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拷问中国教育
21122700000035

第35章

黄声雄

我被称为“应试领导”,其实我也知道,应试教育是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是“反科学”的教育,因为在这种教育中,有许多东西似乎在变质。1993年,党中央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目前的许多中小学,特别是中学所采取的对策却是披上素质教育的外衣,实则强化着应试教育。为了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施,我们首先必须扯掉应试教育的遮羞布!

教育概念的变质

时下,在应试教育的学校里,在各种场合,“应试领导”开口闭口必提“素质教育”、“教书育人,,必须紧跟党中央的号召,要探索和实施素质教育云云。但那只不过是一种时髦的语言,是掩饰应试教育的幌子,是拉大旗作虎皮,实际上搞的还是应试教育的一套模式。上头每年要向学校下达“上线指标”,“高考上线人数”,是上头评价学校的第一标准。于是,“高考上线人数”必然成为评价教师的首要准则。因此,教师要掌握的第一技能应该是:教会学生考试。无怪有人说:现在的学校变成了“生产”大学生零件的工厂,学校实质是应试学校;应试学校里的教师已经不是本质上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之中的优秀者首先是优秀应试工作者,是生产工人;而我这个领导当然就成了“应试领导”,是厂长。

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质量”含义的扭曲

尼采的名言:“上帝死了,一切都要重新评估!”在应试教育中,“质量”就是看高考上线人数。事实上,不论是教育部门本身或是社会各界的眼光,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都是以高考上线人数作为第一指标的。这上线的数量代表了学校的质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几十年前的时代悲号,现在又卷土重来,民族之悲哀可想而知!

教学大纲只是一种摆设

应试教育的推行者在实践他们的那一套歪理时一再向教师施压,规定把高中三年的课程在高一、高二全部讲完,“三天的饭两天吃完”,其目的完全是为了高三实施全面“强化训练”,力争上线人数达标或超标。义无反顾地大练特练就是应试教育的主要内容,这让我们联想到“大炼特炼钢铗”的年代,那个年代的悲号如今依稀回响。历史难道真的惊人地相似?教学大纲只是一种摆设!

教学秩序大乱,是非标准模糊

我懂得必须在正常的、科学的教学秩序下,教学科研和对教师的评价才有意义。好的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力,讲课要留有余地,讲七八分,留两三分给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创造,然后再进行科学的指导性的训练。

我也懂得学生学习应该有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消化、总结、提高等环节,每天抽一点时间,每周抽一点时间,对每天、每周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疏理、消化和反思。正如素质教育提出的“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学生要有独立的学习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要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等等。

这一切似乎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实际上很难做到,理由如下: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学质量的提高,但目前从上到下评价教学质量高低是看高考上线人数多寡,不管提什么口号,最后是殊途同归,高考见高低!上头也是这样评价学校的。

人们天天在讲高考指挥棒,到底这指挥棒是什么?经过痛苦的思考,我终于悟出来了:这个指挥棒其实是上头每年向学校下达的上线人数指标,而不是高考本身!只要有指标,就必然逼使学校要以应试为终极目标。但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上头”是谁?内涵深远的教育工作能否像工厂生产一样指标化?不应试,万一高考“失败”--即上线人数下降,后果不堪设想,过不了家长和社会关;高考失败便是学校失敗,学校声誉就大降,学校就无法创收搞福利!福利不高就有可能涣散军心!

目前师资水平不高是事实,因此除了用“练”保证教学质量之外,似乎别无他法。至于教学研究、业务进修,那是要在确保“练够”上头下达的上线人数的前提下才可考虑。事实上,进修是个人升级的需要,在学校,还是“练”,“练”够上线人数再说。

教材不减,高考不变,还是实施每周五天工作制,不补课,不“三天饭作两天吃”,怎能完成教学任务?打仗时期连饭都没得吃呢!所以,明知这样做反科学,有“犯法”之嫌,但是,纵横比较目前教育界不这样做不行!

应试学校的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面对老师,每天从早到晚被教师左右。他们的脑袋如同“北京填鸭”般被老师填满了,没有半点空间,哪有独立?哪有创造?素质教育提倡的“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学生要“有独立的学习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要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统统都被摧毁了,被泯灭了!

应试学校要提高“质量”(即应试教育的高考上线人数),应试领导最“高明”的手段就是补课加题海训练。补、补、补,练、练、练,练到昏倒就上线!这种摧残行为还有不少人为其张目叫好,真不知安的什么心!要学生在题海中做成千上万道题目,“掌握”、“牢记”无穷变化的题型,最后才对付高考那么几十道题。什么题材、教法、授课艺术、语言研究、情感教育都是花瓶,只有撇在一边的份,只有“练”才有“实际意义”!更不要奢谈心理辅导和角色辅导了。所以应该明白有学生“自杀”不足为怪。

如果我们心平气和地分析一下高考题,其实并不像一些人渲染的那么可怕。而补、补、补,练、练、练,阻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感!

如果让一些重点中学的班级前二十名学生扎实地读完教材,让他们在自习室自修,不懂就问老师,相信他们完全可以考上大学。可是推行应试教育的领导们敢认同这个观点么?为了对付高考,他们变得神经质,完全不相信学生。

他们只相信练!“练是纲”!

虚假的竞赛奖

如果一位教师将一个中下水平的学生辅导至在省市以上竞赛中获奖,我们应该大力歌颂并重奖这位教师。可是多年竞赛得奖的学生并不只是教师辅导出来的,而是这些学生本身掌握了一套科学的读书方法,有鲜明的个性。我们的竞赛辅导,通常集中每班最好的几名学生,占用自习、自修时间,对他们不停地进行所谓“强化训练”,然后把他们推上竞赛场,用他们的成绩来换取学校的荣誉。可是他们的成绩是以损害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为代价的--学校侵占了学生用来复习、消化、提高其他科目的自习时间,侵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谁思考过这个事实?应试领导们有什么地方值得自豪和宣扬?

无耻的资料贩子

正因为“老子”“练”字第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包括某些所谓高考知情人)就乘机大编资料,大賺学生的钱;资料的名称也五花八门,使人惊叹编写资料者的厚颜无耻!什么“高考全能复习”、“高考全程复习”、“高考突破”、“奔向高考”、“拥抱高考”、“一书在手,就拥有高考”等。这样的资料泛滥也为高考制造了一种恐怖的气氛。这些教育事业的蛀虫蛀懒了老师,蛀坏了学生。

训练抢时间,教师打内战

不时听到一些年轻的教师埋怨,现在的学生就是懒,要逼他们才肯学自己所教的那一科。于是他们拼命印资料,抢时间,还振振有辞地说:现在的学生只有逼他们才肯用“他们从不去思考:现在的学生是懒,还是疲,是厌,是没有兴趣?他们只管拿出习题让学生拼命练,阻止学生独立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感。结果越逼越疲,学生他们已经“疲”到麻木了。某高二的数学老师除了六天要学生做大量的高二练习以外,每周还印几份高一的测试题让他们做。他说:“不这样做就抢不了时间,你不抢,别的科会抢,不抢就吃亏了。”有的领导则推波助澜:“做比不做好。”

这是学科争夺战,时间争夺战,是教师大内战!而应试领导则坐山观虎斗,最后凭数字表扬胜者,不点名批评败者。真有进入“数字化时代”的风范!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某校每年高考英语成绩好,数学成绩差,为什么呢?听一位领导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后介绍说,查阅了油印室的记录,英语印的资料最多,而数学印的资料最少,这就是“原因”。信不信由你。

可恶的分数游戏

学校的各种总结会、分析会,从头到尾是看表格、读人数、比分数、排先后,先灰溜溜地谈谈不足,再被应试领导格调很高地鼓励一下,并提出希望和备斗目标,坚信你们是行的。“会前点点头,会中拍拍手,会后握握手。”一场由表格、分数为中心指导的教学总结或分析就既隆重又无时效地走过场。

如果某教师花两个钟头使学生平均分得了70分;而另一人抢占了十多个钟头使学生平均分得了80分,应试领导绝不会说前者是成功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与老师共同生活,根本不了解老师的实际工作情况。

读书如长跑,必须留有后劲。一开始就讲尽、占尽、练尽,到头来学生是以筋疲力尽、精神快崩渍的状态进入高考试场的。后果可以想见。

严格就是抓紧吗?

为了确保高考上线人数,就要抓紧再抓紧。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侵蚀、污染学生思想,干扰学生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多,一旦出问题就会全票否决,所以还是把学生关在学校里,让他们拼命做练习,在练习中学会专心致志,在练习中净化和升华,这不失为既安全又可促上线人数上升的“最佳保险方案”。这种抓紧可谓“一箭双雕”。

补课--校园流行病

谁都知道,时卞补课已成为中小学的流行病。如果要问补课是不是应付高考的必然手段?那么我只好说:几乎所有学校的高考成绩都是在补课中取得的。上头表扬的是高考超标,却从来不认真追究是否补课。甚而,客观上已对补课作了默许。补课与成功似乎成为因果关系,那么,谁敢冒这个险而不补课?一旦高考失手,怎么挽救?

不要以为补课好玩,补课要冒风险,要承受舆论压力。

其一,为了确保周六、日“安全”补课,就要瞒天过海,采取各种奇招怪术以应付方方面面。

其二,要在校内达到师生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宁可“对外要造假”,也要确保顺利补课。呜呼!我感到连自己的灵魂都变得丑陋了。

还有,要补课,就必然要收费,就要承担“乱收费”的责任。这内情既不好“明讲”,又无法“讲明”。

当应试领导,累哦!

学校成了丑恶灵魂的统一印染坊

为了推行应试教育,就要瞒天过海。学校自有奇招怪术:为了确保周六、周日“安全”补课,可以先开“重点家长会议”,统一口径,又印发条子,曰:征求意见。家长一旦签名,“责任不在校方”,“是家长心甘情愿并极力要求让学生回校补课的”。要在校内做到“师生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甚至大声疾呼:“对外要造假,对内就不可造假!”--呜呼!学校变成了丑恶灵魂的统一印染作坊!还谈“德育”!真是令有识之士为之侧目!

为了显示学校质量提高,暗渡陈仓是必要的。如果让人们知道每年高考上线上升幅度低于国家招生上升的幅度,应试领导就不好交代。所以,当公布高考上线人数时,绝对没那么笨,会连同本年招生上升幅度这个底线也公布出去!

应试学校的“时髦货”--“量化评价”

为了强化应试教育,一些人竭力鼓吹要“量化评价”。这“量化”无非是高考和中考上线人数和期中期末考试分数排队的情况,还冠以美名曰“引入竞争机制”。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想过:“量化评价”只有在具备良好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对教师的工作采取简单的“量化评价”,必然导致对教师正常教学活动的阻碍。也许我们不应该狭隘地联想到同科目之间将互不“干涉内政”;新老教师间再也不说“以老带新”;不同科目之间将为抢时间而进行的各种较量会升级、变形、变质;还有考试出题公平与否,监考公正与否,改卷客观与否,计分公开与否;最要命的是学生的起始点永远是参差不齐的又怎么办?这些棘手的问题姑且摆在一边。单说一样:“教师群体合作的教育本质”与“单个教师量化评价”在内容上就是客观矛盾的。数学的解题思路清晰与其他科目是否有关?谁能漠视语文对其他科目的辅助?如果领导连教育中人与人的关系及作用都理不清,那么,“量化评价”这种“时髦”而“不实用”的玩艺就只能是一种理想。应试领导不好当啊!

高三是学生的火坑,也是教师的火坑

教师普遍资质不高,又被高考指标压得喘不过气,从而抽不出时间去研究业务,怎样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成熟?“置之死地而后生”未尝不是一种解救办法。所以应试领导对老师提出:人人要教高三,甚至说没有教过高三的老师就不是真正的老师。

可是高三拼搏必与补课相连。周六、周日,甚至节日、寒暑假都要补课,这其实是一种摧残身心健康的行为,所以似乎给人们一种印象,教高三如同下火坑,必须有身强力壮的条件才能吃得消。这对那些有经验而年老体弱的教师又不公平,他们已无精力跟年轻教师一起“拼搏”了!事实上,所有有经验、有良知的教师都可胜任高三的教学,他们胜任的是教学,是教育本身,是科学的理性的教育手段和行为。他们是人,是正常的人。他们既要工作,也要休息;他们需要歌声,需要娱乐,更需要自修、进修,需要走入社会,了解社会;由于他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他们需要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可是,在高三这个“火坑”里,这一切都无法满足。所以在应试学校里,高三是学生的大坑,也是教师的火坑!

悲乎?

教师和学生都无奈

因材施教?那恐怕只是孔子的事。在应试学校里,学生中有60%以上是处在没有信心和丧失自主权的状态下,跟随教师拼命地练呀练。教师的思维完全取代了学生的思维,不管学生懂不懂,不管学生需不需要,一律跟着一轮一轮地训呀练呀!高考纯粹是考老师!学生是在教师的操纵下进入试场的机械人,他们完全是按老师的思维模式而动作。

教师对学生的训练也不是完全出于教师本人的思想,而是订一本什么资料,按一个个单元,一轮又一轮地让学生练下去。教师天天沉浸在改卷、评讲中,根本没有任何时间去进行教学研究,去提高理论业务水平。

据学生反映,有的教师要他们买一本什么高考会考同步的书,并说:“你们不买,我就不担保你们考试过关!”看来,这样的教师连自己都不相信,而把信心寄托在别人编写的资料上。本来,教师应该说:“你们只要与我同步,我就可以担保你们考试过关!”但是谁有勇气这样说?社会上标榜“权威”的资料那么多,不信权威,怎能掌握高考信息?

把根留住?

为什么应试教育如此盛行?为什么高考被渲染得那么神圣和恐惧?为什么高考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加拼命”,同大跃进时期的“数字化”,同时下的应试教育深深地结了缘?

敢问“根”在何方?还要把“根”留住多久?恐怕谁也讲不清楚。结果,倒霉的是中华民族的素质!真正的素质教育模式是怎样的?何时得以全面实施?人们在企盼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