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秦绝圣人之道,杀术士,燔诗书,弃礼义,尚诈力,任刑罚,转负海之粟,致之西河。当是之时,男子疾耕,不足于糟糠;女子绩纺,不足以盖形。遣蒙恬筑长城,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故欲为乱者,十家而五。又使徐福入海求异物及延年益寿之药,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曰:以令名振男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大悦,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于是百姓悲痛相思,欲为乱者,十家而六。又使尉佗逾五岭②,攻百越,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发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可其万五千人。于是百姓离心瓦解,欲为乱者,十家而七。客谓高皇帝曰:‘时可矣。’高皇帝曰:‘待之,圣人当起东南间。’不一年,陈胜、吴广发矣。高皇始于丰沛一唱,天下不期而响应者,不可胜数也。此所谓蹈瑕候间,因秦之亡而动者也。百姓愿之,若旱之望雨。故起于行阵之中,而立为天子,功高三王,德传无穷。
“今大王见高皇得天下之易也,独不观近世之吴、楚乎?夫吴王赐为刘氏祭酒,受几杖而不朝。王四郡之众,地方数千里,内铸铜以为钱,东煮海以为盐,上取江陵木为船,国富人众。举兵而西,破于大梁,败于狐父,奔走而东,至于丹徒,越人擒之,身死绝祀,为天下笑。夫以吴、楚之众,不能成功者,何也?诚逆天道而不知时也。方今大王之兵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天下安事,又万倍于秦时。愿大王从臣之计。大王不从臣之计,今见大王事必不成而语先泄也。臣闻微子过故国而悲③,于是作《麦秀之歌》,是痛纣之不用王子比干也。故孟子曰:‘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是纣先自绝于天下久矣,非死之日而天下去之也。今臣亦窃悲大王弃千乘之君,必且赐绝命之书,为群臣先死于东宫也。”于是王气怨结而不扬,涕满眶而横流,即起,历阶而去。
注释
①左吴:淮南王刘安手下的一名谋士。②尉佗:即赵佗,南越王。③微子:子姓,名启,世称微子、微子启。殷商帝乙长子,商纣王的庶兄。
译文
淮南王刘安因为父亲厉王之死而心怀怨恨,一直想图谋造反,只是还没有机会。等他被削地之后,谋反之心更加急切,日夜与左吴等人根据地图,部署进兵的路线。并且召伍被来谋划,伍被劝说他:“皇上已经宽赦大王,大王怎可仍说这些将要灭亡国家的话呢?臣听说伍子胥谏吴王夫差,吴王不听他的话。伍子胥对夫差说:‘我将眼看着姑苏之台夷为平地,而麋鹿游于其中了!’如今我也将眼见国破人亡,宫中生满荆棘,露水沾湿衣服了。我还听说聪明的人能从无声处听到声音,明智的人能在事情发生之前便已看到未来的结果,所以圣人有所举动,永远是安全无失的。从前周文王一次举动,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被列为万代瞩目的三王之一,这就是所说的顺应天意的动作,所以天下人不经约定,自然随从响应。这是距今千年以前的事情。至于距今百年的秦国,近世的吴、楚,也足以向我们昭显国家存亡的道理,我不敢为逃避诛戮而不效仿伍子胥的进谏,希望大王不要像吴王一样不听谏言。
“从前秦国废绝圣人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方法,杀害读书人,焚烧诗书,丢弃礼仪,崇尚诈力,专用刑罚,把沿海的谷粮辗转运到西河。当时的情形是:男子虽努力耕种,却连糟糠也吃不饱,女子终日纺织,却依然没有衣服遮盖身体。派蒙恬修筑长城,东西长数千里,几十万军队经常行军在外,死的人都数不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遍野,百姓筋疲力尽,实在无法忍受了,十家中有五家想造反。又让徐福等人入东海求仙草或延年益寿的药物,徐福回来后,骗秦始皇说:‘我见到了海中大神,海神说:‘用良家童男和童女和百名工匠前去就可以取得仙药。’秦始皇听后非常高兴,就派出童男童女三千人,并送各种作物的种子和各类工匠资助他们前去取药。徐福出发后寻找到一片平原大泽,留在那里,自立为王,再没有回来。于是百姓悲痛,思念子女,有意造反的十家之中便有了六家。秦始皇又派尉佗长途跋涉过五岭攻打百越,尉佗知道中国已疲惫到极点,于是留在南越称王,不再回来。同时派人上书给秦始皇,要求派未嫁的女子三万人到南越,替士兵缝补衣服,秦始皇批准了一万五千人。这时,百姓对秦朝离心瓦解,有意作乱的人家,十家有七。有人对汉高祖刘邦说:‘时机到了。’汉高祖却说:‘等一段时间再说,应该有圣人在东南起事。’不到一年,陈胜、吴广就起义了。汉高祖在丰沛起兵,义兵一举,天下不经约定,响应的人不计其数。这便是所谓等待时机,趁者秦朝将要灭亡的形势而行动。百姓盼望灭亡秦国,就好比大旱后渴望甘淋一样,所以汉高祖才能起于军伍之中,最后成为天子,功业可以三王相匹敌,他的德泽永远流传。
“现在大王只看到高皇帝得天下很容易,却唯独不看近世吴、楚的情形吗?吴王刘濞,被汉朝赐号为刘氏祭酒,又特赐几杖,准许吴王可以不入朝朝见。吴王拥有阳、鄣、吴、豫四郡的百姓,所占土地方圆几千里,有铜山,可以铸造钱币,有东方海水,可以提取精盐,可以砍伐江陵之木造船。可以说是国家富裕,百姓众多。然而他却向西发动叛乱,结果在大梁被攻破,又在狐父兵败,只得向东奔逃,逃到丹徒,被越人擒住,身死在他人之手中,断嗣绝祀,被天下嘲笑。凭吴、楚的人马却不能取得成功,什么原因呢?实在是违背天意,不识时务的缘故。现在大王的兵力,不及吴、楚的十分之一,况且天下安定又远超过秦时的万倍,希望大王听从我的建议。若大王不听从我的建议,我看大王的事情肯定失败,而且机密会事先走漏出去。我听说微子,经过故国,心里悲哀,于是作《麦秀之歌》,叹惜商纣王不能听王子比干的话。所以孟子说:‘商纣王虽然贵为天子,而死的时候却比不上一个平常人。’可知这是纣王先自绝于天下之人已很久了,并不是他死的那天天下人才背叛他。现在,大王丢弃千乘的王位,将来事败后一定蒙朝廷赐死,在群臣之前死在东宫,我私下里很为此事悲哀。”淮南王刘安听完后,气怨郁结,泪流满面,立即起身,沿着台阶离开了。
原文
后复问伍被曰:“汉廷治乱?”被曰:“窃睹朝廷之政,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皆得其理。上之举措,遵古之道,风俗纲纪,未有所缺。南越宾服①,羌僰入献②,东瓯入降③,广长榆,开朔方④,匈奴折翅伤翼,失援不振,虽不及古太平之时,然犹为治也。王欲举事,臣见其将有祸而无福也。”王怒,被谢死罪。王曰:“陈胜、吴广,无立锥之地,千人之众,起于大泽,奋臂大呼,而天下响应,西至于戏,而兵百万。今吾国虽小,然而胜兵者可得十余万,非直适戍之众,凿棘矜也,公何以言有祸无福?”被曰:“秦无道,残贼天下,兴万乘之驾,作阿房之宫,收太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父不宁子,兄不便弟,政苛刑峻,天下熬然若焦。民皆引领而望,倾耳而听,悲号仰天,扣心而怨上。故陈胜一呼,天下响应。当今陛下临制天下,一齐海内,泛爱蒸庶,布德施惠。口虽未言,声疾雷霆;令虽未出,化驰如神。心有所怀,威动万里,下之应上犹影响也。而大将军材能,不特章邯、杨熊也⑤,大王以陈胜、吴广喻之,被以为过。”
注释
①南越:古族名。是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秦末赵佗兼并那里的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建立南越国。②羌僰:古族名。指我国西部少数民族。③东瓯:古族名。居住在今浙江一带的越族的一支。④朔方: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⑤章邯、杨熊:都是秦朝大将。
译文
后来,淮南王刘安再次问伍被:“汉朝是治世还是乱世?”伍被说:“我暗地里观察朝廷之政、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这些都符合事理,皇上的举动完全遵循古代的礼法,社会风俗和国家的法纪没有缺漏的。南越服从,僰入朝上贡,东瓯来降,拓广长榆,开拓朔方郡,匈奴大受挫折,因为得不到援助,匈奴从此一蹶不振,所以,目前的情形尽管比不上古代太平之时,但还算得上是稳定的。大王想要发动兵变,我认为结果只有祸而没有福。”淮南王大怒,伍被连忙请求免于死罪。淮南王说:“陈胜、吴广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聚集了不过千把人,起兵于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纷纷响应,大兵西向,到了临潼戏水,就聚集了百万人。现在我国虽然不大,但坚甲锐兵便有十余万,军队不止是戍边的普通士兵,武器不止是镰刀、凿子,木枝和竹杖,你为什么说是有祸无福呢?”伍被说:“从前秦朝无道,残害天下。皇帝动员万乘巡游之车;修筑阿房宫;取百姓收入的三分之二作赋税;又征发闾左贫穷百姓戍守边防,致使天下百姓做父亲的不能保全儿子,兄长不能保全弟弟;政治苛酷;刑法严峻,使得天下人嗷嗷哀号,如身处水火之中,人人伸长了脖子盼望,侧着耳朵倾听,仰天悲号,发自内心怨恨秦始皇,所以,陈胜一号召,天下人都响应支持。现在皇上君临天下,统一海内,泛爱国家百姓,广施德行和恩惠,即使皇上闭口不语,可是声音却比雷霆还大,即使不发号令,可是教化的速度可比神明,心中只要有个想法,其威力就会震动万里之外,百姓响应皇上,如同影子随形、响应声一般。况且朝中大将的才能,又比章邯、杨熊强得多。而大王却拿陈胜、吴广的情形来作比喻,我认为是错误的。”
原文
王曰:“荀如公言,不可侥幸耶?”被曰:“被有愚计。”王曰:“奈何?”被曰:“今朔方之郡,田地广,水草美,民徙者不足以实其地。可伪为丞相御史请书,徙郡国豪杰任使,及有耐罪以上①,赦令除家产五十万以上者,皆徙其家属朔方之郡,益发甲卒,急其会日。又伪为左右都司空、上林中都官诏狱,逮诸侯太子、幸臣。如此则民怨,诸侯惧。即使辨武随而说之,倘可侥幸,十得一乎?”王曰:“此可也。”欲如伍被计。使人伪得罪而西,事大将军、丞相,一日发兵,使人即刺杀大将军青②,而说丞相下之,如发蒙耳③。又欲令衣求盗衣,持羽檄,从东方来呼曰:“南越兵入!”欲因以发兵,未得发,会事泄,诛。
注释
①耐罪: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耐,同耏。②青:即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大将,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奇功。③发蒙:启发蒙童。
译文
淮南王问:“如果按照你的说法,连侥幸取胜的机会也没有了?”伍被回答说:“我有一计。”淮南王问:“怎么办?”伍被说:“现在朔方郡,田地广大,水草丰美,从别处迁去的人不多,不足以占满那个地方。臣的计策是假造一道丞相和御史的奏请书,书中请求豪杰任侠和赦免受到剃去鬓须刑罚以上的人中其家产不到50万的人,都迁徙他们的家属到朔方,并且多派士兵,到处去催促他们赶快集合起程。再捏造左右都司空、上林中都官的诏狱书,下令逮捕诸侯的太子和宠幸的臣子,这样就会激起人们的怨恨,诸侯就会恐惧,然后派善辩的人接着去游说诸侯,如果可以侥幸得手,可能还有十分之一的机会取胜吧?”淮南王说:“这方法可以。”于是准备按照伍被的计划去施行,使一个人假装得罪了淮南王,然后,让这个人西入京师,侍奉大将军和丞相,一旦淮南王发兵,这个人就刺杀大将军卫青,继而游说丞相,使他听从淮南王,这就像是启发懵懂孩童那样简单了。淮南王又计划派人穿上追捕盗贼士兵的衣服,手拿插着羽毛的檄文,从东方大呼而来:“南越士兵打过来了!”想趁机发兵。后来,没等淮南王实施计划,事情就泄漏了,淮南王等被诛杀。
原文
后汉灵帝以皇甫嵩为将军①,讨破黄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海内虚困,故信都令阎忠干说嵩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②,机也。故圣人顺时以动,智者因机以发。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嵩曰:“何谓也?”忠曰:“天道无亲,百姓与能。今将军受钺于暮春③,收功于末冬。兵动如神,谋不再计,摧强易于折枯,消坚甚于汤雪。旬月之间④,神兵电扫,封户刻石,南向以报德,威名震本朝,风声驰海外,虽汤、武之举,未有高将军者也。今身建不赏之功,体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王,何以求安乎?”嵩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
注释
①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东汉末期大将。黄巾起义爆发时,任左中郎将,与朱儁一起带兵镇压起义军,后官至太尉。②旋踵:掉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③受钺:古代大将出征时,接受天子授予的符节和斧钺,称为“受钺”。④旬月:旬,十天。指十天到一个月。
译文
后汉灵帝任命皇甫嵩为将军,皇甫嵩大破黄巾军,因此威名震动天下。这时,朝廷内部政治一天比一天乱,四海之内百姓的生活都很贫困艰辛。因此,信都令阎忠游说皇甫嵩,说道:“难以得到的东西也是最容易失去的东西是时机。时机到来了,必须抓紧时间,就像调转脚足那样一瞬间也不能耽误,这便是抓住机遇。所以,圣明的人顺着时运决定自己行动的方向,智慧的人利用时机有所作为。现在将军遇到这样难得的好时运,同时,也面临将要突发的灾难,您面临好运却不去占有,将要遭遇祸难不赶紧有所行动,要怎样才能维持您崇高美好的名誉呢?”皇甫嵩说:“您在说什么?”阎忠说道:“天道并不亲附某一个人,百姓从来都是跟随有能耐的人。将军您在暮春时候接受皇上的任命符节和斧钺,在冬季快结束时就大功告成而凯旋而归,您用兵如神,谋略一旦定下就不用再做更改,并且一定能取胜,摧毁那样强大的敌人竟然比折断枯树枝还容易,销熔坚硬的金属竟然比融化冰雪还容易,在旬月之间,将军统领的神兵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扫荡寇贼,取得了封户刻石的丰功伟绩,面向南方报德于百姓,您的威信名声震动当世,声誉传扬海外。即使是商汤、周武王建立的功绩也无法与将军您的相比啊!现在将军您建立了无法赏赐的战功,具有极高的德行,可您却面向北方事奉无能的君王,靠什么来求得安全呢?”皇甫嵩说:“我早晚为国家的公事操心,心中时刻没有忘记效忠皇上,又为什么感到不安呢?”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