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人生叫平衡
22669500000026

第26章 进退类——让你游刃有余(5)

赫蒙是美国有名的矿冶工程师,毕业于美国的耶鲁大学,又在德国的佛莱堡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可是,当赫蒙带齐了所有的文凭去找美国西部大矿主赫斯特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那个大矿主是个脾气古怪又很固执的人,他没有文凭,所以就不相信有文凭的人,更不喜欢那些文质彬彬又专爱讲理论的工程师。当赫蒙前去应聘递上文凭时,满以为老板会乐不可支,没想到赫斯特很不礼貌地对赫蒙说:“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为你曾经是德国佛莱堡大学的硕士,你的脑子里装满了一大堆没有用的理论,我可不需要什么文绉绉的工程师。”聪明的赫蒙听了不但没有生气,相反心平气和地回答说:“假如你答应不告诉我父亲的话,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赫斯特表示同意,于是赫蒙对赫斯特小声说:“其实我在德国的佛莱堡并没有学到什么,那三年就好像是稀里糊涂地混过来一样。”想不到赫斯特听了笑嘻嘻地说:“好,那明天你就来上班吧。”就这样,赫蒙运用了必要时不妨让步的策略轻易地在一个非常顽固的人面前通过了面试。

也许有人认为赫蒙那样做不十分合适,问题是能不能做到既没有伤害别人又能把问题解决。就拿赫蒙来说,他贬低的是自己,他自己的学识如何,当然不在于他自己的评价,就是把自己的学识抬得再高,也不会使自己真正的学识增加一分一毫,反过来贬得再低也不会使自己的学识减少一分一毫。

美国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岁那年就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有人怀疑他那么年轻是不是能胜任大学校长的职位,他知道后只说了一句:“一个30岁的人所知道的是那么少,需要依赖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长的地方是那么的多。”就这短短一句话,使那些原来怀疑他的人一下子就放心了。人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往往喜欢尽量表现出自己比别人强,或者努力地证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干的人,然而一个真正有能力的领袖是不会自吹自擂的,所谓“自谦则人必服,自夸则人必疑”就是这个道理。

让步其实只是暂时的退却,为了进一尺有时候就必须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让,为了避免吃大亏就不应计较吃点小亏。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在任时,身边的副总统是德雷斯顿,这是个闲差,可是德雷斯顿却把它变成具有实权的职位,他常常在演说时讲一些他做副总统闹出的笑话,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有降低自己,反而赢得了敬佩和拥护。

总之,古今中外,凡成功者,无不是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进退自如。还望读者诸君从中慢慢体悟。

九 屈与伸

以“屈”处世,以“伸”显才。

“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是一条经千古锤炼而锻造陈酿的古训,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善屈善伸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

回首中国千年历史,总结帝王将相几多兴衰成败,不难得出:“能屈能伸”是大丈夫立志成业的精髓要义,是博大精深、包罗万千的大哲理、大智慧。

立大志:需以“屈”处世。

成大业:要靠“伸”显才。

诸葛亮躬耕南阳,姜子牙渭河垂钓,可谓屈;而孔明一席“指点江山三分天下”之豪言,姜尚一杆“无钩钓鱼愿者上钩”之狷态,可谓伸。

屈是遇锋芒时的“避让”,是居安思危的退让,处世让一分为天下先,负辱退一步海阔天空。

伸是相机而动的“趋进”,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气概,逞雄才得时机为佳,争锋芒先下手为强。

战国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食粪为奴,受尽了屈辱,此时之“屈”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勾践大败之后,以重金、美女贿赂伯韶,于是,伯韶道:“大王难道忘记了孙武的话?‘兵,凶器,可暂用而不可久也’,越虽然得罪了我大吴,然而他们派来请罪的使者已到了,勾践请为吴臣,其妻请为吴妾。越国宝器珍玩,尽归以贡于吴宫,所求之大王的,却不过是存其一条生路。大吴倘受越之降,有厚利可图,赦越之罪,必将显名天下,名利双收,大吴必称霸诸侯!如果非要倾全吴之兵以诛越,勾践必定焚毁国库,杀妻灭子,沉金玉于江河,率五千死士血战,大王又敢保证众将再无伤亡吗?不如应了请和之约,获越国之利。”夫差点点头,问道:“越使何在?”伯额忙出外唤文种进来。

文种膝行到夫差面前,再申请和卑辞。夫差问道:“你君勾践请为吴臣,能随我回吴国去吗?”文种道:“即为吴臣,死生在大王手里,又怎敢不服侍左右?”伯额忙插话道:“勾践夫妇愿来吴国,吴虽名义上赦了越国,实际已得了好处,大王又何必有所求?”夫差答应了文种请和之约。

夫差答应了文种的请和之约,派了王孙雄押文种同至越国,催促勾践夫妇五月中旬人吴为臣。又命太宰伯豁屯兵一万在吴山相候,如勾践夫妇过期不至,灭了越国来报。夫差引大军自己回去了。

文种回来告诉勾践,道:“吴王已经退兵了。大夫王孙雄随我到此,催促起程。太宰屯兵吴山,专候我王过江。”勾践不觉双目泪流。文种劝道:“五月之期近在眉睫,大王应从速料理国事,不必要作此无益之悲。”勾践引兵人都,见市井如故,壮丁萧条,又垂泪伤心。一边留王孙雄在驿馆,一边收拾了库藏宝物,装载马车之上,又选了国中女子三百三十人。三百送吴王,三十送太宰。

大自然的寒冷冬天和炎热夏季都容易躲避,人世间的炎凉冷暖都难以消除;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即使容易消除,存积在我们内心的恩仇怨恨却不容易排除。勾践是败亡之君,不得不尊从吴王夫差的条件,怀着满腔的羞愧,带着送给吴王的宫廷美女及金银财宝,带着自己的王妃虞妲,去越国做囚徒。忍辱负重,屈节称臣,以求全身,这就是忍屈图伸的谋略。勾践此时方明白:要想回国复仇,必须吃天下人所不能吃之苦,受天下人所不能受之气,忍天下人所不能忍之事。如此,方可成天下人所不能成之功,立天下人所不能立之业。

都说:“大丈夫一屈值千金”。但李渊的一屈何止千金?他的一屈,揭开了大唐帝国三百年的基业。

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突厥竟用数万兵马多次冲击太原城池,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几乎全军覆灭。后来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兵。更可恶的是,盗寇刘武周,突然进据归李渊专管的汾阳宫(隋炀帝的离宫之一),掠取宫中妇女,献给突厥。突厥即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另外,在突厥的支持和庇护下,郭子和、薛举等纷纷起兵闹事,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都有被隋炀帝借口失责而杀头的危险。

人们都以为李渊怀着刻骨仇恨,会与突厥决一死战。不料李渊竟派遣谋士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屈节称臣,并愿把“美女玉帛”统统送给始毕可汗!

李渊的这种屈节让步行为,就连他的儿子都深感耻辱。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之后还念念不忘:“突厥强梁,太上皇(即李渊)……称臣于颉利(指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

李渊却“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有他自己的盘算,屈节让步虽然样子上难看一点,但意识到能屈能伸方可成为大丈夫。

原来李渊根据天下大势,已断然决定起兵反隋。要起兵成大气候,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不是理想的发家基地,必须西人关中,方能号令天下。西入关中,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人马,即使全部屯住太原,应付突厥的随时出没,同时又要追剿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已是捉襟见肘。而现在要进伐关中,显然不能留下重兵把守。惟一的办法是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受宝货”。所以李渊不惜屈节让步,俯首称臣,且亲写手书:“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贵国和亲,如文帝时故例。大汗肯发兵相应,助我南行,幸勿侵暴百姓。若但欲和亲,坐受金帛,亦唯大汗是命。”与突厥约定,共定京师,则土地归我唐公,美女玉帛则统统献给可汗。

退一步,海阔天空。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在李渊最为艰难的从太原进入长安这段时间里,李渊仅留下第三子李元吉率领少数人马驻扎太原,却从未遭过突厥的侵犯,依附突厥的刘武周等也收敛了不少。李元吉于是有能力从太原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人员和粮草。等到公元619年,刘武周攻克晋阳时,李渊早已在关中建立了唐王朝,而此时的唐王不仅在关中站稳了脚跟,拥有了新的幅员辽阔的根据地,而且此时的刘武周再也不是李渊的对手。李渊派李世民出马,不费多大力气便收复了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