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汉·班固《汉书·马宫传》卷81:“莽以太皇太后诏赐宫策:‘如君言至诚可听,惟君之恶,在洒心前,不敢文过,朕甚多之。不夺君之爵邑,以着自古皆有死之义。’”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田光先生》诗:“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臣闻人无信不立,信者不食言以从利。”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东昏侯永元二年》卷143:“徐曜甫劝懿西奔襄阳,懿曰:‘自古皆有死,岂有叛走尚书令耶?’”元·关汉卿《单刀会》第4折:“今将军全无仁义之心,枉作英雄之辈,荆州久借不还,却不道人无信不立?”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2折:“俺秀才每仁义礼智信,惟有个信字不敢失了。天无信四时失序,地无信五谷不生,人无信而不立。”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1折:“秀才每既为孔子门徒,岂敢失信于人?可不道人无信不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16:“圣人云: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又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清·曹去晶《姑妄言》第10回:“圣人说:民无信不立。这是第一件要紧的事。”
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原著
《三国演义》第69回:“(曹)洪勒了文状,张郃进兵。正是: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释义
骄傲轻敌的将士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低估了敌军的实力,麻痹思想必然导致应变能力和防范能力的降低,最后导致战争失败。
出典
汉·班固《汉书·魏相传》卷74:“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例句
明·罗懋登《西洋记》第63回:“自古道:兵骄者败,欺敌者亡。以此理揆之,学生就知道今日之功,成在金将军手里。”清·曾国藩《致沅弟》:“古人云:兵骄必败。老子云:两军相对哀者胜矣。”清·陈端生、梁德绳《再生缘》第6回:“骄兵必败从来说,小视朝鲜恐损军。”清·无名氏《侠义奇女传》第1回:“古云兵骄必败,但须早定个胜算,方不至兵到慌忙,岂不为上?”
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原著
《三国演义》第15回:“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释义
古人认为,兄弟情谊深厚,关系亲密得像手足那样不可分离。衣服撕破了,还可以缝补好;手脚残废了,就难以接续。指喻失去妻妾可以再娶,失去兄弟永难弥补。表现了男权社会对妇女不尊重、不文明的世俗观念。
出典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手如足。”
例句
清·刘省三《跻春台·十年鸡》:“古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烂,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衣冠济济,剑佩锵锵
原著
《三国演义》第44回:“左边文官张昭、顾雍等三十余人,右边武官程普、黄盖等三十余人,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班侍立。”
释义
意指文臣武将,人才众多。济济,服饰华丽。锵锵,金属撞击声。
出典
《尚书·大禹谟》:“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例句
《诗经·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宋·曾巩《和孔教授》诗:“几案有尘书檄简,里闾无事稻粱丰。衣冠济济归儒学,俎豆诜诜得古风。”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10:“明日果来,僧望见之,遽曰:‘衣冠济济,仪貌锵锵,彼何人斯!’”元·高安道《嗓淡行浣》曲:“寻故友,出来的衣冠济楚,像儿端严。”元·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2出:“听启:自来不识恁底,平日我衣冠济济。”元·无名氏《碧桃花》第4折:“你道是济济衣冠,楚楚人才,俺也只为情重如山,恩深似海。”明·李贤《论太学疏》:“果能此道,将见数年之后,贤才济济,文风大振。”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1折:“有笙歌聒耳,都道是迎进士上瀛洲,端的一个个气宇昂昂,衣冠济济。”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闺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清·刘鹗《老残游记》第3回:“幕府人才济济,凡有所闻的,无不罗致于此了。”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原著
《三国演义》第45回:“(鲁)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
释义
古人约定,当双方处于交战状态,不得杀害对方派来的使者。这是中国古代外交礼仪规则,适用于社会各阶层人士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
例句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2折:“本待把这厮杀坏了。古云:两国相持,不斩来使。”明·范希哲《偷甲记》第24出:“他是船上飞箭射来的。[副]你就该一箭射杀他才是。[外]两国相争,不拒来使。”明·杨慎《洞天玄记》第4折:“那马志回去,本欲害你。自古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明·梁辰鱼《浣纱记》第8出:“两国交兵,不拒来使。且放他入来,看他有何话说。”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25:“岂不闻两国战争,不斩来使?他独自到这里,擒住斩之,邻国知道,万世笑端。”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0回:“自古两国相争,不罪来使。如何将我使臣拿住?吾当亲往与他讲理。”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岂有擅杀天使,欺逆之罪,莫此为甚!臣愿舍死以报君父之仇。”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18回:“臣闻: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今高澄虽然侵边,未曾损我一民寸土,又奉书求和,是以礼来讲信修睦。”明·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第32回:“大王圣鉴错矣,自古:两国争战,不斩来使。”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争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只将二人各打二十讯棍,发回原寨,看他如何?”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0回:“见了那国王,国王便叫斩了!幸亏那两班谋士道:‘两家相争,不斩来使。’把我饶了。”明·无名氏《阴山破虏》第1折:“我意欲侵犯边界,虏掠一遭,向后言盟,也未迟哩!使命,我要杀坏了你来,可不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清·李渔《蜃中楼》第24出:“自古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不许他就是了,何须任性?”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2回:“又是岳飞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放臣二人回来缴旨。’”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5回:“祝万年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主帅为何斩他?’希真道:‘不斩其使,不足以示威。’”清·吴沃尧《痛史》第27回:“蒙固岱气得三尸乱暴,七窍生烟,喝教把来人斩了。左右劝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清·吕熊《女仙外史》第55回:“古语云: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虽然寇盗算不得敌国,然其来必有缘故。兵法伐谋为上,莫若察其来意,将机就机而处之。”清·张鸿《续孽海花》第57回:“我虽没有办过外交,然鼓儿词上也说过: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清·张鸿《续孽海花》第59回:“论起来,老太后真对不起人。我看小说书上也有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话,那有这种野蛮的道理!”民国·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16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况歙为汉帝外兄,郑重将命,加刃无益,徒激彼怒!”民国·蔡东藩《唐史演义》第14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还乞陛下遣还思力,借示宽容。”民国·蔡东藩《明史演义》第24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况他曾奉诏到此,尔等休得妄言!”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原著
《三国演义》第62回:“吾今提兵取川,全仗汝二人之力。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须误了我大事。”
释义
两只猛虎相互争斗,必然有一只受到伤害。喻指两强争斗,必有一方伤败。意谓做什么事情都要团结合作,避免毫无意义的内耗,那样只会使亲者痛仇者快。
出典
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例句
元·无名氏《七国春秋平话》卷下:“早都准备,这番两硬相击,必有一伤。且看胜败如何?”明·徐元《八义记》第10出:“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劝解不从。我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16回:“不可自相争斗。二虎相角,必有一伤,倘有疏虞,于军不利。”明·杨尔曾《东西晋演义》第5回:“慕容垂父子焉肯久为人臣,必有异志,遣其去讨丁零、翟斌,正如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从其自灭。”明·吴还初《天妃娘妈传》第22回:“吾闻俗云: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两敌相遇,势不俱全。”明·无名氏《倒浣纱》第12出:“呀,你看这两个孽畜,在那山前争斗……常言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明·无名氏《英烈传》第29则:“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陛下但默观动静。”明·无名氏《开辟演义》第71回:“吾见番将勇猛,不可力胜,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容吾思一计,明日破之。”清·吕抚《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第10回:“今两虎相斗,势不俱生,吾所以避之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清·吴璇《飞龙全传》第47回:“永德乃陛下至亲,郑恩是臣之义弟,若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清·郭广瑞《永庆升平前传》第70回:“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不如想一条妙计,收这一员虎将,得取大清江山社稷,不费吹灰之力。”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19回:“贤弟且耐,此去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小可想令表兄如肯受劝,还是劝他来为妙。”清·刘璋《斩鬼传》第4回:“主公权且息怒,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清·无名氏《疗妒缘》第6回:“若竟到山东许家去闹,他父母岂肯相容?从来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可不是自速其祸了!”
似醉方醒,如梦初觉
原著
《三国演义》第36回:“玄德闻徐庶之语,方悟司马德操之言,似醉方醒,如梦初觉。”《三国演义》第43回:“孙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想出这句话来。正是:追思国母临终语,引得周郎立战功。”
释义
又作“如醉方醒,似梦初觉”。好像从醉酒中刚清醒过来,仿佛自睡梦里才苏醒过来。喻指从沉迷里醒悟过来,方明白事情真相。
出典
汉·桓宽《盐铁论·忧边》:“出于穷巷,不知冰水之寒,若醉而新寤,殊不足与言也。”
例句
宋·孔平仲《清夜》诗:“此时尘虑息,豁若醉初醒。”宋·王之道《上侍郎魏矼书》:“之道闻此言,如醉而醒,如梦而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8:“李清听了这一篇说话,如梦初觉,如醉方醒,把一肚子疑心,才得明白。”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卷3:“刘东山见他说话说得慷慨,料不是假,方才如醉初醒,如梦初觉,不敢推辞。”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27:“柯陈兄弟如梦初觉,如醉方醒,方放下心中疙瘩。”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3回:“黄歇如梦初觉,如醉初醒,喜曰:‘天下有智妇人,胜于男子,卿之谓矣。’”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6回:“老怪闻言,欢欣不已。真是:如醉方醒,似梦初觉。”清·李渔《合锦回文传》卷12:“梁生如梦方醒,如梦初觉,以手加额道:‘原来夫人无恙,谢天谢地!’”清·樵云山人《飞花艳想》第6回:“闻师之言,如梦方觉,如醉方醒。既已良缘有在,我柳友梅便蹈汤赴火,亦所不辞!”清·刘鹗《老残游记》第7回:“我自从挂牌委署斯缺,未尝一夜安眠,今日得闻这番议论,如梦初醒,如病初愈,真是万千之幸!”清·无名氏《疗妒缘》第3回:“今闻弟妇之言,如梦初觉,如醉方醒,我兄弟断然从命!”清·无名氏《金云翘传》第14回:“次日,用解药替翠翘解了,心下顿然明白,如醉方醒,如梦方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