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19285200000004

第4章 误区二不审势即宽严皆误(1)

快乐教育,只有快乐没有教育

当今教育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包括社会各界的有识人士,都在大声疾呼实施“快乐教育”,因为快乐教育既尊重人的天性,又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还符合教育本来意义,更会有成功的教育成果,如此完美的教育思想体系,当然要大力推广和提倡了。

可是,在实际运用和操作的过程中,快乐教育真的如理论上体现的这么“完美”吗?

NO!

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你会看到,快乐教育的背后存在很多的不快乐。

某老师在给孩子们上体育理论课。既是理论课,自然不必在操场上。只见他搬来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孩子们播放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的剪辑片断,孩子们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屏幕上忽而战火纷飞,忽而刀光剑影,忽而一片静寂,忽而人影啸动,箭来剑往……他究竟想给孩子们讲什么?原来是要讲“中国武术的发展”……

再看这个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老师刚一提出问题,孩子们马上就高举起了手,为了让老师注意到自己,孩子们还不停地喊着:“我,老师,我!”有的甚至快跳到了桌子上。老师微笑着面对这种看上去有些混乱的局面,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那个孩子显然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他站起来后,脸上带着滑稽的表情说:“其实我还没想好……”随之传来哄堂大笑,有的孩子甚至用手使劲拍着桌子。老师依旧柔声细语:“你能积极举手,积极争取表现自己的机会,是一种张扬个性的表现,很好!”

……

上面例子中所描述的这些场面,平心而论,学生当然是快乐的,可是,它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相反,这只是表面上的快乐。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人对快乐教育认识上的谬误:

第一,简单地把重心放在“快乐”两个字上,认为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快乐,只要让孩子快乐了,就是实施快乐教育了,就算实现快乐教育的目的了。所以,学习《春》可以不去体味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和文字创造的意境,可以不实现语文教学的常规要求,只要孩子们在唱啊、画啊中快乐了,这堂课就算成功了。

第二,简单地认为,快乐教育等同于娱乐教育,在游戏中在观赏中在表演中,孩子们快乐地叫喊着快乐地陶醉着快乐地打闹着,看起来精彩纷呈,可其实质不是快乐,而是放纵。

第三,让孩子快乐就是要“讨好”孩子。像父母一样去宠爱学生,愿意学就让他们学,不愿意学,就先领他们玩;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报一声“好”,还认为这是保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思想。

第四,快乐教育就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减少压力和负担,降低学习难度。于是,我们可以不考试,可以不做作业,可以想玩时就玩,上课想怎么坐着就怎么坐着……总之,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这看起来的确是好事,的确符合快乐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没有压力了,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多民主啊。可是,没有压力,孩子就真的会快乐吗?想怎样就怎样,就能开心吗?

如此“快乐教育”还是赶紧打住,否则陷患多多!

只求快乐,不注重教育,最终会导致孩子们基础学习能力的下降,不能很好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不要只是逼迫孩子们死读书死记知识,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一下子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快乐教育就是不学基础知识。我们强调素质教育,重视一个人的素质发展,能力培养。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基础知识不能忽视。

据人民网报道,曾经被许多教育人士效仿的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家,近来的教育改革反而出现了强调学生基础教育的倾向:布什政府制订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重新界定了标准化考试、排队和处罚的有关标准;英国媒体评论道,工党政府制定的基础教育教学标准的难度应该加大,而不能为了迎合学生一再不负责任地降低,否则必将会导致英国基础教育整体质量下滑的危险;澳大利亚的教育顾问研究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始采用的教育体系,缺点是课程无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技能……

我们呢?说课程改革,谈快乐教育,就只在快乐二字上下功夫了?当失去了教育的功能,还能叫教育吗?

只求快乐,事事顺应学生,会导致孩子心理脆弱,经不起任何挫折。表面看起来孩子没有过多学业压力了,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可是,没有任何压力,孩子就能快乐学习吗?平日里听惯了赞扬和顺应的话,今后踏上社会,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时代里发展?

要孩子快乐,不是引领他们做游戏,多给他们几句肯定的话,事事顺应他们,让他们笑几声就可以了,那只是肤浅的表面的快乐,带给孩子的愉悦也是暂时的。要让孩子快乐,最根本的是给他们制造快乐的能力,给他们寻求快乐保持快乐的心理素质。拥有了这些,他们才会在失败的时候,在不如意的时候,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快乐的心境,依然能够微笑着生活和工作。

因此,我们认为:

第一,快乐教育不等于不教育。快乐教育并不是只让学生开心、快乐地进行游戏,忽略系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的教育。快乐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要学生快乐学习。也就是说,重心在学习二字上,强调的是快乐地学习。而如何解释这个快乐?不是嬉笑打闹、游戏玩乐、唱歌跳舞加绘画,就等于快乐了。与学习联系在一起的快乐,应该理解为:乐学、好学、充满激情。也就是说,快乐教育追求的是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带着极高的学习热情投入学习,以极高的学习能力获得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或许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游戏去玩耍,甚至为了解开一道题冥思苦想、夜不能寐,为了完成一篇作文,放弃足球比赛,放弃郊游……但是因为他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带着激情去做这些事情,他感受到的不是苦,而是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谈一小时的钢琴,委屈地认为自己快累死了,而有的孩子练上五个小时,依旧兴致勃勃,声言“玩得很开心”的内因。

第二,快乐教育不等于放低要求、放纵学生。快乐教育,改变的应该是老师陈旧的教学方式,而不是放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比如,就写作业这个问题,快乐教育不是不要学生写作业,而是改变过去那种机械重复的作业内容,注重作业的实效性、多样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运用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把严格要求渗透到快乐之中。

另外,不能为了让学生快乐,就一味纵容他们。学生毕竟是孩子,个性需要保护和发展,但是也不能无节制地、自由地发展,尤其当他们的思想中、言行中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乃至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能依旧抱着要孩子快乐的宗旨,放纵他们甚至讨好他们。必要的时候,不仅不能丢了惩罚,而且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制造“麻烦”,为他们施加点“压力”。

有压力不等于不快乐,消除麻烦之后,孩子会感受到更大的快乐。就好比一个人生来就只吃甜食,从没有品尝过苦辣酸等滋味,那么他自然不会懂得“甜”是一种让人倍感舒适的味道。由此推论:一个人生来只知道快乐,从没有感受过苦恼是什么滋味,那么他也不会明了“快乐”是一种让人心身愉悦的情绪体验。“失去才知道珍惜,苦过才懂得甘美”,这就是人的固有心理。

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不可一门心思要孩子们快乐,甚至为了不打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无原则地纵容他们,乃至“取悦”他们。必要的时候,为他们设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能够跨越的学习“障碍”,引导他们积极地解决问题,自主克服困难,相信一次次跨越之后,孩子们会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的快乐。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这种快乐是孩子们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不是老师刻意制造出来的,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总之,让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快乐地、健康地成才,是快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让我们时刻拿这个最终目的检省自己,做一个真正的快乐教育的实施者。

过早地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

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个目的叫做“促进人的社会化”,想想也对,我们的孩子将来都是要走上社会的,必须在受教育期间教会他们适应社会生活,使他们从“自然人”变化为“社会人”,学校必须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一工作中有所作为。

可惜,我们在这方面似乎并没有多大作为,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已成为中国孩子的通病。即使是大学生,他们毕业后走上社会,也会发现他们的所学不及所用,为胜任工作,他们往往不得不从头学起,由此哀叹,那么多年的书白读了!

可我却对所谓学校在“促进学生社会化方面没有作为”这句话表示怀疑了。因为十多年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抑制孩子童真、天性的事,从孩子读书的第一天起,我们即在让孩子迅速地“成人化”。

我们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里,竞争是多么激烈,竞争很残酷的,因此,从小必须好好读书,在班级里就要和别人竞争。这样经常说,就把整个班级社会化了,把小孩子成人化了。我们用成人的语言教训天真的孩子,用成人的思维去评价和估量孩子的行为以及他们行为的价值,一切童趣可能都不被欣赏。我们乐于用成人世俗的实用的功利的眼光来判断孩子的是与非,我们阻止他们的出于天性的“美梦”时是无情的,教师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一切,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乃至课堂外都确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地位。因此,孩子们并不能向教师正常地表达自己对美好童年的依恋,而教师即使做了孩子珍贵的童年的“杀手”,却也浑然不觉。

一切所谓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都必须是符合孩子天性的,当我们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发现我们有太多出于主观愿望却违背客观规律的事,太多的做法都在剥夺孩子们享受童年的权利!

富有远见卓识的教育专家们指出,要改正上述错误做法,要走出“过早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误区,最好的办法就是教育者要拥有一颗童心。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裴斯泰洛齐在《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法宝。否则,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教师要时刻保持一份童心。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应平易近人,但切不可显出过分的“孩子气”,因为这样会使教育者丧失起码的尊严。但我认为,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作为成人,教师当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教师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也许你并不喜欢足球,但你的学生在课间谈起马拉多纳便眉飞色舞,那么你最好关心一下电视台的足球赛转播;也许你对港台流行歌曲并不太感兴趣,但你的学生对此如痴如狂,那么,你也不妨多少听听刘德华、张学友的歌;也许你并不爱看武侠小说,但你的学生有时连上课时都在偷偷地读金庸、梁羽生,那么你也不妨硬着头皮读读《鹿鼎记》《倚天屠龙记》……这绝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教育的需要: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带他们去郊游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们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师自己的兴趣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我们常常说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天热了,学校离海不远,校长把学生带到海边去玩。他自己站在水深处,规定学生以他为界,只准在浅水区玩。小孩都乐疯了,连胆子极小的也下了水。终于,大家都玩得尽兴了,纷纷上岸。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把校长吓得目瞪口呆。原来,那些一二年级的小女孩上岸后,觉得衣服湿了不舒服,便当众把衣裤脱了,在那里拧起水了。在光天化日之下,她们竟然围成了一小圈人墙拧衣服。校长第一个冲动便是想冲上前去喝止——但好在凭着一个教育家的直觉,他等了好一会。这一等好了,他发现四下其实并没有任何人大惊小怪。高年级的同学也没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们的女同学不够淑女,海滩上一片天真快乐。小女孩做的事情不曾骚扰任何人,她们很快拧干了衣服,并且重新穿上——像船过水无痕,什么麻烦也没有留下。

不难想象,如果当时校长一声吼骂,会给那个快乐的海滩之旅带来多么尴尬的阴影。那些小女孩会永远记得自己当众丢了丑,而大孩子便学会了鄙视别人的“无行”,并为自己的“有行”而沾沾自喜。他们是不必拭擦尘埃的,因为他们是大地,尘埃对他们而言是无妨无碍的,他们不必急着学会为礼俗规范而惭愧,他们不必那么快学会社会成人们的琐碎小节。

这个故事中,校长是明智的,如果当时他冲上去喝止那些小女孩们,那么他的怒骂不仅仅会使海滩之旅充满惆怅,更主要的是会使很多纯洁的心灵蒙上阴影。小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他们的复杂是成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卢梭说过:“孩子需要自然的发展,请不要把孩子都当成小大人。”不同阶段的孩子会做不同阶段的事情,孩子的发展应该有自己的自然规律。我们为什么使一件十分正常和自然的事情变得难堪呢?成人和教师们不应该过早地把成人世界的过多的规则和规范套牢在孩子身上,在孩子们发展的不同的阶段,必然会有他们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认识,教师们应该对学生们处于不同阶段所犯的错误进行指导,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呵斥。因此,只有学会“儿童思维”,你才能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