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吕氏春秋》学生活
21742300000041

第41章

开春论·期贤

题解

本文以明火照蝉为例子,指出君主只要贤德,那么贤士就会像蝉扑火一样朝着君主飞来。还列举了卫有十士而赵简子不敢讨伐、魏礼段干木而秦不加兵的例子,阐述了贤士的关键性作用。

原文

今夫爚蝉者,务在乎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何益?明火不独在乎火,在于暗。当今之时,世暗甚矣,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上,其归之也,若蝉之走①明火也。凡国不徒②安,名不徒显,必得贤士。

赵简子昼居,喟然太息曰:式闾礼士“异哉!吾欲伐卫十年矣,而卫不伐。”侍者曰:“以赵之大,而伐卫之细③,君若不欲则可也。君若欲之,请令伐之。”简子曰:“不如而④言也。卫有_上十人于吾所,吾乃且伐之,十人者其言不义也,而我伐之,是我为不义也。”故简子之时,卫以十人者按赵之兵,殁简子之身。卫可谓知用人矣,游十上而国家得安。简子可谓好从谏矣,听十士而无侵小夺弱之名。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问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间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骄之?段干木光⑤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君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君乃致⑥禄百万,而时往馆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⑦乎!”秦君以为然,乃按兵,辍不敢攻之。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其功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⑧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不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

注释

①走:奔向。

②徒:无缘无故。

③细:小。

④而:你。

⑤光:炫耀。

⑥致:给与。

⑦加兵:用兵。

⑥量:犹“满”。

译文

现在用火照蝉的人,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使得火光更加明亮、摇动树木而已。火光不明亮,就是摇动那些树枝又有什么作用呢?火光的明亮不仅在于火光的本身,也在于黑暗的衬托。而今这个时期,世道黑暗到了极点,君主中如有彰明自己德行的,天下的贤士都归附了他,好比蝉奔向了明亮的火光一样。一般来说国家没有无缘由的安宁,名声也不是无缘由的显赫,一定要得到贤士的辅佐才能够做到。

赵简子白天闲坐,感慨叹息道:“不寻常呀!我计划讨伐卫国已经十年了,如今卫国始终没有讨伐成功。”侍奉的人道:“强盛的赵国袭击弱小的卫国,陛下就是不想行动而已啊!假如陛下决定攻打卫国,那么臣子愿去。”赵简子道:“这件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卫国有十个贤士在我这里,假若我去讨伐的话,这十个贤士就会认为我是个不义的人。如果我真的袭击了卫国,那么我就是做出了不义的事情。”所以,赵简子在位的时候,卫国的十位贤士阻止了他的计划,一直到赵简子去世。卫国应该说是懂得用人的,使十个贤人出游赵国从而获得了本国的安全。赵简子也算得上是愿意听取劝谏的人了,遵从了士人的意见,而免除了侵略弱小国家的恶名。

魏文侯经过段干木生活的巷子里,手扶轼木表示敬意,他的下属道:“陛下为何扶轼呢?”他回道:“这不是段干木居住的地方吗?因为他是个贤能的人啊!我不敢不扶轼以表尊敬啊!何况我听说段干木从来没有以自己的德行与我交换君位,怎么能够对他傲慢无礼呢?段干木在德行上得到显赫的名声,我只是在地位上显赫;他在道义上富有,我只是在财富上富有。”他的下属道:“是这样,您为何不让他做相国呢?”然后魏文侯就请他作了相国,段干木不愿意接受。魏文侯给了他丰厚的俸禄,并且时常来探望他。百姓知道了都很高兴,相互传诵道:“本国的君主喜欢公正,把段干木来尊敬;本国的君主喜爱忠诚,把段干木来推崇。”没有过多久,秦国欲袭击魏国,司马唐进谏道:“段干木是个贤能的人,魏国尊重他,天下没有人不明白,也许不能够讨伐的。”秦君考虑司马唐说的有道理,然后就让部队停止了,不去讨伐魏国。魏文侯应该说是会用人的人啊,以前听说君子用兵没有人看见军队的行动,大功就已经告成了,也许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粗鄙的乡下人用兵,鼓声如雷,喊声惊天动地,尘土满天,剑飞如雨,扶持伤病,抬运尸体,蹂踏尸体,血流成河,无辜的百姓横尸遍野。国家、百姓的生死存亡还是无法预料,这种情况远离仁义太远了。

活学活用

明朝的开国之君洪武帝朱元璋,也是一个善于访贤的明君。他多次对手下说:“贤才是国家的宝贝,没有贤者的国家是寸步难行的。要想治理好国家和军队,就得有贤才。”起先在起义的时候,一个叫邓愈的大将就向朱元璋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字叫朱升,博学多识,天文地理样样精通,隐居在石门山著书立说。朱元璋心中对他十分倾慕,于是就在作战间隙来到石门山寻访朱升。朱升隐居在大山的密林深处,朱元璋一行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来到了他们的门前。朱元璋亲自上前叩门,门开以后,只见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朱元璋恭敬地问:“请问名儒朱升先生是否住在这儿?”朱升一见朱元璋,就猜出几分,于是就笑着问到:“我正是朱升,请问将军是何方人士,有何见教?”随同前来的邓愈说:“他是红巾军元帅朱元璋!”朱升一听是朱元璋大驾光临,连忙说:“不知大帅驾到,有失远迎,还请多多包涵!”朱元璋诚恳地对朱升说:“我原来是一介草民,蒙大家厚爱,做了首领,我立志解救苦难中的百姓。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求教,还望您多教我!”朱开赶忙将朱元璋一行让进屋里。大家进行了愉快的交谈,朱元璋说:“当今的形势之下,依您看我该怎么办?”朱升觉得朱元璋如此看重自己,内心十分感激,于是毫无保留地敞开了心扉,说:“我觉得您要成就大业,一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朱元璋赶忙问:“哪三个方面呢?”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想了想,说:“您的意思是让我建立巩固的后方,加强兵力,发展农耕,不露锋芒,从长计议。听了您的话,我觉得茅塞顿开。”朱升见朱元璋理解得如此透彻,连连点头赞许。后来,朱元璋一直按朱升的建议去做,并力邀朱升出山,与自己一起共谋大业。在朱元璋精神的感召下,一大批人才都集中到了朱元璋的麾下,为建立明朝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智慧金言

国君如果能昭明自己的德行,天下的士人归附他,就像是蝉奔向明亮的火光那样。任何国家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安定,国君的名声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显赫,一定要得到贤士才行。

开春论·爱类

题解

本文讲述了神农亲耕,墨子非攻,大禹治水,及惠施主张王齐王而使人民长寿都表现了爱类。

原文

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故仁人之于民也,可以便①之,无不行②也。神农之教曰:“上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贤人之不远海内之路,而时往来乎王公之神农采药图朝,非以要利也,以民为务故也。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王也者,非必坚甲利兵选卒练士也,非必隳人之城郭,杀人之士民也。上世之王者众矣,而事皆不同,其当世之急,忧民之利,除民之害同。

公输般为高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荆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王曰:“然。”墨了曰:“必得宋乃攻之乎?亡其不得宋且不义犹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且有不义,则曷为攻之?”墨子曰:“甚善。臣以宋必不可得。”王曰:“公输般,天下之巧工也。已为攻宋之械矣。”墨子曰:“请令公输般试攻之,臣请试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公输般九攻之,墨子九却之,不能入。故荆辍不攻宋。墨子能以术御荆免宋之难者,此之谓也。

圣王通士,不出于利民者无有。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日鸿水。禹于是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干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勤劳为民,无苦乎禹者矣。

匡章谓惠子曰:“齐王之所以用兵而不休,攻击人而不止者,其故何也?”惠子曰:“大者可以王,其次可以霸也。”匡章曰:“公之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到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欲必击其爱子之头,石可以代之。”“公取之代乎?其不与?”“施取代之。子头,所重也;石,所轻也。击其所轻以免其所重,岂不可哉!”匡章曰:“齐王之所以用兵而不休,攻击人而不止者,其故何也?”惠子曰:“大者可以王,其次可以霸也。今可以王齐壬而寿黔首之命,免民之死,是以石代爱子头也,何为不为?”民,寒则欲火,暑则欲冰,燥则欲湿,湿则欲燥。寒暑燥湿相反,其于利民一也。利民岂一道哉!当其时而已矣。

注释

①便:利。

②行:为。

③见:显示。

译文

对他物仁爱,对人不仁爱,这不能算是仁。对他物不仁爱,对人仁爱,这可以称为仁。所谓仁,就是指对他的同类的仁爱。因此,仁德的人对于百姓,只要可以使百姓获得利益,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神农教化道:“壮年的男子不耕种,天下就会有人饿死;年轻的女子不绩麻,天下就会有人挨冻。”因此神农亲自下田耕种,他的妻子亲自绩麻,来表示他们为了百姓的利益。贤能的人不担心海内路途遥远,经常来往于君主的朝廷,这不是为了谋求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百姓的公利。君主假若以为了百姓谋取利益为自己的主要职责,那么天下的人就会来归顺他的。称霸天下,不一定要用坚利的盔甲、锐利的兵器,挑选精兵猛士,并不一定要毁坏别人的城郭,杀戮别人的臣民。历史上称王的人不少,但是情况各不相同,只是他们承担社会的危难,关心百姓的利益,消除百姓的灾祸是没有差别的。

公输班制造了高大的云梯,计划用它来袭击宋国。墨子听说后,就从鲁国出发,前往楚国。他把衣服撕裂用来裹脚,日夜不停地走,十天十夜才到达了楚国的都城。他拜访了楚王道:“我是北方卑微的人,听说君主要攻打宋国,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楚王道:“是的。”墨子道:“君主是不是特别想得到宋国所以才袭击它的呢?还是为了即使得不到宋国就是落得个名声扫地也要袭击宋国呢?”楚王道:“如果是这样的结局,为什么还要袭击宋国呢?”君臣惕益墨子道:“好的!我认为陛下的计划是不会成功的。”楚王道:“公输班是天下难得的巧匠,已经做好了袭击宋国的武器了。”墨子道:“那就让公输班试着袭击,我试着防守。”然后公输班设置了入城的器械,墨子也准备了防守的设备。公输班进攻了几次,墨子就几次击退了他,攻不到城里去,因此楚国就停止了袭击宋国的计划。墨子能够设置防守抵御楚国从而使宋国获救,说得就是这件事情。

圣明的君主和通达的贤士,他们的言与行都是为了百姓的利益。以前,在上古时代,龙门山还没有开凿,吕粱山还没有打通,黄河水漫过了孟门山,大水泛滥横流,无论丘陵、沃野、平原、高山,所有的都被淹灭了,百姓把这个称为“洪水”。大禹疏通了黄河,疏导了长江,筑起了彭蠡湖的堤防,使得东方的洪水消退,把一千八百多个国家救活。这就是大禹的功绩。勤勤恳恳为百姓服务,没有像大禹这样辛苦的了。

匡章对惠子说:“齐王用兵不止,征战不休,这是为什么呢?”惠子说:“从大的方面说,可以成就王业;从小的方面说,可以成就霸业。”匡章对惠子道:“您的思想县抛弃尊位,如今齐王被尊为王,为什么言行不一致呢?”惠子道:“而今如果这边有一个人,必须要打爱子的头,而石头可以代替爱子的头。”匡章道:“您是拿石头代替呢,还是不这样做呢?”惠子道:“我当然会拿石头代替爱子的头,因为我看重的是爱子的头;石头是我不在乎的东西。击打我所不在乎的而使得我看重的难受困苦,不可以吗?”匡章道:“齐王用兵不休,攻占不止,这是为何呢?”惠子道:“这样做如果收获大就可以称王,收获少也可以称霸。如今可以用尊齐王为王的方法来保全百姓,使他们健健康康,免于死亡,就是用石头代替爱子又有什么不可以呢?”百姓寒冷了希望得到温暖,炎热了希望得到冰,干燥了希望得到潮湿,潮湿了希望得到干燥。寒冷与炎热、干燥和潮湿是相反相成的,但是它们在有利于百姓的方面是一样的。为百姓谋取利益不一定只有一种方法,只不过适合适宜罢了。

活学活用

召信臣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廉吏,他是一个处处为百姓着想的好地言官,对老百姓特别仁慈。在做南阳太守的时候,有一年,如信臣在闲季节下令征发民力,要给百姓办一件他们想不到的事情。等到百姓聚集在他们前的时候,召信臣对大家说:“我准备趁你们现在不忙的时候,在各大咱边上建一些凉亭,不会耽误大家很多时间的。”众人感到不解:“建凉亭干什么呀”?“到时候就知道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干活吧!”于是,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很快,在各大公路的两旁,一座座的凉亭建成了。等到盛夏季节来临的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了人们歇息、纳凉而建造的。召信臣为百姓考虑的实在是太多了。南阳地区经常闹旱灾,甚至年景不好时,还会颗粒无收。召信臣非常着急。他一边向有经验的老者请教经验,一边到处寻找水源。一个随从告诉他说:“南阳一带原来是有几个小泉的,但已经堵塞了。”召信臣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于是下令修整开通水泉。又修了不少的大水池,在不用水的时候,就把水贮存在水池里。这样,南阳的水泉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干旱问题得到了解决。当地百姓过上了旱涝保收的安定日子,所以,南阳的百隆非常敬重召信臣,都称分他为“召父”。

智慧金言

对其他物类仁爱,对人类却不仁爱,不能算是仁;对其他物类不仁爱,只是对人类仁爱,姑且也可以算是仁。所谓仁,就是对自己的同类的仁爱。所以仁德的入对于百姓,只要可以使他们得利,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去做的。

开春论·贵座

题解

本文列举了吴起用兵、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位子,伶悝佯死和力士吾丘鴧的故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在激烈的争战中反应迅速、善于应变的重要性。

原文

力贵突①,智贵卒。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与驽骀同。所为贵镞矢者,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

劣马

吴起谓荆王曰:“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有余,臣不得而为也。”于是令贵人往实②广虚之地。皆甚苦之。荆王死,贵人皆来。尸在堂上,贵人相与射吴起。吴起号呼曰:“吾示子吾用兵也。”拔矢而走,伏尸插矢而疾言曰:“群臣乱王!”吴起死矣,且荆国之法,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吴起之智可谓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