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吕氏春秋》学生活
21742300000044

第44章

尧把天下传给了舜,在诸侯的面前敬礼他,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自己的十个儿子做他的臣子,自己则面北拜他,把自己的位置降到了最低。伊尹是个厨房的奴隶,传说是殷商的刑徒,后来却做了天子的相国,许由这些都是卑贱的人。大禹东行到扶桑,太阳升起的九津、东方的原野,到树木丛生的地方,到摩天的高山、鸟谷、青丘之乡、到黑齿之国;南行到交趾、孙朴、续满之国,到生产丹粟,生长漆树、泉水喷涌的九阳山,到羽人、裸民之国,不死国;西行到三危之国,巫山之下,吸风饮露的仙人居住的地方、积金之山,奇肱、一臂、三面之国;北到人正之国,大海尽头,衡山之上,犬戌之国,夸父追日之国,禺强居住之所,积水、积石之山。大禹不敢怠慢,为百姓操劳,面色漆黑,身心疲惫,行路不稳,四处寻求贤能的人,一心使得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这真是勤劳到了极点。结果得到陶、化益、真窥、横革、之交这几个人为自己的得力助手。终于使得自己的功绩铭刻于金石、铭记于盘盂。

以前尧到大泽去拜访许由道:“十个太阳都出山了,火炬还是不肯熄灭,这不是徒劳吗?您来做天子,天下会治理得更太平,请让我把天下托付给你吧。”许由推辞道:“您这么说的缘由是不是您在位的时候天下得不到好的治理吗?如今已经是天下大治了。是为了我自己吗?啁噍在林中筑巢所占领的不过是一枝而已啊!鼹鼠到河里喝水,也不过是为了喝饱肚子而已。您还是回去吧!我哪里用得着天下呢?”然后就到了箕山脚下、颖水北岸,种田为生,始终没有治理天下的想法。

因此贤能的君主唯才使用,不会因为是自己的亲属、私爱、近习、故交而去任用他,这样贤人就会聚居到一起了。这些人聚居到一起,天下不会受到什么损害,鬼神不会降灾,他人无法算计,这就是五常的根基。

皋子被大家怀疑为要窃国,他就把南宫虔、孔伯产等贤人招进来,于是大家就停止了非议。

晋国要袭击郑国,就派叔向到郑国访问,探查郑国有没有贤能的人。子产向他咏诗:“如果你心里在思念我,就请提起衣服渡过洧水;假如你不把我思念,难道我就没有其他人相随吗?”叔向回到了晋国,道:“郑国有贤能的人,子产在位,不能够袭击啊!子产咏诗流露出其他的意思,不能袭击的。”晋国于是就停止了这个计划。孔子道:“《诗经》有云:‘国家的强盛在于有贤能的人辅佐。’子产的诗,使得郑国免于一场祸患啊。”

活学活用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是楚国有名的贤相。他自小就聪慧过人,对人颇有仁爱之心。成人后又是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据说,在孙叔敖七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天,外出帮家里拾柴的孙叔敖刚出去了没多久,就急匆匆地哭着跑了回来,一进家门,就抱着妈妈伤心地大哭起来。妈妈吓坏了,忙问他怎么了,孙叔敖哭着说:“妈妈,我快要死了!”妈妈一下被搞得莫名其妙,就说:“你到底怎么了?”孙叔敖抽噎着说:“我看到了一条两头蛇,我真的看见了!”原来在当地有一种说法,认为两头蛇是不祥之物,谁看见它谁就要死。人们都这样说,所以连小孩子也深信不疑。就在刚才孙叔敖出去的时候,他看见了这条两头蛇,吓得转身就跑,刚跑了几步,他又停了下来,心想:“我已经看见它了,看来是必死的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如果别的小朋友看见了,不也得死吗?”想到这里,孙叔敖鼓足勇气,又返了回去,看见那条蛇还在那里,就捡起一起大石头,几下就把蛇打死了。打死了蛇,他才想起害怕,哭着回家找妈妈了。

妈妈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以后,对他说:“你把蛇埋掉了?”孙叔敖点点头。妈妈笑着说:“好孩子,不用怕,你做得很对。好人总会有好报的,你不会死的。”孙叔敖果真没有死。

后来他当了楚国的令尹,全都城的百姓都来向他表示祝贺。但这里面却有一位老者身穿白色的粗布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给他作吊。孙叔敖端正了自己的衣服装束后,出来接见了老者,对他说:“楚王不知道我的不才,命我做令尹,接受了百姓的信赖,大家都是来祝贺的,惟独您来作吊,请问其解。”老者说:“当然有解。自己已经很尊贵而对别人傲慢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官位很高而又把持大权的人,国君就会讨厌他;俸禄很多而不知满足的人,将要处于忧患的地位。”孙叔敖再次拜谢老人,诚恳地说:“老人家,我愿意再听听您其他方面的教导。”老人就继续说:“地位增高而心意更加谦卑,官位提高而更加小心谨慎,俸禄增多了而更谨慎得不敢领取,您能谨慎地做好这三件事,就足以做好您的令尹之官了。”

孙叔敖正是在关键时刻虚心听取了别人的意见,才取得了日后事业的成功的。

智慧金言

要使身体安定、国家安宁、天下太平,就必须依靠贤人。古代治理天下的共有七十一位圣王,从《春秋》看,自鲁隐公到鲁哀公一共是十二代,在这期间,诸侯获得君位和失去君位,其道理是一样的。得到贤人,国家没有不安定的,名声没有不显赫的;失去贤人,国家没有不危险的,名声没有不耻辱的。

慎行论·察传①

题解

本文阐述了必须对传言加以了解,才能够正确地作出判断。并且认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文章的意图是向君主提供治理国家的策略,列举的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使得文章更加有说服力。但是对于察的方法没有详细的说明。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猩,猩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句践于太宰豁,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定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卜商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③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④,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注释

①察传:审查谣言。

②审:审察。

③节:关键。

④汲:打水。译文

对于听说到的传言一定要调查清楚。多次辗转相传,这么一来就会颠倒黑白,是非不分,把狗说成是玃,把玃说成是母猴,又说母猴像人,这样传下去的话,人和猴相差太远了。这就是愚昧的人所造成的大错的缘由。

把听说的传闻加以审查的话,就会带来好的结局;如果把听到的传闻不加以核实,还不如不听到的好。齐桓公从鲍叔那边听到了一些管仲的事情,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听到了孙叔敖的一些情况,听到后加以审察,这也是称霸诸侯的缘由啊!吴王夫差从太宰噽听说了关于越王勾践的论说,智伯从张武那里听到了赵襄子的议论,听到后不加以审察,所以,国家和人都被消灭了。

一般来说听到传闻一定深入审察,关于人的传闻一定要用常理加以检验。鲁定公问孔子道:“听说舜的乐工夔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道:“以前,舜计划用音乐来教化百姓,然后就让重黎经过民间的选拔就把这位乐工请进来,推荐绐了舜。舜就任命他为管音乐乐正,以使这位乐工定六律,和谐五音,以调合八风,天下完全被征服了。重黎打算再找像他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的精华,是政治得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可以使得音乐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这位乐工能够和谐音乐而且用它安定百姓。像他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够了。’因此并不是说这位乐工只有一只脚的意思。”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要出去打水,他家经常有一个专人在外。等到他挖了一口井,就告诉别人说:“我挖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以后,就传言道:“丁家打井挖出来一个人。”国人谈论这件事就被宋国的君主听到了,派人问丁氏。丁氏道:“我是说得到一个人使唤,不是从里面挖出来一个人。”对传闻假如这样方法不当地寻根问底,还不如没有听到呢。

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听到有人读史书,就道:“晋国的军队三豕渡过了黄河。”子夏道:“不对啊!‘三豕’是‘己亥’。‘己’和‘三’形体相近,‘豕’和‘亥’写法很相似。”到了晋国一问,果然说晋军在己亥这天渡过了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乎错误但是其实是正确的,也有许多似乎正确其实却是错误的。正确和错误的界限,不得不加以区别。这是连圣人都要慎重对待的。既然这样,那么如何慎重对待呢?就是要顺应实际和人事的常理来对听到的传言审察,这样做就可以分清楚是非从而了解到事情的本来面目。

活学活用

春秋时期鲁哀公问孔子说:“听说舜的乐正夔只是一只脚,是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利用音乐把教化传布到整个天下,于是让重黎把夔从民间选拔出来,推荐给国君。舜就任命他为乐正。夔正定六律,和谐五声,以调和八风,因而天下完全归附。重黎还想多找几个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之气的精华和政治得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使音乐和谐,以此安定天下。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所以说‘夔一足’,并不是说夔是一只脚啊!”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要外出打水,所以经常有一个人要在外面。后来他家也挖了水井,他就对人说:“我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说:“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于是这件事情越传越神乎,国人也都在议论这件事。国君听到后,就派人间丁家。丁家人说:“我是说我省去了一个外出打水的人,不就是得到了一个劳动力吗?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还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夏到晋国去,路过卫国,听到一个人在读史书,说:“晋国军队三豕过黄河。”子夏说:“这是不对的。‘三豕’应是‘己亥’。‘己’和‘三’形体相近,‘豕’和‘亥’写法类似。”到了晋国一问,果然是晋国军队在己亥这天过的黄河。

范滂是东汉末年人,以刚正廉洁而闻名。在他被任命为汝南郡的郡功曹期间,他与地方上形形色色的违法事件作斗争,铁面无私,对自己的亲属也毫不例外。一次,范滂的外甥李颂做了坏事,乡亲们都很厌恶他,背地里也都议论纷纷。当地太守见是范滂的外甥,也就网开一面。不但没有处理他,还要给他安排地方官来做。范滂知道后,很生气,坚决不允许让李颂做官。汝南郡的一些人造谣来诬陷范滂,说范滂在当地结党营私。东汉末年,社会政治已经腐败透顶,受到诬陷的范滂被捕入狱。狱吏对囚犯们讲:“所有入狱的人,都要祭祀皋陶。”其实,无非就是要从囚犯们的身上捞一点油水而已。一些囚犯怕受皮肉之苦,纷纷拿出自己身上的银子。范滂说:“不要搞错了,皋陶是古代的贤人,是正直的法官。他知道我是无辜的,一定会把我的案子告到天帝那里。如果有罪,祭祀也没用。”狱吏没有捞到油水,就变本加厉地折磨囚犯。范滂每次都是要求先用刑,以减轻大家的痛苦。汉桓帝派王甫来审理案子。王甫问范滂说:“你身为人臣,为什么要结党营私呢?”范滂说:“我没有结党营私,只是惩恶扬善而已。”王甫也被范滂的一身正气所感染,释放了范滂。但是,在那样一个邪气当道的年代,范滂终究没有逃脱处罚。在建宁元年(168年),汉灵帝又下令逮捕了范滂。范滂被杀害时,年仅三十三岁。

智慧金言

听到传闻不可以不审察清楚。多次辗转相传,白的也说成是黑的了,黑的也说成白的了。狗像猩,猩像母猴,母猴像人,但是人和狗就相差远了。这是愚蠢的人造成大错误的根源所在。

贵直论·贵直

题解

本文主要阐述了作为君主如何虚心听取良言,这是关系到事业的得失成败,以及国家生死存亡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本文指出君主要尊敬那些敢于直接进谏的人,对于他们的意见要虚心听取采纳。本文通过举出正反的例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来说明对于忠诚的贤士用不同的方法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

原文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

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对曰:“意恶能直?意闻好直之上,家不处乱国,身不见污君。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宣王怒曰:“野上也!”将罪之。能意曰:“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上乎,将以彰其所好邪?”王乃舍之。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主之所恶也。

狐援说齐湣王曰:“殷之鼎陈于周之廷,其社盖于周之屏,其干戚之音,在人之游。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王必勉之。其无使齐之大吕陈之廷,无使太公之社盖之屏,无使齐音,充人之游。”齐王不受。狐援出而哭国三曰,其辞曰:“先出也,衣缔纶;后出也,满囹圄。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走而不知所处。"齐王问吏曰:“哭国之法若何?”吏曰:“斫。”王曰:“行法。”吏陈斧质于东闯,不欲杀之,而欲去之。狐援闻而蹶往过之。吏曰:“哭国之法斫。先生之老欤昏欤?”狐援曰:“曷为昏哉?”于是乃言曰:“有人自南方来,鲋入而鲵居,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慎德君子墟。殷有比干,吴有子肯,齐有狐援。已不用若言,又斫之东闾。每斫者以吾参夫二子者乎!”狐援非乐斫也,国已乱矣,上已悖矣,哀社稷与民人,故出若言。出若言非平论也,将以救败也,固嫌于危。此触子之所以去之也,达子之所以死之也。

赵简子攻卫附①郭,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犀蔽屏橹之下,鼓之而士不起,简了投桴而叹曰:“呜呼!上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了艴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上也。文公即位二年,底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了乃去犀蔽屏橹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上毕乘之。简子日:“与②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枹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注释

①附:逼近。

②与: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