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胡雪岩之所以能够进军上海房地产市场,就是因为他耳朵“尖”,听到了隔壁房间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并且以他商人所特有的敏感性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这是胡雪岩进军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起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第一步走好了,胡雪岩也就成功了,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至少在这一半上,胡雪岩是做好了、做对了。
可是我们现代的很多企业主做对了、做好了吗?似乎并没有。住旅馆休息就是休息,并不知道这其中还存在一些商机;和朋友聊天就是聊天,也不知道聊天其实也能聊出商机……这种被动地接受商机的模式自然而然会将潜在的机会拒之门外。我们经常所说的留心,不仅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用心去记,用脑子去思考。
二、发现商机之后还得立刻去做。
想到并不代表做到,只有真正将钱放到自己口袋里了才算是成功了。对此胡雪岩的做法就是想到就一定要去做到,否则就不去想。在进军房地产市场这件事情上,胡雪岩表现得风风火火,其实在很多事情上,胡雪岩都是这样风风火火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胡雪岩的这种性格造就了他的成功。
拖延、拖拉、光说不练永远是企业发展的大敌。很多企业主并不是脑子中没有想法,也确曾有过一些好的想法,只可惜的是这些想法并没有被付诸实施,或者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实施。一旦时过境迁,这些想法也就没有任何用处了。我们在惋惜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我想到了,但是我做到了吗?
三、具备一定的实力。
胡雪岩为什么想到就能做到?除了他快捷的行动力之外,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有足够的实力。进军房地产市场并不是谁想到谁就能做到的。或许隔壁那两个谈话的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也想着要去做,可是就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实力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才让胡雪岩占了先机。那么这又对我们现代的企业主有什么启示呢?有多大的实力做多大的事,当然,如果具备一定的融资能力也可以像胡雪岩一样想到做到。最怕的就是一些企业主眼光大能力小,勉强而为之,既不能达到目的,而且还会伤害原本已有的项目。如果一个企业连基业都不保了,又谈何发展呢?
胡雪岩商道箴言
人们都说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此,作为商人的胡雪岩认为,这个世界不是缺少商机,而是缺少发现商机的心。胡雪岩为什么总是眼光那么独到,为什么他总是能抢在别人前面出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胡雪岩善于处处留心、处处寻找商机。无论是做生丝生意,还是“进军”房地产生意,都是胡雪岩处处留心的结果。
眼光宜远,先人一步
目光长远,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利益
在清廷攻打太平天国初期,刘二爷在路上碰到了钱庄总管刘庆生,他将刘庆生悄悄地拉到僻静之处,从身上掏出一个铁盒子,取出两张银票交给刘庆生。刘庆生人眼便觉得异常,这不同于一般的银票。只见那银票是皮纸所制,上面写的是满汉合璧的“户部官票”四字,中间标明“库平足色银二百两”,下面还有几行小字“户部奏行官票,凡属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罪”。
平素刘庆生见识的银票不算少,但从未见过这种银票。因此,他问刘二爷,得知这银票在京里也是刚通行,听说抚署已经派人前往领取了,市面上不久就会流通;刘庆生将这两张银票揣入怀里,直奔胡雪岩处而去。
胡雪岩命刘庆生将来源钱庄和鸿财钱庄的大东家们请来一同鉴赏,以期弄清其来龙去脉。来源钱庄的大东家孙胖子,反反复复地端详,然后放下银票说:“我隐约听说,京里要发行新官票,没想到已经出来了,上面做事也够快的了。”
“这种官票不知道发行了多少,说的虽然是‘属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但如果这种官票太多,现银不足,那咱们钱庄岂不要蒙受损失了吗?搞得不好,会招致灭顶之灾啊!”鸿财的一位大东家摇摇头,忧虑地说道。
这些人走后,刘庆生问胡雪岩的意见,胡雪岩摇了摇头,又仔细看了看银票,说:“乱世出英雄,越是乱的时候,才越有机会。有其弊必有其利,最关键的是,我们随时都要抓住利的一面,就会永赚不赔。这就好比做米生意,跌得差不多时,就买进;涨得差不多时,就卖出。卖米是这样,做钱生意更是如此。你明白了吗?”
刘庆生还是不怎么明白,胡雪岩接着说:“首先,京里发放这种官票,只不过是想聚敛银两,充实军饷,以对付太平军。其次,太平军胜则骄,败则馁,不识人心,甘于守成,必不能成大器。现官兵得西洋利器相助,左、曾二位大人又带兵有方,故太平天国必败无疑。只要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朝廷必将感激。到时候,无论做什么生意,朝廷必将一路放行,这哪有不发的道理?”
两天后,杭州钱业公司召集同行开会,商讨如何处理上头交下来的20万两“户部官票”。刘庆生作为胡雪岩的代权人,在召集会上复述了胡雪岩关于“户部官票”的观点,并率先认销了2万两官票。其他钱业同行也踊跃认销,结果20万两的“户部官票”还不够分派。
利益永远都是商人的着眼点,就如同猎人一样,猎物永远是他们的搜索目标。可是一个好的猎人总是能捕获更多的猎物,而一个蹩脚的猎人最终可能会空手而归。因为前者善于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猎物,而后者甚至看不到别人能看到的猎物。在商场之上,猎物就是利益,猎人就是商人。从这一点来说,胡雪岩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猎人,他的眼光永远都比别人来得厉害。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了,胡雪岩的眼光为什么如此之厉害呢?是不是这里面也有什么秘诀可言呢?那么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一、看清自己的身份和背后的靠山。
胡雪岩是官商,他的利益和形象完全是和王有龄联系在一起的。那么这和他的眼光又有什么关系呢?很简单,立足现状才能谋求发展,而胡雪岩的身份和既定的靠山就是他的现状。他只有看清楚这一点,才能知道自己的眼光该往哪里去看,该从哪里去寻找更好的出路。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现在很多的企业在短时间里轰然倒下了。这些企业不是前期的基础没有打好,而是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看清自己的立足点和现状,没有看清楚自己的强项和主要服务对象,胡乱投资最终导致企业走向崩溃。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失败,而这种投资失败,人们也往往会将它和投资人的眼光联系在一起。
二、永不满足现状,借此机会引起朝廷的注意,寻找更大的靠山。
胡雪岩是一个商人,而在商人的身上,几乎都有一个特点:永不满足。无论是在利益方面还是在靠山方面都是如此。胡雪岩的靠山王有龄,最多不过是个巡抚而已,能力有限、权力有限,虽然在浙江省境内胡雪岩可以受到保护,但是胡雪岩要想将生意做出浙江去、做向全国,就必须找到更大的靠山。所以胡雪岩借着这次“领官票”的机会,让朝廷注意到自己,以便自己能寻找到更大的靠山。
安于现状是现代企业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这里面有企业发展环境等客观原因,也有企业主耽于享乐等主观的原因。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企业主,一旦满足了现状,那么发展就会变得迟缓。在现代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如果你停滞不前,就意味着你一直在落后于别人。
三、求异心理,让自己区别于同行、高于同行一截。
胡雪岩的生意虽然几乎横跨当时所有挣钱的行业,但是他每做一个行业,都有一个要求:让自己区别于同行。这是一种求异心理,也是一种品牌意识,自己只有和别人做得不一样,顾客才会注意到自己,自己的品牌才会宣扬出去。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阜康钱庄还是胡庆余堂药店,都名声在外。
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广告?品牌就是让自己区别于别人,而广告就是将这种区别告诉别人。一个有效的、能够引起效应的广告不仅仅形式要新颖,更重要的是内容要让人觉得新颖。同是洗发水广告,有的是润发的、有的是去屑的、有的是修补头发的,不同的内容自然能将产品区别开来。试想都是润发型的洗发水,谁义能准确区分呢?
发现别人看不到的利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企业主来说,具备这种能力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那么这种能力是不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需有意识地加强实践、培养和提高的呢?很显然是的。只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发现额外利益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一、要培养市场调研的习惯。
发现创业机会的关键点是深入市场进行调研,要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变化趋势,考察顾客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注意观察竞争对手的长处与不足等。
二、要多看、多听,多想。
见多识广,识多路广。每个人的知识、经验、思维以及对市场的了解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多看、多听、多想能广泛获取信息,及时从别人的知识、经验、想法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从而增强发现机会的可能性和几率。
三、要有独特的思维。
机会往往是被少数人抓住的。要克服从众心理和传统的习惯思维模式,敢于相信自己,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不为别人的评头论足、闲言碎语所左右,才能发现和抓住被别人忽视或遗忘的机会。
胡雪岩商道箴言
胡雪岩曾经说过:做生意,眼光很重要。你能看到多远,你的生意就能做到多远;你能看到多大,你的生意就能做到多大。胡雪岩这么说是有道理的,特别是身处那个混乱的年代,眼光不仅仅能决定生意的“生死”,还能决定店铺的“存亡”。因为只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利益,你才能超越别人,取得生存的权力。
眼光要看得远、看得准
市场变幻莫测,但总有其特定的规律。致富要有长远眼光。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就会被一些现象所迷惑或者捆住手脚,弄不好还会屡栽跟头;别人成功了,跟着效仿,结果步人后尘,即使有所收获,也只得些残羹剩饭;得了好的信息和项目,总是瞻前顾后,举棋不定,极好的机遇便会与你拜拜……目光短浅,束缚了自己的思想,换来的是顾此失彼、一事无成。
世间百事,变化太快、太复杂。商场也是如此,变幻莫测。基于此种背景,要想立足于商场,大展宏图,则必须要有判断局势的远准眼光。在眼光的远准这一点上,胡雪岩做得很到位。
王有龄恰好调任湖州知府,而湖州又是蚕丝的主要产地。这一切好像安排好了一般,一环扣一环地发生了,使胡雪岩这个完全不懂蚕丝生意的人也顺利地涉足其中,进而又销起“洋庄”,做起了蚕丝“外贸”。这一个个“巧合”实在是胡雪岩的“运气”。可如果在这一个个“运气”面前,胡雪岩没有一眼就看出蚕丝生意大有可为的眼光,或者看到了却不懂得如何利用眼前的有利条件,结果又会怎样呢?再如,如果胡雪岩没有那种当机立断、说干就干的胆识和气魄,或者虽然知道要干但却没有合理调配人力、资金的能力,不知道怎么去干,结果又会怎样呢?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有些人的实力要高于胡雪岩,比如,信和钱庄的张胖子,与胡雪岩同行于杭州、上海,甚至比胡雪岩更熟悉江浙一带的蚕丝经营。而且当时的信和还是杭州城里最大的钱庄之一,资本比胡雪岩要雄厚得多,但他就是没有想到去做这一个注定能发大财的生意。再如,胡雪岩经营蚕丝生意,无论是在历史的长短、经验的丰富,还是在实力的雄厚方面,都不如作为丝商巨头的庞二。但胡雪岩一上手就想到联合同业控制市场,操纵价格,在销“洋庄”的生意中迫使洋人就范,而庞二做了那么长时间的生丝“洋庄”却没有想到如此去做。
试看,张胖子、庞二都没有想到去做的事情,而胡雪岩却想到了,并且毫不犹豫地做了,这不得不归功于胡雪岩的眼光。如此看来,胡雪岩想不发财都不可能了。
商场如战场,一个没有独到眼光的人,是根本无法有所作为的。眼光绝非只是虚无缥缈的第六感觉,而是在长期积累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中习得的,并伴以智慧和勇气。
那么,什么是眼光呢?
眼光就是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用于做生意,就是能否看准企业发展方向和对经营落脚点的认识能力。眼光对生意发展的成败和快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如此,商场还是一个流通金钱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没有长远眼光、愚钝的人,金钱在他面前一晃就过去了;相反,拥有长远眼光、机智的人,金钱在他面前走也走不掉。
因此,对于商人来说,要赚大钱,需要的是眼光,是长远而敏锐的眼光。这样的商人,就好像戴上了望远镜,肯定比他人看得远、看得清。他们几乎随时随地都要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准公司发展的方向,寻觅经营的落脚点。商场有时像一场巨大而华丽的赌局,在这场赌局中,有人气定神闲,有人气急败坏,大家共同围坐一张铺着猩红毯子的赌桌边,押上自己的性命、押上自己的一切。但商场绝非毫无规律可言,有眼光、有智慧、有勇气之人才能在这场美丽而残忍的战争中胜出。
胡雪岩商道箴言
商人必须练就这样一种眼光:在观察、辨别一种客观存在的实际时,善于找到它有利于自己生意发展的方面,并且大体测出它有利的程度。还要头脑灵活、反应快速,“要做到吃着碗里的,看着盘里的,想着锅里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商的至高境界。
逆势经营,长远规划
《国语。越语》中记载“大夫种日: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与《史记·货殖列传》所载计然之言“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口径一致。可见商业道理自古都是一样的。
“夏则资皮,冬则资布”,就是炎热的夏天要预贩皮毛,寒冷的冬季要预贩葛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就是气候虽旱也要在船上预先进货;年景虽然洪涝也要在车辆上预先进货。按一般道理讲,气候干旱,船只的需求量就小,车的需求量大;气候洪涝,船只的需求量就大,车的需求量就小。这样,气候干旱的时候,车的价格就高,船的价格就便宜,大水年则船的价格高,车的价格低,因此旱则购船,水则购车,就能打个时间差,从这中间赚取价格的差值。
一般商人都有跟风从众心理,市场上畅销什么商品,就购进何种商品、卖出何种商品,不畅销的商品,他们根本不去碰。诚然,在商言商,商人都有趋利的心理,没有一个商人经商不以求利为目的。然而,求利和经商手段的高低之分就是一般商人和大商人的区别所在,一般商人从事畅销商品的买卖,固然不冒太大的风险,也能逐渐赚取小额的利润。但是,畅销的商品卖出价虽高,进价也高,出价和进价两者相抵,则利润率不高。而有眼光的商人,却能独辟蹊径,既然看见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就想办法出奇制胜。路,有远有近,有捷径也有曲径,捷径直达日标,曲径也能通幽。因此,善于独辟蹊径、出奇制胜的商人更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