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经济实力称雄世界,日本人更以善于模仿举世闻名。它的语言文字,大多模仿我国的汉字;它的宗教之一是我国的儒家学说;它的现代科技,更是模仿美国、欧洲的先进科技。正因为这样,日本人被称为“模仿大师”,尽管也有人不以为然,言下之意日本人是彻头彻尾的承袭者。
从模仿的类型上看,可以分成如下几种:
第一,理念模仿,或称精神模仿。它指的是创新者对于将要被创新出的对象,在根本思路,重大策略上借鉴已有的他人的思想。这种模仿要求创新者具备较为高超的知识涵养和模仿技能,包括哲学、政治、社会等方面的修养。《孙子兵法》是我国妇孺皆知的兵书,长期以来,一直被世界各国军校作为必读教科书或参考资料。日本的著名企业,比如松下、东芝,采用孙子兵法的计谋,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如今,不少业绩良好的企业或企业家,都在本企业的员工中推行这一兵法,把它作为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变兵书为“商”书。同样,也有的企业家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中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政策与策略等思想理论移植到企业的营销管理之中。不少保健品企业大力培训营销人员,走村串户,上山下乡,宣传、推销保健产品。
第二,制度模仿,或称管理模仿,即把他人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己所用。这是稍低层次的模仿。当特勒总结出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厂利润的“特勒制”之后,引起了举世轰动,成为效仿的榜样。当哈佛管理学院的MBA被公认为全球经典时,各国无论是大学MBA教学还是公司企业的管理,都闻之学习,力争掌握哈佛MBA的精髓,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河北省的邯郸钢铁总厂推出“市场模拟成本否决”新制度后,立即在众多的其他企业引起强烈反响,邯钢的经验正在被日渐增多的企业所借鉴、移植。
第三,方法或技巧的模仿,或称技术性模仿。这种模仿强调对技术的引进,也包括外观方面的借鉴。它要求创新者能够善于发现细微之处的某种共性或差异性。有位“点子大王”有次在火车上遇见一位满脸愁容的推销员。推销员指着一次性塑料杯子抱怨销路不好,无计可施。他瞧了瞧杯子,发现质量不错,于是授予“锦囊妙计”:在杯子上印上火车时刻表,再加上沿线地图、站名,就在火车上卖,零售一毛钱一个。推销员顿悟,立即打道回府,依计而行,果然销路大开。这里,“点子大王”的“点子”就是借用火车时刻表的效应,看似很简单,一学就会。
再以日本为例,日本在其技术创新中,十分注意技术引进。不过,日本人的精明之处在于,它不是大规模地扩大数量,而是严格控制同类技术的引进。引进之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仿制。在此基础上消化所引进的技术。
如果模仿仅停留在他人已有的基础上,不求发展与创新,那就是墨守陈规,模仿的东西永远也成不了自己的东西了。创新思维对于模仿的要求是,在善于模仿的基础上,必须刻意求新、求深。这对开展创新思维的大门具有本质意义。
以技术创新为例,人们长期一直以为日本是靠技术引进起家致富的,也有人甚至就干脆说日本人就靠投机取巧成功的。实际上,日本人的技术引进远没如此简单。日本人以善于模仿著称,其实,就包含着艰苦的创新。上文说到日本在技术引进时,严格控制同类技术的数量,特别是成套设备更是禁止重复引进。之所以如此,从技术创新角度看,意在激发创新,赶超外国水平。日本的摩托车、汽车享誉世界,几乎成为摩托车、汽车的象征,但这是在模仿各国数百种车型、设计的基础上独创的结果。有谁能说,日本的丰田汽车是美国通用或德国奔驰的变种,也不会有人认为日本的三菱冰箱是意大利阿里斯顿的改头换面。日本人善于模仿,更注重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像日本的佳能、日立和东芝三家公司,在1987年成为获得美国专利最多的公司。对此,富士通法那科公司经理稻叶不天雄心地断言:“不带发明的产品不是商品,所谓商品,要有特色,带有很多专利,具有极大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在本世纪最后10年提出响亮的口号:创意革命,获得朝野一致赞成。
一位著名画家详论他的弟子作画的风格时说过:肖我者死,逆我者生。强调单纯的模仿不会有大出息,而“逆”我者,就是对已有事物的创新。比如,北京画院选拔人才时,多用唐诗为题,要考生据此作画。有次试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许多人都画了很多花,马在画中疾驰而去。应当说,这可算是切题,符合诗意。但总让人觉得韵味不足,有些呆板,缺少创意。但有一人并未依瓢画葫,而是只画了几只蝴蝶追随马后,并不画花,这就很有画意诗情,因为蝴蝶可以突出花香,真是此地无花胜有花。这里画的蝴蝶,主要是对模仿的突破、深化。又比如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为题作画,一般人都照诗句而画一条空船停泊渡口,这也不能算错,但过于平白无奈。一位画家并未流俗,而是别出心裁,画一船夫在船上吹笛,显示无人过渡,更是静中有动。而愈显其静,整个画面诗意浓郁。
如果模仿仅仅停留在墨守陈规上,那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创新思维了。前几年的北口大战搞得狼烟四起,从创新思维的角度看,如果第一家发难者算是创新的,那么后来追逐者则毫无新意,可谓赤膊上阵,全天智力的较量。彩电价格大战也使市场热闹非凡,但其中海尔毅然不跟此风,在竞争中稳稳地据有一席之地。
如果说模仿是创新思维的基础,那么,深刻的模仿本身就是创新,是创新思维的来源。
三、学会比较 善于对照
我们都知道,万事万物,所谓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全是因为比较的结果。有比较才有鉴别。旧时商家为增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路,喊出“货比三家”。作为消费者,花血汗钱买东西,也是反复挑拣,多方比较。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创新思维而言,比较,对照又是一把开门钥匙。
作为开拓创新思维的来源,首先必须学会比较。这就要求创新者掌握比较的技巧、方法。因此,下面谈谈怎样比较问题。
第一,找到可比性。这是进行比较的根本前提,关键在于准确。这既需要敏锐的眼光,更需要丰富的知识。
可口可乐风靡世界,人们为它那清凉独特的口味所倾倒,可没人会注意,装可乐的玻璃瓶有什么神奇之处。其实,可乐瓶为可口可乐行销全球立下了赫赫功劳。这种瓶子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握住瓶子颈时,不会有滑落的感觉;第二,里面所装的液体,看起来让人感觉比实际份量多;第三,外观别致。瓶子的发明者是名叫罗特的制瓶工人。罗特的创新思维怎么来的呢?原来,有次罗特看到女友穿着一套裙子,很有魅力。罗特立即把裙子与自己手中的瓶子进行比较,发现手中的瓶子没有什么让人赏心悦目的特点,于是,比较之中想出了把瓶子制成裙子状的灵感,经过研究,终于使裙式瓶子问世。可口可乐公司看后赞不绝口,支付多达600万美元的重金买下了该项发明专利。罗特的成功决非偶然的,他的制造裙式瓶子的创新思维就来自于把裙子的特点和已有瓶子的平淡无奇进行比较。
七喜汽水的崛起生动地说明了比较对于产生创新思维的神奇效果。七喜汽水诞生之后,可谓生不逢时,因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品牌几乎占有了美国软饮料市场80%以上的份额。当时,头号强手可口可乐的广告语理直气壮:“只有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霸味极浓。默默无闻的七喜该怎样应对呢?如果简单地模仿,喊出类似的“只有七喜是真正的饮料”,只能弄巧成拙,反为笑料。七喜公司老板发动员工群策群力,大都是停留在自卖自夸的思维惯性之内,没有突出创意,不利于达到宣传效果。终于,有人把七喜汽水与可口可乐进行比较,抓准了可乐与汽水之间的区别(至于是否真的存在这种区别,暂且不论),打出了广告语:“软饮料分为两类,一类叫可乐型,另一类叫非可乐型,在可乐型饮料中,可口可乐领先;在非可乐型饮料中,七喜汽水领先!”从观念上把现有软饮料市场分成不相同的两块,致使后来不少老人、儿童以及不喜欢可乐味道的消费者倒向了七喜汽水,很快,七喜拥有了美国软饮料的市场份额。
第二,注意差异性,这是进行鲜明比较的一条捷径。事物之间既有联系,同时也存在彼此之间的差异。发现差异性,能够打开创新思维的窍门。注意差异性,其目的不是仅仅发现不同,而是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弥合、修正,使创新对象更趋完善。差异性根据创新对象相关联的具体情况,一般又可分为显性的差异和隐性的差异二种。显性的差异就是通过人们观念中反差强烈的印象为创新找到新奇的思路;隐性的差异则通常不直接引人注目地表现出来,但经过仔细分析,其差异性还是足以令人关注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冷热、软硬、大小、黑白都是极易被人感受到的明显差别,而红黄、暖热、柔软、生硬等则不会引起人特别的注意,但这并不是说红黄、柔软、生硬、暖热相互之间就不存在差异性。善于利用人的对差异性的敏感,往往会有惊人的创意出现。
美国肯德基炸鸡举世闻名,在全球各地开有众多分店。总部突发奇想,肯德基炸鸡也应当开到几内亚去。但是,又想到,几内亚地处炎热的赤道中心地带,别说真吃炸鸡,人们就是听到“油炸”二字也会加剧唇焦舌燥的。那怎么办呢?总部在策划创意中,充分运用事物间的差异性,以使人们在惊讶之余,急欲体验这种差异性。它在肯尼亚做的广告中,再三强调一个观念:肯德基炸鸡十冰冻可乐是最佳口味搭配。一炸一冻,可谓大相径庭,完全两个极端。在广告中,先是牢牢抓住了肯尼亚人喜喝可口可乐冰冻饮品的习惯,再辅之以炸鸡,终于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人们会好奇地问:冰冻可乐就着炸鸡,一定味道非同寻常吧。果然,肯德基炸鸡大受欢迎。
无独有偶,日本有家丝织品公司,过去一直生产粗细均匀的丝织品,其他的同行也是如此操作。在激烈而无情的竞争中,这家公司扼颈一息,面临关门窘境。长期以来,似乎人们都习惯穿光滑闪亮的内衣。但该公司一员工突发奇想,能不能生产出粗糙但柔软宽松的内衣呢?他认为,光滑闪亮的内衣尽管看上去挺美,但并不给人以舒适感,要是换上粗糙而又宽松衣服的话,则会使人神情放松,身心愉快。就这样,设想中的衣服投向市场,很快备受青睐,从“闪亮光滑”到“粗糙舒适”,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这个创意拯救了濒临破产的公司。
在商业广告中,找到差异性能制造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意。比如,在我们日常耳闻目睹中,绝大多数唯恐受众未予留心的广告不措乱吹一气,从厂家的名字到产品的功效性能,简直天花乱坠,似乎这样才能风光无限。随着受众审美情趣和鉴别能力的日益提高,诸如此类的广告使人烦腻不堪,避之唯恐不及。有的厂家从差异性中总结出了与吹牛截然相反的思维,那就是故意暴露产品的“缺陷”,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有趣的让人喜爱的产品形象。一家电脑商的广告词是:“这部电脑的唯一缺点是不能为您冲咖啡。”另一家冰箱也别具一格地打出广告语:我们的冰箱只有一个不是,那不是冰箱。人们听之,先是惊愕,以为是自揭其短,继之是大笑,觉得妙不可言。把握差异性,的确大大激活了创新思维。
第三,注意相同或相似性,在相同(似)性上做文章。
两种或数种功能,性质,原材料相同(似)的产品;两个或数个相同、类似的创意策划方案;两件或几件相同,类似的技术;两种或几种相同、类似的管理制度……是创新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在于怎样区分彼此的细微差别,问题在于如何对它们作出取舍的抉择。
田忌赛马的故事,相信大多数读者知道。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周大将田忌与齐王赛马以前总是屡屡失败,不解其因。一次孙膑看到田忌和齐王的马相差不多,就为田忌出谋划策,应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田忌不住点头,依计而行。果然,田忌赢了齐王。原来,孙膑的锦囊妙计就是让田忌的上、中马分别对齐王的中、下马,而让田忌的下马对齐王的上马,比赛结果当然是田忌2:1获胜。这里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写出这一故事,就是试图说明,孙胺在面对双方条件,实力极为相当情况下,如何产生新思维。他就是从参赛双方旗鼓相当或类似的事实出发,巧妙设阵,显示了高超的谋略。所以,我们千万不可忽视事物之间相同、类似性的价值。
除了善于比较,人们还需要善于对照,从事物的性质,状态、结构、成因、功效等各个方面进行适度的对照,也能够产生创新思维,鉴于对照的基本类型与比较相差不大,故而这里不予赘言。
事实上,创新思维的来源显然不可能仅限于上述列举的几种。创新活动多姿多彩,创新领域无限广阔,因此,创新思维的来源也必定是多元化的。无论如何,只要在创新实践中多加摸索,人们就必然会开辟越来越多的创新思维之源,人们的创新天地也因此愈显宽阔。
四、学会解题像数学家那样从容
企业家在创新过程中,固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就思维角度而言,并非人人都能始终使思维处于敏捷状态。有的困于思维惰性陷入死角,创新活动因此中途受阻;有的迫于思维的困顿而“江郎才尽”,面对难题束手无策;更有的饱经磨难,当创新成功的曙光就要降临时,终因思维的失灵而致功亏一匮。
对此,企业家不妨向数学家学习,学习数学家解决难题的思维与方法。众所周知,数学是一切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其他自然科学倘若失去数学的支撑,就会裹足不前,科学也将丧失生机。数学家被称为科学王国驰骋纵横的骑士、执掌科学牛耳的高人,可见数学家的地位之尊。通常地说,数学家大都具有一些共性,比如,他们都拥有深入系统的知识,善于运用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导其新的定理或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善于举一反三,运用突破性的方法攻克难关,等等。数学家的解题方法对企业家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