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禁烟问题,当时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有两大对立派别,一个是以许乃济为代表的“弛禁”派,一个是以黄爵滋、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
以许乃济为首的“弛禁”派胡说什么:吸食鸦片本来是可以不用禁的,白银外流,鸦片走私都是禁烟造成的。例如,禁烟以前,鸦片入关纳税后,交付洋行兑换成茶叶等货物,就不存在白银外流问题,自从禁烟以后,鸦片不能公开买卖,就变为全用白银私售,总之,禁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弛禁派认为,鸦片越禁流弊越大,应该想一个变通的办法。这个变通的办法就是:把鸦片走私变成合法贸易,按药材纳税,只准以货易货,不许以银购买。禁止文武官员兵丁士子吸食,百姓吸食则不用限制。可以让内地自己种植大烟,内地种得多了,外国人的鸦片就不禁而自绝了。许乃济的主张,事实上是纵容烟毒泛滥,任令其损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以“鸦片无害”,“禁烟无用、闭关不可、徒法不行”的论调,鼓吹鸦片贸易合法化。他的这一套谬论代表了统治集团中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的利益,得到这些人或明或暗的支持,反映出清王朝政治的腐败。
许乃济的主张也代表了外国鸦片贩子的利益,赢得了外国侵略者的喝彩,称赞许乃济的奏章,“立论极佳,文字也极清楚”,并将它译成英文,广为传播。鸦片贩子义律称:“许乃济弛禁论的直接影响,将要刺激印度的鸦片种植。”
以黄爵滋、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代表了少数开明的官僚,对于许乃济的理论,进行了坚决反驳,主张采取果断措施,严厉禁止输入和吸食鸦片。黄爵滋在奏章中历数鸦片的危害。他指出了历年禁烟政策不能取得效果的原因就是因为官吏的贪赃枉法。如果不根绝吸食大烟,就无法根绝贩卖大烟。提出了“必先重治吸食”的主张。他指出:“查粤海关之税,所入者不过百万,而鸦片烟之银,漏出外洋者,不下二三千万,以无用有害之物,毒中国之人,而又竭中国之财,夷计之狡,莫甚于此。”对于历年禁烟,议者纷纭,法令森严,但没有一条办法能够击中要害而奏效,他指出“严查海口,杜其出入之路”这条法令是对的,但是负责查禁鸦片的官员、兵弁未必是公正的,这些人可以从每年流出上千万两白银中得到许多好处,他们就不会认真办理了;对于“禁止通商”一条,他指出,如果认为完全禁止通商就可以杜绝鸦片进口是不对的,因为外商的趸船根本就没进过中国海关,只是停在大洋之上,完全由中国自己的船只往来运送,另外,他们把船停在洋面上,造成囤积居奇的局面,而内地食烟者刻不容缓,造成许多人为其暴利而走险,因此,用禁止通商的办法是根本禁不了的;再者,“查拿兴贩,严治烟馆”这一条来讲,也没法实施,因为贩卖鸦片私开烟馆的人,都与官吏、胥役、兵丁勾结在一起,地方官吏、幕僚、家丁、朋友、子弟……没有不吸食大烟的,他们互相通气,互相包庇,怎么可能查办呢要想禁烟,就应该找出根源。根源何在?黄爵滋提出:“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如果“无吸食,自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因此,惩治吸食者才是根本,应该采取“今欲加重罪名,必先重治吸食”的方针,他建议朝廷严降谕旨,让所有吸食鸦片的人一年内戒掉大烟,如果一年以后还不改掉恶习,就判为违法,“置之重刑”。
对于黄爵滋的意见,遭到“弛禁”派的反对,按照“严禁”派的主张就断了他们的财路。“弛禁”派人多势众,他们向黄爵滋发起了围攻。面对以许乃济为首的“弛禁”派与以黄爵滋为首的“严禁”派的争论,一些受贿集团的朝臣和疆吏都保持沉默。因为两派的观点对他们都不利。如果“驰禁”派得胜,则禁令解除,鸦片自由进入,他们所得到的贿赂就大大减小,所以不愿意附和赞颂;如果“严禁”派得胜,就等于切断了他们的财路,绝无赞成之理,可是,禁烟是朝廷律例,祖宗成法,不敢反对。因此,他们只是观望,希望采取明禁暗弛的政策,对于两派之争,他们保持沉默,两派交锋尽管激烈,却难以让道光皇帝下决心到底支持哪一派好。
面对这种局面,当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站出来,仗义直言、理直气壮地站在黄爵滋一边,坚决支持他的“严禁”方针。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历数鸦片带来的危害。“法之轻重,以弊之轻重为衡,故曰刑罚世轻世重,盖因时制宜,非得已时。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憟!”他在这里提出了禁烟对挽救白银外流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再听任鸦片泛滥,整个民族的精神和体质都会被摧毁,养活亿万人民的财源就要枯竭,几十年后,民穷国弱,无兵无饷,就谈不上清政府的长治久安了。林则徐不仅向道光皇帝陈述了鸦片的危害,而且还提出了六条禁烟的具体办法,并附有戒烟药方。这六条方法是:责成州县,尽缴烟具,并许核作州县功过之数;劝令吸食者自新,并将一年之期划分成四个界限,逐步增加罪名,以杜因循观望;加重开馆、兴贩以及制造烟具各罪名,并许限内缴具自首;以严所近的原则,给予官吏失察处分;着令地保、牌头、甲长,收查烟土、烟膏、烟具;采用熬审的办法,审断吸食鸦片的人。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一个个奏折中,为黄爵滋的奏章喝彩,对弛禁派进行有力的回击,林则徐不仅建议严禁,而且在他的管辖范围内,也率先展开了名符其实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的奏章,切中时弊,打动了优柔寡断的道光皇帝,使他从徘徊中走出来,暂时倾向于禁烟。在此之前,道光皇帝一直犹豫不决,游移于严禁与弛禁之间。接到林则徐的奏折后,为他的深虑远识所打动,从对鸦片利益的迷恋中幡然醒悟,感到滔滔毒流在吞噬大清王朝,整个国家由此而引起的财匮兵弱的可怕前景,感到大清基业有倾覆之危机。他权衡利弊,再三思考,为保清朝的长治久安而舍弃鸦片利益,终于下了决心倾向严禁派,并宣召林则徐来京。
道光皇帝亲自召见林则徐,倾听他的禁烟意见,并任命他为钦差大臣,主抓禁烟一事。由此,在广州展开了一场哄动世界的禁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