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誉者多辱也。誉满主惊,名高众之所忌焉。
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赏誉勿轻,轻则誉贱,贱则无功也。受誉知辞,辞则德显,显则释疑也。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好誉者多辱也
译文
喜好名誉的人多数会遭受侮辱。
解读
追求名誉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包括许多世俗利益的舍弃和个人的艰辛努力。好的名声得来不易,人们对名誉的看重也使之成为“炙手可热”的东西,无人不对之怦然心动,有心取之。由此带来的名誉竞争就远非名誉本身那样简单了,别有用心、心怀嫉妒、巧取豪夺的人在此总会大做文章,对每一个争取名誉的人视为敌手,横加攻击,多方设障,各种侮辱的事于是随时都会强加在每一个求誉者的身上。同时,世俗的偏见和误解,也是求誉者必须闯过的关隘,这就更增加了他们遭受磨难的程度。
活学活用
色欲名利,修身大忌
当色欲如烈火般燃烧起来时,只要想一下病痛的折磨,烈火自然也就冷却得像一堆冷灰;当名利如蜂蜜一样甘美时,只要想一下死亡的情形,那么,什么名利、财富都如同嚼蜡一样的无味。因此,人们应该经常想想疾病和死亡,这样就会避免很多罪恶的行为,从而使进德修业之心逐渐增长。
董卓,在镇压黄巾起义中战功显赫,他率兵进入洛阳,废掉汉少帝,立献帝,而自己则独揽朝中大权。
在立献帝后不久,董卓发现了丁原成为他专权的最大障碍,于是,决定除之而后快,后来便用钱收买了丁原的义子吕布(后收吕布做义子),让他暗中谋害丁原。除掉丁原后,董卓就再也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他肆无忌惮地在朝野上下横行霸道,很多大臣对他是表面效忠,实则憎恨,尤其是司徒王允暗地里对董卓恨之入骨,他决心一定要除掉董卓,于是便想出用养女貂婵对付董卓之计。
王允借吕布宴请宾客之时,刚好展开行动,他派人带了许多珍贵之物送给吕布,吕布不知道居司徒高位的王允给自己送礼是何原因,所以,第二天就去王府回拜,其实最主要的是探明究竟。
王允热情接待吕布,说:“将军还亲自回拜,您是天下的大英雄,这点薄礼不值得放在心上。”吕布本来就是见利忘义之人,王允的厚礼再加上一番称赞,当然心里舒畅得很,自然也就话语多了起来。王允摆酒款待吕布,酒席间命貂婵前来献酒。本来就容貌艳丽的貂婵,经过刻意的修饰更显得楚楚动人,由内室款款走出的时候,吕布一见不由得两眼发直,心中想:“天下真有如此美人!”吕布看得愣住,王允见吕布一直盯着貂婵,知道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于是,便轻轻地推了推吕布,吕布这才发现自己失态,忙掩饰地问道:“小姐是府中什么人?”王允假意漫不经心地说:“是小女貂婵。”随后,让貂婵过来给吕布敬酒。吕布戏貂婵,貂婵佯装羞涩,羞怯地为吕布斟满了一杯酒,双手献给吕布。吕布接过酒杯,还不忘偷看貂婵,恰好貂婵一抬头,二人的目光碰到一起。貂婵赶忙低下头,吕布则直直地盯着貂婵将酒一饮而尽,王允借机对貂婵说:“你陪将军多喝几杯,以后有好多事情,我们还得仰仗吕将军呢!”然后让貂婵坐在身边。
吕布开始非常兴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吕布便有点醉意了,于是,不顾王允在旁,便和貂婵眉来眼去,王允见时机已到,便借故离开。吕布见王允走了,更加肆无忌惮,马上对貂婵问长问短、动手动脚,貂婵欲拒还迎地一一回答。不一会儿王允回到席前,暗示貂婵回避,貂婵起身告辞。
吕布按捺不住,直截了当地问王允:“府上千斤貌美如花,不知何人有此大福,能娶她做夫人?”王允道:“小女还未曾许配,如果将军愿意,我想高攀将军,不知您可否愿意?”吕布一听大喜过望,赶忙参拜王允:“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王允搀起吕布说:“将军不必多礼,嫁给将军是小女的福气,待选个良辰吉日,完成你们的婚事。”吕布再次拜谢了王允,又稍微坐了一会,便满怀高兴地起身告辞了。
王允初步计划成功,便进行第二步,一天散朝后,王允邀请董卓去家中喝酒做客,董卓毫不推辞地答应了。
在王允的府上,董卓酒兴越来越浓时,王允拍手示意:音乐声徐徐响起,随后,一队国色天香、婀娜多姿的歌女,缓缓地走出来,尤其领头的一个,真是美若天仙,光彩照人,董卓看得如痴如醉,半天才回过神来问王允:“这位领头的歌女是谁啊?”王允说:“这是我新买来的歌女,名叫貂婵。”董卓笑道:“不但人美,名字也悦耳。”
王允见董卓喜欢就叫众人退下,专留下貂婵给董卓敬酒,貂婵手捧酒杯缓步上前为董卓敬酒,董卓满脸堆笑问道:“今年多大了?”貂婵低头不语。这时王允在旁说:“她今年17岁,太师如果喜欢,就带回府去吧。”董卓当然乐意接受……
吕布听说此事后,愤怒不已,直接找到王允指责道:“你本来将貂婵许配于我,怎么能出尔反尔,又将她转送给董卓呢?”王允低声说道,不是这么回事,请将军跟我回府,再向您解释,吕布怒气冲冲地同王允一同回到王府。
董卓
吕布质问道:“有人亲眼看见貂婵在太师府中,你还有什么好解释的?”王允见吕布怒火中烧,便先给他让座,倒茶,见吕布情绪稍稍稳定了才假装无可奈何地说:“那天,太师到我家中饮酒,无意间看见貂婵,便十分喜爱,他假说府中缺人侍候,暂时让小女过去,一旦找到合适的人,就将她送回来,将军知道,太师的要求没有人敢违抗,我当然也不例外,我能说什么呢?”
吕布听后,也觉得合情合理,无可指责,就向王允赔罪,然后离去。吕布越想越气愤,“煮熟的鸭子给飞了”,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可是,又无可奈何!整晚坐卧不安。
第二天一早,吕布实在按捺不住,就来到董卓的府中打探消息。侍卫告诉吕布,太师还未起床呢,吕布急得团团转,但又不好意思表现得太明显。
等了好大一会,董卓才出来,问吕布有什么事,吕布不知如何回答,只说没什么事情,只听说义父得了美人,特地前来贺喜的。董卓听后大喜,夸吕布有孝心,还派人将貂婵叫出来与吕布相见。貂婵在吕布面前故意愁眉不展,而且趁董卓不注意时,还用手势告诉吕布自己是被逼无奈的。吕布看了心中更加凄苦。
上朝时间一到,董卓和吕布一同而行。见过皇帝后,董卓留在朝中处理政务,吕布乘机急忙来到董卓的府上与貂婵私会。哪知两人正在难舍难分时,董卓突然回来,见到他们情意绵绵的样子,当即大喝一声拔剑直奔二人而来,吕布见势不妙扔下貂婵就跑……
吕布躲在家里不敢上朝,王允得知后,将吕布请到府中,假装问吕布为何愁容满面,吕布便将在董卓府上发生的一幕如实地告诉了王允。王允听后,怒气冲冲地说:“没想到,董卓竟然荒淫霸道到这种地步,连我的女儿也给糟蹋了不说,那可是他儿子的妻子啊,你我二人遭受如此大辱,今后该如何见人!不知将军如何,我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的……”
吕布也当即拍案而起,咬牙切齿地说:“我一定要杀死董卓,报夺妻之仇,否则誓不为人。”王允见状赶忙又烧了一把火,说:“杀死董卓,不但为自己报仇,还为国家除去一害,名留千古啊。”吕布听了伏地而拜说:“我愿意听从您的调遣。”数日之后,董卓在去未央宫的路上死于非命。
智慧金言
人经常想想事物的对立面,才不至于做出随心所欲的荒唐事情。人生在世,最好多为自己修些德性,尽量控制对色欲名利的渴望。如果为了欲望而丧失本性,就会自取灭亡。
誉满主惊,名高众人所忌焉
译文
赞誉太多君主就会惊恐,名声太高就会招来众人嫉恨。
解读
俗话说功高震主、树大招风,名誉给人造成的伤害往往是出人预料的。知道这一点。在名誉面前就该有所停止,有所顾忌,而不要求之太过了。上司的心理和众人的欲望往往左右着一个人的进退举止,不照顾这些层面而一意孤行,其副作用不仅可以毁了一个人的努力,更能毁灭一个人的一生。上司主宰着下属的命运,众人牵扯着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如果能从这个大背景下考虑名誉的取舍,自己才能真正从中获利。
活学活用
富贵多忧险
财富愈多的人,愈怕失去财物,由此可知富有的人不如贫穷的人无忧无虑,两袖清风不怕抢也不怕偷;身份地位很高的人,忧患自己的地位被人争走,可见为官不如平民那样逍遥自在。
俗语说:“谩藏诲盗。”又说:“多藏厚亡。”金钱是招祸之根。在金钱储存太多的时候而没有预留退身之计,那么在他失败的时候很可能是一塌糊涂,反而没有其在平安的时候过的自在。
富豪长者,一旦破产,就会因债主逼迫而亡身,连一个普通人都比不了。所以,有钱的人的忧患远比贫穷人的多。
迈高步的人在他跌倒的时候总要比一般人来得快些。这就像是地位高贵的人,不及身份卑贱的人常能保持安稳。这里没有说富贵可厌而贫贱可爱,实在是因为世人多半知道富贵的利,而不知道其害。仅知道贫贱的苦而不知其乐,明白了贫富的利害得失,就知道富贵不足贪,贫贱亦不足厌,这也是我们追求和提倡的做法。
曾经有一个富商,生意做得红火,只是由于每日操心、算计,多有烦恼。紧挨他家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夫妻俩以做豆腐为生,虽说清贫辛苦,却有说有笑。
富商的太太见此心生嫉妒,说:“别看咱家里嵌银铺玉,可我觉得还不如隔壁卖豆腐的穷夫妻,他们虽说穷,可快乐值千金呀!”
富商听太太这样讲,便说:“那有什么!我叫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言罢,他一抬手将一只金元宝从墙头扔过去。
第二天清晨,那对穷夫妻发现了地上有块历不明的金元宝,都说发财了,欣喜异常,再不用磨豆腐了。那么用这些钱干点什么呢?他们盘算来,盘算去,又担心被左邻右舍疑心偷窃了钱财。如此这般做的结果却是他们茶饭不思,寝席不宁。果真从此再也听不到他们的笑声了。那个一墙相隔的富商对他的太太说:“你看,他们不说了,不笑了,不再唱歌也不再快活了——当初我们不也是这样开始的吗?”这富商也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就是钻进了钱眼里欲罢不能。通常情况下剥夺人生的快乐与其说是刀兵相见,不如说是物欲圈套,耗尽我们生命的与其说是穷困的折磨,倒不如说是琐碎的诱惑。人生一世,把我们弄得心灰意冷、精疲力竭的有时并非明火执仗的敌人,往往就是被名缰利索死死纠缠的我们自己呵!
有些时候,剥夺人生快乐的与其说是刀兵相见,不如说是物欲圈套,耗尽我们生命的与其说是这穷困的折磨,不如说是琐碎的诱惑。
智慧金言
孔子说:“鄙夫!可与事君也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人处富贵之中能思贫贱之乐足见其平日修养,但许多人在贪求富贵的时候却往往不能看到不及。其实此时不须想贫贱之人之事,想想自己生老病死时只盼望能多活一天,只盼能在白云下散散步的情形,争名求贵,夺财争富之心自然便会平息。
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
译文
名誉有虚假的,谄媚的人用它来欺骗他人。
解读
名誉的真伪,许多人是懒得分辨的;加诸在自己身上的名誉,人们大多喜欢接受。人性的这一弱点,最容易为人所利用而不自知,从而掉入他人的陷阱。特别对有权有势的人来说,由于他们位高权重,人们出于各种目的都会极力恭维他,谄媚者更会花言巧语,大唱赞歌,以此讨其欢心,这就更该引起有权有势者的警惕了。无端吹捧自己的人,不仅人品有疑,而且必有图谋,陶醉其中者只能为他们所驭使。
活学活用
不妨冷眼看世界
用冷静的眼光观察别人,用冷静的耳朵来听言论,用冷静的情感来主导意识,用冷静的头脑来思考道理。
袁枚说过:“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
常言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古人强调的“忍”、“恕”等等修身之理无不和“冷”带些关系,因为只有情冷才能心静。热情如火可以给人以生命力和无限温暖,但是冷静如水却有助于思考精深判断准确。
“冷眼看世界”是一种高超的生存哲学和处事谋略。以冷静的眼光看人就不会被其外表所欺骗;以冷静的耳朵倾听别人的话语就不会偏听偏信,更不会误信小人的谗言被小人算计陷害;用冷静的态度对待外界给予自己的指责或表扬,就不会大喜大悲;用冷静的头脑思考各种道理,更是一种智慧。
一个成熟的人是冷静的,处世是明智的,这样遇事才不会感情冲动不知所措,做事才会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人生在世,常常会遇到令人迷惑和苦恼的境况,自己无法弄明白的时候,或无须、不值得为此自己花费太多精力的时候,要能够学会等待,学会冷眼观察,不要玉石俱焚,不要纠缠不清。
唐代苏州寒山寺的两位名住持寒山和拾得对此有过一番很精彩的对话。
一日,寒山问拾得:“今有人侮我,冷笑笑我,藐视目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
拾得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他。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
这可算是冷眼处世的最高境界了。虽然这种忍耐是消极避世的办法,但“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却别有一番正气在,包含了一种俯视人生的姿态和淡泊处之的风骨。
《旧唐书·娄师德传》记载,娄师德是一个既有学识又气量宽宏的人,名相狄仁杰就是他举荐的,但狄仁杰入相后,并不知此事,还因为看不惯娄师德而经常排斥他,以致后来娄师德只好出京城而远到边地去任职。武则天知道后,就拿出往日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的表章给狄仁杰看,说你怎么这样对待有恩德于你的人呢?狄仁杰看了,大为惭愧地说:“他从来也不与我辩是非,也不对我说这件事,我受娄公如此包涵还不知,我比他真是差得太远了!”娄师德在朝廷身居要职,为官几十年,谦恭勤谨,从不懈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矛盾重重的中枢机构中从未有过帮派之争,也未有大起大落的经历,始终备受推崇,这与他稳重的处世风格是息息相关的。
智慧金言
适时地“冷眼看世界”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是一种智者之举。
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
译文
名望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明智的人不会自我赞扬。
解读
树立声望、培养形象有多种方法,但自吹自擂是绝对禁忌的。如果不在此止步,想树立声望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了。谦逊是名望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赢取名声的一个根本,认识不到这一点,只能归于愚蠢。那些幻想通过权势、武力、威逼、收买等手段为己立威的人已然大错,何况自我夸耀呢?相信他人的违心赞颂,危险就不远了。
活学活用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
人生的志气要高远旷达,却不能轻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总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到了一定程度,才会猛然爆发出来。做事情要善于未雨绸缪,如果事到临头才去应对,难免会疏漏百出。
拓跋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