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在《中国青年》杂志任职时,几乎是在与上述那位“应试领导”寄给我的控诉的同时,我收到了一篇寄自河北省迁安二中高三(2)班的檄文,这篇署名“全文韬”的檄文的字里行间同样充满了对应试教育的困惑、愤怒与仇恨--
一个高三学生的声讨
我们生在中国的学生,从来就少有一种自由一见解自由。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可否有此自由,不得而知。我还是学生,自认为对现在教育的弊端有刻骨的体会。愿撰文如下,聊发牢骚,算是放松一下将临高考大敌的紧张的心罢。
“参考答案”是圣旨?
所谓“参考答案”,顾名思义,仅供参考而已;绝不是要参考者对答案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认识就不会有进步,理论也不会有突破。如果一切都被束缚了,我们还学习做什么?
现在的“参考答案”,其实是顶“参考”之名,行“标准”之实,“挂羊头,卖狗肉”而已!“挂羊头”者是答案的制定者们,“卖狗肉”者是奉答案为“上谕”的老师们。先前,“标准答案”被批得体无完肤;转而今,“参考答案”粉墨登场,似乎完成了由“专制”到“民主”的变革。而事实上,既无威信,又无名望的学生从来都是跪行在“权威”们的阴影下。谁要想爬出去,站起来说话,“分数”的大棒便劈头打来。在分数决定一切,高考指挥万军的今天,谁愿冒这个险呢?谁敢冒这个险呢?
那些个试题如山一般,其量之大恐怕连学者们的浩如烟海的研究材料,也无法与之匹敌。这些令人生畏的试题都是在一年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组编出来的。慢了就落后,学生们用了别人的试题,自己的就失去了市场,当然就无法卖钱了--这样说可能不大好,但谁能否认这其中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呢?耗时数月仔细推敲的高考题尚且争议颇多,这些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短时内产出的东西,又如何摆脱得了粗制滥造的嫌疑!
但是,老师们从来不怀疑试题的质量,更不怀疑答案的“标准”!倘若得了据说含有高考信息的试题,更是奉为宝贝,大加钻研。出题者煞费苦心地编出“参考答案”,似乎对试题答案的可靠性表示可以商量,允许提出不同见解,但实际上老师们却是一律以“参考答案”为“标准”,不许怀疑,不许存在异议,当然更不许否定:因为题是“专家”们出的。为了分数,就不该去怀疑“专家”们的观点和看法,这恐怕是当前老师们谁也不承认,但谁也无法否认,更无法摆脱的心理。
允许“权威”说错话,不许学生有异议?
允许“权威”说错话,不许学生有异议,这怕是“应试教育”最蛮不讲理的教条。尽管这教条是无形的,没有谁明目张胆地提倡过,但大家似乎“约定俗成”,都照此办理。
记得有一次在语文课上,有这么一道题: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那部。我们填的都是《兰亭序》,因为历史书上是这么写的,有一点书法知识的也都知道是它。但竟出人意料地错了。老师说“参考答案”上是《兰亭集序》,填《兰亭序》就不对。举班哗然。我们据理力争,说这是一样的嘛,两种说法而已,最后又搬出历史书。但老师的回答令人又气又笑:“填《兰亭序》,在历史上对,到了语文上就不对。”呜呼!王羲之若泉下有知,不气死才怪!据说,我们已经站在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大门口;而我们的教育如此僵化,这不是自杀又是什么!
“素质教育”的口号也大喊了几年了,可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家都观望着,看那些先行者们跌跌撞撞,步履维艰。中国人向来有“一哄而上”的习惯,怎么在这个正经问题上,都只嚷嚷不行动呢?“素质教育”的先行者们向身后的人们喊道:“来呀!”可是没人动。
打倒“权威”们!
我想说,在思想上,一位学界“泰斗”与一个凡夫俗子是平等的。最公正、最让人服气的是“以理服人”,而不是通过高考这一程序将某“权威”人物的理论列为“正统”,命令所有的学生顶礼膜拜。学生们为了分数,更为了前途,而不得不违心地在一些问题上屈从权威,这是让人无法忍受的“理论专制”、“学术独裁”!和一个独裁者要通过权力来确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一样,“学术独裁者”(大不敬,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也有意无意地通过掌握高考的权力,在实际上施行了某种“理论专制”。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他们也只是众多学者中的一分子,他们的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让千千万万的学生来“接受”这一家之言,则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最终难免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为什么不允许怀疑呢?为什么不允许提出异议呢?为什么不允许反叛呢?为什么不允许否定呢?打倒“权威”们,还我见解自由!
中国教育之所以热得烫人,之所以万众揪心,关键在于教育供与求的关系严重失调。
当众多的家长领着他们的孩子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地期待着中国的大学能为自己的孩子的跻身留下一丝缝隙时,中国的大学校门却似乎视而不见且高傲地向他们紧紧关闭。心有不甘的家长只得苦心孤诣地领着他们的孩子寻求别的出路--
世纪荒诞,中国教育拱手让出“金山银海”
教育也是一种消费,国外教育处处渗透使得中国近年有数百亿元流向境外。簇拥而至的各国教育展上越来越多的招收国家,越来越宽的招收条件的确是一个迷人的诱惑,但是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而言,把孩子送到异国他乡去读书多少还是有些无奈。据了解,2000年全国普通高中有应届218毕业生260多万人(不包括职高生与复读生),而这一年高考招生仅为130余万人。北京算是高考升学率很高的地区了,可每年仍有不少考生因不够分数线而断送了大学梦。
“不能让我的孩子接受不到高等教育”,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望子成龙的父母就可能寻求机会送孩子出国读书。
这个花费有多少呢?有关人士给读者算了一笔账:以去英国上大学为例,大致一人一年学费10万元人民币,生活费6万,4年就是64万。相对低一些的,如去塞浦路斯学酒店管理,4年学费加生活费也需要近30万元人民币。
“让中国的钱流向外国,刺激外国的消费?”经济学家魏杰挺着急,“教育也是一种消费,对教育的选择是不分国界的,哪里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哪里就不用担心招不到好的生源,如果将高中后的教育需求转化好,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海外兵团为何对中国的教育如此青睐?海外教育的大举人侵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为防止留学低龄化的加剧,教育部曾经出台禁止义务阶段中小学生出国的规定,对于高中阶段学生出国也有限制。但是许多国家已经盯上了我国的高中生,尤其是一些髙三毕业生,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国家招生不足。
在教育展上,许多加拿大学校的展台前贴满了招收高中生的广告,十几岁孩子的面孔随处可见。一位带着小孩来观展的妈妈说,算笔账还是出去念书合算,现在送出去,一年要十几万,三年是几十万,孩子出国还可以打打工。苦是苦一点,但到国外第一可以过语言关,第二可以长见识,还可以学些专业,将来无论回国还是在外就业都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