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人生叫平衡
22669500000036

第36章 做事类——让你马到成功(2)

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线扬竿,把鱼甩到岸上。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钓。如此一收一驰,待到大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人情操纵也是一样,如果追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来临。

据说,某中小企业的董事长的交际手腕高人一筹。

他长期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对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奉承公司要人,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

谁都知道,这位董事长并非无的放矢。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将电器公司内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该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都尽心款待,这位董事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做准备。他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他现在做的亏本生意,日后会利滚利地收回。

所以,当自己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他会立即跑去庆祝,赠送礼物。年轻的科长,自然倍加感动,无形之中产生了感恩图报的意识。董事长却说:“我们企业公司有今日,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示谢意,也是应该的。”

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些职员晋升至处长、经理等要职时,还记着这位董事长的恩惠。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了,破产的破产了,而这位董事长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其原因是由于他平常关系投资多的结果。

综观这位董事长的放长线手腕,确有他“老姜”的“辣味”。这也揭示求人交友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眼光,要注意有目标的长期感情投资。同时,放长线钓大鱼,还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冤枉花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庸才身上,日后收不回老本。

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是前博阿尔内子爵夫人,一向水性杨花,生活放荡。当拿破仑在意大利和埃及战场浴血奋战时,新婚不久的她却与一个叫夏尔的中尉偷情私通,对拿破仑毫无忠贞可言。她原以为拿破仑会战死在沙漠中,便急得不再等他回来而像没有拿破仑一样安排后事了。

1799年10月,拿破仑从埃及回到法国并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消息传到巴黎后,约瑟芬惊呆了。拿破仑成了欧洲最知名的人物,法国的救星,前程无量。她欺骗了拿破仑,并想抛弃他,这时又后悔了。于是她不辞辛苦,坐着马车,长途跋涉,去法国南部的里昂迎接拿破仑。她想在拿破仑与家人见面前见到他,并趁着他的兴奋蒙骗住他,不使自己的丑事暴露。

她好不容易到达里昂,可是拿破仑已从另一条路走了,并与家人会合。拿破仑对妻子的不贞早有耳闻,只是不怎么相信,当他确信约瑟芬对他不忠时,他暴跳如雷,下定决心与其离婚。

约瑟芬知道大事不好,日夜兼程赶回巴黎。

拿破仑吩咐仆人不让她走进家门。她勉强进了门,静下神来,决定壮着胆子去见丈夫。她来到拿破仑的卧室门前,轻轻敲门,没有回答。转动门把,无济于事。她再次敲门,并温柔而哀惋地呼唤,拿破仑没有理睬。

她失声大哭,短促呻吟,拿破仑无动于衷。她哭着,用双手捶打着门,请求他原谅,承认自己因一时的轻率、幼稚而犯下了错误,并提起他们以前的海誓山盟……说如果他不能宽恕,她就只有一死。仍然打不动拿破仑。

约瑟芬哭到深夜,不再哭了,她忽然想起孩子们,眼睛一亮,燃起了希望之光。她知道,拿破仑爱她的两个孩子奥当丝和欧仁,尤其喜欢欧仁,这是打动拿破仑心肠的好办法。倘若孩子们求他,他可能会改变主意的。孩子们来了,天真而笨拙地哀求着。

人心都是肉长的,约瑟芬这一招终于成功。拿破仑虽然怀疑约瑟芬已背叛了他,然而她的哭声在他的脑海里泛起他们相爱时的美好回忆。奥当丝和欧仁的哀求声冲破他心中设下的防线,他已热泪盈眶。于是,房门打开了,拿破仑与约瑟芬重归于好了。后来拿破仑登基时,约瑟芬成了皇后,荣耀之至。

拿破仑的夫人迫不及待地把他当作已战死沙场,因而与人偷情。她失败在于一个“急”字。拿破仑回国后,她又及时地想方设法回到拿破仑的身边,真是败也在“急”,成也在“急”。

拿破仑的夫人约瑟芬的故事似乎还不值得借鉴。在处理、把握缓与急关系方面,司马懿是最值得借鉴的。

司马懿歼灭辽东叛军主力后,立即对襄平实行了四面包围,使公孙渊成了瓮中之鳖。当时,“正值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围城的魏军“皆在水中,行坐不安”。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不但没有乘势一鼓作气拿下襄平,相反,却采取了“围而不打”的策略。魏军的一些将领,纷纷劝说司马懿将营寨移到“高处”,以避雨水。司马懿却一概拒绝,并郑重声明:“如再言移营者斩!”后来,右都督仇连冒死前来劝谏司马懿。司马懿一怒之下,斩了仇连,“于是军心震慑”。

应当说,司马懿劳师远袭,利在速战,力避持久。谁知,这位司马太尉此时竟一反惯例,既不移营避雨,却又围而不打。于是,便有人向他提出,过去“太尉攻上庸之时,兵分八路,八日赶至城下,遂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天“带甲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久居泥泞之中”,不知是何“主意”?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这两次作战做了一番发人深省的比较,他说:“昔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故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乒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于是,他一面加紧催运粮草,一面“又令南寨人马暂退二十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牧”。直到雨过天晴,方挥军攻城。这时城内粮草已尽,部队斗志涣散,“人人怨恨,各无守心”,并且还有人“欲斩渊首,献城归降”。在这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公孙渊连夜逃出南门,径往“东南而走”。但司马懿早在途中设下了伏兵,公孙渊父子双双被擒。

可见,用兵施术贵在从实际出发。当初,司马懿克日袭孟达,是处于蜀军正向曹魏大举进攻而孟达乘机起兵谋反的紧急时刻,如果不能很快消除这场叛乱,孟达一旦与西蜀形成呼应之势,那对曹魏的影响就很大了。因此,当时平叛如救火,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再者,如同司马懿所说,平孟达时,“我粮少兵多”,又没来得及奏请魏主,后勤保障问题自然显得非常突出,若不能以突然的方式歼灭叛军,就会陷入被动之中。而平定辽东一战,是奉命兴师,不仅准备充分,而且后勤保障畅通,加之司马懿的计划是“百日”作战,并非“克日”即成,因此,冒雨攻城,利少弊多。公孙渊被困在城中,天雨连绵,外援截断,时间一久,叛军兵多粮少,自然会人心动摇,发生内讧。这时,司马懿变“围而不打”为“围师必阙”,必然事半功倍。

这则故事说明,如何确定作战指导思想,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单从原则出发。进攻战就一般而言,是宜速不宜迟。但是,在控制了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采取拖延一下的办法,有时反而比急攻硬打更为有利。因为进攻作战的急与缓,也是辩证的统一。《兵经百篇·捱字》中指出:“可急则乘,利缓则捱。”当急而不急,会失去进攻的突然性,错过战机,陷入被动;当缓而不缓,不是根据敌人内部变化情况把握攻击的火候,即使可以取胜,也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有时由于操之过急,时机不成熟,甚至还可能丧失主动,功败垂成。因此,对进攻者来说,不能单纯一味地求急求快,相反,应根据战场情况有张有驰,有缓有急,灵活制定战法。

司马懿的故事,确实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迪,你无论是身处官场,还是身处商场、情场……必须做到“可急则乘,利缓则捱。”

三 先与后

抢先一步便主动,后发制人亦为功。

一心不可二用。所以,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做两件甚至两件以上的事情,这就决定了人做事必须分清先与后。

世间的许多事、理都是分先后的。所以,古人关于先后的阐述也很多。

《战国策·赵策》中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意思是:记住以前的教训,做为后来的经验。强调是先有教训,后有经验。

《淮南子·说林》中说:“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意思是:使用马应首先看看它是否经过调教训练,再看它的素质是否优良;任用人应先考察他是否忠诚讲信用,然后再考核他的能力。讲的是考察一个人内容上的先后顺序。

《旧唐书·陈子昂传》中说:“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意思是:对一件事,先考虑谋划周全才去做的人,就不会遇到什么麻烦;冒失地动手后才筹划的人,必然要出漏洞。强调的是做事之前要谋划。

一天,晋国大夫伯宗退朝以后,喜气洋洋地回到家中。他的妻子问道:“你今天喜形于色,是什么原因啊?”伯宗回答说:“我在朝廷中发言,大夫们都称赞我像阳处父那样机智善辩。”妻子回答说:“阳子这个人华而不实,善于谈论而无谋略,因此遭到杀身之祸。你高兴什么呢?”伯宗说:“我在家设宴请大夫们一起来饮酒,和他们交谈,你不妨听一听。”妻子说:“那好吧。”宴会结束以后,他的妻子说:“那些大夫们确实不如你。但是人们不能拥戴才智在人之上的贤者,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灾难必然因此要降到你头上!何不赶快物色一个贤能的人来保护你的儿子伯州梨呀。”伯宗找到了贤人毕阳。

鲁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76年),晋国的“三郁”(即部氏三兄弟)谋杀栾弗忌大夫的事件,也因此牵连到伯宗。等到栾弗忌被害,那些大夫妒恨伯宗,将他谋害处死。这时毕阳把伯州梨护送到了楚国。由于其妻有先见之明,才得以保全后代。

这个故事,完全可以证明:“先谋后事者逸。”

“先”、“后”二字虽然浅显易懂,但在做事中能很好地把握它们也确属不易。

先与后,不仅指在若干事情中你先做哪一件,后做哪一件。在做同一件具体事情中,你也要谋划好先怎么办,后怎么办。

有一次,美国洛杉矶的华裔商人陈东在香港繁荣集团购买了一批景泰蓝,言明一半付现金,一半付一个月期票。交易那天,陈东却不出面,派来儿子陈小东。一个月后,期票到期了,银行却退了票,几经联系,陈东一推再推,后来索性不接电话了。繁荣集团这才知道上了圈套。集团老板陈玉书说:“除非他永远缩在美国,不在香港做生意,只要他来香港,我一定逼他把钱交出来。”陈玉书广布眼线,终于有一天,陈东来到了香港。陈玉书马上派人同他联系,并以鸟兽景泰蓝优惠售价相诱,将陈东请到公司。陈玉书大脚一踹,房门大开,大喝一声:“陈东,你上当了!”陈东这时脸色大变,仿佛吴牛喘月,僵立在对面。

“你既然来了,就让我处置你吧。”陈玉书伸出手掌问他:“我的钱呢?”“我没欠你的钱,是我儿子欠的。”“不是你在电话里答应,我怎么会让你儿子取货?”“儿子欠债,要老子还钱,这不符合美国法律!”“这里是香港!你今天要能走出这个门,我就不姓陈!”

“我们这些人是讲道理的,对不讲理的人我们总有办法处理。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不等对方回答,陈玉书大声说:“我从小在印尼就是流氓!”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时,陈东冷汗直流,用手摸摸胸口,又忙掏药,看样子心脏有点不妥。陈玉书对陈东说:“我们是讲人道主义的,我今天要的是你还钱,否则你别想走出这个门。”陈东知道抵赖是无用的。

诡计也施不上了,只得乖乖地打电话给一个珠宝商人,叫他开支票,估计他在那儿存了钱。陈玉书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事先都成竹在胸,而且,在恐吓时先发制人,占据了心理优势,在对垒中取得先机,因此顺利获胜。俗语说:“先下手为强”,便是此理。

很多人一听说要与强敌对阵,内心大都会立生恐慌,或者一见面就想临阵脱逃,其实,这种做法等于是自甘失败。如果你能精心设计,先发制人,就可减轻这种心理压迫。

中国有句俗话叫“先下手为强”,强调的是抢先一步,就占有主动。《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于人。”意思是说:凡先到达战地而等待敌人的就主动,后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所以,善于作战的人,总是调动别人而不被别人调动。

美日马利安那海战,是海军史上最激烈的航空母舰机动部队之间的决战。

先来看一下美日双方的力量:

日本方面第一舰队是由当时的第2舰队(战舰部队)、第3舰队(航空母舰机动部队)所编成,包括刚刚制造完成的新型航空母舰“大风”等9艘航母,还包括5艘战舰的46艘护卫舰艇、470架飞机等,可以说是日本海军的王牌,司令官则是一向享誉盛名的名将小泽治三郎中将,

美军方面则是身经百战的勇将马克·米契率领的第58机动部队,包括新型的航空母舰15艘,新式战舰7艘,护航舰艇97艘,飞机960架,号称历史上最强的高速航空母舰机动部队。

日本海军军力远不及美国,司令官小泽绞尽脑汁想出了划时代的战术“远射程战法”,即占据美军无法射击到的距离,抢先发起攻击,企图以此获取胜利。

但一切努力都于事无补,这场大战以日本海军的大败告终,原因就在于美方占尽先机,取得了主动地位。

这场战争是以美军奇袭塞班岛开始的。塞班岛原是日本占据的一个小岛,在这以前,日方一直认为联合军的主攻正面应为新几内亚。美军奇袭的成功令日本人大吃一惊,手足无措,一开始就被美军“制住”。

1946年6月11日,美军开始对日军进行猛烈轰炸,13日进行舰炮射击,14日美国海军开始登陆,此时的日军才如梦方醒,但反应奇慢,15日才下达作战计划,而接到命令的第一舰队抵达时,已是6月19日了,此时的美军已经以逸待劳地准备了4天,结果可想而知:经过380海里长途飞行的日本空军由于对“远程射击”训练不足,大半都被击中,最终抵达的飞机也被美军包围,遭到猛烈攻击。这场战役被美国海军夸示为“马利安那海扫射火鸡”。

但日军的悲剧并未结束,当小泽欲离开时,日军的航空母舰又遭美军鱼雷袭击,第一舰队如同掉羽毛的鸟一样毁于一旦了。

不妨分析一下,这场战争中日本败北的原因是什么?是日本飞行员训练不足,还是“远射程战法”战术上的失败?其实最根本的是美军抢占塞班岛后掌握了主动权,而日军却只是惊慌失措,应变也太慢。这场战争的结局若以《孙子兵法》来解释,即先处战地而待敌者美国海军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日本海军劳,故马克·米契制人,而小泽制于人。

IBM是世界电脑市场的龙头老大,20世纪二三十年代白手起家,60年代就占领了电脑市场的三分之二。到90年代,IBM仍然在电脑世界中独占鳌头,它所拥有的资产已超过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