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人生叫平衡
22669500000054

第54章 乐生类——让你身心康泰(1)

生命是大自然最伟大的作品,她属子人只有一次。生命最可宝贵,然而又十分短暂,由此,健康而充满情趣地活着,才显得至关重要。正如塞内卡所言: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让生命更加丰满,让生命更有质量,才是真正的幸福。

一 生与死

教你身心康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做人没有信仰,也就没有主心骨,只会懵懵懂懂地糊涂一生。人有所了悟的行为与无所了悟的行为,有所悟解的生死与无所悟解的生死,这就是圣贤与愚夫的分界线。

孔子所重视的闻道意义在这里可见,也是做人处世的紧要之处。一个人不能了然生死的大意义,他的生死意义也完全不存在了。因此说:“生死的意义”是人生的第一等大事。

一个人了悟了人生,便能造就一切,而没有觉解到死能造就一切,没有了悟到死为人生的完成,就得用有意义的死去创建有意义的人生,而且在生的意义之下去设想立念。因为有限的生命,它的创造毕竟有限;只有无限的死,它的创造才是无限的。所以人们不能仅仅把伟大放在生前,也要重视死后的伟大。当死之际,可死之时,毫不犹豫去死,以先死为快乐、为光荣,以后死为忧愁、为耻辱,就能使人生散发出光芒。这也是以死来完成人生的道理。

郑国有个巫神,给壶子看相,见他有死的相兆,便告诉了他的学生列御寇(列子),回归的路上,列子边走边哭着转告了老师壶子。壶子反而很坦然,安慰学生不要悲伤,他说:精神属于天,形骸属于地,死去不过自己回到本土,名誉、财物都不可能带走。生命危急,不旋踵而死,也不值得恐惧和悲哀。壶子并没有被死鬼所迷,视生与死为等同。这就是“圣算”。

“如果老天要让我的福气消减,我就提高我的品德来面对它;如果老天要让我的身体疲劳,我就以心灵的安逸来代替肉体上的劳累;如果老天要让我的命运险厄,我就培养自己的灵魂使命运通达。”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境界p阿!

人的一生,道路往往崎岖不平,走在这样的路上,我们常会感觉真好像走不下去了,为何命运偏偏与我作对呢?在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用爱心、勇气和毅力来重新对待生活。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年青人,他的双腿因为生病的缘故,完全瘫痪了,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场浩劫又夺去了他父母的生命。就在那一年的春节,当别人家都在欢声笑语过团圆年时,在他的家里,却只有他领着他那年幼的妹妹。在这样一个残破的家里,应该说实在找不出一丝欢乐或是值得欢乐的东西,但这位青年却并非我们常人想象的那样消沉,他取出家里所有的碗,装上水,用筷子敲打碗的边缘,就这样,一首美丽的生命之歌流了出来。面对这样的命运,一样有人能边走边唱,而他,仅仅是个没有腿的人。

那位青年后来成为一个深受欢迎的作家,甚至有许多人生了孩子之后,总让他给起名字,也许是想让他的这种生活态度能通过他起的名字而给孩子以心灵的感染n巴。

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曹村一带黄河堤坝决口,洪水流入梁山泊,几股水汇集在一起,流向徐州城下。水势越来越猛,而排洪又来不及,徐州城有被洪水冲垮的危险,富裕大户争相逃出城去避水。苏轼说:“富裕人家逃走,全城百姓就会动摇,我靠谁来守城?只要我在这里,就决不能让水冲垮徐州城。”他派人把那些逃走的富裕户赶进城里。苏轼来到武卫营,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池,情况很紧急,即使是禁军现在也要为守城出力。”卒长说:“太守都不怕危险,像我们这些下级人员,更应当奋不顾身。”苏轼率领全城所有能够出动的人员,手持畚锸筑起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接徐州城。大雨日夜不止,徐州城三次从将要被淹没中抢救出来。苏轼把办公地点也设在堤上,几次路过家门而不入,派官员们分头堵水守堤,终于保住了徐州城。

这说明,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有所成就。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准备死亡却能生还,是道义的感召;畏惧死亡却死得更快,是信念的丧失。

从前有个鲁国人到齐国去报杀父之仇,他杀掉了仇人,剖开了他的胸膛,连心脏都露了出来。他做完这一切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帽子,更换了衣服,慢慢地走出了仇人家的门,上了车,让马用一般的速度前行,毫无恐慌畏惧的神色。赶车的人想驱马飞驰,他按住车夫的手制止道:“我这次为父亲报仇,本来就是打算死在这里,就没想着要活着回去。现在事情已经成功了,又何必匆匆忙忙地逃跑呢?”追赶他的人听到后赞道:“他是一个品格高尚、行为勇敢的人,不能杀死他。”于是就放他回去了。如果他匆忙地穿衣服连带子都来不及系,帽子也不去管它,趴在地上偷偷地逃跑,飞驰而去,恐怕走不了十步就会被杀掉。而现在他却扶正帽子,更换衣服,缓缓地出门前行,毫无慌张的神色。大家都认为这样做肯定必死无疑,但是却活了下来。这就是慢走比疾行要快,奔驰慢于步行。人们认为走路是缓慢的,而快跑的速度就快得多,可是现在人们把缓慢反而当作迅速,这就要切实了解到快与慢的关系。能够把迟缓当作急速,这就接近于道了。所以,离朱、捷琚去寻找黄帝丢了的黑色明珠,没有什么结果,而忽恍却以慢代快,找到了遗失的宝珠。

林类近乎于百岁,在春末时期还披着皮制服装,在田间捡取遗弃的谷穗,他一面唱歌,一面朝前走。

孔子去卫国,在田野上望着林类,就回头对随从的弟子们说:“那捡谷穗的老头儿值得与他谈谈,你们谁试着去讨教他?”子贡请求去。

于是在田头处迎着林类,与林类对面而叹着气说:“您老人家不曾有后悔吗?却唱着歌在田里捡取谷穗?”

林类依然不停地向前走,依然唱着歌。

子贡再三恭敬地询问,他才抬头答复说:“我为什么要后悔呢?”子贡说:“您老人家在少年时代懒惰不努力,长大之后也不求上进,老了却无妻室儿女。如今快要死了,还有什么快乐且一边捡谷穗还一边唱歌?”

林类笑了笑说:“我所感到的快乐认人都有然面人们却把我的这种快乐当做忧愁。少年不努力,长大不进取,所以我才能长命百岁。老来没有妻室儿女,死期快来临了,所以才如此快乐。”

子贡说:“长寿是人们所愿望的,死亡是人们所厌恶的。您老人家却把死亡当做快乐,这是什么原故呢?”

林类说:“死亡与活着,就像一来一往,所以我知道在这里死,又不知道在哪儿生,又怎能知道死与生不相同呢?我又哪里知道苦苦求生的人而不感到困惑呢?我又怎么知道今日的死不比过去的生更强些呢?”

这里阐述了生与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人应该乐观对待死亡。

是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生命固然宝贵,但不可能永不消失。生与死,只是两种存在方式而已。

列子说:从前有个人说他是懂得长生不老的道术之人,燕国君就派人去请他来传授,然而,说那话的人却死了。燕王很恼怒那个派去请人的人,准备杀掉他。有个很受宠爱的臣子劝谏燕王说:“人所忧愁的没有比死亡更急迫的,自己所重视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他自身都死掉了,哪里能让君王不死呢?”燕王就不准备杀那个人了。

既然生命不可能永不消失,那么,就应该珍惜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让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燃烧。让生命永恒的惟一方法是为世界留下值得人永远回忆的东西。正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司马迁写完《史记》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他终于实现了父亲和自己的最大愿望,对今后的人生,也再没有什么留恋的了。司马迁的晚年是怎样度过的?他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人们一直说不清楚。

在给任安的信中,他曾表示,要把《史记》这部书“藏在名山中,传给志同道合的人”。后来《史记》传到了他的外孙杨恽手里,才被更多的人知道。《史记》被后代人所接受,并且把它奉为经典,这是对司马迁的最大安慰。

司马迁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受了严重的考验,受到了巨大的侮辱。但是他没有消沉,没有屈服,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划时代的巨著,为我们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品德,也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司马迁有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他在给任安的信中说的。千百年来,这句话一直鼓舞着有志气的人,要像司马迁那样,追求人生的价值,为国家为民族作出问心无愧的贡献。

人为了生活总要和别人结成一定的群体或参与群体去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就形成了人际关系。人的心理不仅反映这种关系,受到这种关系的制约与影响,而且也会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别人与社会生活。因此,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是好是坏,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春秋时代的燕国人羊角哀和左柏桃,不仅是好朋友,而且是品德高尚的怀才之人。因听说楚庄王是个明君,他俩一同到楚国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干,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不料在路途中遇到暴风雪,隐于茫茫荒原。寒冷、饥饿使左柏桃病倒了,羊角哀说:“要死就死在一块,我扶你走吧!”两天后,羊角哀也精疲力竭了,好不容易才把左柏桃扶到一棵两人合抱有余的空心树下,暂避风雪。风雪更大了。左柏桃气喘吁吁地说:“兄弟,荒原千里,风雪无边,与其两人冷饿而死,不如救活一个。”羊角哀说:“你放心,我背也要把你背到楚国去。”左柏桃举起双手,搭在羊角哀的双肩上深情地说:“你的心意我领了,救民于水火之中是我俩的共同理想,不论这个理想是咱俩共同实现,还是你一个人去实现,都算达到目的了,你说是不是呢?”两人真诚相让,最后还是左柏桃说服了羊角哀。羊角哀到楚国见到楚王后,他立即带人回到荒原,这时左柏桃已冻死在空心树洞里。他埋葬了朋友的尸体,痛哭而别。楚王知道后,抚恤了左柏桃的妻儿。后来,羊角哀干出了一番事业。每逢左柏桃的忌日,羊角哀总是朝左柏桃遇难荒原方向深深一拜,心中默默祷告:“柏桃,我一定要实现咱俩的理想。”

如果左柏桃贪生怕死,那么,他与羊角哀大概都只有一死,他的妻儿将不会得到抚恤,他的名字也不会被千百年地传诵下来。

树立了正确的生死观,就不会惧怕死亡了。一个人连死亡都不怕,那么还有什么困难能吓倒他呢?

几年以前,有一位在大商场里开运货电梯的人,他的左手齐腕被挤断了。有人问他少了一只手会不会觉得难过。他说:“不,不会,我平常很少会想到它,已经成了这个样子,难过是不会有什么用的。”

是的,有句话说:事情是这样,就不会是那样。如果有必要,人们差不多都能接受任何一种情况,使自己适应,然后忘掉它。在必要的时候,人们都能忍受得住灾难和悲剧,并同它们作斗争,甚至胜过它们。人们也许会以为自己办不到,但人们内在的力量却坚强得惊人,只要人们肯加以利用,它就能帮助人们克服一切。换句话说,不论哪一种情况,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人们就要奋斗;生活常识告诉人们,意外事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已发生了的就不可能有恢复的可能。那么,为了保持理智,人们不要无意义地自忧。

人们不再为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忧伤、愤恨、反抗时,就能节省下精力,创造出一个更丰富的生活。

张海迪是大家都熟悉的人。她自腰部以下截瘫,其痛苦与艰难非常人所能知,她与病魔斗争的勇气更非常人所能比。在疼痛异常和失去行动自由的情况下,她不是整日唉声叹气或自暴自弃,而是利用这个不幸的’机会”更加强烈地发光发热,使自己不幸的人生显示出勃勃生机和瑰丽的色彩。

已故的哥伦比亚大学郝基斯院长的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

天下疾病多,数也数不了。

有的可以救,有的治不好。

如果还有救,就该把药找。

要是没法治,千脆就忘了。

是的,没有人能有足够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创造一个新的生活。你只能在这两个中间选择一样,要么在“死地”中被摧毁,要么奋力斗争,冲出“死地”重围。

美国诗人惠特曼曾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噢!要像树和动物一样,面对黑暗、暴风雨、饥饿、愚弄、意外和挫折。”当人们面对不可避免的打击与挫折时,惟一的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它。

在“死地”时,痛苦与绝望会慢慢滋长,人越是抗拒,越是会沉浸其中,甚至无法呼吸。既然摆脱是不可能了,那么接受它吧,每一个人有着每一个人不同的人生,一个人接受苦难的同时也保存了希望,是希望啊!纪伯伦说:“希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那么,为希望而奋斗吧!

二 动与静

动以炼体,静以宁心。

“动、静”是历代名家学者研究的共同课题。儒家学者也各持己见。朱熹认为,无动无静的是太极,太极是万事万物的根源;然而,一切事物的动静、生灭又都是太极作用的结果。他还认为,“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那动以前又是静,静以前又是动”,“一动一静循环无端”,犹如白昼与黑夜;动与静是互相联系的,彼此不能孤立。“无静不成动,无动不成静”;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静与阴阳不可分;太极是本然之妙(自然之理),动静是所乘之机(理乘气而行)。

古人研究动、静,大多是从事业成败方面来论及,并非从养生的角度谈的。他们认为:百动不如一静。时机对事业的成败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选择得当,就能事半功倍;选择不得当,就是功败垂成。

孟子曾经说:“虽然在智慧,不如乘住进势;虽然手上有大锄,不如等待时机。”

作为领袖人物来说,必须深深懂得时机变化的原理。

鬼谷子在《逸文》中说:“圣人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就是能把守时机的变化。”所以无论在行动上,还是计划上,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讲求适应环境的策略,只是一味固守旧见,绝对是要失败的。

当然,有些“道行”很深的人,更注重修身养性。王阳明就说: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于心静,环境在其次。一些清修的人喜欢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以求得宁静。其实,这种环境虽然宁静,但如果不能去人欲、存天理,忘却世俗中事,内心依然会是烦杂。要得到内心的真正宁静,就必须完全扬弃我相和动静不一的主观思想。静时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动时也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惟此,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身心解放,才不会失去我们的本真。

这段话对我们就很有启发,他强调动与静都要不忘去人欲,存天理,以获得身心的彻底解放。这倒让人想起这样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