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阵子,社会上针对“公共品”(public goods)产生了热烈的讨论,再度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问题形成领先于政策思维”的特质。
过剩背后的稀缺
什么是“公共品”?这是相对于“私有品”(private goods)的一个概念。私有品是一种个人享有的商品、服务或资源,个人享有时,具有“排他性”,即他人不得共享,像:冰淇淋、小汽车;公共品的享用则不具排他性,如:道路、治安。当然,还存在着介乎在二者之间的“准公共品”,如:公园、教育等。
正是基于“私有品”与“公共品”在特质上的差异,决定了其生产与供给必须依赖不同的机制。私有品很简单,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有需求就会出现供给;公共品则不是,由于公共品消费时不具排他性,想消费公共品的人往往希望在别人消费时“搭便车”。这种“贪便宜”心理注定了没有人愿意去生产公共品,以免“得不偿失”。然而现实上,公共品的生产又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那么,怎么办呢?答案当然就是政府,由政府提供社会必要的公共品,包括硬的及软的,提供公共品的财源则通过税收,取之于社会百姓。
制约中国和谐成长的瓶颈
这个议题所以出现,跟当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有关。中国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随着所得增加、生活富裕,但生活素质却往往没有提升,甚至恶化。一些反映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像:交通拥塞、医疗品质、教育环境、社会治安、环境破坏等等,归结到底,都是一个公共品数量及品质不足的问题。人们有钱买小汽车,但无能力修马路;人们有钱买住宅,却不保证能获得好的治安;人们有钱吃大餐,却没有不呼吸污染空气的自由……于是,大家发现:问题的症结就在公共财富。
这还是微观角度的观察。宏观而言,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失调之一,是贸易出超太大,是内需不振,固而导致国际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内需为何老振不起来?原因之一,是所得分配差距过大,导致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偏低;原因之二,是人们即使有需求(对公共品的强烈需求),也无从实现。换言之,公共品生产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约制了人们的消费,也约制了内需。
好了,既然公共品的生产已成了当前许多微观与宏观发展问题的根源,那么,公共品的生产又为何不足呢?如前所云,大多数公共品应由政府来提供,换个方式来问,政府又为何没能提供足够数量和品质的公共品呢?
制约公共品供给的“错位”
第一,可能是政府的政策滞后。这或许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Galbraith著《富裕中的贫穷》一书,分析美国二战后经济快速发展下产生的各种失衡问题,其中多与公共品不足有关。
第二,是政府职能定位的失当。失当有两种:一是越位,做了不该做的事,
例如:政府本身成了利益主体,搞地产开发;二是缺位,没做该做的事,即公共品的供给。越位加缺位,合称错位。
第三,政府何以会错位?或许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含义尚未能准确掌握有关。对社会主义一个最通俗的理解是:政府有责任提供所有公民一个最起码的生活水平,包括:食、衣、住、行、育等。必须承认,现在还没做到,其中即包括了必要公共品的提供。
第四,政府错位的另一个原因,是公共部门尤其是公务员队伍的能力与见识不足,不足以正确充分地发挥政府职能。
最后,政府错位或许也跟民意反映未能给予政府必要的提醒有关。
看来,中国不仅市场经济要发育,社会主义也还要发育,焦点课题即在于公共品与政府职能的良好发挥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