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水浒传语典
19621000000033

第33章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原著

《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争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只将二人各打二十讯棍,发回原寨,看他如何?”

释义

古人约定,当双方处于交战状态,不得杀害对方派来的使者。这是中国古代外交礼仪规则,适用于社会各阶层人士约定俗成的道德遵守。

例句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2折:“本待把这厮杀坏了。古云:两国相持,不斩来使。”明·范希哲《偷甲记》第24出:“你就该一箭射杀他才是。[外]两国相争,不拒来使。”明·杨慎《洞天玄记》第4折:“那马志回去,本欲害你。自古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明·梁辰鱼《浣纱记》第8出:“两国交兵,不拒来使。且放他入来,看他有何话说。”明·无名氏《阴山破虏》第1折:“使命,我要杀坏了你来,可不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25:“岂不闻两国战争,不斩来使?他独自到这里,擒住斩之,邻国知道,万世笑端。”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0回:“自古两国相争,不罪来使。如何将我使臣拿住?吾当亲往与他讲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自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况求和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鲁)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明·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第32回:“大王圣鉴错矣,自古:两国争战,不斩来使。”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6回:“两国相争,不阻来使。相见何妨?我此来奉姜丞相命,有事面决,非可传闻,再烦通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岂有擅杀天使,欺逆之罪,莫此为甚!臣愿舍死以报君父之仇。”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18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今高澄虽然侵边,未曾损我一民寸土,又奉书求和,是以礼来讲信修睦。”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0回:“幸亏那两班谋士道:‘两家相争,不斩来使。’把我饶了。”清·李渔《蜃中楼》第24出:“自古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不许他就是了,何须任性?”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2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放臣二人回来缴旨。”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5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主帅为何斩他?”清·吴沃尧《痛史》第27回:“蒙固岱气得三尸乱暴,七窍生烟,喝教把来人斩了。左右劝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清·吕熊《女仙外史》第55回:“古语云: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虽然寇盗算不得敌国,然其来必有缘故。”清·吕熊《女仙外史》第98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着放条路与他走。”清·张鸿《续孽海花》第57回:“我虽没有办过外交,然鼓儿词上也说过: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清·张鸿《续孽海花》第59回:“论起来,老太后真对不起人。我看小说书上也有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话,那有这种野蛮的道理!”民国·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16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况歙为汉帝外兄,郑重将命,加刃无益,徒激彼怒!”民国·蔡东藩《唐史演义》第14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还乞陛下遣还思力,借示宽容。”民国·蔡东藩《明史演义》第24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况他曾奉诏到此,尔等休得妄言!”

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

原著

《水浒传》第24回:“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这条计几时可行?”

释义

就算只尝到一片橘皮的味道,也不应忘记洞庭山出产的橘子。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讲究感念恩情、知恩图报的观念。

例句

明·陆采《南西厢记》第19出:“一封心事托香鬟,此去佳音料必还。倘得橘皮一片吃,此生不忘洞庭山。”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回:“便得一片橘皮吃,切莫忘了洞庭湖。这条计,干娘几时可行?”清·彭定求《全唐诗·占辞》卷880:“又射覆橘子。圆似珠,色如丹,傥能劈破同分吃,争不惭愧洞庭山。”清·陈森《品花宝鉴》第51回:“二喜瞅了他一眼道:‘好良心!吃了橘子就忘了洞庭山了。’”清·无名氏《一片情》第7回:“温柔道:‘只要前件,那惜后庭!’正是:若得一片橘皮吃,肯教忘却洞庭湖。”

佛面上去刮金

原著

《水浒传》第83回:“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

释义

佛教寺院,塑造佛、菩萨、罗汉像并在表面涂饰黄金,以示庄严肃穆。为谋取利益而刮取佛像表面的黄金。喻指不择手段地搜刮钱财,贪图私利,谋取利益。佛,梵语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指一切自己觉悟并使他人觉悟修行圆满或者成道者,也特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例句

宋·刘克庄《盗发蔡端明墓一首,和竹溪韵》诗:“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迩来野外无全冢,谩使闲人愤满襟!”元·无名氏《醉太平·讥贪小者》曲:“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36:“这员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虱子背上抽筋,鹭鸶腿上割股,古佛脸上剥金,黑豆皮上刮漆,痰唾留着点灯,捋松将来炒菜。”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把此经过了他吧,省得佛天面上取利,不好看。”明·周楫《西湖二集》卷7:“只道是如来出世、弥勒下生,翕然听信,至于出妻献子有所不顾,破坏风俗,深可痛恨。只图佛面上刮金,果然是佛头上浇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6回:“我弟子从小儿出家,做了和尚,又不曾拜忏吃荦生歹意,看经怀怒坏禅心;又不曾丢瓦抛砖伤佛殿,阿罗脸上剥真金。”明·无名氏《鼓掌绝尘》第2回:“况且读书人讨了出家人便宜,叫做佛面上刮金,后来再不能有个发达日子。”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28:“谚云:佛面上刮金,鄙之也。嘉靖初,有工部侍郎赵璜奏,没入正德末,所造诸寺绘铸佛像,刮取金一千三百余两,正合谚语,可笑。”清·褚人获《坚瓠秘集》卷5:“晚归林,值湛甘泉宫伯毁淫祠,三山领佛像刮面金以供橐资。抑何前廉而后贪?”清·无名氏《生绡剪》第4回:“我偌大年纪,尚没个儿花女花,分内资财,未知若何,何苦在佛面上刮金?”

作福不如避罪

原著

《水浒传》第45回:“石秀却在侧边看了,也自冷笑道:‘似此有甚功德,正谓之作福不如避罪。’”

释义

与其在神佛面前祈福,不如避免做犯法获罪的事情。

例句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4:“为此就有那不守分的,污秽了禅堂佛殿,正叫做:作福不如避罪。”明·无名氏《醋葫芦》第8回:“贤弟有所不知,近来老妻又行了****印记之法,甚是严禁,夜来倘有事体,少不得擦去原印,明日又来淘气。正是:作福不如避罪。”

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原著

《水浒传》第72回:“李师师接着,拜谢道:‘员外识荆之初,何故以厚礼见赐?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释义

拒绝接受他人的盛情就显得不恭敬,领受他人的好处又觉得过意不去。这是接受他人礼物时说的客套话。却,推辞,谢绝。

释义

战国·孟轲《孟子·万章下》:“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例句

明·汤显祖《邯郸记》第27出:“礼云:不敢虚君之赐。所谓却之不恭,受之惶愧了。”清·周祥钰、邹金生等《鼎峙春秋》第6本第6折:“踵成厚贬,使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回:“官人倘然要说俺侄儿媳妇,自恁来闲讲罢了,何必费烦!又买礼来,使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9回:“小道蒙老爹错爱,迭受重礼,使小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就是哥儿寄名,小道礼当叩祝,增延寿命,何以有叨老爹厚赏,诚有愧赧。”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2回:“今日备了一杯水酒,请大人过来,老身磕个头儿谢谢。如何又蒙大人赐将礼来,使我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4回:“今聊备粗斋薄馔,倒反劳见赐厚礼,使小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3回:“老居士何以见赐许多重礼,使小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我说你不过就是这样罢,我和你也说不到却之不恭,却是受之有愧了。”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10回:“多蒙老丈之恩,栽培之德,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敢领不恭之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我说你不过,就是这样罢。我也合你说不到却之不恭,却是受之有愧了。”清·曾国藩《致沅弟》:“祭幛祭筵甚多,其中亦有全无瓜葛者,却之不恭,受之有愧,颇难处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他三个女子生的都觉出色,恰好夫人跟前正少丫环,既承他们美意,远远送来,所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也只好备个领谢帖儿。”清·无名氏《绣鞋记》第16回:“承赐佳贶,受之实为有愧,却之恐蹈不恭。施者不节,受者自忘其贪。”清·无名氏《载花船》第3回:“屡蒙你家老爷明德,却之恐涉不恭,受则又增愧赧,宁冒不恭之罪,怎好迭叨隆渥。”清·无名氏《九云记》第18回:“我尚未奉谒王爷,反蒙惠赐先施,真是却又不恭,受之有愧,如何是好?”

君子问灾不问福

原著

《水浒传》第61回:“先生,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道在下豪富,只求推算目下行藏则个。在下今年三十二岁,甲子年乙丑月丙日丁卯时。”

释义

人们算命占卜时,只询问有没有灾祸,不询问有没有福运。犹如“居安思危”的意思,说明应当安不忘危,不要满足于眼前的安逸生活。

例句

明·陆采《怀香记》第29出:“君子问灾不问福,岂敢望此?”明·吾邱瑞《运甓记》第17出:“老先生差矣,君子问灾不问福。大丈夫不能垂芳竹帛,腼颜立于天地之间,只虚生耳。”明·无名氏《锁白猿》第3折:“君子也,你不问吉,则问凶,为何?[正末唱]先生也,我正是问灾来不问福。”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17:“马德称道:‘君子问灾不问福,何须隐讳。’”明·罗懋登《西洋记》第3回:“劳先生再看一看。君子问祸不问福,直说不妨。”明·无名氏《啖蔗·钝秀才传》:“德称曰:‘君子问灾不问福,但主不妨。’”明·无名氏《英烈传》第10则:“太祖说:‘君子问凶不问吉,正要师父直谏。’”清·洪琮《白牡丹》第3回:“咱因闲暇,特请先生论相,但君子不问吉问凶,乞直言无隐。”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君子问祸不问福,方才吾师说‘容易’,就这个‘容’字罢。”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50回:“杨再田说:‘是君子问祸不问福,只要说情实话。’”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157回:“王太和说:‘君子问祸不问福,道爷只管说。’”清·无名氏《绘芳录》第25回:“贱相意在烦先生高明一看,自古达人问灾不问福,先生但相我此去有何关碍,切勿谬奖为幸。”清·无名氏《玉娇梨》第2回:“白公将椅子向上移了一移,转过脸来道:‘君子问灾不问福。请先生勿隐。’”清·无名氏《聚仙亭》第2回:“常言道:得好君子,问灾不问福。莫怪老夫直言相告,脱不过有一番灾难。”

张家长,李家短

原著

《水浒传》第21回:“那婆子吃了许多酒,口里只管夹七带八嘈。正在那里张家长,李家短,说白道绿。”

释义

本为明朝末年人们对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李自成的谶语。喻指无端议论他人,说长道短,搬弄是非。

例句

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张三裤口窄,李四帽檐长。莫言张三恶,莫爱李四好。”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船中人你说张家长,我说李家短,不一会,行至湖中央。”明·吴元泰《东游记》第88回:“惟有妇女家,更要张家长,李家短。古人说长舌妇人,男子汉家休要听。”清·陆士谔《十尾龟》第35回:“这姓白的是个暴发户,听说是山西人,敝族里人素来不很喜欢同外人交接,张长李短越发不喜预闻。”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6回:“里面那些邻妇,只顾张家长,李家短,夹七夹八的乱嘈,张妈只顾劝着吃酒吃菜。”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53回:“这媒婆上千上万,心里有一本美女册子,张家长,李家短,偏他记得明白。”清·彭遵泗《蜀碧》卷3:“一小儿闻人俚语曰:‘张家长,李家短。’具陈之献。献笑曰:‘此我家胜自成之兆也。’遽命释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