地承担同等的社会责任。
(8)符合股东利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符合股东利益,在股票市场上通常把有社会责任的企业看作是风险较低而接受公众监督的企业,因此,持有该企业的股票将能获得更高的市盈率。
(9)企业拥有各种资源。企业拥有各种社会可用资源,尤其是财力资源、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10)预防优于治理。社会问题的发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开始时还不被人们发现,因此不能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去处理。
2.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1)违反利润最大化原则。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者必须为所有者负责。企业只参与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活动,其它活动由非经济机构来处理,否则就会降低企业的效益。
(2)冲淡了企业的基本目标。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管理者既要关注经济问题,又要考虑社会问题,从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结果使企业失去基本目标,反而会降低经济效益,增加社会治理成本。
(3)社会责任的成本得不到补偿。许多社会责任的成本是得不到补偿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由企业吸收并支付这些成本,显然会导致企业经营负担加重,成本上升并以更高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4)企业权力过大。企业在当今社会已经拥有很大的权力,如果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目标,将会使企业的权力更大,导致权力过分集中而威胁社会。
(5)企业领导缺乏处理社会问题的技能。经营企业和经营社会不一样,企业的管理者其培养的重点,具备的能力,拥有的经验都是经济导向的,他们不适合处理社会问题。
(6)企业对社会没有直接的社会责任。追求社会目标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社会目标是政府管理者的事,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他们没有直接的权利和义务去管理社会事务并承担社会责任。
(7)缺乏广泛的社会公众支持。社会公众对企业处理社会问题并不看好,认识也不统一,因而就缺乏支持。由于缺乏社会公众的支持,企业管理者为了各自的利益,也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必将引起企业利益集团之间的摩擦,在处理社会问题上产生混乱,反而不利于社会问题的处理。
(三)企业如何应尽社会责任
在今天看来,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实践还是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利用市场规则不断追求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同时,必须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因为它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支持,在管理活动中也往往会遇到社会责任的问题。如企业对环境的责任;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企业对顾客的责任;企业对市场竞争者的责任;企业对投资者或所有者的责任;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责任等等。
那么,企业如何应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其实,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对社会造成影响的责任;另一类是企业对社会问题的责任。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社会责任,采取不同的措施。
企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企业必须承担责任。一是消除产生的不利影响;二是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变不利影响为发展机遇或机会;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进行经营管理,限制企业对社会的影响。
企业要实现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把企业未来的发展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把企业目标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要量力而行但要积极去做;创新途径,寻求适合的承担方式或渠道;不要忘记法律,依法经营管理。
二、管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