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把时光揭开
1954300000075

第75章 风声雨声(75)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艺术界的人非常熟悉这句话,仿佛它就是真理。事实上,实际情形远比这复杂。一方面它是对的,比如川端康成,一度痴迷于西方的现代派手法,但他终于认识到,他血管里的声音属于东方,属于日本,于是他摒弃不适合自己的笔调,清楚而又空灵地传达东方的气息和日本似的忧伤,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另一方面,它又显得轻率,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糟粕,糟粕并不属于世界,因为世界不需要这些;哪怕能引起短暂的好奇,好奇之余,就会丢进垃圾箱。

由这句话生发出另一句话:“越具有地域性,越具有全国性。”同样可疑。读鲁迅的小说,我们能看出什么地域性?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他们生活的环境,最多能从一言半语间嗅出是南方,甚至这个也嗅不出来。鲁迅连方言也不用。读托尔斯泰的小说,一会儿彼得堡,一会儿莫斯科,但我们几乎无法从他的描写中识别出这两地的地域差异。

可见,要让文学具有全国性或者说世界性,更需考量的,是情怀、洞察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