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价值投资时代的选股策略
20063500000011

第11章 寻找超级长牛市的根(8)

国有股的流通问题是近些年来一直困扰中国证券市场的首要问题,也是引发中国股市自2001年6月以来开始下跌的一个重要动能。2005年发生了自中国股市诞生以来最重大的制度变迁: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宣布启动中国国有股全流通改革试点。10天后,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进入股改首批试点程序。2005年8月18日,股改后第一单宝钢下水,宣告中国股市的全流通时代正式开启。至2006年9月14日,随着市值超42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股市总市值近11%的超级大盘蓝筹股——中国石化开始股改,已有1151家上市公司进入或者完成了股改程序,公司股改市值占股市总市值的比重达到92%。据预计,股改可望在2006年年底全部结束。这标志着中国股市面临的最大制度瓶颈——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股权分置难题已基本得到妥善解决,中国证券市场开始与国际证券金融市场接轨。

由于股改的平均对价水平是10股送3.5股,有35%的溢价,因此,从理论上说,市场也应有35%的上涨空间。也就是说,上证指数应从2005年6月6日最低的998点反弹到1350点。不过,因对价产生的股价升幅,只能视为因过去的制度缺陷而对流通股东进行的利益补偿,不能算作升幅,相对升幅应从1350点开始计算才合理。从1350点至6月最高1756点,中国股市涨了30%。以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和股改对价水平测算,股改股的市盈宰水平目前在21倍附近,为未来市场提供了一个较大的系统性上涨机会,上证指数在1600点一线获得支撑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股改妥善解决了上市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少公司以前沉积下来的问题都随股改呈现出来了,比如有的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上市了,很多非流通股股东自始至终都没有到上市公司领过红利,股改解决了这一问题。部分存在公募法人股的公司利用股改妥善处理了该类股份的流通问题,保持了市场稳定。另有多家公司采用以股抵债、资产重组等方式,切实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质量。股改还将给市场带来科学合理、稳定有效的定价机制,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股改前,上市公司2/3的股份是不可以流通的,可以流通的股份由于数量过于小给市场投机带来了便利。股改完成后,全流通的市场就会有效地遏止投机现象,并为新股发行和再融资的启动创造良好的定价环境。此外,股改为股指上涨带来了强大动力。支付对价在形式上就是分红派息,即大股东整体向流通股股东高比例地分红,这为市场的上涨带来了一定动力。

随着股改的渐次推进,市场对A股未来的心理预期慢慢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部分股改公司复牌后强劲的走势,导致投资者心态经历了股改初期的不满、中期的试探到后来主动出击的变化。

“不股改就要被边缘化,甚至被退市,早股改早受益。”一位投资者表示。一位散户投资者认真分析股改对价方案,挑方案好的、对价高的抢先在股改前买入,坐享股改对价。她兴奋地说,几个月以来,已赚60%了!

随着股改的进行,市场主力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原来一股(东)独大的局面现在变成了与QFII、保险资金,游资等多家主力的博弈。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行情特征及市场表现看,QFII、游资、上市公司大股东等市场主力的实力不断增强。有分析师认为,股改完成一年之后,大量非流通股开闸,这样机构持有的流通股比例就会大幅下降,在较长一段时问内,没有一家机构能够独占股市话语权,A股市场将进入多元化投资时代。

随着股改的推进,目前整个市场体系正逐步趋向有序和理性。在这一背景下,优质资产将不断进入市场,如果能形成稳定的赚钱效应,则IPO、新老划断等问题可视为一个市场利好因素。经过四年多漫长的调整,一旦股权分置、IPO、新老划断等制度性问题得到最终解决,中国A股市场将真正具备了大牛市的基础。

在“IPO新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上,太平洋证券副总裁熊艳表示,“在新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现在有1万亿元的资金进入新股市场参与申购,就会带入更多的资金进入二级市场,将这个市场做得更大,将这个市场变得更加活跃。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想到,二级市场的参与者会得到更大的回报。因为市场活跃了,机会也多了。”

等“股改”全部完成后,全流通时代必将到来。全流通将赋予IPO崭新的理念,全流通将使股价重心下移,全流通将使股价拉开档次,全流通将使大批垃圾股沦为“角股”(也称“毛股”),后股权分置的时代将会给未来五年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带来前所末有的巨大变化:变化一:上市公司并购潮。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状态下,企业并购是一种常态,也是大多数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在中国资本市场,并购之难,难于上青天,其核心原因,恰恰在于非流通股的存在,平添了一堵结实的铁门。因此,尽管“壳”的价值无限,但最终成功的并购并不多见,成功的代价也不菲。这也是最近几年中国优秀企业频频在海外资本市场亮相的重要原因。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以后,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依然紧俏,而随着《公司法》中关于并购的限制性规定被修正,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将成为家常便饭,代理权征集委托书收购、二级市场上竞价收购、战略投资等发达国家通行的并购手段会不时见诸于中国证券市场。股改以后,控股股东的控股比例不同程度地下降,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度减弱,来自证券市场的收购会层出不穷。对于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来说,这种威胁性更是越来越大。收购与反收购的战役,将为中国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无穷的学习机会,增长智慧和才干。

变化二:管理层激励摆上台面。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企管理者持股(MBO)被叫停,上市公司高管的高薪酬为千夫所指。管理层激励成为谈虎色变的禁区,国企管理者常于无所作为和铤而走险之间走钢丝。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以后,一方面,治理规范的上市公司能促进自身价值上升,另一方面,潜在的并购威胁将迫使大股东和企业管理层面对共同的目标——股价。由此,上市公司对管理层的激励就成为上下一心的企业行为,管理层的更迭与高额的激励都将是未来市场司空见惯的现象。更重要的是,随着股东行为的长期化与理性化,管理层的激励目标也会同样趋于长期化,上市公司的考核目标由静态转向动态,激励机制也会从短期绩效转为长期考核。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几率上升,出现中国的“通用”、“微软”级企业将成为现实的可能。

变化三:QIFF大行其道。中国资奉市场对QIFF一直是爱之既深,恨之亦切。原因很简单,QIFF既可以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活力,但也同样可以轻轻松松地从中国企业身上攫取让人眼红的惊人利润。不管爱也罢,恨也罢,在后股权分置时代,曾经束缚QIFF的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资本的逐利本性,使QIFF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觊觎已久。但准入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使QIFF一直逡巡不前。在股权分置及相关后续改革完成以后,中国证券市场的流通性、透明性、公司管制和信息披露要求将进一步提高,除某些产业有股权投资比例的限制外,大部分产业的资本都将开放;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乃至东南亚地区证券市场的流通性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与中国香港、日本东京会成为亚太金融资本中心。QIFF这个一度若隐若现的身影,将迅速在中国经济领域成为当红明星。

变化四;金融改革步入深水区。资本与金融从来就是孪生兄弟,中国的金融风险利剑一直高悬在头顶,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步步推进,金融改革也将进入深水区。权证出现以后,大量金融衍生工具包括各种指数产品、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等的推出指日可待。同时,在商业银行上市成为现实之后,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有了更多路径,配套的改革措施将会持续出台,银行混业经营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变化五:产业投资基金成为现实。长期以来,资金短缺成为中国企业体弱多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不断堆积的庞大民间储蓄和国外游资在四处游荡寻找出路,另一方面是国家的《银行法》束缚及“赌博市”的高风险,使企业融资成为令企业、政府、银行共同面对的鸿沟。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一方面,上市公司再融资硬性条款被取消,久违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已成为可能,新融资规则的“松绑”使大集团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对优质企业进行产业扶持、在企业上市之后套现退出的产业基金将渐渐出现并迅速普及做大。

股权分置改革鸣锣收兵的信号已经发出,但可以预期,后续的一系列关于资本市场甚至经济体制改革的更多政策,将会不断撩拨我们的视线。股权分置的深刻意义,或许真要等到五年之后,我们才可以完全弄明白。

税制改革预期

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序幕实际上在2003年就已徐徐拉开,其中两税合并与增值税称为这场税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1.两税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草案已于2006年10月底递呈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一审”。而“两法合并”草案在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之前,已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井原则通过。专家学者乐观估计,“两法合并”有可能按期提交2007年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

从某种意义上讲,“两税合并”关系到整个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成败。目前,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超过30%,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只有15%左右。内外资企业同场竞技,却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显然不公平。企业所得税改革一再拖延,直接拖累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而将内外资企业既有的企业所得税制合并,其改革方案的主要方向是,内资企业税负调减而外资企业税负调增,也就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将分别从两头向中间靠拢,参考其他国家企业所得税的水平,统一后的税率应设计在24%左右。而在统一税率的同时,还应统一税基计算,将所有生产和经营的费用都列入成本,从税基中扣除,从而实现实际税率的统一。

2.增值税调整。税制转型后,中国将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即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原材料等项目中所含的税金。从微观看,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企业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等所交纳的税金可以在产品销售时应交纳的税金中扣除,即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和固定资产这一环节不交税或少交税,这是实实在在减少企业负担的重大举措。

以上两项税制改革,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影响很大。如果中国不进行税改,国内企业竞争力势将削弱,而入世后,国内企业则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中国如果不顺应国际趋势减轻税负,还将影响吸引外资的能力,并可能促使中国企业把生产投资转移到海外,最后导致中国产业“空洞化”现象。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实际上意味着从过去一味追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到现在放水养鱼、藏富于民的税收征管思路的重大变化,以此刺激企业的投资欲,增强民间投资动力。而这一对于企业的实质性利好将长期直接影响中国股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