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称呼的五个禁忌
我们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避免下面几种失敬的做法。
1)错误的称呼
常见的错误称呼无非就是误读或是误会。
误读也就是念错姓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是临时遇到,就要谦虚请教。
误会,主要是对被称呼的年纪、辈分、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相对年轻的女性,都可以称为“小姐”,这样对方也乐意听。
2)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定的地域性,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中国人把配偶经常称为“爱人”,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3)使用不当的称呼
工人可以称呼为“师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称为“出家人”。但如果用这些来称呼其他人,没准还会让对方产生自己被贬低的感觉。
4)使用庸俗的称呼
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不适合使用。例如,“兄弟”“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显得档次不高。
5)称呼外号
对于关系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张给对方起外号,更不能用道听途说来的外号去称呼对方。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
在面对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对其一切一无所知,应该怎么称呼对方。称呼得体能赢得对方的好感,称呼不得体,可能会遭人白眼。
社交中的宴会礼仪
宴会是国际国内社会交往中一种通行的较高层次的礼仪形式。一般把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举办的有一定规模的酒宴,称为宴会;私人举办的规模较小的称为筵席。
宴会常用于庆祝节日、纪念日,表示祝贺、迎送贵宾等事项。宴会的场面一般比较庞大、隆重,能使人得到一种礼遇上的满足。不同的宴会有着不同的作用,概括地说,宴会可以表示祝贺、感谢、欢迎、欢送等友好情感,通过宴会,可以协调关系,联络感情,消除隔阂,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求得支持,有利于合作等。
宴会种类复杂,名目繁多。
按规格分:有国宴、正式宴、便宴、家宴;
按餐型分:有中餐宴会、西餐宴会、中西合餐宴会;按用途分:有欢迎宴会、答谢宴会、国庆宴会、告别宴会、招待宴会按时间分:有早宴、午宴和晚宴;
其他如鸡尾酒会、冷餐会、茶会都可列为宴会。
宴会准备的礼仪
宴会具有很重要的礼仪作用,有严格的礼仪要求。宴请宾客是一种较高规格的礼遇,所以主办单位或主人一定要认真、周到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一)明确对象、目的、形式
1.对象。首先要明确宴请的对象。主宾的身份、国籍、习俗、爱好等,以便确定宴会的规格、主陪人、餐式等。
2.目的。宴请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为表示欢迎、欢送、答谢,也可以是为表示庆贺、纪念,还可以是为某一事件、某一个人等等。明确了目的,也就便于安排宴会的范围和形式。
3.范围。宴请哪些人参加,请多少人参加都应当事先明确。主客双方的身份要对等,主宾如携夫人,主人一般也应以夫妇名义邀请。哪些人作陪也应认真考虑。
对出席宴会人员还应列出名单,写明职务、称呼等。
4形式。宴会形式要根据规格、对象、目的确定,可确定为正式宴会、冷餐会、酒会、茶会等形式。目前世界各国礼宾工作都在改革,逐步走向简化。
(二)选择时间、地点
主人确定宴会时间,应从主宾双方都能接受来考虑,一般不选择在重大节日、假日,也不安排在双方禁忌日。选择宴会日期,要与主宾进行商定,然后再发邀请。
地点的选择,也要根据规格来考虑,规格高的安排在国会大厦、人民大会堂,或高级饭店。一般规格的则根据情况安排在适当的饭店进行。
(三)邀请
宴会一般都要用请柬正式发出邀请。这样做一方面出于礼节,一方面也是请客人备忘。
请柬内容应包括:活动的主题、形式、时间、地点、主人姓名。请柬要书写清晰美观,打印要精美。请柬一般应提前两周发出,太晚了不礼貌。
(四)安排席位
宴会一般都要事先安排好桌次和座次,以便参加宴会的人都能各就各位,入席时井然有序。席位的安排也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
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
座次的高低,考虑以下几点:
1.以主人的座位为中心,如果女主人参加时,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基准,近高远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
2.把主宾安排在最尊贵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宾夫人安排在女主人右手位置。
3.主人方面的陪客,尽可能与客人相互交插,便于交谈交流,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
4.译员安排在主宾右侧。
5.席次确定后,座位卡和桌次卡放在桌前方,桌中间。
(五)拟订菜单和用酒
拟订菜单和用酒要考虑以下几点:
1.规格身份、宴会范围。
2.精致可口、赏心悦目、特色突出。
3.尊重客人饮食习惯、禁忌。
4.注意冷热、甜咸、色香味搭配。
宴会中主人的礼仪 (一)迎宾。宴会开始前,主人应站在大厅门口迎接客人。对规格高的贵宾,还应组织相关负责人到门口列队欢迎,通称迎宾线。客人来到后,主人应主动上前握手问好。
(二)引导入席。主人请客人走在自己右侧上手位置,向休息厅或直接向宴会厅走去。休息厅内服务人员帮助来宾脱下外套、接过帽子。客人坐下后送上饮料。
主人陪主宾进入宴会厅主桌,接待人员引导其他客人入席后,宴会即可开始。
(三)致词、祝酒。正式宴会一般都有致词和祝酒。但时间不尽相同。我国习惯是在开宴之前讲话、祝酒、客人致答词。在致词时,全场人员要停止一切活动,聆听讲话,并响应致词人的祝酒,在同桌中间互相碰杯。这时宴会正式开始。
西方国家致词、祝酒习惯安排在热菜之后,甜食之前,至于冷餐会和酒会的致词则更灵活些。
(四)服务顺序。服务人员侍应,要从女主宾开始,没有女主宾的,从男主宾开始,接着是女主人或男主人,由此向顺时针方向讲行。规格高的,南两名服务员侍应,一个按顺序进行,另一个从第二主人右侧的第二主宾至男主宾前一位止。
(五)斟酒。斟酒在客人右侧,上菜在客人左侧。斟洒只需至酒杯三分之二即可。
(六)用餐时,主人应努力使宴会进行得气氛融洽,活泼有趣。要不时地找话题进行交谈。还要注意主宾用餐时的喜好,掌握用餐的速度。
(七)客人用餐完毕,吃完水果后,在客人告辞时,主人应热情送别,感谢他们的光临。
赴宴的礼仪
宴会是否成功,主人处于主导地位,主人要以客人的需要、习惯、兴趣安排一切。而应邀赴宴的客人的密切配合也是决不可忽视的。
(一)应邀。接到邀请后,不论能否赴约,都应尽早作出答复。不能应邀的,要婉言谢绝。接受邀请的,不要随意变动,按时出席。确有意外,不能前去的,要提前解释,并深致歉意。作为主宾不能如约的,更应郑重其事,甚至登门解释、致歉。
(二)掌握到达时间。赴宴不得迟到。迟到是非常失礼的,但也不可去得过早。去早了主人未准备好,难免尴尬,也不得体。
(三)抵达。主人迎来握手,应及时向前响应,并问好,致意。
(四)赠花。按当地习惯,呵送鲜花或花篮。
(五)入席。在服务人员的引导下入座。注意在自己的座位卡入座,不要坐错了位置。
(六)姿态。坐姿自然端正。不要太僵硬,也不要往后倒靠在椅背上。肘不要放在餐桌上,不要托腮,眼光随势而动,不要紧盯菜盘。
(七)餐巾。当主人拿起餐巾时,自己便也可以拿起餐巾,打开放在腿上。千万不要别在领口,挂在胸前。
餐巾是用来防止菜汤滴在身上,和用来擦拭嘴角的,不可用来擦餐具,更不要用来擦脖子抹脸。
(八)进餐。进餐时要文明、从容。闭着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喝汤要轻啜,对热菜热汤不要用嘴去吹。骨头、鱼刺吐到筷子上、叉子上,再放入骨盘。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剔牙时,用手遮住。就餐时,不得解开纽扣,松开领带。
(九)交谈。边吃边谈是宴会的重要形式,应当主动与同桌人交谈,特别注意同主人方面的人交谈,不要总是和自己熟悉的人谈话。
话题要轻松、高雅、有趣,不要涉及对方敏感、不快的问题,不要对宴会和饭菜妄加评论。
(十)退席。用餐完毕,应起立向主人道谢告辞。
父母因为人脉广,难免有许多的宴会要参加,宴会礼仪很重要。孩子总有一天也会走上这个舞台,这里的知识也要告诉孩子,不要让孩子在这里失去人脉。宴会与人交际的重要时刻.
如何打动人
有一句俗语说“如果你要与小鸟做朋友,就要学会小鸟的语言”。在与人们沟通的过程中,语言是十分重要的,而讲活者的角度、感受、方式如果能够达到与听众的一致,那么这种心灵的沟通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一位西部牛仔可以轻而易举地用人们熟悉的牛仔小曲成为当地人的朋友,而一位老三届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凭着当年插队下乡的故事找到知音,一位演说者要想达到听众心灵的共鸣,就要让人们相信你是他们心中的一员。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将毫不犹豫地支持你。
美国议员杰西·杰克逊《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的演说》就是这样一次十分成功的竞选演讲。杰西·杰克逊在八十年代积极参与竞选政治活动。他在芝加哥领导了一场投票人登记运动,促成该市选出第一位黑人市长。1984年杰克逊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首位认真争取担任总统职务的黑人候选人。1988年他再次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票数仅次于马萨诸塞州州长迈克尔,杜卡基斯。杰克逊1988年7月20日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民主党全国大会上的演说成为这次竞选活动激动人心的高潮,因为它标志着黑人作为美国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已臻成熟。在这次演说中,面对成千上万的下层美国观众,演说者通过自我的亲身经历在一步步唤起这些人的共同感受,以达到取得心理共鸣的目的:
“……我们今天相聚在一个十字路口,一个需要作出决断的时刻。”
“今晚有一种喜庆的意味,因为我们从种族斗争的战场依据法律从根本上转移到经济的共同基础上。明天,我们将需要迈上新台阶。
“共同的基础!
“想想耶路撒冷吧,很多道路在那儿会合。一个小村庄成了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诞生地。
“为什么那个村子如此得天独厚呢?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交汇点,让不同的人聚在一起,让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能汇合找到共同的基础。
“当人们聚会的时候,总是鲜花盛开,空中弥漫着新春的芳香。
“我理解。我深知被抛弃的滋味,我知道人们对你刻薄,说你一钱不值,微不足道,而且永远成不了气候。我理解杰西·杰克逊是我的第三个名字。我是被人收养的。当我没有名字时,祖母给了我她的名字。我用杰西·伯恩斯这一姓名直到十二岁。那时我不想有空白,祖母便给我取了个名字延续下去。我懂得什么时候没人知道你的名字。我懂得什么时候你没有名字。我理解。
“我懂得干活的滋味。我不是生在富贵人家。我的手生来是拿铲子的。我母亲是个劳动妇女,天天很早赶去上班,袜子都走破了。她当然不好受,但是她自己穿破袜子,好让我的兄弟和我穿上相配的袜子,免得在学校被人耻笑。
“我理解。感恩节那天下午三点,我们没吃上火鸡,因为那时母亲正在给别人烤火鸡。我们只得踢足球玩。到六点左右母亲才从阿尔塔维特公共汽车上下来;接着我们取出吃剩的食物,在晚上八点吃我们的火鸡--残羹剩菜、肉、酸果果酱。我确实理解。
“他们给你们--你们这些今晚在街头巷尾的廉价公寓里观看这一电视广播的人--贴上所有这些稀奇古怪的标签。我理解。把你们称为流浪汉,说你们可鄙,不能成功,无足轻重,出身下贱,低人一等。当你看见杰西·杰克逊,当我的名字列入候选人名单,你也就被提名了。
“我生在贫民窟,但贫民窟生活并不是我的命运,贫民窟生活也不是你的命运,你能够成功。抬起头来挺起胸,你能够成功。有时天会变黑,但黎明总会到来。你不要屈服。痛苦培育个性。个性培育信念。最后信念将不会消失。
“我非常爱你们。我非常爱你们。”
在上面节选的一些语言中,我们不难了解到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而杰两·杰克逊正是从下层劳动人民中走出来的政治家,他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情感,了解他们的希望,了解他们希望被爱被重视的心理,因此正如他所说的“当你看见杰西-杰克逊,当我的名字列入候选人名单,你也就被提名了。”成千上万的下层人民会觉得他们正需要这样一个代表;演说家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听演讲就像听故事一样,老百姓爱听的是离自己最近的、最生动、最直观的故事,这就要求我们就地取材,多讲讲自身的经历。
孙中山先生旅居日本时,有一次给当地华侨作演讲,他先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南洋爪哇有许多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勤劳能干,再加上聪明和智慧,很多人都成为了当地的富翁。
“一次,一位百万富翁外出访友,由于他与朋友聊得过久,回家时天已经黑了。当时,当地政府规定:夜间出行必须带有通行证,否则被巡捕房查获,私自外出,轻则罚款,重则坐牢。
“这位富翁万般无奈,只好花了一元钱雇了一名日本妓女送自己回家,因为巡捕不会过问日本妓女的客人。”
讲到这里孙中山话题一转,接着说道:
“日本妓女虽然很穷,但是她的国家很强盛,所以她的地位高,行动也就自由。这位中国人虽然是个富翁,有百万家产,但由于他的祖国不强盛,所以他连走路的自由都没有,地位还不如一个日本娼妓。
“如果我们的国家灭亡了,不仅我们要到处受气,连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要跟着处处受气啊!”
听完这番话,在场的人都默不作声,但大家都明白了“国家贫弱,人民必受欺凌”的道理。 这种通过所见所闻的故事来阐述道理,更具体、形象,比直接讲道理更易接受。
有时候,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作为铺垫,刨设出紧扣题旨的意境,并由此触景生情,升华主题,也可以使演讲出奇制胜。
有一篇号召环保的演讲,题目是《我们的后代喝什么》,就是运用了这种技巧。演讲开篇,作者先讲了自己在游览长江三峡时所经历的一件小事: 几位外国友人游览长江三峡,他们被大自然迷人的景色所折服。但同时,他们也看到了一些令人心痛的嘲面:滚滚东流的长江,好似一个巨大的天然垃圾场,果皮、废纸、饭盒都随着长江水一路漂泊。
这几位外国友人不忍心蹂躏大自然,但游轮上叉没有垃圾桶,他们便把废弃物用塑料袋包好,下船时交给了乘务员。哪知,刚一转身便被乘务员毫不留情地扔进了长江。
叙述完这个故事,演讲者便“借景生情”
“水,对我们人类有恩有情,我们决不能做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蠢事!更不能将我们自己酿成的苦酒逼着我们的后代喝下去,更不能做出杀鸡取卵,贻害子孙的傻事。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作者通过外国游客在长江游览的见闻和遭遇,反衬了国人环保意识差。由此抒发感慨,引发议论,情理交融,很好地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