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在贞观二十三年去世,享年79岁。一代名将,终于在寂寞中辞世。虽然寂寞,但毕竟是寿终正寝,得享天年,这也许是名将最好的归宿。为纪念他的战功,仿汉朝卫青、霍去病的故事,他的陵墓被筑成铁山(突厥境内)和积石山(吐谷浑境内)的形状……
汤和:朱元璋手下乞身归第唯一一人
明朝洪武年间,做官可能是“高危行业”。历经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明朝被杀官员多达三万余人。洪武开国功臣,几乎被一网打尽了。徐达、常遇春等人,若非早死,恐怕也难逃灭门之灾。然而,也有一个名人,位至信国公,一生富贵,亦一生谨慎,最后得以“功名终”。这个人就是汤和,是乞身归第的唯一一人。
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的引路人
汤和(公元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史·汤和传》说:“与太祖同里闬。”也就是说,汤和同朱元璋不仅是同乡,而且在一条小街上长大。汤和“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及长,身长七尺,倜傥多计略”。这段话,至少说明几层意思:一是汤和从小有抱负;二是善骑射、会武功;三是有领袖欲,是个“孩子王”;四是高大英俊且有智有谋。显然,这是一个不同凡响之人。
据说,汤和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的引路人。郭子兴起事之时,胸有大志的汤和已“率壮士十余人归之”。他因作战勇敢而得升一小官,“以功授千户”。此时的朱元璋,仍然待在皇觉寺里。汤和念及旧情,曾写信给他的发小朱元璋,请他出来共谋义举、同享富贵。然而,《明史》之中却没有提及此事。《太祖本纪》只记载了朱元璋“卜神”之事:“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闰三月甲戌朔入濠见子兴。”意思是说,那年,朱元璋正在皇觉寺,思量去他乡躲避战乱。于是,他在菩萨像面前占卜。可是,去和留的卦相皆不吉利。怎么办?朱元璋自言自语:“难道是要我干一件大事吗?”于是再卜,结果是大吉签。当晚,朱元璋便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朱元璋从此发迹。这样的描写,无非是想说明,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完全是自觉的。
不过,史料之中还是留下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汤和传》记载:“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朱元璋受郭子兴重视,其原因仅仅是“奇其状貌”也。看来,郭子兴也是一个会看相的人,他后来居然还将自己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即马皇后)。但是,诸将根本不服。唯有这个汤和,自有先见之明,似乎早已看出朱元璋将来是要做皇帝的料儿,“独奉约束甚谨”。朱元璋自然十分高兴。对汤和的诸多好感,估计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从此,汤和鞍前马后,为朱明天下戎马一生。以汤和之功,位列徐达、常遇春之后,功莫大焉。对这位功盖一时且资格最老的大功臣,朱元璋怎么就放下一百个心了呢?史书说他为人低调、小心谨慎等。也有人说这是性格决定的,他不贪功、不图利、识相知趣等。但是,这些说法都不准确。汤和之善终,盖因其做人的大智慧。
酒鬼即是糊涂之人
汤和毕生好酒。自古以来,酒可乱性,酒可坏事。史料之中,曾多有记载,说汤和“颇有酒过”。不过,汤和喝酒,虽常有过,但有些事似乎是刻意装出来的。《汤和传》曾记有一事:“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
这件事,史家们似乎都是为了映衬汤和之过而写的。殊不知,此时的汤和,脑子清醒得很呢。当时,汤和镇守常州,曾经有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批准,郁闷之中,他照例是要喝酒的,然后说出了这一段怨言。以汤和之功大,何须主动表白之?其实,汤和的用意是清楚的。他只是想向朱元璋表明,我汤和不过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为一点小事,可以酒后胡言,而且酒话中要争的,仅仅是一点点功劳而已。
有一个旁证,似乎可以说明问题。常州民间,有个“人口团子”的传说。大抵与此事有关。当年,汤和镇守常州,其时朱元璋诛杀功臣,人心惶惶。大将汤和也感到自危。因此,汤和常常借酒自隐。他往往酒后理政,错杀无辜。汤和的副将为避免错杀,便做了几个假人头,染上血色。每当汤和酒醉发怒要杀人时,便把假人头当堂一献。汤和醉眼惺忪,掀鬓大笑,第二天便把事情全忘了。即使看到他要杀的人,也无事一般。因此,其副将暗暗传令,家家都用米粉做几个假人头,以防被汤和错杀,保人口平安,因此称“人口团子”,并流传为过年的习俗之一。汤和之所为,想证明什么?无非是想说明,他是一个酒鬼,是一个糊涂之人耳。
对汤和之醉酒,朱元璋是不是已看透?恐不好推断。不过,朱元璋乐得顺水推舟。当年论功行赏之时,他还将汤和之过拿出来说事儿,居然找碴,故意贬其功。其他的人,封为公爵,汤和只得了个侯。“伐蜀还,面数其逗挠罪”。数年之后,汤和被封为信国公,朱元璋还不忘此事,历数其过失,并将其镌刻在免死铁券之上。这种做法也叫“牵头皮”。其实,朱元璋此举也是做给其他人看的。以汤和功劳之大,我朱某尚且可以如此,况他人乎?汤和怎么办呢?他更聪明,“顿首谢”,一副战战兢兢、自我反省的样子。汤和和朱元璋一块长大,多年共事,知之深恐无出其右者。但是,虽然看透了,汤和还决不能让朱元璋有所洞察,糊涂就要糊涂透顶,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可见其心智之高了。汤和告老之后,曾应朱元璋之请,重新出山在东南沿海“备倭”,共筑卫城计59处,使“倭寇多年不敢轻犯”。在此期间,汤和为官,亦在地方之上留下诸多名声。但是,事情一完,他即回家,决不恋位。
独善其身是一种能力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可惜因为脑瘫而死亡),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怕因此而自己的传人无法力压群雄。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除掉,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扫平道路,防止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
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父皇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迟迟未动,觉得有所为难。朱元璋就把那根荆棘拿起来,用手紧抓把上面的刺狠心地磨去,手上满是血迹,于是说:“这根荆棘你因为惧怕而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都是在为你今后着想造福啊!”
然而汤和独善其身的功力可圈可点,是幸运还是能力,这个就有待历史的考究。汤和从来不争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也能为了迎合皇帝的心思而思谋自保。
其实,汤和是何等聪明之人。他从小就有雄心壮志,也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洪武一朝,功臣纷纷被诛杀,特别是胡惟庸案发,牵连无数。他知道,朱元璋的最大心病,乃功臣手中所握之权。于是,他作出重大决定,主动辞官,回家养老。明史记载说:“帝(朱元璋)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徐达)、曹国(李文忠)皆前卒,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于是,汤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照理说,朱元璋应该有点挽留之意才是。毕竟,既是儿时伙伴,又是“起义引路人”。他的反应是大悦,然后“立赐”,居然立即准奏了,马上在凤阳替他修建府第,予其赏赐。在朱元璋看来,还是汤和明白自己的心意。如果满朝功臣都如汤和一般,还用得着他痛下杀手吗?不过,朱元璋仍然是猜忌心很强的人。洪武一朝,告老还乡之人,依然有人逃不脱被杀的命运。因此,处处尽忠,处处小心,仍然是回家养老的基本原则之一。验校出没,又有谁逃得出朱元璋的视线呢?因此,聪明的汤和,辞官之后仍然处处约束自己,最终令朱元璋解除了警惕之心。《汤和传》说:“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他从不以功臣自居,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避免授人以柄。对朝廷之事,他也守口如瓶。特别是其“妾百余”,他重病之后,全部给钱遣散回家,所得的朝廷封赏,也分送乡亲。最最重要的一条,据史料记载,汤和回乡之后,信守一条准则:从不结交地方官员和过问政事。他的生活,就是整天喝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给人一种只贪图安逸、百事一概不问的印象。这一点,朱元璋非常满意。
正因为汤和的沉稳,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70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初一,汤和上朝给朱元璋拜年,突得急症,不能言语。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重。此时,朱元璋听闻之后,自然感慨万千。明史说:“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帝为流涕。”朱元璋命人将汤和送到南京,手执汤和而抚摸之,不禁谈起儿时的情景,以及兴兵起事时候的艰难之处。此时的汤和,早已不能说话,只是点头。“糊涂”了一辈子的汤和,即使有什么肺腑之言,恐怕也说不出来了。其心之痛,只有他自己知道。之前,他的长子汤鼎随沐英入滇平乱不幸战死,其长孙汤晟、曾孙汤瑜皆死;他的老部下颍国公、开国功臣傅友德也刚刚被朱元璋赐死。汤和同傅友德可是儿女亲家,他还能说什么?朱元璋也是老泪纵横。儿时伙伴,故旧之人,杀的杀,死的死,只剩下一个汤和了。这份伤感,可以理解。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八月二十八,汤和死去,享年70岁。朱元璋追封其为东瓯王,谥襄武,埋葬在凤阳曹山(今属蚌埠市龙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