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二班的小王同学其他各方面表现很好,可就是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他为此十分自卑,认为目已“脑子笨’,在班里总觉见人矮三分,抬不起头来。
小王的父母心急如焚,他们都是企业的工程师,常常埋怨自己的基因没有遗传给独生女儿。他们带着孩子奔东走西,找老师、看医生均没奏效。经有关方面的智力测试,结论是“孩子的智力正常,无任何缺陷,身体发育良好。”父母经常找到老师反映孩子情况,并请求老师:“无论如何请你帮帮忙,想想办法,管管我们的孩子。”
经过老师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发现隐藏在“成绩不好”和“自卑心理”背后的症结是小王的注意力不能集中。针对小王“注意力不集中”和“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两个问题,老师思索再三,认为必须采取特殊的方法。于是,他请来了小王父母,要他们注意这几天的电视广告,并面授了一些“机宜”。
一天晚上,小王看到电视里正播映一则广告。一个胖孩正在喝“脑力健”。爸爸乘机对小王说:“孩子,你也喝一喝“脑力健”吧,你看电视里的那个小孩,喝得多好啊!”小王笑着说:“但愿我吃了脑力健,会有一个聪明的脑袋。从此,每天早上,小玲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上一大匙“脑力健”。
一天课上,老师发现小王又神思恍惚,就走到他身旁弯下腰,悄声说:“听说你每天在喝脑力健,你脑子一定比以前好了,我相信你会集中注意力听好课的。”果然,这后半堂课小王没走过神。后来,老师又请其他任课教师经常提醒小王上课专心听课。一个阶段下来,小王的注意力慢慢开始集中起来,养成了专心听讲的习惯。
一年下来,小王的学习成绩从班级的末第一跃居为中游。小王的爸妈和老师都会心地笑了。原来,小王每天喝下的不过是一大匙蜂蜜。
每天的一匙蜂蜜,为什么使小王旧貌换新颜?这应归功于“安慰剂效应”。
要说“安慰剂效应”,还得先从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故事说起:
有为患癌症的病人请菲利普医学博士给他服用某些人作为治癌的特效药—克尔比奥桑。病人服药后,果真神气般地振奋精神,甚至能重新驾驶飞机。不久,这位病人从书上看到这种药根本无效时,病情立即加重,再次住院。医院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告诉他,服用新型的“克尔比奥桑”肯定有效。说来也真奇妙,病请居然有明显好转,维持较久。直到官方宣布克尔比奥桑无抗癌作用后,他绝望了,很快死亡。
这便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安慰剂效应”的例子。
要解开安慰剂效应之谜,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对比镇静剂和兴奋剂的效果。研究人员请了60名志愿者参加这个实验,并为他准备两种药物:蓝色的药片是镇静剂,红色的是兴奋剂。参与者每人随机领取一种药物服用,然后观察他们是否有昏昏欲睡的症状。结果很明显:服用镇静剂的人比服用兴奋剂的人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其比例是后者的2倍。这似乎很正常―直到谜底揭晓:志愿者既没有服用镇静剂,也没有服用兴奋剂。他们服用的是同一种没有药理作用且无毒副作用的化合物,唯一的不同是药片颜色。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精神对肉体的巨大影响。在过去几年里,科学家通过各种类似的实验证明了安慰剂的效果―只要相信某种治疗能产生效果就能使病人好起来。实验证明,安慰剂对有精神抑郁症或疼痛的患者效果最明显。这种对身体无害的疗法通常能起到和“真正的”药物治疗一样好的效果。
小孩子割破了手指,给他贴上一块胶布,他立即便觉得手指不那么痛了。但胶布其实没有止痛效用,甚至没有疗伤作用。科学家称,“安慰剂效应”,显示了一个人的主观思想对客观问题能有多大影响。只要思想上预期某种效果会出现,身体就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古时的医生已会用面粉制成“药丸”,给那些其实健康正常却疑心生病的“病人”服用。后来,讲求科学的年代中,这种认为心理可治愈疾病的理论被认为“不科学”而被科学界鄙弃。然而民间仍然沿用着不少属于这一范畴的所谓“土疗法”,例如坐在一条浸了醋的毛巾上可以止鼻血、在坏牙上下个咒语便能止牙痛等。
一个人的主观思想对客观问题有很大影响。只要思想上预期某种效果会出现,身体就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医生在76岁的美国得州二战退伍军人科利甘老先生的膝盖上动手术,因为老先生的膝关节发炎,疼得厉害。医生在膝头的皮肤上作了一个切口,拨弄了一下内里的组织,一会儿便把皮肤切口缝合。除了皮肤层那一刀外,医生根本没为他的膝盖动过任何手术。可是,科利甘老先生以为自己已经接受了手术,而他膝盖的疼痛也的确在逐步减轻。这原来是休斯敦退伍军人医院的莫斯利教授所进行的一项实验,他要利用一次“假手术”来测试单凭心理安慰能否治好某些疾病。那次假手术6个月后,科利根老先生的膝盖疼痛一直没有再发作,他甚至已活动自如,可以拖着剪草机在花园剪草。
这正应了中国一句俗语:“信则灵”。你认为“不好”,结果就“不好”;你认为“好”,结果就“好”,就成了安慰剂。
科学家早已知道,精神压力能影响神经和荷尔蒙系统,影响重要器官和血流量,导致高血压、血管硬化、心脏病发、骨质疏松、记忆力衰退、过早衰老等病症。这些疾病的成因没有外来因素,全由我们体内对精神压力所作反应引起。既然身体可以令我们“无中生病”,那当然也可以令我们“无中去病”,这是很合乎逻辑的。
“安慰剂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是大有用处的,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运用:
(1)合理宣泄法
就是当父母的,要引导孩子把压抑在内心的郁闷、不满、委屈、忧伤,通过合理而又适当的方式释放出来。一般有直接的宣泄——直接针对引发不快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己对人不利时,则用间接方式发泄情绪的方式。例如:可以引发孩子“哭出来”宣泄,也可以激发孩子“说出来”宣泄,还可以转移孩子兴趣去“玩耍”、“干活”宣泄,从而取得“安慰剂效应”。
(2)慰藉疏导法
就是父母用表示“安慰”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通常对孩子的恐惧、悲观、消沉、抑郁、伤感等作具体分析,不仅使孩子得到心理慰藉,而且从思想上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3)需要满足法
父母根据孩子需要“安慰”的内容、程度、先后程序和方式,运用言语、物质等“安慰剂”满足孩子正当、合理的需求,力求满足孩子最低需要,特别当孩子受到严重挫折或情绪低落时,防止没有得到适当安慰而出问题,而且把需要满足作为起始环节,引导孩子“人往高处走”,通过“安慰”,引发孩子向上,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4)自我安慰法
父母引导孩子客观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客观的看待现实,及时调适,合理的进行自我安慰。例如:孩子有自卑感时,启发引导孩子自励自慰:“我很讨人喜欢”、“我能学的更好”等等。
不过,在使用“安慰剂效应”时,家长们应注意,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和个性。年龄越小,就越应讲一点“安慰剂效应”。个性越弱,就应越多给一点安慰。但绝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很可能会事与愿违。而且因为“信则灵”,所以不要欺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