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2014800000011

第11章 慧眼识珠,掌握人才(2)

说到这里,需要提一下当时的情况。当时的杭州,消费水平并不高,也就是说按一个小康之家(衣食无忧)的生活水准,就算是八口之家生活在一起,一个月吃、穿、住的全部花销也不过10两银子,那么一年下来最多不过130两。而胡雪岩却给出了刘庆生200两银子的年薪,而且年终还有“花红”,这样的薪酬对于一个只是小伙计出身的刘庆生来讲,是有点让人不可思议。因为按照现在的标准,没有工作经验,没点学历垫底,从小伙计到大掌柜还疯狂加薪那是不可能的。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胡雪岩的这种做法非常的明智。刘庆生这匹胡雪岩自己挖到的千里马后来给他带来的收益,已经远远大于了他给别人开的工资。胡雪岩的厉害之处也正在于此,他不仅给了刘庆生面子,还给以高薪,让刘庆生这匹千里马尽情为自己奔跑。手段实在是高!

因此,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向胡雪岩前辈学习。一个好的管理人员、一个好的老板,要懂得从不同的方面为自己发现人才,并对自己认准的人才,踏踏实实地委以重任。永远相信:只要是能发光的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都可以为我创造价值。至于用得好不好,那得看自己这个使用者的使用能力、挖掘水平。

其实,纵观历史古今,我们都能发现人才对于公司,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对于公司来讲,只有人才各尽所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公司各个领域才能得到充足的“能量供应”而运转起来。而对于老板来讲,一个好的人才,就如同自己的左右手,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很得力的帮助,还能带来很多比自己亲自动手获得的实惠。所以,对于人才,管理者必须学会修炼自己的眼光,锻炼自己的掌控能力,让自己能洞察他们的闪光点,并进而加以使用。

胡雪岩说:“用人,要以财买‘才’,以财揽‘才’。”因为他是商人,所以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换句话说,他说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作为一种投资。只不过对于他来讲,平常意义上的投资都是实物投资,在这里却换了方式,成了一种人情加实物的组合投资。不管是哪种投资,总之他胡雪岩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识别人的本领,再加上他认定是人才就不惜一切代价争取为我所用的这份慷慨,所以老天让他得到了一个个不仅能力极强,而且忠心耿耿的助手。刘长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刘长生以伙计的身份被胡雪岩当作总管使用起来,阜康钱庄的具体营运居然在这个人才手里被照顾得井井有条,胡雪岩因此几乎可以完全放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辟新的赚钱道路。

实质上,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但是只要是人才,他们就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能创造出比常人更多的价值”。关于这一点,胡雪岩很清楚,所以,他只要观察到人才的闪光点,就能不拘一格地使用他们。当然,究竟是使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人才的闪光点,又是使用什么方法来让他们为我所用,这又是一门学问。

从胡雪岩的身上,我们知道,胡雪岩识别人的主要方法,归根到底就是一点“用做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例如,如果有人是仗义类型的,那么他就具备了“值得信赖”的闪光点,如胡雪岩结交的漕帮那些江湖中人;如果有人是坚持到底,不始乱终弃的,那么他就具备了“踏踏实实,尽忠职守”的闪光点,如打更的老周;如果有人是“不服气的败家子”,那么他就具备了“不服输,敢打敢拼”的闪光点,如刘不才。总之,胡雪岩正是根据从不同的方面人手观察到别人的闪光点,才使自己门下聚集了很多各方面具有非凡能力的“千里马”,并为他创造了一个商业史上的神话。

当然在将那些人才为我所用的过程中,胡雪岩动用了很多的手段。首先,他利用慷慨、不吝惜钱的做法;其次,他采用给人薄面的手段;再次,他还善于利用人情。而从他那些用人才成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始终秉承着“各尽所能”的用人原则,在使用人才的时候,想方设法地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样,不仅人才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还让各个岗位都有一名得力干将支撑。

胡雪岩商道箴言

经营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想将公司发展壮大,除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外,还需要真正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重要的是还要敢于在用人上不拘一格。只有时刻不忘人才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记得在恰当的时候回报他们,记得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基础,一个公司才能得到不同能力的各种人才,也才能使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公司也从而才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海纳百川,要有容人之量

大度容人,发现别人的长处

在很多事情上,胡雪岩是一个具备好心肠的人,他不仅悬壶济世,而且还大度容人。即便是对那些曾经在他背后捣鬼、挖墙脚的人,他也都能做到既往不咎,并且发现别人的长处,为自己所用。很多人对此不理解,而胡雪岩却说:“能有将人往好处看的胸怀,才有可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看出对方的长处,才有可能为自己发现意想不到的可用之才。而且更重要的,能将人往好处看。还显示着一种容人的胸怀。有这样一种胸怀,也才能发现人才,并且留住人才。”

胡雪岩似乎生来就是一个大度之人,对任何事情、任何人他都善于撇开不光彩的一面,看到好的、光明的一面。在对待庞二的档手朱福年的事情上,胡雪岩就是这么做的。

朱福年,庞二在上海丝行的档手。此人有些心术不正,并且自私自利。胡雪岩与庞二已经联手销洋庄,他觉得这票生意一旦做成,庞二与胡雪岩的联盟就将牢不可破,自己在庞二生意上所占的分量就要受到影响,而最终将要受制于胡雪岩。

出于保住自己地位的目的,他在这单生意中吃里爬外,暗下绊子要将生意搅“黄”。本来胡雪岩与洋人几番谈判,已经定好了价格,他却自己私自找到洋人,让洋人尽管杀价,他说胡雪岩是一个空架子,做丝生意的本钱都是借来的。需要尽快脱货求现,经不起拖延。他甚至告诉洋人,说新丝已快上市,胡雪岩怕新丝上市之后陈丝跌价。因此,无论洋人开出什么价格,他也会出售,因为他要将自己的陈丝尽快脱手。这样一来,早先谈好的价格,洋人也不认了。

朱福年就是这样一个吃里爬外的小人。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这一点表现在他挪用东家的本钱做自己的生意上面。这种做法,行话叫做“做小货”,就更最出他的不地道,他在钱庄开一个私人户头,不时将庞二用于丝行周转的资金,或者收回的货款,先存入自己的账号,周转完自己的生意,再调回公家户头,以此自营牟利。

“做小货”是生意场上做伙计最犯忌的事情,也是所有商家最痛恨的事情。因为“做小货”是拿东家的银子来运作,赚了钱归自己,而亏本却是亏东家。

对这样一个人,胡雪岩也不愿意砸他的饭碗。当庞二得知朱福年在生意上捣鬼,并且知道他的账目不清,要彻查他的时候,胡雪岩甚至还护着他。在查出朱福年的问题以后,胡雪岩也没有揪住不放,而是开诚布公,告诉朱福年。过去的事情都不必说了,自己做生意一向抱定有饭大家吃,不但吃饱;还要吃好的宗旨。所以,他决不肯砸别人的饭碗,不过做生意跟打仗一样,须得同心协力,人人肯拼,才会成功。他甚至向朱福年表示:“你要看得起我,将来愿意跟我一道打天下,只要你们二爷肯放,我欢迎之至。”

那么胡雪岩对于朱福年这类人见人嫌的小人为什么还要怀大度之心呢?这是因为胡雪岩发现了此人的长处:

长处一:他是一个生意好手。如果他不是生意好手,当初庞二就不会让他在上海全权主事。事实上,在胡雪岩介入庞二的生丝生意之前,庞二在上海的生意,被朱福年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也不断地有所扩展。

长处二:朱福年有廉耻之心,这是最重要的。胡雪岩相信朱福年不会执迷不悟,也还是一个能够“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的有廉耻的人。

正是因为这两点,胡雪岩终于收服了朱福年,让他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帮着自己做事。

在商业领域,我们不得不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当中,有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有传统意义上的“小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小人”,都是企业主所要面对的人力资源,如何整合好这些人力资源为自己所用,这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主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

那么该怎么整合这些杂乱不堪的人力资源呢?胡雪岩的方法就是发现对方的长处,并提取这些部分为自己所用。可是胡雪岩,他也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为什么他就能忍住心中的不满,而能够大度容人,并且看到别人的长处,利用别人的长处呢?

一、胡雪岩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商人

商人总是以“利于从商”的角度去看问题,这种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特殊的行为。无论是刘不才还是朱福年,用一般人的眼光去看,这些人肯定是无药可救的,也是被整个社会所不容的。但是从商业、从经商的角度去看,这些人确实是人才。一旦被收服,将会创造出非同一般的业绩。能够看到这一点,就已经说明胡雪岩的厉害之处了。

很多企业主之所以觉得自己身边没有可以使用的人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以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人才,甚至只将目光锁定在了这些人的一些缺点上面,而没有看到这些人缺点之外的一些能力。不能发现员工的能力,就不能做到合理调配这些人力,自然而然企业就不会获得长远的发展。

二、胡雪岩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

胡雪岩不仅仅是一个聪明的商人,而且还是一个基本功相当扎实的商人。无论是刘不才的账本还是朱福年的账本,只要放到胡雪岩的手里,不出一个时辰,胡雪岩就能基本上知道有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能收服他们,并且让他们安安心心地跟着自己做事。这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自信,更是一种能力上的胜任。而恰恰胡雪岩具备了这两点。

胡雪岩商道箴言

企业主要想让别人信服你,你就得拿出能让别人信服你的理由。在古代,尚武者、能武者才能为将,这就是一种能力的展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信。如果在能力上不能让别人信服,别人凭什么屈尊在你之下呢?了解这一点之后,是不是企业主在领导下属的时候又找到了一个窍门呢?

用人所长,容人所短

用人要不拘一格,要看了人再用。能因时因地制宜,就是用人的诀窍。

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汉时,非常注意发掘和提拔人才。一个叫何祗的人很有才干,他曾当过成都县令,治狱精干,罪犯没有能隐蔽其奸情的。后来他又任汶山太守,也深得当地百姓和少数民族的信服。何祗原来在蜀郡太守杨洪手下任门下书佐,因为有才干,被诸葛亮多次提拔,一直做到了广汉太守。何祗任广汉太守时,杨洪还是蜀郡太守,两个人由原来的上下级变成了现在的平起平坐。杨洪曾与何祗开玩笑说:“你的马怎么跑得那样快呀?”何祗也笑着回答:“老部下的马不敢跑得快,是您的马未加鞭呀!”当时,大家都佩服诸葛亮用人能尽到其才。

诸葛亮在政治上是一位用人高手,而大商人胡雪岩在商场上也是一位用人高手,他用人不计其短,单看其长,若有一技之长,即使有些其他的小毛病,在他看来也有用的必要。因为胡雪岩认为,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用求全责备的态度来要求,那未免太苛刻,在现实中也不易实现。胡雪岩更看重的一点是,这个人是否有决心、有毅力。人只要有恒心,就没有改不掉的毛病。所以“看人不能拘泥于一点,不能只看一面”,这也是胡雪岩用人的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经验。

比如刘不才,他是一个典型的嗜赌如命的花花公子,一个规模相当不错的药店被他输之殆尽。这在别人看来,这绝对是一个不可救药的“败家子”,甚至就连他的亲侄女芙蓉,都认为他三叔“除掉一样吃鸦片,没有出息的事都做绝了”。但胡雪岩却不这样认为,他看到了刘不才的另一面:第一,他赌得再狠,手上几张祖传的秘方却绝不当赌注押上,这说明他心里还拥有振兴家业的想法;第二,虽然吃喝嫖赌样样都来,但他从不抽大烟,这说明他还没有堕落到自践自戕、不能自拔的程度。就凭这两个方面,胡雪岩看出刘不才“不但有本事,而且还有志气”,人虽烂污,只要不抽鸦片,就不是无药可救。既然还有药可救,那么他会玩却正是自己可以用的地方。胡雪岩打定主意让他充当一名特殊的“清客”角色,专门培养他来和达官阔少们打交道。

为此,胡雪岩非常自信地对芙蓉说:“别人不敢用,我敢用,就怕他没有本事。”当时,刘不才最怕有人算计他的那几张“祖传秘方”,胡雪岩就想出个“以方参股”的方法,具体设想是:刘不才的祖传秘方,当然要用,可是不要求他把方子公开。将来开药店,让他以股东的身份在店里坐镇,这几张方子上的药,请他自己修合。“君臣佐使”是哪几味药,分量多少,如何炮制,只有他自己知道,何虑秘方外泄?

只要不是算计自己的秘方,自然一切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好商量的。陈世龙乘机说:“我再告诉你,人家提出来的条件非常公道。药归你去合,价钱由人家来定,你抽成头。你的药灵,卖得好,你的成头就多。你的药不灵,没人要,那就对不起,请你带着你的宝贝方子卷铺盖走人。”这种方案对刘不才来说,好处多多,真可称得上是“稳赚不赔”的好生意,刘不才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就这样,胡雪岩巧妙收服了刘不才,不仅用他的祖传药方开起了“胡庆余堂”,而且还在许多关键的场合,发挥了刘不才善赌的“手腕”,以此帮助胡雪岩做成了几桩大生意。例如,联合丝业巨头、阔少庞二销洋庄,太平军占领杭州城期间为胡雪岩照顾老母妻小,甚至就连收复小张为杭州城光复后的生意打基础,都是靠刘不才的赌技。

再如,在胡雪岩的事业处于蒸蒸日上的鼎盛时期之时,在杭州、宁波、上海、武汉和北京等地都有他的钱庄,典当行开了二十多家,胡雪岩自身还要兼理丝茧、军火生意,手下分号的用人自然成了头号问题。为了让更多的人“帮”自己,胡雪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只要有所长,即大胆使用。如小船主老张,老实忠厚,人缘好,其妻对丝茧业较为熟悉,胡雪岩就投资一千两白银聘他做丝行老板。

杜拉克曾说过:“倘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是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十项全能’。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能及格。”

他还说:“一位管理者如果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见人之长,因而刻意于避其所短而非着眼于展其长,则这位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