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拷问中国教育
21122700000030

第30章

看一看不陪读的孩子怎么生活,听一听他们的校长怎么评说

不陪读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在一个中午,记者来到音乐学院附中食堂。有一男四女围坐在餐桌前吃饭,他们之中有4个人同在初一理论作曲专业学习,分别来自河北、内蒙、鞍山、沈阳。这几个同学每月的支出平均在500元之内,生活费有的由生活教师代为保管,有的由自己保管。一个叫于飞的男孩说:“我来自河北,我妈是唱戏的,我爸是拉小提琴的,我原先学钢琴,钢琴老师推荐我学作曲。我妈说第一个学期怕我不适应,所以两个星期来看我一次。一个月花钱连零嘴都算上,六七百。我吃饭计划一个星期花100块钱,剩下的钱买些别的用品。”

通过短短几分钟的交谈,记者发现这些孩子都很懂事,自我约束能力也有。随后,记者又采访了音乐学院附中陈南岗校长。

陈南岗:

附中就这么一个楼,孩子吃喝拉撒睡全在里头。大中学生混在一起,管理上有很多问题,家长当然不放心,只能来陪读。另外一点,现在独生子女,家长都不放心。学校500多孩子,不可能像家长一个管一个这么尽心。我觉得从根本上说,陪读没什么利,孩子依赖性更强了,再一个,家长之间互相串,给教学管理带来混乱。当然家长怕孩子学坏。大学生在院子里谈恋爱搂搂抱抱,年龄小的也就跟着学。大学生到饭店伴宴临时有事去不了,找附中学生代替,学校也管不了。我们学校专业上全国一流,但管理上怎么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使孩子健康成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也很苦恼。电视上什么香港打斗片、黑社会呀,还有一些黄色东西,孩子看什么学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缺少辨别能力,可他们又认为自己很有能力。如果不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合力,学校势单力薄。

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同学之间你给我弹伴奏,我就得付你钱,等等,不能怪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陪读必然产生。历尽千辛万苦才考进这个学校,谁都希望孩子成材。学校很多事无能为力,怎么办?家长来弥补。很多家长辞了工作,放弃了专业,放弃了夫妻感情生活来陪读,孩子能不能成材却还是个未知数。像朗朗这样的太少了,中央音乐学院这么多年也没几个。陪读这个事情,作为校长我听了也很难过。我很同情这痤家长,学校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方便,安排一些临时工给他们做。可是由于家长陪读给学校管理带来一些混乱,我又很不愿意家长来陪读。陪读是很复杂的,不能简单说对还是不对。有些孩子特别淘气,特别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这样的家长宁肯饿肚子,也得给这些小皇帝供着。中午11点家长就进食堂了,早早把饭菜给孩子买好,都是好菜,他(她)自己吃个白莱。这种做法,使孩子以为爹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懂关心别人。虽然我们也有德育课,但我感觉这些东西和他们在现实里碰到的东西相距甚远。不用说,当然还是现实的更有力量,这方面的教育很难很难做。

新年学生晚会,我看到学生有多种才能。有些孩子平时专业很差,每次考试成绩都在最后,可在台上表演跳舞、话剧,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他的才能根本不在音乐上,可家长非让他学,你跟他说破了嘴都不行,到最后是什么结果?高不成低不就。

说实话,教育还得国家来办。像我当校长的,80%的精力不能考虑教育的事,尽考虑该怎么弄钱,怎么让老师的钱稍微多一点,孩子的学习条件能改善一点。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都舍得花钱,但千万别在教育上舍不得花钱。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压力普遍地施加在亿万稚嫩的中小学学生肩上,众多年幼的孩子沿着升学及考试排队的坐标蹒跚前行,那些经历千辛万苦突出重围,最终在分数和升学的台阶上名列前茅的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家长和老师心目中的优胜者,形形色色的奖励和赞许也自然而然地飘然而至。但且慢,这些大都被“逼”出来的“优胜者”能成为人生和社会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吗?

考试高分数学生背后的忧患

奇怪!高考状元进入北大后成绩平平

早在1995年,一份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招收的14名全国高考状元的跟踪调査曾爆出惊人结果:时隔一年之后,这些状元们成绩平平,且大多表现出心理脆弱、唯学至上、缺乏创造性、没有主人翁精神、不敢面对困难与挫折、漠视集体生活与社会活动等缺点。尤甚于此的是,某中学一位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冠军竟是连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演算机器”。人们担心,这些从书本和考场中走出来的状元和冠军们将如何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如何在以综合素质和技能为惟一衡量标准的社会生活中走过自己的人生路。

湖北日报社办公室的任浩在给《中国青年》编辑部的一篇来稿中这样评论道--

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学生的五彩天性被“升学至上”的教学指挥棒和“不得不出”的分数排行榜紧紧捆束在书本和考场中,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以此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重点和名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能够是、而且必然是一种解放。”但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显然还不适应这种“解放的教育”,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在“论分取士”的升学考试面前,升不了学,谈何解放!在他们看来,学以应试就是“学以致用”最好的注解。为了便于记忆和考试,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对出题人心理的深入揣测,把书本知识捏合成一块块“精制”面团,通过一轮接一轮的“强化训练”,将学生的个性理解和创造思维搓揉成齐一和中庸。我们不难想像,没有消化的咀嚼将是何等干瘪、乏味和不得要领。笔者曾听说,一位资深语文老师讲考试作文时,要求他的学生把“想起钱学森,联系孔繁森,批判王宝森”作为某文章的引论,据此生发,并保证这样的作文肯定得高分。我不知道这些失去个性创造的公式化训练模式对提高学生的母语能力会起多大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的深入渗透,求职与生存的激烈竞争早已将功利的触角延伸到教育的每个层次。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一再被告知这是最直接最实用的谋生手段,读书升学,学而优则仕,成了育人者和受育者的当然选择。于是,过去那种“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的陶然天趣早已不复存在,因为孩子们的书包装满了永无休止的家庭作业和林林总总的复习资料,他们不得不将大部分本该踏青和郊游的时间花在课桌和写字合上,于是,作为“解放的教育”成了提前进行的生存演习。当各种名目的奥林匹克班蜂拥而出的时候,当学生一次次地经历快班和慢班的再分配的时候,当校园里厌学、逃学、惧学事件接踵发生的时候,当高分低能的“状元”们除了考试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关心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仔细想想:教育怎样才是科学有效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最难解决的,也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位著名学者感慨如斯,因为我们既不能回到单凭手上的厚厚老茧或者“根正苗红”的出身获取升学资格的年代,也不可能对现行考试制度全盘否定,言其一无是处。考试制度自有它公允的一面,问题是我们如何消除这种制度日益暴露出来的非公正性因素,使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臻于科学、至于完善?

十年树木可参天,百年树人宜瞩远。由教育造就的国民性格是坚强、振奋还是脆弱、展琐,将决定这个民族的前景是光明还是黯淡。今天,面临数量庞大的文盲的准文盲大军,我们实在没有理由盲目乐观,没有时间津津乐道于那些精心炮制的统计数字。每个不想把“文盲大国”的标签贴到21世纪的人都应该警醒,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是一句说说而已的漂亮口号,而是世纪伟人出给我们的一道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题。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是的,唯有教育的灵魂发扬起来了,中国才有真进步。

血泪控诉:考试标准化评价标准坑害学生

能不能考上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此亦成为中学教育的最终目的,而现行的高考制度、高考试卷又越来越趋向统一化、标准化。为此,中小学教育在万般无奈之下自然滑人僵死的模式化教育,严重限制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

江涌从事过多年的高三语文教学,也参加过几期高考评卷工作。他在《新世纪》发表了题为《现行髙考制度坑害学生》的长文,以自己多年来的亲身经历,对高考制度的弊病进行了含泪带血的控诉--

高考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目的,它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机制的运行。髙考经久而固定化、标准化、统一化,在髙考指挥棒下的教育必然随之而模式化、僅硬化,使教育走入死胡同。要使教育走出死胡同,还其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必须断其病根,绝其恶源。

教育要改革成功,健康发展,必须放下高考指挥棒!

高考得了什么病?

电脑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人脑,箅数描图、管钱管账、模拟人类等等,连具有很大伸缩性灵活性的高考试卷也用电脑阅卷,于是便出现了“标准化”。使以标准化试题、标准化答题、标准化阅卷为主要特征的标准化考试形成固定模式走向僵死。

曾几何时,绝顶聪明的教育精英们削足适履,把髙考试题尽量出得适合电脑阅卷,尽量地“科学化”。目前的高考及高考试题实实在在是很标准化很“科学化”了。比如1997年高考语文卷第一大题8小题:

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视千嶂奇观”。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8、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0、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此题标准答案是8。但我们细细分析,其实0才应该是最佳答案。“一副……”句以“对联”一词作主语,“为”是谓语,后文引号内的对联是宾语。如果“门外……”一句后是逗号,则8显得语气更为顺畅。总的看来,8、0两句意思基本一致,对于做学问搞研究者来说,继续研究下去也无大碍,而对一个高中学生未免有些过分,毫无必要,有害无益。让学生把时间青春浪费在这些文学游戏中,“无异于谋财害命”。

笔者在内地教书时,一次中考评卷,一道改错题的“标准答案”明显有误,学生答题正确。怎么办?请示主管领导,领导立即开会请示上级,上级大概是不想给更上级添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示我们将考生的正确答案判错。解释云,如不判错标准不统一其他地区的考牛就会吃亏,标准答案就失去了“标准”的意义。有道理!老师们听一声令下都违心地挥动红笔,画上了一个惨不忍睹的叉。其实,真正吃亏的是谁呢?此事巳过去十来年,至今我心犹有余悸:在真理面前,成年人对孩子、老师对学生(考生)犯下的是什么罪过啊!孩子们是对的,也许他或她就因失去这一两分而失去了升学的机会改写了人生道路。试想,在整个高考和中考中,有多少考生的前程断送在标准答案手里!实际上,“标准答案”这个提法就是不科学不正确的。然而,我们的一些教育主管领导和评卷老师却将其奉若神明视为圣典。

由于高考追求标准化,所以髙考命题也越来越偏、越来越怪。下面是《高考试题分析》(文科1998年版)中对1997年语文卷第30题的答案和分析:

30、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2分)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南岳衡山、西岳-、北岳恒山、中岳。

(2)《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四种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类。

[答案(1)泰山、华山、嵩山;(2)经、史、子、集;旦、净、丑。

“五岳”是一般文化常识,学生应该知道。《四库全书》的四部分类,在高中教材第四册《错字小议》(吕叔湘)注释中有过说明。即:“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名称。这种名称和顺序由《隋书经籍志》所确定,后代沿用。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这四部分类法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经部收儒家经典,史部收史学著作,子部收集诸子百家及宗教著作,集部收文学作品。”至于“生、旦、净、丑”这些戏剧行当的名称和分类,学生也并不陌生。在初中教材《社戏》、高中教材《窦娥冤》的注释中都先后出现过这类知识。本题是三选二,考生答起来应该是不很困难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总是考最常见、常用、学生应熟悉的。这类考题,不是为考这些内容而考,它的意义在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例如对中国民族戏曲行当的名称和分类,学生不但要了解,而且应当牢牢地记住。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没有一定的知识作基础是不行的。

上面考题都是很标准化的,但纯属偏题怪题。按[分析30题中,(1)小题是学生应该知道的文化常识,老师在高考复习时肯定会挑灯夜战数周,整理厚厚的一本文化常识给学生背熟记牢。有些小题中是课文注释中出现的,实际上是把老师学生的注意力从对课文内容语言的把握驾驭上吸引到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用处不大的注释和生僻文化常识等死东西上来。而[分析还美其名曰:这类考题“意义在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髙”。

五年前,我已经在中学的讲台上站了十几年,担任高三语文教学也连续五年多了。记得每次各类各级统考和校内模拟考试都是仿效高考进行的,即实行标准化考试。每次统一评卷谁都不愿评阅作文卷,但到了教育改革进行了十多年后的90年代初,情况为之好转,因为作文阅卷也走上了“标准化科学化”的道路。作文评卷标准化主要体现在按照某种规定模式来进行阅卷,即开头、中间内容、结尾的“三段论”模式。作文开头几种形式分五个等级,中间内容看材料事例名言成语运用又分五个等级,结尾几种形式也分五个等级。阅卷时,找特征量尺度按等级给分,有不按模式独出心裁别有创意者,按评分标准一刀切下,其惨状可想而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