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三的男孩,在情人节的早上,鬼迷心窍地买了一束红玫瑰.送给一位女同学。结果会怎样?女同学会告诉老师吗?老师会批评他吗?值得庆幸的是,他遇到一位懂得少年青春期心理的班主任。班主任没有把他这一莽撞行为归结为早恋,也没有批评他,而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开导他,使他幡然醒悟。班主任处理这一事件的方式,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体现了老师的真诚、坦率、严于律己和良好的亲和力,以致多年后,学生对老师还心怀感激。这位班主任的做法值得学习。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生理上迅速发展,心理上急剧变化。性的萌芽和成熟、性意识的发展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最突出的标志。青春期教育就是针对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青春朔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变化,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学生在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各种问题,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对青少年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掌握青春期教育的技巧,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这个“危险期”。
一、青春期教育的迫切性
青春期又称青春发育期或青少年期。青春期一般包括三个时期,即青春期初期(10~11周岁),一般比较幼稚,独立性差,男女之间没有界限。青春期前期或青春期危险期(11~15周岁),青少年性意识开始萌芽,对异性感到爱慕,产生眷恋和向往。这种朦胧的性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明显增强。他们对“性”有许多疑惑,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引起对性的注意和好感。这个时期生理、心理的变化,肤浅的思想认识和半成熟的行为交织,形成了充满矛盾和复杂多变的心理世界。青春期中、晚期(15~20周岁),相对稳定成熟期,青少年意识到自己正向成熟期过渡,不仅在生理上趋向成熟,产生了解异性、追求异性的欲望和要求,而且心理上对友谊的追求和情感的需要十分迫切和强烈,还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理想。当然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人格还没有完全定型,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特别要注意少数无心学习、想人非非的学生,如不及时加以引导,他们往往容易走向极端,甚至做出偏激的行为。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第二个时期,也是一个人从儿童进入成人的过渡期。人的青春只有一次,青少年只有掌握好青春期发展的规律,才能把握人生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也只有认真观察和把握青少年生理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目前,学校对中小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不是可抓可不抓,而是非抓不可。原因如下:
1.青少年生理成熟年龄明显提前
中国有调查资料显示:6092例中学生,男学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4.4岁,女学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3.04岁,比50年前提前一年半左右。青少年早熟是一种世界性现象,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电子网络的普及,各种信息无孔不入,尤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关于男女之间爱情的渲染,也容易导致学生生理的早熟。在6092例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与异性有交往欲望的男生占64.4%,女生占52.6%,平均年龄只有13.89岁。他们中有出现性冲动,即想通过性行为来实现性满足和性释放要求和愿望的男生占42.6%,女生占12.1%,平均年龄只有14.63岁。许多中学生过早进入异性交往期和恋爱期。据调查,已有异性朋友的男生占41.6%,女生占36.1%,平均年龄只有14.2岁。
青少年由于生理成熟年龄的提前,出现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和行为是正常的,不要为此大惊小怪,谁也没有力量去阻止青少年的性成熟和对异性发生兴趣。在学校、家庭教育中禁止或限制他们与异性交往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班主任、学生父母禁止或限制他们与异性的交往,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甚至会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班主任以及父母都要负起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责任。
2.青少年由于生理的变化引起心理的相应变化
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发育年龄普遍提前,性的生理成熟会导致他们心理及行为的变化。例如,随着自身生理的发育变化,对性产生神秘和猎奇心理;由于性的发育以及外部性信息的刺激,容易引发他们产生性体验的欲望,并有一种不自觉地带任意性的快感;还有由于对性的神秘感,成人越是反对他们男女交往,越容易使他们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等。青少年学生出现心理、行为的变化,由于缺乏及时的教育引导,也由于他们自身思想认识的幼稚,自我保护能力、自制能力和应变处事能力的缺乏,容易产生成人感与稚气、渴望理解与闭锁性、情感与意志、性欲望与性道德、动机与效果等失调的情感矛盾。有的学生内心矛盾、空虚,学习缺乏动力,生活缺乏目标,于是从两性交往中寻找刺激,这样极易出问题。因此,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不可忽视。
3.青少年性知识普遍缺乏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青少年性知识的教育比较滞后,甚至是个空白,广大青少年既缺乏性知识,又渴望了解性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又缺乏正规的渠道进行传授。根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1987年调查资料表明:在中学生中,有‘70%以上的学生对有关性的知识是一无所知,有82%的学生希望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在问到学生有关性知识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时,他们的回答是父母占9.1%,教师占0.6%,兄弟姐妹占3.8%,同学、朋友占80.7%。这种情况令人震惊,同学、朋友是他们获得性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同学、朋友相互传播的有关性知识,也许有的是科学的,但也有许多是谬误的,甚至是黄色的。而通过“正规”渠道(如教师、家长等)对学生进行性知识传授的比例那么低,尤其是教师只占0.6%,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最大失误。所以,学校加强青春期教育非常重要、非常迫切,是当务之急,不仅要列入整体教育的日程,而且要探索教育方法,讲究教育艺术。
4.社会信息对青少年性意识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长期把性视为禁区的观念被冲破,有关两性的种种信息通过多种现代化媒介和渠道广为传播,其中有些信息垃圾也乘虚而人,有如大气一样包围着、冲击着当代的中小学生。他们不可能超然于物外。许多青少年通过影视作品,被性爱的描述深深吸引,男女之间过于亲昵的镜头刺激他们;言情小说使得不少男女青少年想人非非;黄色录像、淫秽书刊和坏人的引诱、教唆,更是危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据天津一所工读学校的统计,该校共收工读学生820人,男生犯性罪错250人,女生犯性罪错129人,其中最小的10岁,13—14岁的最多,共159人。“性是生命的根,情是生活的源”,而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小学生的情感生活、性教育方面的资料少得可怜,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在中小学生情感生活、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失误。“性”是一股活水,它对生活的影响要比人的偏见有力量得多,如果我们忽视它,就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青春期心理特征
青春期对每个人的二生来说,是个重要的过渡期。就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是迅速发展、走向成熟而又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青春期心理特征是非常必要的。青春期心理发展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积极和消极特点
其特点表现在:
1.精力旺盛,充满自信,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敢想敢为。但如果奋斗目标或前进的道路不正确,这一特点便成为一种消极的,甚至有危害性的因素。
2.抽象思维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能力、对未来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均极大地提高,并运用这些能力,追求新事物,学习和探索真理。但若脱离实际,认识片面,或屡遭打击,则这一特点将可能成为消极因素。
3.随着知识领域、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需求:渴望独立自主、要求受人尊重、参加社会交往、关心政治经济、丰富业余生活、结交知心朋友、希望爱与被爱等等。但需求过高,脱离现实,则易走向反面,表现为悲观失望,不满现实,或自我陶醉,想入非非,从而削弱进取心和实际行动。
4.情感丰富,情绪强烈,充满幻想,追求合理、公正、民主,爱憎分明,但如果认识片面,需求不合理,容易走向极端。跟着感觉走,常常容易出现感情代替理智,冲动而缺乏冷静。
因此,班主任在教育中要注意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影响。
二、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矛盾
人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开始逐渐由儿童时期的眼光向外、着重认识外部世界,变为眼光向内、着重认识内在的自我。于是,出现了以下诸方面的矛盾:
1.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
青少年自尊心强,许多思想情感不轻易向他人吐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不愿向外泄露,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闭锁性。闭锁性导致了青少年与父母、师长、朋友及交往熟悉的人之间产生距离,而成入此时对他们往往指教多于了解,训诫多于鼓励,批评多于同情,因而更加重了青少年由心理上的闭锁性产生的孤独感。然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使他们对交往的需要如饥似渴,闭锁性又使他们感到缺乏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心人。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心理上力图割断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与以往的时代决裂,以成人自居,独立自主。但毕竟实践尚少,阅历尚浅,加之既往的倾向、习惯和我国的现状,又使他们不可能完全独立、自主。
3.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
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求知欲旺盛。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及选择能力均较低,有时会瑕瑜不分,益害不辨,或者在新事物面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
4.幻想与现实的矛盾
青少年内心“理想我”与“现实我”相冲突,追求自我实现的强烈性和实践人生价值的懈怠性相矛盾。这种冲突或矛盾极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使之或者沉迷于幻想,与现实相脱离;或者对现实不满,苦闷恼怒,甚至行为越轨。
5.强烈的性意识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随着性成熟时间缩短,接受的有关信息刺激量增大,性意识的觉醒与要求发展更快,其冲击力也加大。加上青少年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烈,感情易冲动;自制力不强,认识水平低,道德与法制等社会规范的观念薄弱,常常形成强烈的性意识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三、青春期的性心理特点
性发育成熟是青春期的主要生理特征。青春期人的性腺迅速发育成熟,性腺机能开始发生作用。性激素的分泌造成了性的生理冲动和体验,还广泛地影响着机体的生理发育,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1.对性爱的需要和关注增强
愿意看到自己生理的成熟,不再感到羞怯,并且表现自己的成熟,使当今青少年对美、对性爱的需要和关注日益增强。
2.更富有行动性
当今青少年与异性交往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恋爱过程本身,而不在于父母、教师的指责以及内心犯罪感。
3.内在需要的复杂性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家庭单位缩小,独生子女等等现象,使当今青少年深感孤独。另外,青少年之间竞争激烈,在同性中尤为明显,使得青少年更趋近于异性,渴望从中得到真情的慰藉。他们认为只有在异性之间才能真正放开自己,彼此没有太多竞争,更多的是合作,互相需要,互相欣赏,这样才能感到真情,也才有勇气表达真情。4.成熟与幼稚并存当今青少年认为自己并不需要成人意义上的那种爱情。他们对自己的内心需要理解、描述得很清晰,显示出一份成熟,但在具体的行动中又有幼稚的表现。尽管需要介乎友谊和爱情之间,但实际生活中这个尺度很难把握,一不小心就走向了一个极端,而身历其麓中的他们往往会“忘记”了原来的需要,或者再无力使自己回到原来需要的那个“中间状态”。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的不成熟还表现在心态的不成熟上,有一部分青少年以拥有异性朋友来满足其自尊心,或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成功。提高自身价值。
三、青春期教育的原则和内容
一、青春期教育的原则
1.适时、适度、适当原则
适时是指青春期教育要不失时机,因为过早学生不理解,还有可能成为不良行为的诱发因素,过晚则失去应有的作用;适度是指在实施青春期教育过程中要掌握分寸,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基本的性科学知识教育;适当是指在教育中要讲究方法,坚持普遍与个别、直接与间接、帮助与自助相结合,态度要亲切而又严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生理知识、伦理知识和性心理等知识的传授及指导。
2.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原则
对于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出现的变化,他们对情感的需求及对异性的渴望,班主任要表示理解和尊重,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能视学生的男女交往或所谓早恋为“大逆不道”。理解是沟通的桥梁,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只有理解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会从学生特点出发,以平等态度与学生沟通,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学生,帮助他们实现情感的升华。
3.个别施教、严守秘密原则
随着身心的发展成熟,青少年对性的问题特别敏感。因此,班主任对有关性的教育,尤其是对早恋者的教育帮助,不宜在班集体中公开进行,也不宜当众点名批评。公开的批评教育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容易引起其他同学不必要的猜测或议论,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压力。因此,班主任对学生中的早恋问题要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精心设计帮助方案,回避众人,个别施教;严格保守秘密;不私拆信件,不偷看学生日记,不轻易向家长告状,真正保护青少年的隐私权。
4.正面疏导、自我约束原则
青春期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性方面的知识是一种正常合理的需要,班主任要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性的知识,不仅要帮助他们认识和掌握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规律,打破对“性”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而且要引导学生掌握在两性交往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用道德原则和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处理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实现自我保护、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