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活在马普托市的老侨民回忆说,莫桑比克实行资产国有化后,当地华侨的农场、公寓和商业大楼、铁工厂、部分商店以及中华会馆、致公堂等私人或集体资产均被无条件没收充公,然后,政府根据每个侨民家庭的人口数量分配房屋仅供居住,不可作为商业之用。莫桑比克的华侨财富随之化为乌有,特别是华人自建的五、六十座大楼,那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横跨两个世纪、历经二、三代人的努力才铸就的血汗结晶。中华会馆的丧失还使华侨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和接受中华文化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倍觉迷惘和恐惧。稍后,新政府发出通告,所有在莫桑比克的外籍公民,必须于一月内选择国籍以确定身份。对华侨而言,如果保留原籍中国,自己仍被划为外国人而无法享受莫国民待遇,并由此丧失其他既得利益;若选择莫桑比克国籍,融入其中,但必须履行一些义务,例如服军役,上战场充当炮灰。在残酷的现实环境面前,绝大多数的华侨随着外国侨民(主要是葡萄牙人)的撤离大军仓促离境,飞往里斯本。莫桑比克虽然赢得独立,但因前殖民政府的社会管理人员和经济专业人士的撤走而处于人才真空的局面,虽有前苏联和东德的顾问专家团应邀前来填空,毕竟是杯水车薪,大势已去,莫国内的经济形势一落千丈,举步维艰。更可怕的是莫桑比克在1977年爆发内战,长达16年(1977—1992)的持久内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莫经济也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从独立战争到财产充公再到旷日持久的内战,一次次的社会动荡致使华侨的生存处境每况愈下,越发艰难,数量也从鼎盛时期的5千多人骤降至几百人,留下的都是较为贫穷、收入有限、想走却没有经济能力的侨民,特别是16年的内战时期,莫桑比克华侨生活得异常清贫。
1992年10月,饱经战火蹂躏的莫桑比克停止内战,此后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期,留守于此的华侨们以他们坚毅不屈的奋斗精神终于度过16年的沧桑岁月,并在生意和经营上渐露曙光。然而,事情远非想象的这么简单,虽然这个国家远去了战争的硝烟,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越来越严重。首先是政府严重的腐败问题,使得侨民对国家的发展前景表示黯淡、不抱信心。其次是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偷在马普托市泛滥成灾,外人难以想象,台湾的“中国时报”刊文介绍老侨民任南华夫妇的情况时,文章标题即为“开在小偷世界里的百年老店”。抢劫之风在马市也很盛行,近来甚至出现了专门针对华人华侨的入室抢劫团伙,但警察根本不管,从没破过案,所以,稍有财产的住户均用铁栅栏封死阳台,加固防盗门窗,生活如同坐监狱一般。2005年5月,惊闻新总统阿尔芒多·格布扎(Armando Guebuza)的女儿被抢,可想而知马市的治安状况糟糕到何种程度!因此,糟糕的社会环境一直是华侨最头痛的问题,1997年,马普托尚有华人300多人,而到了2006年的今天,马市仅有华侨家庭50多家,人数200人左右,仍有一些老华侨在出售自己的房屋等不动产,准备移居他国;华侨商店从独立前期的百家争鸣到现在仅幸存任南华和梁小姐两家;华侨农场也从以前的30多家只剩下黄类斯和任先生两处,且农场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意欲转租他人。贝拉市的情况更是不堪回首,从鼎盛时期的3000人到今天仅剩下老华侨2人,已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之中。
现在,马普托与贝拉两市街头难见华侨奔波劳碌的身影,经济方面也无大的建树,他们过着平静的市民生活,倒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在葡人和华人大撤离时以奇低的价格纷纷购进二者的商店和房产,一跃成为莫桑比克最大的外来人种并把持着该国的商业贸易。今日的马普托华侨越来越少,而新华人却越来越多。新华人来到莫桑比克做生意,时间并不长久,可分为两个时期:上世纪90年代为第一阶段,部分中国人抢占先机,到非洲寻找发财的机会,这时的中莫经贸关系基本上以民间贸易为主,规模不大,中国在莫商人普遍处于单打独斗、散兵游勇的经营状态。2000年至今属于第二阶段,首届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将国人的目光转向这“全球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大批的中资公司和个体商人纷至沓来,中非经贸也从单纯的双边贸易进入工程承包、通讯、能源、基础建设等多领域多边经济合作的经贸体系。截止2006年底,马普托市区共有新华人开办的日用百货消费类(包括单一品种经营)商店50家。笔者在2006年穿越莫桑比克后粗略估计,包括中资公司、私营个体在内,近年来赴莫发展的新华人有1500人左右,其中约有500人生活在首都马普托市。
笔者在采访莫桑比克的华侨群体时,许多家族中第一代的创业和第二代的守业是我们谈论的主要话题,但涉及第三、四代时,虽时间充足,却很少谈论,笔者除了知道华侨的子女大多移往他国,从马普托人的视野消失外,再无详情,似乎莫桑比克百年来华侨的历史,快到了终结的可能性,悲哉!想一想华侨今昔数量的对比,话题的沉重与问题的严重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从7月22日到8月4日,我在贝拉市正好逗留2个星期,一边收集地方上的风情和人情资料,一边把我的采访重心放到商情方面。通过华人朋友们的介绍,我对贝拉地区中国人经商办实体的状况有了大致了解,经过上门走访或电话预约,我开始逐一采访、写稿、回访、修改、审阅、定稿、拍照等活动,繁忙而又充实,共写出7篇稿件,涉及7个行业,基本上涵盖了华商在贝拉所从事的各个行业的情况。现压缩至一篇文章,简要给予介绍。
★文中文 贝拉市区的华人商界
新华人到达贝拉从商,以2000年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是第一阶段,华人在贝拉从事行业非常单一,几乎全部集中于原木收购,曾几何时,这里集中了大大小小26家专营木材生意的贸易公司,绝大多数的木材商行为中国人所开,港口里堆满了急待出口至中国大陆不同品种的原木。2000年之后为第二阶段,索法拉省出台了相关保护措施,逐步规范木材的砍伐与贸易出口等行为。很多木材商人在新规定下达后撤资走人,有的公司甚至是一夜蒸发,到了2001年底,只有4—5家华人增办加工厂,按照规定留下发展。不久,华人开始成规模的涉足此地,寻找其他发财的机会,投资也从单一的木材业扩展到商贸、养殖、加工及工业等多个领域。
商界的采访是从无意间开始。23日我在参观致公堂时,也看到同排相邻的另座楼大红灯笼高高挂,门上方写有“迎宾楼”汉语字样。我推门而入,见到收银台前坐着一位端庄、面善的华人女性,她介绍自己姓鲁,是店主……,我突然想起我的好朋友台湾人老鲁,以前曾向我聊过他有个姐姐在贝拉开餐馆。我随即核对此事,果然,她就是老鲁的姐姐鲁素华,我在马普托时还通过电话帮她传过话呢。这一聊都是熟人,鲁女士热心地领着我参观餐厅的前前后后,这是一家古色古香、品位高雅、具有浓郁中华文化氛围的檀木餐厅,墙壁的踢脚板、镜框、座椅、长吧台等全部采用特级红檀木制作;墙上挂有6副中国画,这是从中国大陆收集过来的名家珍品,珍藏多年,现置于店内与客人共同欣赏。里面的厨房特别宽大敞亮,近达100 平方米,卫生环境异常清洁。鲁女士开设了贝拉首家华人餐厅迎宾楼,经验收后被贝拉市政府定为一级餐厅,享有这种殊荣的餐厅在全省仅有两家,同时也是全莫桑比克唯一通过CPI(莫桑比克投资促进中心)批准并享受免税优惠待遇的餐馆。
申同海是我圈定贝拉木材业中的采访对象。2001年10月,他受香港的一家投资公司委托,来非洲考察市场,最后在贝拉市设立办事处,成立“华夏木业非洲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他的投资行为在当时属于“逆流而上”,前途黯淡不被看好,但他的公司是通过莫桑比克投资促进中心(CPI)认证核准而设办的企业项目,从选址、建厂到最后投产,一切依照该国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办,逐步增加在莫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公司在索法拉省北部申请到49200公顷的林场,同时还在申请其他林区以备同时进行作业,建有4000平方米的加工厂,自己采伐,自己运输,自己加工,自己出口,平均每年出口木材量达4000—5000立方米。“华夏木业”成立4年,已具规模,成为索法拉省最知名的一家木材加工与原木出口的大型企业。
最为难能可贵的他们到此投资,为了立足长远发展,改善与地方的关系,决定拿出部分利润来反馈给当地民众。2005年,公司决定在林区给地方政府捐建一所希望学校,2006年旱季,希望学校建成,总造价近10万美元,索法拉省省长亲赴剪彩。学生们从原始的茅草棚,搬入宽敞明亮的砖墙教室,莫桑比克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多家媒体纷纷给予报道,极大地提升了莫桑比克人对中国的良好形象。中国大使馆也发来贺电,洪虹大使也亲自打来电话,关心公司的发展情况。除了捐建学校外,公司还向教师和学生赠送校服、向地方政府赠予农用机具,向当地百姓赠发治疗疟疾的药品等。所以,在贝拉,U.T.A.木材公司(华夏木业非洲股份有限公司的葡文缩写)已是家喻户晓,声名远扬。
我来到贝拉后,才听说这儿有华人开设了莫桑比克唯一一家华人网吧,令人耳目一新,在朋友的引荐下,来到这家名为“联络”(Keep in Touch)的网吧,采访了年轻的吧主方锐先生。方锐于1976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市,2001年1月飞抵莫桑比克第二大城市贝拉,与其他三位投资人合伙,进行对虾养殖。2003年,虾场解体,他在市区开了一家百货店,一天,他到网吧去上网,发现网上只有葡萄牙语,缺乏中文操作平台,网址打开后全是乱码,上网费很贵,每小时高达60梅蒂卡尔。他因此得到启发:中国人在此很难上网,为什么自己不办一个华人网吧? 2006年5月,他与两位朋友合伙经营的网吧正式开业。第一批共投入8台新款“奔4”电脑,安装中英文双语操作平台,并在贝拉同行业中独家配置了摄像头,现在运营刚过2个月,平均每天营业额为2000梅蒂卡尔,基本上做到收支平衡。
方锐有一套完整的发展计划,首批发来8台电脑,小打小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开拓市场,积累经验,降低风险;2007年,他与合伙人打算再上20台机器,扩大营业规模。同时,依托网吧作为发展平台,拓宽打印、名片制作、广告设计、电脑配件的批零等相关业务,努力将这儿打造成一个商务中心,实现多品种经营,形成良性互动,逐步走上规模发展之路。
听说在贝拉开发区,有一家北京人创建的索法拉省唯一一家轧钢厂,凭着别人告诉的依稀方位,笔者步行,一直走了2个小时,才找到钢厂,不巧的是,轧钢厂的创建人陈胜利已回国进货,其三弟陈顺利刚来不久,暂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据他称:其大哥来莫开拓事业时,水土不服,语言不通,困难重重,异常艰辛,苦到什么程度?能吃到中国的一包榨菜,就会激动得热泪盈眶!故常唠叨,来贝拉办厂的经历足够写出一本书!陈氏兄弟创办了“陈陈轧钢厂”,总投资额近500万元人民币,滑稽的是建厂批地是一块带有水塘的沼泽地,光是买土填埋花费竞高达200万元。2005年9月,建厂完毕;2006年5月,陈胜利接到申请多日的营业执照,雇佣了25名当地生产工人,正式投入生产阶段。我在采访时发现,陈氏兄弟及其雇佣的7名中国技术人员在创业时非常能吃苦,但他们在产品销售方面表现落伍,缺乏做企业应有的视野和魄力。莫桑比克现在有近20家中资公司,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供水改造、路桥修建等多领域的工程承包合同,需要消耗大量的螺纹钢,但钢厂把精力集中在当地市场的低价倾销上,厂里没有一部电脑,更谈不上上网收集信息、联系与销售,他们以厂为家,也没什么交际,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国家有几家中资公司,所以,也没有向螺纹钢消费大户的各中资公司推销自己产品的概念。
在贝拉郊外的连高镇(Nhangau),有一家中资公司于2000年实施的海水对虾养殖项目,当时,这曾是中国投资莫桑比克最大的实体项目,也是该国历史上首家海水养殖对虾企业。项目实施6年来,产品已成功地打入欧洲、南非、韩国等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经过电话预约,笔者来到“信达海洋养殖捕捞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负责人张起远总经理,了解到公司的总部是设在山东威海市的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2000年在贝拉市成立了“信达公司”(葡语简称SOL&MAR),于市郊连高镇动工建设养殖场。工程共占地500公顷,拥有58个养虾池174公顷的养殖面积,一个300吨能力冷藏加工厂,350平方米仓库,员工生活区,发电机组,6艘由中国抵达的捕捞船。2001年,养殖场全面竣工,机器设备也安装到位,并于当年11月正式投入生产。
我是8月2号中午到达对虾养殖场,下午2点半开始对总经理张起远单独进行采访,历时3个小时,至5点半结束。晚上9点吃过招待宴后,我开始构思,一直写到凌晨3点方才完稿,当时困意很浓,但考虑到第二天能尽早赶回,我强忍睡意,站起身,又花了2个半小时,把草稿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遍,终于在天亮时一切就绪。3号上午9点,我将采访稿递交张经理审阅,经他肯定后,我才带着文稿返回贝拉市区。现在回想那一夜,可以用12个字来说明我的亲身感受:熬死我了,困死我了,累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