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人生叫平衡
22669500000057

第57章 乐生类——让你身心康泰(4)

二是戒骄心。天玄子说:“作为领导,居在大位而像五位一样,胸怀大德却像没有德,有大智慧却像没有智慧,有大功却像没有功。既不以君临天下而傲视天下,也不以老师的态度面对天下而训示天下,更不能以威风临天下而怠慢天下,这都是自亡而丧失天下的道理!”所以要虚心待人,以恭敬的态度敬人,以谦下的态度—F人,这就是限制骄心。

什么是骄心?骄心也就是慢心与傲心,只要稍微有点才华,稍微有点成就的人就容易犯这个骄傲之心,君临天下的人最容易犯。以刘邦的豁达,对士人尤其害怕有骄傲的心理,何况不及他96人呢!因为最高领导人的手上操纵着名利、爵禄、赏罚、夺予、生杀的大权,可以使人富贵,也可以使人贫贱,甚至要你死就得死,要你生才能生,所以很容易傲视天下,认为天下谁人都不如我。于是,便容易产生奴役天下,或者是师临天下的观念,这都是领导人的最大禁忌。奴役天下,招来的都是奸诈小人之才;师临天下,招致的必是犬马庸碌之才。像那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的圣贤人才,绝对不会甘愿老死荒野。

三是戒偏心。天玄子说:“要想戒去偏心,只有以自己的公心对待天下人,以自己的正心对待天下的事,以自己公平的心了断天下的理,以自己的虚心应付天下的万物。”这样,就能全心虚静灵明,没有什么东西遮挡得住,自然是不偏不失。人心这个东西,不能有所击,有所执,有所蔽,有所固。击就使它劳累,蔽就使它不神明,固就使它固板,执就使它拘泥。

人之所以不能正心,就是有偏心;人之所以不能直心,就是有邪心。好恶之心,人人都有;知见之心,人人都有;爱憎之心,人人都有;亲疏之心,人人都有。有了这些心,必然会执守这些心,执守这些心就会拘泥这些心。

固执就会丧失,拘泥就会闭塞。作为领导,不偏向自己的喜好、知觉、溺爱、亲疏,就不会失于自己的憎恶、亲疏与不知,不仅是这样,还要有人之常情,还要有民心所在。

四是戒欺心。天玄子说:“只有诚心才能破除天下的欺伪之心,只有拙才能破除天下的巧,也只有真实才能破除天下的伪诈,也只有忠实才能破除天下的虚假。”这是不可变更的经典。所说的欺心也就是伪心、假心。一个人怀着虚伪心,就不能有真诚的心。心不诚,必然欺骗。因此,《大学》中告诫人们“不要自欺欺人。”伪心不仅最可耻,也最不道德。

一个人有一分伪心,便有三分虚假,而他的言行举止都使人不相信。一个人心中有虚有伪有欺,肯定就有私心、伪心、欲望心、得心、贪心存在,又害怕人们发觉,再装饰起诚心、真心、实心,用来蒙蔽天下人的耳目。实际上他不知道,人可欺而心不可欺,心可欺而天不可欺。

五是戒妒心。王安石深受排挤、打击、诋毁的痛苦,很是感慨地说:“诋毁生于嫉妒,嫉妒生于不能胜过他人。”嫉妒和诋毁,历来就是有识之士深恶痛绝的,做人没有嫉妒之心,没有诋毁之心,必然心境豁达、光明正大,自然能与任何人和平共处,相洽相融。所以,我们应像《大学》中所说的那样:他人有技能,看作像自己有一样;别人精明强悍,我从内心喜欢,这种喜欢心情,就像从他人嘴里传出的一样,确实能容纳他人。

六是戒疑心。疑心的生出,来源于偷心,来源于多心。俗话说:“多心就会多疑。”总的归纳起来,就是自信心不坚强、不刚毅、不巩固。古代的哲士说:“自信的人不怀疑人,自疑的人不相信人。”疑人就无功,疑事就不在;能信任自己,就应该信任他人。古圣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惟有信能制住天下的疑”。

所谓的信,就是心口如一,言行如一,时空如一,也就是内外的道合一。诚心于内的,必然信任于外;信任于内的,必然表现在外。诚信统一,偷也可以定,猜也可以止,多也可以一。把它引申扩充来说,对方也可以利用,叛逃的人也可以怀柔,违逆的也可以顺从。我以诚信待人,他也会以诚信待我。我不信任他,他也不会信任我。对人推心置腹、肝胆相照、襟怀坦白,天下没有不可信任的人。所以陆贽说:“诚信亏损,做一切事情都会漏洞百出;疑心产生,天下百姓没有不但忧害怕的。”

七是戒躁心。诸葛亮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难以致远。”然而躁心的滋长,出自于急心,出自于浮心,出自于竞争心,都是从不能清静自己的内心开始的。急心、浮心、竞争心最容易损害公理,最容易败坏事业,难以应付纷繁复杂的环境,也难以通达周密细微。只有静心才能破除躁心,只有澄心才能破除浮心,也只有安定才能破除急躁。

八是戒动心。《玉枢经》中说:“人道的人知止,守道的人知谨,用道的人知微。能知微就能生出慧光,能知谨就能像圣人一样知识全面,能知止就能泰然安定。”所以凝神澄心,无思无虑,无念无欲,以修炼“止功”而培养定力,这是领导不动心的一大法宝。

人心原本是清静的,由于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心静就能虚,虚就能灵,灵就能明。动就会昏,昏就会昧,昧就会惑。动于物就会昏乱于物,动于名就会昏乱于名,动于欲就会昏乱于欲,动于利就会昏乱于利。作为知见而动于心,就会被知见而昏乱于心;作为得失而动于心,就会被得失而昏乱于心;作为天下而动于心,就会被天下而昏乱于心;作为生死而动于心,就会被生死而昏乱于心。要想不昏乱自己的心,惟一的方法是灭去动心。要想心不动,只有排除欲心而重现澄心,排除欲念心就能安定。心安定了,就可以制止天下的动!定心于一,定心于道。定心于善,认识就会大不相同,了悟就有新境界,气象也就不同了。

排除欲望的方法,首先必须少欲,最后达到无欲;排除杂念的方法,首先必须少念,最后达到无念。无贪欲是病,抑制是解药。生邪念是病,制止是解药。这就得“息心”的要诀。也就是心息万事息,心无万事无。窦持说:“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源头到处闲,斗转星移天欲晓,白云依旧复青山。”心能息,就自然能清清静静,稳稳当当。心不动,就自然一心不乱,慧光高照,灵明闪现。惟一的根本方法就是万事无心罢了。

六 劳与逸

劳逸相结合,生命节奏美。

提起劳逸,人们自然会想到劳逸结合这个词。人生一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劳动的益处很多,它有益健康,有益于增长知识。沙俄时代的乡村教士,社会地位低下,薪水也很微薄。巴甫洛夫的父亲彼得教士不得不自己种点蔬菜和果树。巴甫洛夫作为长子,从小就是父母的好帮手。有一次小巴甫洛夫和伙伴们一起到森林里去采野果和蘑菇,许多孩子随采随吃,他却把采到的东西装满了一篮子,带回家同父母弟妹一起享用。

一天,巴甫洛夫和他的弟弟德米特里一起挖坑,准备栽种苹果树苗。当他们辛辛苦苦把几个坑挖好了的时候,父亲来了。他看了一下说道:“你们挖错地方了。这儿连阳光都照不到,不能种树。”

德米特里气馁了,放下铁锹不干了。

而巴甫洛夫却让弟弟去休息,他自己来到父亲指定的地方,又重新挖了起来。手上磨出了水泡,他不在乎,一直到挖好坑,种好苹果树苗才去休息。

巴甫洛夫的父亲是一个品行正直又多才多艺的人,虽说是个穷牧师,但思想开阔,书架上经常摆着一些进步书籍。有一次,小巴甫洛夫偶然在书架上翻到了一本《日常生活的生理学》,作者是英国生理学家路易士。小巴甫洛夫贪婪地读起来了。虽说这些书宣扬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比起学校图书馆里那些鼓吹教会秩序、教理的书好看多了。父亲的书不多,他让小巴甫洛夫每本书都念两遍,仔细咀嚼分析。父亲还告诫他:“不要做出急忙的错误的见解。”

正是这些书,打开了巴甫洛夫的眼界,使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晚上,巴甫洛夫对父亲说,他要离开神学校,到彼得堡去上大学。

父亲看到巴甫洛夫已经下了决心,也就同意了儿子的要求。1870年,巴甫洛夫还没有在神学校毕业,就告别了父母和弟弟,来到彼得堡,进入了彼得堡大学。

正是劳动使巴甫洛夫养成了不畏艰难的良好习惯。也正是由于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才使巴甫洛夫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获奖之后,他曾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说:“实际上,我在生活中感兴趣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最大的快乐,就是朝我大体上描述的方向,去进行生理学的研究。”

其实,人劳动,就是在享受生命,享受人生。

50年代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之后,立即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这时已是65岁高龄的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立即着手组织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他率领这支考察队于1954年5月从北京出发,先奔呼和浩特,然后南下穿过黄河、沙漠、古长城到达陕北,再经榆林、绥德、延安、西安,最后到达甘肃天水。途中他历经了暴雨倾盆、狂风怒吼、飞沙走石的遭遇,更看到了大片绿荫被愚昧的人们“开荒”造田而成了沙漠的痛心现象。他日以继夜地工作,马不停’蹄地奔走调查,甚至病到高烧,仍在努力坚持工作,终于制定出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计划纲要》。

1957年2月16日,竺可桢又组织了一支考察队,踏上热带考察的征程。这一次他们从广东西部的阳江、电白、信宜一直往南,途经茂名、化县、湛江、海康,然后直达徐闻,再渡海,最后到达海南岛。正是在这次考察中,他发现了居民们都在砍树,一片片白花花的树桩子,令人心寒。海南岛的情况更为严重,原始森林都被破坏,居民们甚至在那里放火烧山,不知道绿洲会变成沙漠,良田会为贫瘠的土地所代替。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要用科学教育农民,不要只图眼前利益。”一个多月的考察结束后,他写了一份长长的报告,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办法,并且主张建立一支固定的华南热爱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

此后,竺可桢又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考察:有去东北长白山黑龙江地区的考察;1958年8月他率队到新疆进行了综合考察;1959年6月,他考察了腾格里沙河和河套地区的沙漠。这次考察他提出了用飞机播种种树治沙的方法;1961年他参加南水北调会议,为此去了四川,爬上海拔4000米的高原进行实际调查,并提出西路南水北调方案;1963年3月,竺可桢又去云南进行热带考察。

竺可桢忘我地工作。以一个年迈之躯走遍了中国除西藏和台湾之外的所有省份,写下了大量的考察报告,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为了自然资源的保护,他把足迹留在了千山万水。1964年毛泽东在北京接见了竺可桢,对他做出的贡献和求实精神表示敬佩。

竺可桢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他坚持每天写日记,并且无例外地每天都要记录温度、气压、风向、风力等。遗失的不计,仅保存的从1936年1月1日起至他逝世前一天止,共约850万字。他的日记可以说是一份气象变化发展的珍贵资料。他对科学资料更是非常重视,每得到一份有价值的资料,他都如获至宝,在灯下,用颤抖的手一字字地抄写下来。

他研究五千年气候变迁的论文相继发表后,各国刊物争相转载,大约有11个版本,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评价。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称赞竺可桢是在气候学方面“走在学术界的前面”的人。

1974年2月7日他离开了人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他感到很充实,很快乐。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是竺可桢生前曾说过的一句话。原文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我能做到”这是他向祖国和人民立下的光辉誓言。他的一生真正是实践了这一誓言。这种不断追求不断奋进的精神正是每一个有志于发展祖国科学事业的青年应该努力学习的榜样。“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我能做到。”这句格言应该成为每个青年的座右铭。

同其他科学家一样,任何一项科学成就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牛顿也不例外。

当然,牛顿的科学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他继承了前人的成果。正如牛顿自己所说的:“如果我见的要比笛卡儿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这句话,既表明了牛顿的谦虚,也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我们说,“巨人的肩”虽然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但毕竟只是一个客观条件,而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与牛顿的勤奋精神是分不开的。

曾经有人问牛顿:“你是用什么方法做出那么多发明、发现的呢?”牛顿回答得很简单:“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不过对于一件事情,总是花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这个回答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长时间的热心思考,正是勤奋钻研科学问题的表现。据他的助手回忆,牛顿做化学实验的时候,很少在夜里两三点钟以前睡觉,有时不停地工作到凌晨五六点钟;他一天总共睡眠四五个小时,甚至接连几个星期,一直留在化学实验室里。

有关牛顿进行科学研究的勤奋精神,流传下来许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时间上说法不一,在情节上也略有出入,但是总的说来内容大同小异。

牛顿煮“鸡蛋”的故事,流传很广,说的是牛顿有一次正深入思索一个复杂的问题,女仆准备为他煮两个鸡蛋当早点。他怕打断思路,便让女仆离开,等一会儿自己来煮。谁知后来女仆发现锅里煮的不是鸡蛋,而是一块怀表。

有一天,一位朋友来看他。当时牛顿正在做实验,便请朋友稍等片刻。可是这位朋友一直等到吃午饭的时候,牛顿还没有从实验室里出来。于是,他便把餐桌上一盘鸡吃了,只剩下一些鸡骨头。牛顿做完实验后来到餐桌前,看到一堆鸡骨头,便哈哈大笑地说:“我还以为我没有吃过午饭呢,原来已经吃过啦!”

有一次,牛顿邀请一位朋友吃饭。入席后,牛顿想起还藏着一瓶没有开过的上等葡萄酒,正好拿来待客。便请朋友稍等一会儿,他去拿酒。牛顿到厨房去拿酒,要经过他的实验室。那位朋友等了很久,还不见牛顿把酒拿来,便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原来,牛顿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早已把拿葡萄酒待客的事情忘光了。

如果没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勤奋精神,绝不会如此专心致志,以致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也可能正是由于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牛顿在个人生活方面不怎么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终身未娶。据说他谈过一次恋爱,结果不欢而散,后来就再也不谈了。他不讲究衣着,袜子也总是拖在脚后跟上。这种不修边幅的形象,显然不符合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标准。牛顿在处理生活琐事方面似乎显得非常笨拙,也闹过笑话。

做为科学家这样废寝忘食,精神可嘉,也值得学习。但做为我们普通人,则更应该劳逸结合。因为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不会闲也就不会忙。

罗曼·罗兰说:“正如有位名人说‘我休息是为了工作,’我们也是一样,让灵魂去休息一下,养一养它在尘世奔波所受的伤,然后再去奔波。”

徐特立先生说:“休息和工作是同等重要的,妨碍休息和睡眠是直接自乐。”

梅兰芳也说:“我们在坚持工作以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