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之魂。纵观党的历史,尽管党在各个时期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不同,但重视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思想始终没有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将党性修养作为党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就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更是一个领导干部做好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一条最为成功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观念先导”——把转变、更新观念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导工程,坚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各项改革。事实上也是这样,每一次解放思想热潮之后,都伴随着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回顾改革开放的基本历程,解放思想大致可以分化为五个高潮,每一个高潮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围绕着的一个重大的问题进行着激烈的思想交锋;思想交锋的结果,则是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个解放思想的高潮是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次大讨论,从哲学特别是从认识论的高度为思想解放扫清障碍,为人们的观念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讨论的结果是从思想上彻底清算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影响,端正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找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落后与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从而喊出了石破天惊的真理般的声音——“贫穷不等于社会主义”,并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可以说正是通过这次激烈的思想讨论,我们才从制度上肯定了安徽小岗村农民的创造性,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上打破了一个缺口,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改革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第二个解放思想的高潮是对社会主义姓“社”姓“资”的讨论。这次讨论的核心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换而言之,就是社会主义要不要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生动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由此产生的两个著名论断:一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二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可以说,这次解放思想的结果直接推动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确立。当然,这次争论并没有最后的答案,是后来邓小平的“不要争论”,为这个问题暂时划了个句号。但随着实践的发展,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更深入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的创造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第三个解放思想的高潮,是讨论社会主义所有制姓“公”姓“私”。以往观点认为,只有“一大二公三纯”的公有制形式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应该有公有制之外的其他所有制形式。“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荒谬的口号,比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在许多人心中仍有很深影响。针对此,江泽民提出了“两个一切”的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这次解放思想在实践上所引起的重大变化,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如今,国有企业的路已经走了十多年,改制之后的国有企业摒弃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缺点,焕发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国有企业改革并行的,是民营企业的壮大。事实证明,国企改革是一个双赢的改革,今天谁还会否认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呢?
第四次解放思想的高潮,是关于新产生的社会阶层的角色地位认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上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对这些社会阶层如何看,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而且,新的社会阶层成员也产生了入党的愿望,而为了巩固执政地位,执政党也面临着扩大群众基础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在新时期建设一个怎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时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破解了这个难题,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十六大修订的党章里出现了至少八个大的方面的变化,最突出的有两个,一个是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由过去的一个“先锋队”变成两个先锋队,过去只提“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现在则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另一个,组织建设——在强调增强阶级基础的同时,强调必须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基础由一个变为两个。这次思想解放,从制度上、政治上肯定了新社会阶层,极大地调动了新社会阶层的积极性,让广大私营企业主吃了一颗定心丸。广大私营企业主通过各种形式参政议政,实现了改革共识的最大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次解放思想的高潮,就是关于发展问题的大思考。回答这一问题的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从人本的角度、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为改革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这次思想解放,直接导致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这一时期,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000美元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也进入了“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双重存在的“社会转型期”。在这次思想解放的感染下,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公民个人都出现或者开始出现转变。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再次开始反思自己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企业也不得不考虑发展的成本问题,节能减排开始提上日程,低碳生活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念。可以肯定的是,这次解放思想的争论还没有结束,但是真理越变越明。随着争论的深入,科学发展的理念必然会越来越科学,也会越来越普及,由此必然引发更深层次的创新行为。
近几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尝到了解放思想的甜头,通过解放思想带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用该县县委书记王远东的话说,就是“现在的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人,只要人的思想观念问题解决了,工作有激情、有干劲,就会有希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永春县决定“实施‘产业强县’、‘项目带动’、‘大城关、大城镇’和‘民生优先’等四大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永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如何保障这些战略顺利落实呢?那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同时,永春县还制定了今年的目标:争取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看到这一数据,很多人可能会有所惊异,甚至怀疑是不是在搞“大跃进”。那就看看永春县过去取得的成绩吧!2010年,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永春县给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增长2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55亿元,增长22.5%。而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永春人还找到了一个窍门,即思想的解放。2010年年底,永春县在全县开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永春怎么办,我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此外,永春县还适时召开务虚研讨会,把加快发展的压力层层传递下去,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大发展。对于解放思想,永春县领导在会上明确表示,解放思想就是要让干部解放自己、解放行动,超前运作、科学运作,以正在干的事情为中心,以干事的成效来检验,“多想办成事情的办法,少讲办不成事的理由”。
永春县要在“五大战役”、招商选资、产业发展、城乡面貌、民生保障等重点方面有大的突破,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根据部署,乡镇每年都要引进一个亿元以上的优质项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乡镇每年要引进一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生物医药项目。以“五大战役”为例,共包括项目117个,年度计划投资近60亿元,项目数、年度投资额创历史新高。为配合“五大战役”取得全面胜利,永春县要求实行“五个比拼”,即比拼干劲、比拼举措、比拼效率、比拼形象、比拼贡献,探索部分重点项目采取全盘负责制、不定期观摩评比检查、建立绿色通道等,并开展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督查,消除“梗阻”。
在发展的同时,永春县领导不忘抓党建。因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根本保证,而改革创新不能排斥党建的创新。永春县委要求,党建工作要围绕“发展”这个中心,以抓党建促经济发展。要围绕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目标,继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响亮的口号,其最根本的精神就是创新。改革开放的决策本身,就是体制机制层面的创新。要做创新型领导,就必须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创新观。
从政修养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时期,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如何理解当前的局势呢?正像“十二五”规划中所概括的那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创新型领导也是思想修养型领导
领导干部不能在仅仅满足于执行上级的指示,而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推动自身角色从“行动型干部”向“思想型干部”转变。
在改革开放初期,领导干部只要跟着上面,摸着石头过河,就可以突破重重障碍,开创发展的新局面。但是,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在发展方式上需要有一个质的变化,而且社会利益分化、价值观念多元的趋势也愈加明显。这样的局面,使领导干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更加复杂,对各级党政干部的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级干部的政策分析能力和执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两会之后,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讲了一段很耐领导干部寻味的话。温家宝总理说,我想集中回答一下关于解放思想这个问题。一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想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上讲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中国是一个既老又新的国家,五千多年来,中国的前进是同它不断的变革维新分不开的。就是在30年前,邓小平先生提出来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从而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人可能会问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还要进行多久,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将永不停止,一直到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到了那时也还需要解放思想。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应该突出哪些方面呢?我想有三点:第一就是要继续破除迷信,反对本本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第二,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鼓励大胆的探索、实验和创新。第三,要使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得到解放,也就是说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
这向领导干部们释放了一个什么信号?“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得到解放,也就是说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这是对领导干部的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深刻领会认识温家宝总理的这段话,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我们一直在谈学习,谈学习型领导干部,但这一章则谈思想型领导干部。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在独立思考。因此,思想型领导干部不是不学习,而是不单纯地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还要对学习的东西进行一个思考、鉴定、整理、加工的程序。基于这个区分,思想型领导干部是比学习型领导干部在层次上更高的一类干部。
为什么独立思考这么重要呢?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实践证明,光会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上思考才算是学习的完成。只有勤于并善于思考,才能学得实,悟得深,工作起来,才能紧密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得心应手。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首先必须牢牢把握好勤于思考这个环节,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思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有些领导干部学习热情很高,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书看了不少,相关辅导讲座听了不少,可对其精神实质和内容仍然是一知半解,既谈不上思想上的升华,也无法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原因何在?十有八九是忽视了独立思考。学习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被动向脑袋里增加一些符号,只是一种任务型的应付,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联系实际对所学的东西进行思考,才能沟通和建立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财富。思考是对学到知识进行归纳、提炼、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在当前提倡学习的大氛围下,鼓励独立思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思考是促进学以致用的必要手段。从学习到运用,从理论到实践,必须经过“思考”这个桥梁,否则就容易变形走样,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独立思考的意义,就在于解决学习与运用之间的矛盾,克服“学归学、干归干”,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现象。领导干部要善于把勤奋学习和积极思考结合起来,为部下和社会做独立思考的表率,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转化为对工作对象的准确把握,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正确思路。理论并不是自动活起来的,而是需要人的努力。这个“努力”,就是独立思考要完成的任务。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对所学的东西和所干的事情进行思考了,才有可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摸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总结出管用的路子。
从政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