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的偏执教育都是叫我们被承认的。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大学,以及社会,都在张扬着这样一种被承认的文化。
小时候,我们不哭时,便能听到大人们赞赏,这个小子挺听话的。我们吃饭吃得又多又快时,便听到大人们在夸我们有用,长大了身体一定很棒。上小学起,你要被别人承认,你就得争取名次。每次你考试抓猪尾巴,班上任何人便瞧不起你,包括你的老师。当然在你毕业后,走人社会,这种被承认更是把人搞得抬不起头。
从今天的偏执教育来看,假如我们不被承认,那么,我们简直无法生存。于是,所有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做着要被别承认的事。你作为一个教授,你就应每年出论文几篇,出书几本,否则,很快就会被同行抵毁和瞧不起,于是你无论对那个研究课题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见解,你都得定期弄点文字出来给评估者看。你是写书的,自然每年也要出几本书来要求社会承认你,否则你什么都不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相对论时,几乎没有一个人承认他的正确性,整个社会都认为他是疯子,他是错误的,只有大众才是正确的。
被承认造成的恶果?
一是本未倒置。这个社会只重结果,你所做的任何事结果是正确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若你的结果是失败的,那么,你的一切付出一文不值的。你就不能被别人承认和欣赏。而真实的生活却恰恰相反,我们需要的体验过程,是在过程中去丰富人生和提升人生,结果只是一种附产品,这只好与今天时代要求的要的。只要有了好结果,你才能被承认,才能算有价值。如此一来,我们就被生活推到了次要的一面,我们就会将注意力放在那个被承认上,被奖赏上,于是,我们整个人都被推离了中心,成了追求表现,追求泡沫的人了。
二是不能全然地去工作。我们眼睛只盯着那个结果,我们需要的只是结果,中间环节要能省略那是最好的。如此一来,我们被分心了,我们又哪里还能全力以赴去投人工作,去专心工作,去创造性的工作呢?已不可能,因为,我们心很躁动,我们一心只等那个结果快点出现。结果迟迟不来,等待的日子的确不好过。而事实上,你只要全然地投入了工作,你自然在工作中会得到你的奖赏,你又怎会一眼不眨地盯着那个结果呢?你又怎么会特别关注那个必然的结果呢?
三是成为一个乞丐。你活着,是你自己的事,为什么要求得到别人的那几句话呢?你应当做你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不应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而去强迫自己干不愿意干的事。你与他人是平等的。你要得到一切,上苍都早已融人了你的工作生活之中了。有一次,我父亲对我说:“你再这样下去,你看还有哪个亲戚问起过你的情况?”是的,他是传统偏执教育下的人,他们活着就是要求被别人承认,如果别人都不承认,那就很危险了。
一个整天要求被别人承认才能活着的人,假如突然一天地球上就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他又将怎么过?我想,到那时,他才会发现他以前的偏执教育只是一场愚弄,一个讽刺。
四是会降低我们的警觉力,会欺骗我们。泰松已是世界拳王,听说他一拳打出一千多斤力。后来他犯了强奸罪被关在某一个监狱里。首先,他以为自己是拳王,监狱同犯没有人敢扁他。进去几天后,他才发现,情况恰恰相反,许多人都想扁他。
不出几天一黑市拳王就与泰森交上了手。泰森以为自己有把握能赢,结果反而被对方打断三根肋骨,头部严重挫伤,鼻梁骨打断,要不是监狱保安来得快,泰森已被打死。
是的,泰森以为被社会公认为天下第一拳王了,又有谁还能还敢与他挑战呢?他想错了,他那个被承认只是一个小圈子里的,只是在定约束下的拳王,而不是整个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拳王。
不是,绝对不是。这正如在被承认的教授里面还依然夹杂着一些脓胞一样;正如在世界不同档次的选美背后还存在着许多见不得人的交易充斥着丑陋一样;正如中国有许多不出书的作家,不歌唱的歌唱家一样。
那么,怎样从被承认中解脱出来呢?
处方:全然投入到生活之中去。
你可以改变你自己,你可以给你自己奖赏,你可以自己站在大海面前发出你自己在感慨,你不必按国家规定发出感慨,也不应按当今文坛流行的观点发出感慨,你必须真切地发出你心灵深处的声音来。你不必为了那几句外在地奖赏而搏命,不必为了不喜欢的工作而固死气沉沉地机械般的工作着。
相反,你的工作越有价值,那么,你会更加得不到平凡人的承认。尼采首先不被当时承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也不被承认的,哥伯尼的地动说刚出台时,也是不被承认的,梵高活着时也不被承认的。总之,一切天才的超前行为首先有很大一部都是不为当世所承认的。我们虽然今天都承认了他们的绝出贡献,但回想当时社会对他们都做了多少愚蠢的非议吵。
今天的偏执教育有如华灯初上时那条卖淫街千百张门口那些搔首弄姿,时而抚弄一下自己的巨乳,时儿作楚动人状的,卖淫肤和柔软的身体。只可惜,这种对肉体的透支,只会加速对灵性的死亡。
人生的基本矛盾:分裂与整体。我们的分裂细细想来,可粗略地分为三种。一是大脑内部的分裂。二是大脑与身体的分裂。三是身心与环境的分裂。就拿我们吃肉来说,分裂的人和整体的人在吃肉分别表现为带着怨恨吃肉和享受吃肉。
面对食物,我们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因为饥饿,我们不得不去快速地填充肚皮,另一种是从艺术的角度去分享食物,是慢慢地品味食物的色香味,品味厨师的手艺。这两者虽然都输入了能量,但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吃肉者,他只是吃,由于饿,肌体便有了一种吃的本能,一种迫切的需求。他自动地、就正如机器人一样地吃着、嚼着,他根本无法去品尝那个味道,他纯粹是机械般地填充食物。这对于动物来说已足够了,但对于人来说却还不够,因为人除了肌体对能量摄人的直接需求外,还随时随地肩负着发展心智的重任。你若只是吃,你就只是动物性的,你就完全停止了心智开启的任务。所以说:当我们在吃食物时,要重视那份吃的东西,要珍重那份天地间独有的佳肴。在吃的时候,要慢慢地咀嚼,要兴奋地品尝,要体味每一口食物的滋味。在不停地品尝中体味中,你便变成了那个味道,那个工艺,那份独特的滋味。当你感觉到甜时,你应该就变成了那个甜的一部分。你的舌头是甜的,头脑是甜的,全身都弥漫着甜的味道。甜作为一个电波,它已全然地进入了你这个导体,且迅速闪及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
享受吃和吃是一种对立。吃是自私的,吃只是占有;而享受吃则是有利于大众的。享受吃是在品尝造物者的劳动成果,品尝他人或大自然的智力结晶,品尝他人的工艺,它是欣赏性的,是利他的。吃是分裂的,因为吃是从整体中把一部分能量强行占为已有,而享受吃则是在欣赏和对他人的肯定中的吃,是具有可持续、再生性的,因此它是整体的。
享受吃肉是带有双重意义的,它不仅使你获得了能量,也开启了你的感官。在享受中,你是主人,食物是仆人。你在品尝中会使你的感官变得越来越敏觉。开发我们对事物、对外界的敏感度,这才是把握了人最特殊的需求。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没有一个不是非常敏觉的人。当然,这种人也并不是天生的敏捷者,他们的敏觉性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次进食触摸、谛听等一切行为细节中进行主动磨炼的结果。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圆满丰盛的人生,无一不是因为他们发展了自身能力的结果。而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一个人的潜能开发和透彻度,却依赖一扇门,这扇门就是我们的知觉器官。我们对外接受的一切信息、能量,都必须首先由眼、耳、口、鼻、舌、身等直接感官体悟而来。若我们只是动物般地吃,我们的感官将会死掉,它们将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当你的敏感度降低时,你将无法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你亦无法感觉到你的存在价值。
你享受食物,就证明你是在主动地与环境接洽、认同和接轨,你就没有故意制造分裂。品尝是美好的,敏感是美好的。如果你更敏感,你的生命也会由此变得活生生的,如果你更活生生,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能量进入你的内心,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更开放?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这样的行为,诸如凑笑。凑笑和享受笑是不同的。凑笑是虚伪地笑,是机械能在脸上制造出来的一个泡沫,它不是出于笑者的本意。凑笑一旦被制造出来,那个分裂同时也被制造出来了。因为,任何凑笑都是不平等的,都存在着上下之分,贫富之分或权力大小之分等,都反映出了一种自卑,深深地自卑。
凑笑是一种狡诈,是一种应和,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失败。而享受笑,则全然不同,那是建设性的笑,生命整体地笑,站在平等的人性基础之上的笑,是自尊自信地笑。享受笑,在笑的时候,你的笑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是内外部统一的笑,这个笑一旦开始,随着笑的力度的增加,你的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会迅速弥漫着那个灿烂的笑,纯然的笑,坦然的笑,此时,你是一扇全然打开的门,外界的能量会及时地进入你敞开的心胸。这种享受的笑是生命整体的表现,而凑笑却做不到这点,它是分裂性的,在笑时它内外是分裂的,自身是分裂的。虽然外表上他也制造了一个笑,但这种笑是消耗性的,是内部充满矛盾的,是流于失败的。他害怕真笑,因为真笑会暴露自己隐藏的心思或狡诈,真笑会使他反而变得不自在。因为一个失败者小声小气说习惯了,他习惯了分裂和失败的方式,若突然要他在大庭广众之中变得大声起来,变得众目睽睽起来,他反而会觉得很害怕。他根本不敢大笑,因为他怕暴露自己的怯弱、胆小和不足。
总之,我们成功的全部信息及能量都必须经过感官这一道门。而在日常行为细节中,我们并没有时时注意开发和强化好我们感官的敏觉度。我们的行为总是分裂的,表面和内心总是分裂的。正如我们在与他人见面时,大家虽也伸出了手,在形式上双方好像是完成了一次握手,但在双方内心深处却并没有真正握住手,他们只是机械地伸出了左手或右手,手是机械的,不知轻重的,眼睛深处是漠然的。虽然双方都制造了一副笑容,但这只是外在的表象;在本质上,双方却都并没有为对方感动,都不曾动过欣赏对方的念头。
只要我们在制造分裂,制造内外不统一,我们就是在对自己的感官不负责任,对自我放任,在放纵窝里斗,放纵能量内耗,在制造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墙,在杂乱中更加陷入被动之中。
无论是吃肉,假笑和礼节般地握手等,人们都只是在做一件事,即走向失败。因为,你的心总是既要顾忌这头,又要顾忌那头,你有太多太多的顾忌,所以你总是顾此失彼,总是越来越疲劳,越提不起劲,越对对方或环境失去兴趣。因为分裂,你总是在加速着失败来临。
每个人都有智力,一种是情感智力,一种是逻辑智力,一种是觉悟智力。无论是情感智力和逻辑智力等,都必须在感官的敏觉度上发展而来。如一个人若只一味地发展他的逻辑智力,而全然不顾感官敏觉度的提高,那么,那种所谓发展了的逻辑智力是浮在空中的,是没有根的。这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假象智力。这正如许多受过逻辑训练的人一样,他们依然在生活中时常被骗子所骗。为什么会如此?问题当然不是出在他缺乏逻辑推理力,而是出在对当时对方信息表达的敏觉辨识力上。想骗人的人,他的内心和外表是分裂的,是不统一的,在言词或肢体语言上是必然会露出蛛丝马迹的。由于你平时没有发展起自身眼光或耳朵的敏觉度,所以,你便成了敏觉度的伤害者。当然被骗是怨不得别人的,你处于那种迟钝的感觉之中,骗子随时都可以将你骗倒的。因为,在平时,你的感官在沉睡,它是静态的,那么,你一直都是负向的过活,从来没有一天是真正有准备的,是警觉的,所以你不可能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机遇。
总之,我们一日之中,与感官打交道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每一次机会强化我们的敏感度。
当我们在夏天吃冷饮时,应缓缓地将其伸人口中,感觉那个清凉,闭起双眼,慢慢地品尝,感觉那个清凉的伸人,而且随着感觉的传播,你已经变成了那个清凉,因为那个清凉正在通过你的舌尖传递给你,且在一瞬间泛化成为你的全部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