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武则天的职场晋升管理学
19824600000028

第28章 一代女皇的功过是非(2)

首先,武则天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科:常科和制科。所谓常科,是指每年一次的考试;所谓制科,又叫制举,是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在常科里,有两个考试科目最重要,一个叫明经科,一个叫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察考生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了解程度,进士科主要考察考生们的诗文写作水平。从高祖朝开始至武则天执掌朝政以前,明经科比进士科重要,这符合世家大族的价值取向,因为世家大族大多以传习儒家经典为齐家治国风尚。那时,考中明经科的人比考中进士科的人更有资格、有更多机会做高官。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个游戏规则被颠覆了,考中进士科的人比考中明经科的人仕途更广阔。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武则天本人喜欢文史,擅长写诗作文,拔高了进士科的地位;另一方面,此举可以打破世家大族的壁垒,在更广阔的层面选择人才。那时的出版业不发达,藏有儒家经典的多半是那些世家大族,还聘请了专业的老师。普通老百姓家里连书都没有,如何去参与考试竞争?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武则天要打破这种不公平。更重要的是,明经科考的是死记硬背的功夫,考不出真才实学;而进士科既考书本知识,又考生活积累,还考临场发挥时的灵感,说白了,它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天赋高低。而治国理政,恰恰需要这样一些有天赋、有灵气,善于临机制变的人。就这样,进士科的地位被提高了,大家都争相考进士科,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以致出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也就是说你三十岁才考中明经科,说明你老大无成;你五十岁考中了进士科,算是少年得志。通过抬高进士科的地位,大批的寒门子弟走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

其次,武则天充分发挥了制举的作用。和常科相比,制举更灵活,它没有时间限制,不必一年一次。出题的方式也灵活,多跟时政有关,比如黄河经常泛滥,皇帝想到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出一个题目:怎样治理黄河,确保两岸百年无水患?参加应试的人身份不限,一般人可以参考,现任官员也可以参考。这样的考试很有针对性,能发现专业人才。比如治理黄河这个题目,就可以从中发现水利专家,让水利专家治理黄河,那叫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且参加制举考试的人一旦被录取,马上就可以当官,走马上任,不像考中明经、进士后,还要接受一次选拔,这样,就提高了考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钻研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实践。为了笼络人心,武则天在制举中还特别重视殿试,亲自到大殿主持考试。殿试是唐高宗开创的,但高宗只举行过一次,规模也不大,武则天执掌朝政后,十分频繁地举行大规模殿试,考生多时,多达上万人,试想,上万人围绕一个论题各抒己见,还怕不能从中发现真知灼见吗?

再次,武则天在科举考试中开创了武举,从此,武将们在文官面前不再自惭形秽,他们也可以通过参加武举考试,取得冠冕堂皇的出身,走军功仕途之路,也成了一时潮流。

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改革,科举考试的格局基本完备了,这一格局沿用了一千多年,一直到满清王朝灭亡,这是武则天对中国科举考试的贡献,从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武则天认为,光靠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是不够的,这种方式只能针对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那些没有知识文化的干练之才,怎么去发现和提拔他们呢?武则天是有办法的,她鼓励朝野上下自我推荐,大小官员及民间百姓都可以毛遂自荐。这么一来,官不就多了吗?武则天一方面增加了一些正式的官职,一方面又设置了试官。所谓试官,就是对那些毛遂自荐上来的人,给他们一个临时的官做一做,看他们称不称职。可能有人会问,如此一来,不就给那些投机分子打开了方便之门了吗?基本不会,武则天是何等聪明的人,岂有想不到这一点的道理?她是这样说的:你毛遂自荐,好吧,给你一个官试试,但是你要想好,你有没有能力胜任,若自不量力想当官,当了官又不胜任,对不起,轻则贬斥流放,重则杀头,这就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俗话说,没有三尺三,不敢上梁山。若非真才实学的人,一般人是不敢去冒杀头当官的风险的,毕竟在武则天的铁腕政治下,考核是很严格的,要想蒙混过关,几乎不可能。

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人才选拔机制,武则天选拔了大量的治国理政和治军能手。比如先前提到的姚元崇、宋璟、魏元忠、娄师德、徐有功、狄仁杰等人,都是名垂千古的一代名臣。在这里,我们不妨给大家讲一讲娄师德和狄仁杰的故事。

娄师德是高宗朝的进士,当时,高宗热衷于开边拓土,娄师德学起了班超,投笔从戎,当武将去了,他东征西伐,攻契丹,打吐蕃,立下赫赫战功。武则天朝,娄师德两任宰相,政绩可圈可点,是一个出将出相、位高权重的人。可这个人很有修养,恪守为臣之道,做人做事都很低调。他当宰相时,其弟到外地担任刺史,娄师德对弟弟说:“我当宰相,你当刺史,咱们家这么显赫,多招人忌恨啊!人要是招人忌恨,日子就不好过了。”他嘱咐弟弟,到了任上,千万不要给他惹祸。弟弟当即保证绝不给哥哥惹祸,娄师德问他怎样才能不惹祸呢?弟弟说:“要是有人往我脸上吐一口唾沫,我就把它擦了,绝不跟人争吵!”娄师德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看看,你这就是在给我惹祸。人家为什么吐你脸上一口唾沫?这是因为他忌恨你,他忌恨你,才往你脸上吐唾沫发泄,你把它擦掉,就意味着没有解他的恨,他还会更加恨你!”弟弟一听,觉得有道理,问他该怎么办。娄师德说:“不要擦,对那个人笑脸相迎,等唾沫慢慢地干。”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历。这说明娄师德这个人很能容忍,有容人之量。

不仅如此,娄师德还是一个善于推举人才的人,而且推举了人才还不让被推举人知道,不图人家感恩戴德。比如狄仁杰是千古名臣,他当宰相就是娄师德推荐的,但狄仁杰并不知道。由于娄师德恪守容忍的处世哲学,狄仁杰老觉得他很窝囊,看不起他,还经常挤兑他,但娄师德从不与他计较。但武则天看不下去了,要为娄师德打抱不平。一天,她叫来狄仁杰,问他觉得娄师德这个人怎么样。狄仁杰说娄师德做个边将还行,能储备粮草,也能守住边疆,别的我看没有什么。武则天又问他,觉得娄师德有没有知人之明。狄仁杰说自己跟他共事这么多年,没有发现他有这方面的本事。这时,武则天就不客气了,说狄爱卿呀,你之所以能做宰相,恰恰是因为有娄师德的推荐,说完就把娄师德当年推荐狄仁杰的奏章拿出来,狄仁杰一看,脸色一下子绯红。从此以后,他逢人就说娄公包容了我这么多年,我却浑然不知,我比娄公差远了。可见,在武则天改朝换代、朝廷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娄师德一方面能确保边疆平安,一方面能不计个人恩怨,努力向朝廷推荐人才,朝廷有这样的君子,不正好说明武则天用人得当吗?

娄师德推荐了狄仁杰,狄仁杰的表现也非常让武则天满意,他不仅机智、英勇、干练,理政、问理刑名更是一把好手。他两度拜相,加起来的时间不过三年多,但在武周一朝的名气却超过了任何一位宰相。他不仅政绩显赫,而且办了两件改变武周历史发展进程的大事,一是劝武则天把被废黜的唐中宗李显(即李哲)召回洛阳;二是推荐了以张柬之为首的一大批宰相,不仅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等人是他推荐的,后来唐玄宗朝的姚崇、宋璟等人,也是他推荐的,用当时人们的话说就是:“天下桃李,悉在公门。”

由于大批贤才走进朝廷,担当重任,撑起了武周王朝的蓝天,武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延续了太宗、高宗以来的盛世局面,社会安定,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对外保持了天朝大国的赫赫威势。武则天所提拔和储备的这些人才,不仅营造了武周盛世,而且惠及中宗、睿宗、玄宗等朝。真可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发现、选拔、使用、储备人才方面,武则天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堪称首屈一指。

职场圣经语录

“得士者昌,失势者亡”,一切权力、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得士者得天下。武则天深知这个道理,在实施酷吏政治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她的国家里,虽有破坏性的人才(酷吏),但那不是主流,更多的是建设性人才,在破坏与建设这个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武周王朝蒸蒸日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家富足,四海安宁。武则天享受着女皇的荣光,成就感油然而生。

3.册立皇太子风波

武则天老了,她67岁才正式登基当皇帝,一番折腾下来,待天下稳定时,转眼她就七十多岁了。虽然她的身子骨还硬朗,但是,“人到七十古来稀”,这个道理她是清楚的,再硬朗还能活多少年?她必须考虑继承人的问题。可是将来把皇位传给谁呢?她感到很困惑。

按常理说,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的产业,死后都应该传给自己的儿子。武则天有自己的儿子,按理说继承人问题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她的皇位是从儿子那里抢来的,而且废除了李唐王朝的国号,变成了武周王朝,还毁了李唐王朝的太庙。如果传给儿子,那么,人家本来就是李唐王朝的皇帝,这不过是把人家的天下还给了人家,他还会承认这个武周王朝吗?一旦儿子继位,光复李唐是肯定的,那么自己辛辛苦建立起来的武周王朝就要短命而亡了。

武则天曾想传位给侄子,但这同样涉及到一个问题,侄子虽然跟自己是一个姓,继位后国号得以保存,但侄子跟自己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从亲情上讲似乎又说不过去。

武则天陷入了两难。

两难就意味着举棋不定,双方的希望是对等的。于是,在武则天举棋不定时,有人率先行动了,这个人就是武则天的大侄子魏王、文昌左相,也就是首席宰相武承嗣。他认为自己是武家的嫡系继承人,是理所当然的太子人选,于是,皇嗣李旦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夺嫡大战就此拉开了战幕。

天寿二年,武承嗣找到叫王庆之的洛阳百姓,让王庆之组织几百人上书武则天,要求废掉皇嗣李旦,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召见了王庆之,问他:“皇嗣我子,奈何废之。”意思是,皇嗣是我的亲生儿子,你们为什么要求我废掉他?王庆之回答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意思是神不会喜欢异族的供奉,人不会祭祀异姓的祖先。现在是武家的天下,陛下的儿子姓李,武家的天下怎么让李家的人来继承呢?武则天听后觉得有道理,但立储是大事,说要考虑考虑。但王庆之是带着任务来的,哪能这样被忽悠,他就跪在地上,声称陛下若不答应请求,今天就死在这里。武则天心里犯嘀咕:你怎么逼起宫来了?但她自己也有立武氏子弟的意思,所以没有责怪王庆之,对他说:立储是大事,还要征求朝廷文武百官的意见,朕现在不能当场答复你,这样吧,朕给你一张签有朕的名帖的纸,你什么时候想见朕,就可以凭这张纸来见朕,守门人会通融的。王庆之就这样被打发走了。

打发走了王庆之之后,武则天就找宰相岑长倩商量,他是文昌右相,在宰相集团中的排行仅次于武承嗣,也是武则天的心腹。当年在拥戴武则天当皇帝的请愿活动中,他的表现是非常抢眼的,把皇帝李旦降为皇嗣,改姓武,就是他的主意。因为立下了大功,岑长倩还被赐姓武,叫武长倩。武则天问岑长倩对王庆之等人的请愿有什么看法,岑长倩说这哪成啊!皇嗣住在东宫,一直循规蹈矩,没有任何过失,怎能说废就废呢?再说立储是国家大事,哪能以一个老百姓的瞎议论为定论呢,臣请陛下将那个妄议废立的王庆之痛打一顿,以儆效尤。要知道,武承嗣在这个问题上是要避嫌的,因此,作为第二宰相的岑长倩实际上就成了首席宰相,他这么一说,其他宰相也跟着附和,这个事情就只好这么先压着。

可能有人要问,岑长倩是武则天的心腹,他为什么要反对武则天立武承嗣呢?很简单,他是武则天的心腹,同时也是李唐的老臣,对李唐王朝是有感情的。当初他之所以要拥戴武则天称帝,是因为武则天已经控制了朝政,一心要做皇帝,有能力做皇帝,而且为了做皇帝正大开杀戒,这样下去,不知将有多少人会成刀下鬼。只要满足了她的心愿,就可以缓和她与儿孙们和其他大臣的矛盾,再说,她做了皇帝,已经那么大年龄,还能活几年?皇位迟早还得传给自己的儿子,传给儿子不就又恢复了李唐王朝吗?所以,他拥戴武则天做皇帝,实际上暗藏着曲线救唐的玄机。为了将来母亲传位给儿子变得名正言顺,他坚持让李旦改姓武,那意思是就算你要传位给武姓子弟,现在你的儿子姓武,无论从姓氏还是从血缘关系上讲,传给武伦(即李旦)都是理所当然的。如今武则天要废掉李旦,改立武承嗣,显然突破了岑长倩的心理承受底线,他当然要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