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君派官吏用皮革套住管仲的双手,用胶带粘住他的眼睛,把他装在一个大大的皮口袋里,放在车上给齐国送去。到了齐国边境,齐桓公派人用朝廷的车来接管仲,点起火把祛除不祥,又杀了公猪来举行血祭。恢复了管仲的自由,带他一起回到了齐国国都。齐桓公命令主管官吏扫除宗庙,设置筵几,把管仲进荐给祖先。说:“我自从听了管仲的谈论,目光越发明亮,耳朵越发灵敏。我准备用他为相,不敢擅自决定,冒昧地以此请求先君。”齐桓公说完,就回头命令管仲说:“管仲辅佐我!”管仲退避了几步,向齐桓公再拜叩首,接受了命令,而后离开了宗庙。以后管仲治理齐国,只要有功,齐桓公一定要先奖赏鲍叔牙,说:“使齐国得到管仲的是鲍叔牙啊!”齐桓公可以说是知道如何行赏的了。知道赏赐根本,过失就无从发生了。
智慧金言
贤明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仁德,一般的人同人亲善根据的是这个人的功业,不肖的人同人亲善根据的是这个人的财富。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位伯乐;得到十口宝剑,不如得到一位欧冶;得到千里土地,不如得到一位圣人。舜得到了皋陶,就用他治理好了天下;汤得到了伊尹,就拥有了夏的民众;周文王得到了吕望,就征服了殷商。得到了圣人,所得到的土地哪里能用里数来衡量呢?
不苟论·自知①
题解
文章的目的就是劝谏君主听取直言,做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并且批判了君主不愿意接受大臣的进谏而欺骗自己。同时又指出直士应如规矩准绳一样,勇于矫正君主的过失。最后通过讲述翟黄的例子,证明进谏时应该讲求方法。
原文
欲知乎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上,武王有戒慎之鞀,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由自知哉?
荆成、齐庄不自知隶首作数而杀,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灭,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败莫大于不自知。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人闻其过尚犹可。
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③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④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文侯微④翟黄,则几失忠臣矣。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
注释
①自知:自己明白自己的过失。
②知:表现,显示。
③反:同“返”。
④微:如果。
译文
想要知道平直,就一定要借助墨线;要想知道方圆,就一定要借助于圆规矩尺;君主要想了解自己的过失,就一定要任用正直之士。因此天子设立辅弼,设置师保是用来举发天子过错的。人本来就很难了解自己的过失,天子也是。灭亡的国家,自身能否保全不用到外部去寻求,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的过失。
尧有供那些想进谏的人敲的鼓,舜有为了书写批评意见所立的木柱,商汤有主管纠正过失的官员,周武王有供告诫君主的人所用的轺鼓。即便如此,他们还在担心自己有什么不知道。现在的君主,他们比不上尧、舜、禹、汤、武的贤明却还有掩蔽视听的做法,这怎么还能够了解自己的过失呢?楚成王、齐庄公由于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被杀死,吴王、智伯也是因为不自知而被害,宋、中山因此而亡国,晋惠公、赵括所以被俘虏,钻荼、庞涓、太子申更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导致兵败身死。因此不了解自己是最大的失败。
范氏出逃的时候,有人得到了他的一口钟。想背着钟跑,但是钟太大了,没有办法背。然后他就想用木槌把钟敲碎带走。但是用木槌敲钟钟声就会响起。他担心别人听见钟声和他抢钟,急忙把自己的耳朵捂起来。不想让他人听到声音是可以的,不想让自己听到声音真实糊涂啊!做君主的愿意听到自己的过失,和这个人有什么差别吗?不愿意让他人听见自己过失的尚可。
魏文侯宴饮,让在座的士大夫评论自己,有的人说君主很英明,轮到任座,他道:“陛下得到中山国以后不封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给了您的儿子,所以您是个不肖的君主。”魏文侯听完后表现出不高兴的表情,然后任座快步走了出去。轮到了翟黄,他就道:“陛下是个贤明的君主,我听说君主很贤能的话,其臣子的言语就很直率,而今任座言语很直率,由此显示您是个贤明的君主。”魏文侯听了很高兴,道:“还能让他回来吗?”翟黄道:“为什么不呢?我听说忠臣尽忠,即使犯了罪也不会远离君主而逃离的,所以他差不多还在门口。”任座进来,魏文侯走下台阶去迎接他,而且终身任他为上客。魏文侯要是没有翟黄,就会失去了忠臣。对上能够顺应君主的心意,而士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个人正是翟黄。
活学活用
赵括(?~前260年),也叫马服子,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他的父亲赵奢是赵国著名的将领。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起用兵之策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时候赵奢也难不倒他,也回答不了他的问题。因此赵括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匹敌。尽管如此,赵奢从来没有表扬过赵括,也不以为他是真的懂得兵法。赵括的母亲就很不理解,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是你死我活的事情,而赵括只知道纸上谈兵。在他看来,打仗是很容易的事。将来赵国不叫赵括带兵也就罢了,如果叫他带兵打仗,使赵国被人攻破的一定是赵括。”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两军在长平展开激战。当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赵国只好派年事已高的廉颇统帅全军。开始时,赵国吃了几次败仗,廉颇开始改变了战略。不再主动出击,而是固守壁垒,搞得秦军也无可奈何。这样战争一连拖了三年。秦军的给养开始供应不上,渐渐地产生了动摇和恐慌。这时,秦国想出了一个离间之计,派间谍潜入赵国军队内部,传播谣言:“秦国其他的人都不怕,就怕赵国任命赵括为统帅。”赵王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知是计谋,就让赵括代替了廉颇的统帅职务。蔺相如在病中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劝赵王改变主意,他说:“赵括虽然兵书读得不错,但他根本不会在实践中运用。”甚至赵括的母亲也上书赵王,告诉他赵括只会空谈,不会打仗,难胜此任。但赵王固执己见,仍然撤回了廉颇,任命赵括为大将。
赵括一到前线,就摆出一副整军经武的架势,改变了战略,撤换了几个将官,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秦国将领白起探明这些情况后,深夜派出一支奇兵偷袭了赵国军营。随后假装败走,趁机切断了赵国军队的粮道。赵括不知是计,派兵追赶,只听一声锣鼓,从旁边杀出一路秦军,把赵军拦腰切成两截。就这样,赵军被围困了四十多天,树皮草根也都吃光了,军心涣散。赵括于是决定带军突围。秦军从四面八方杀将过来,赵括也被乱箭射死。后因魏国信陵君率兵救援,赵国才没有被攻破。由此可见,没有比不了解自己的过失更可怕的了。
智慧金言
要知道平直,一定要靠水准墨线;要知道方圆,一定要靠圆规、矩尺;君主要想了解自己的过失,就要依靠正直之士。所以天子设立辅弼,设置师保,都是用来监督天子的过错的。人本来就很难了解自身的过失,天子尤为严重。国存身安不用到外面去寻求,关键在于是否了解自己的过失。
不苟论·贵当
题解
文章指出治国之本在于治身,治身之本在于顺应自然,说明贤主要善于因小事而就大务,最后用齐人的故事说明做事要从根本入手的道理。
原文
名号大显,不可强求,必由其道。治物者不于物于人,治人者不于事于君,治君者不于君于天子,治天子者不于天子于欲,治欲者不于欲于性。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观猎图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地之数也。窥赤肉而乌鹊聚,狸处堂而众鼠散,衰陈而民知丧,竽瑟陈而民知乐,汤、武修其行而天下从,桀、纣慢其行而天下畔,岂待其言哉?君子审在己者而已矣。
荆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策,闻于国,庄王见而问焉。对曰:“臣非能相人也,能观人之友也。观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纯①谨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所谓吉人也。观事君者也,其友皆诚信有行好善,如此者,事君日益,官职日进,此所谓吉臣也。观人主也,其朝臣多贤,左右多忠,主有失,皆交争证谏,如此者,国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谓吉主也。臣非能相人也,能观人之友也。”庄王善之,于是疾②收上,日夜不懈,遂霸天下。故贤主之时见文艺之人也,非特具之而已也,所以就大务也。夫事无大小,固相与通。田猎驰骋,弋射走狗,贤者非不为也,为之而智日得焉,不肖主为之而智日惑焉。《志》曰:“骄惑之事,不亡奚待?”
齐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③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不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霸王有不先耕而成霸王者,古今无有。此贤者不肖之所以殊④也。贤不肖之所欲与人同,尧、桀、幽、厉皆然,所以为之异。故贤主察之,以为不可,弗为;以为可,故为之。为之必由其道,物莫之能害,此功之所以相万也。
注释
①纯:忠厚。
②疾:极力。
③恶:不好,不善。
④殊:区别,不同。
译文
名声显赫是不能够强求的,必然要经过恰当的途径。整顿器物,不在于器物本身而在于人。治理百姓,不在于百姓本身而在于诸侯。管辖诸侯,不在于诸侯本身而在于天子。制约天子,不在于天子本身,根本在于节制他的欲望。节制他的欲望,不在于欲望的本身,而在上书粘壁于人的天性。天性,是万物的自然属性,它不可以增益,也不能够减损,只有依据它本身的样子发展,这就是自然法则。看见血肉鸟鹊就会聚集,猫出现在厅堂上,老鼠自然就会逃跑,看见有穿丧服的人出现,人们就明白了有丧事,陈列出竽瑟等乐器,人民明白了有喜事。商汤王、周武王注意修养自己的品行,天下就顺从了他们;夏桀王、商纣王没有重视自己的品行修养,结局落得个众叛亲离,还用说什么吗?因此君子只要注意审察自身的因素就可以了。
楚国有个善于给人看相的人,他的判断很准确,在楚国名声很大。楚庄王就召见了他,并且咨询这件事情。他答道:“我并不能够给人看相,但是我善于观察人们的朋友。观察百姓的朋友,假如他身边的朋友友善孝顺,忠厚善良,敬畏王命,这样的人他的家一定会日渐富足,自身也会日渐荣耀,这就是所说的吉祥人。我观察侍奉君主的臣子,假如他身边的朋友都是诚实可信的,喜爱行善,心地善良,像这样的臣子侍奉君主,他就会一天一天地逐渐好起来,官职就会得到提升,这就是我说的吉臣。观察君主,假如他的臣子个个都很贤能,侍从都是忠良之人,君主有了过错,他们都争着进谏,像这样的君主他的国家就会日渐安定,君主也就会日益受到尊敬,天下就会日益顺利,这就是所说的吉主。因此我说我是不会给人看相的,而是观察人们的朋友!”楚庄王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然后就极力广收天下的贤士,坚持不懈,从而称霸于天下。所以,贤能的君主就要经常召见擅长各种技艺的人,并不是拿他们来充数,而是借助他们的力量成就大业。事情无论大小,根本的道理就是彼此相通。打猎驰骋、鹰飞犬逐,这些并不是贤能的君主不做的,而是做完之后思想上会有所增益。不肖的君主做了,他就会日渐沉迷。因此上古书上道:“做事傲慢晕惑,就等着灭亡吧。”
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里他觉得愧对家人,在外面觉得愧对朋友邻居。他努力思考猎不到野兽的缘由,发现猎狗不好,计划得到一只好的猎狗,但是家里穷,然后他就回家努力耕作,努力耕作家里就富裕了,家里富裕了,就会有钱买好的猎狗,猎狗好了就可以猎到很多的野兽,因此他狩猎的收获常常比别人多。不仅仅是打猎,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成就霸业的人不经过艰苦的努力就获得成就,古往今来都不曾有过。这就是君主是否贤能的差别。贤能与不贤能的君主他们的欲望和常人是一样的,尧、桀、周幽王、周厉王他们都是这样的,但是他们具体来实现目标的做法不同。因此,贤能的君主对待事情很谨慎,认为不能做就不去做,认为可以做才去做。做的时候也依据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外物才不妨害他,这也就是他们的功绩远远相差万倍的原因。
活学活用
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年),宋襄公率兵伐郑,在涿河之滨与精锐强大的楚兵相遇,准备血战一场。宋国的军队先到一步,已经排成战列,剑拔弩张。这时的楚国军队还正乱成一团地在渡河。右司马子鱼一看到这种阵势,忙跑到宋襄公的面前,建议襄公说:“从力量的对比来看,敌我相差悬殊,目前的形势是敌强我弱。不如趁现在楚军立足未稳,我军展开攻势,打他个措手不及。这样我们就能以少胜多,打败楚军。”宋襄公说:“你急什么呀!我听说有道德的君子不杀害受伤的人。不抓白头老者,不乘人之危。现在楚军还未站稳,怎么能打呢?这是违背仁义的呀!”宋军眼看楚军一排排上岸,呼声震天。右司马急得团团转,甚至苦苦哀求宋襄公赶紧下令进攻,劝他想想宋国的百姓。但是宋襄公很不耐烦,大声斥责子鱼说:“赶快滚开,如果你再说一句话,将按军法处置!”转眼间,楚军全部上岸,并且已经摆好了阵势。宋襄公这才击鼓出击。宋军哪里是楚军的对手呢?楚军以压顶之势杀将过来,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也中了一箭,不到三天就呜呼了。宋襄公既不明智,也不听取别人的建议,愚蠢之至,败亡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智慧金言
名声显赫是不能强求的,必须遵循恰当的途径才能实现。整治器物,不在于器物本身而在于人;治理人民,不在于人民本身而在于诸侯;辖制诸侯,不在于诸侯本身而在于天子;制约天子,不在于天子本身而在于他的欲望;节制欲望,不在于欲望本身而在于天性。天性是万物的根本,它不能增益,不能减损,只能顺应它的本性加以引导,这是自然的法则。……所以,君子只要详察存在于自身的因素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