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品德是高尚人格的体现,拥有她,你就会得到人们由衷的尊敬与爱戴,这种尊敬和爱戴是地位、名誉和金钱所无法比拟的。良好的品德又是大智慧的体现,它可以使你成就非凡的事业,赢得万世英名,其作用也绝非那些小智小术所能企及。加强你的品德修养吧,即是为人之本、成功之基。
一 凡与圣
凡人应有圣心;圣人必有凡心。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圣人?评判圣人的标准是什么?一般人片面地认为,圣人是才智万能,知识渊博,其实不完全正确。圣人确实有才能有学问,但圣人的标志不在于外在的这些东西,而在于内心纯正,心无杂念,目不斜视,行为端正。
提起圣人,人们往往会想起孔子等等,其实“圣人”的称号历来并非儒家先哲的专利。天有华文,地有事理,半月象刑,太阳向德,四时为法式,度数为节制,阴阳是万物生产的气,五行是操行功名的象征,以五政为道,以五音协调善恶,以五声为缘古,以五味作事物……凡能通晓这些的,都是圣人。
当然,先儒学者们多是圣人和贤人。其原因是他们对于“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都是用心彻底推究一两项,深刻地加以钻研,慎重地加以体验,使其可以见诸行动。就像大禹一辈子治水土,后稷一辈子教导耕种,皋陶一辈子专管刑罚,契一辈子只管教化;又像管由专管军事,再求专管富民,公西华专管接待,等等。
那么,凡人与圣人有什么区别呢?
老子说: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行走的迹象;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出现差错;善于计算的人,不需用筹码;善于关门的人,不需用栓销而让人打不开;善于捆绑的人,不需用绳子而让人解不开。因此,圣人最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抛弃的人;圣人常常善于使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丢弃的物品。这就是说内藏智慧、聪明。所以善人能当恶人的老师,恶人能使善人引以为戒,不尊敬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鉴戒作用,虽然看上去是很聪明,其实却是大糊涂。
这段话,很形象地道出了凡人与圣人的区别。
世上芸芸众生,以凡人居多。就连这本书,也是写给凡人看的。但应该坦诚地说:写它让凡人看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凡人不再平凡,进而能变成贤人甚至圣人。
苟子说:“小人可以为君子”,意思是说:品德差的人可以修养成道德高尚的人。进而言之。也可以说:凡人可以修养成圣人。
人非生而知之,圣人也是从凡人开始的。所以说,圣人也并不神秘。
朱熹是南宋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从小就立志当孔子一样的圣人。在他读书时,一天上午,老师有事外出,学童们可高兴了。纷纷跑到院子里的沙堆上游戏、打闹。不大的天井里,欢声笑语,沸沸扬扬。
这时候,老师从外面回来了。他站在门口,望着这群孩子“造反”的情景,摇摇头,轻轻地笑了。猛然,他发现只有朱熹一个人没有参加孩子们的打闹,正坐在沙堆旁,用手指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老师慢慢来到朱熹身边,发现他正画着《易经》的八卦图。从此,老师对他另眼相看了。
朱熹勤奋好学,在他十多岁时,已能读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了。有一次,他读《孟子》一书,看到“人人都可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这句话日寸,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址呀,圣人有什么神秘的?只要主观努力,人人都可成圣人!”
是的,圣人没有什么可神秘的。圣人也是人。只要努力,凡人也可成为圣人——只要能以圣人为师。
孟子说:圣人,就是百代的老师,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圣人。所以听到过伯夷风节的人,贪婪者也能变得廉洁,懦夫也会产生自立的心志;听到过柳下惠风节的人,轻薄的人也会敦厚,狭窄的人也会宽宏。圣人在百世之前奋发有为,百世之后听到的人没有不受感动而奋发向上的。不是圣人能够有这样深远的影响吗?何况那些亲自受到圣人影响的人呢?
孟子提到的柳下惠,春秋时鲁囤贤人。一次他夜宿城门口,恰遇一女子寻宿,他恐怕这女子冻死,就用衣服把她裹在怀里。但由于他品格高尚,作风正派,没有人怀疑他有淫乱的行为或是邪念。所以,孟子也倍加推崇。
盂子提到的伯夷,是一位“廉洁典型”。其实,中国历史上注意修身立德、为官清正的廉洁者大有人在。
姚崇是唐玄宗的丞相,虽位极人臣,但守身如玉,他说“与其浊富,宁可清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明代于谦,调任后只携得“清风两袖朝天去”,从而“免得闾阎话短”。清代军机大臣王鼎去世那天,“家无余赀”。清代于成龙为官数十年,却—生清贫,康熙皇帝称之为“天下廉史第一”。此处还行“却玉”的子罕、“辞鱼”的宋相和三任苏州府的况钟等等。
清朝有个人叫张伯行,曾任内阁中书、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等官职。他为官二十余年,被百姓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张伯行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改任山东济了道,正赶I:早灾,粮食欠收。他看到百姓饥不裹腹,便派人回河南老家,把自家的储粮装船送往灾区,,并赶制大批棉衣,以拯救百姓寒苦、他还亲赴汶卜、阳谷二县,开仓放粮:万石。对此,上司市政使斥责张伯行是独断专行,,他很气愤地反问道:“仓谷重乎?人命重乎?”驳得卜司哑口无言。康熙帝得知后,特赐“布泽安流”匾嘉奖他。
江苏是个富庶地区,但由厂前任巡抚于准等人的贪赃枉法,府库亏银34万两。张仙行出仟江苏巡抚后,人刀阔斧,整饬吏治,并首先从自己做起,对于公家钱财绝不染指,又拟订了《止馈送檄》文告,作为下属官员们清廉为政的准则,檄文写道: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分。谁云变际之常,应耻实份;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本都院既冰蘖盟心,各司亦激扬同志,务期苞苴永杜,庶几风化日隆。
这份《止馈送檄》发出以后,过去下属拜见上司必须奉献礼物的旧例被刹住了;官员们滥用职权巧立名目苛敛百姓的歪风也得到了遏制,,为整治税收,张伯行通过调查核实,将各府州县实在无力上缴的钱粮共计十万八千,奏告朝廷请求减免、康熙帝亲自审定,发现报告单既详尽又准确,不但批准了奏疏,还丧彰张伯行办事认真。
康熙五十年(1711),檀:由举行乡试,发榜之日,舆沦哗然。士人们在百姓支持下,抬着神龛闯入学宫,抗议考官营私舞弊。张伯行经过调查,发现吴泌和程光奎之所以高中举人,是由于用钱买通了副考官赵晋,而赵晋的违法乱纪行为,又得到了两江总督噶礼的暗中支持。张伯行怒不可遏,向朝廷控告了顶头上司噶礼。噶礼凭借权势,反守为攻,捏造了七大罪状诬陷张伯行。朝廷先后两次派出张鹏翮、赫寿、穆和伦、张廷枢等人进行审查。这些官员慑于噶礼的权势,不敢处理噶礼,只是惩处了吴泌和程光奎。张伯行气愤已极,为了讨个公道,他不顾丢官罢职,置生死于度外,再次挺身而出,揭发噶礼与会审官们之间狼狈为奸的行为。康熙见状,亲自断案,将噶礼、穆和伦等人撤职问罪,并通令嘉奖张伯行。
消息传到江南,士人和百姓们奔走相告。他们敲锣打鼓,将巨幅标语贴到通衢大道上。标语写道:“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康熙帝得到消息,更是高兴非常,他御笔一挥,在匾上写了“天下第一清官”六个大字,颁赐给张伯行。至今,张伯行廉政爱民的故事,仍在百姓之中广泛地传诵着。
张伯行的故事似乎还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是不是圣人由谁来评判?由凡人来评判。
一个人,哪怕你是凡人,也必须注意修养自己,向“圣人”的方向一步步前进,前进!进!!
二 公与私
大公无私者无烦恼。
提到公与私,我们自然会想到一个成语——大公无私。现在用来指一切为人民大众利益着想,毫无个人打算。其实,这里面的“公”是公平、公正的意思,而并非公共、公家的意思。其原意就是笼统地指没有私心。
我们倡导大公无私。
其实,大公无私是一种心态。天地之间的万般事物,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感情,以及世上变幻无情的情境,如果用世俗的眼光去观察,就会感到深不可测,头晕目眩;如果用超俗的眼光去观察,就会发现其本质永恒不变。可见,不论对人对事或对物,都应该本着大公无私的平等心态去对待。保持这种心态,则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黄羊威信很高,晋平公常常征求他对文武诸官的任命意见。
有一次,晋平公召见祁黄羊。他问祁黄羊:“南阳守官玩忽职守,不负责任,你看谁去合适?”祁黄羊想了一想,说:“就老臣所知,解狐可以去。”
晋平公听了甚感惊讶,说:“我曾听人讲,解狐与你是仇人,你怎么会推荐他呢?”祁黄羊点点头,说:“确如您所说,我与解狐有不解之仇。但现在您并没问我谁是我的仇人,而是问谁可以胜任南阳守官。我以为此人精明强干,勤于政事,他是最合适的人选。”晋平公听罢感慨地说:“爱卿真是个公正无私的人,可敬可佩。好,那就接受您的推荐,派解狐去接任。”
解狐上任以后,励精图治,干得确实十分出色。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召见祁黄羊,对他说:“国中现在缺少一位能干的法官,你看谁可以担此职务?”祁黄羊立即答道:“以我看,祁午可以。”晋平公听了,很不高兴,说:“我知道,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怎么能向我推荐自己的儿子呢?难道你不怕别人议论你徇私舞弊吗?”
祁黄羊正色答道:“不错,祁午是老臣的儿子。但现在你是问我,谁可以担任法官这一职务,而没有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啊!”晋平公想了想,觉得祁黄羊并没有错。于是说:“好,我就任命祁午为法官。”祁午上任后,执法如山,刚正不阿,秉公办事,受到上下一致赞扬。
后来,孔子知道了祁黄羊出于公心,为国举贤的事后,赞叹说:“祁黄羊真是无私磊落的人啊!他为国举荐贤才,做到了外不避仇人,内不避亲子。实在是难能可贵!”
其实,大公无私是一种美德。太阳和月亮像人类的两只大眼睛。一只眼睁着看白天,一只眼睁着看黑夜,两眼都将世界照得亮堂堂,这就是日月无照无不照的本体属性,它并不受谁的指使,也没有个人的偏见和隐私,也不要人们去感激它们的恩德。人活着若能像太阳、月亮那样,则会坦坦荡荡,刚直不阿。
一次,汉文帝骑马外出路过中渭桥,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使御马受惊。汉文帝便派骑士去把那人抓来,交给廷尉张释之审问。那人说:“我从乡下来,听到为皇上清道开路的声音,便藏在中渭桥下。过了很长时间,我以为皇上一行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钻出来。一看到皇上的车马骑队,便又惊慌地奔跑。”张释之对此案判决为:一人无意惊动了皇上的仪仗队,处以一定数量的罚金。文帝生气地说:“这人径直惊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温和,要是别的马岂不要摔坏我?而廷尉却只判他罚金。”释之说:“法律,是天子与天下人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是这样制定的,而执行起来却要加重,这是法律不能取信于民的做法。再说当时陛下如果把他杀死,则是一回事,现在既然交给了我这个廷尉,那么做为廷尉,天下公正的象征。一次执法不公正,普天之下执法就可能出现混乱,万民百姓又用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呢?望陛下三思。”
其实,大公无私是一种毅力和意志。人食人间烟火,都有七情六欲。毫无利己之心,实属不易。有人甚至认为人都是自私的,顶多是“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这种说法固然不对,但真的能做到客观为别人,主观也能为别人,则真的需要毅力和意志。
鲧的儿子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决心治服洪水,为天下百姓造福。禹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总结父亲多年治水的经验,决定废除“堵”的办法,通过疏导,把水引到大海里去。
禹率领大家挖沟修渠,把水从高处引向低处,让它们向东方大海的方向流去。
禹为了百姓能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他与无数治水的伙伴一样,穿着破旧的麻布衣服,每天挥汗如雨地劳动,从不怕苦怕累。天长日久,他的腿被水泡肿了,腿上的汗毛脱光了,双脚趾泡烂了,脚趾甲都掉了。
禹为平民治水奉献着自己,也奉献着家人。禹有两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都没有回家看看妻子和孩子。伙伴们劝他说:“禹,回家看看吧!”禹擦擦脸上的汗水,说:“前面有好多事急着去做,大水无情,耽误不得,来不及回家了。”说罢,他回头张望了一下,就带领大家向新的目标走去。
过了几年,禹率领治水的伙伴们又一次路过家乡。同伴们指着禹的家说:“禹,这次经过你的家,回去看看吧。”还有人提醒说:“禹,你别忘了,你是婚后第四天就离开家的,听说你的孩子都长大了,至今还未见过父亲呢!”禹抬头望望乌云密布的天空,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他想了想,最后果断地说:“看,大雨又来了。治水要紧,我们还是快走吧!”人们都十分感动,说:“禹,你难道不要家了?”禹笑笑说:“我是早晚要回的。那时,是咱们大功告成的时候!”
13年过去了,洪水被制服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也流传至今。
其实,大公无私是一种艺术。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又都有左、中、右。个体的人就像宇宙中的星体,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恰在这排斥与吸引之中,才各自保持距离而不相碰撞。但个体的人与星体,又不完全相同,有时碰撞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公无私简直成了做人的一种艺术。
苏章在东汉顺帝时做了冀州刺史。此时,他的门生在清河任太守。这年8月,苏章按规定来到清河检查下属的政绩,发现了太守的一些不法行为。苏章便把清河太守请来,专门为其摆上酒席,尽情诉说二人的平生友谊。清河太守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高兴地对苏章说:“别人只有一个青天,惟独我有两个青天。”苏章说:“今天晚上我和你喝酒,这是咱们的私人交情;明天我作为冀州刺史审查你的问题,则是公事公办。”第二天,苏章果然很快落实并惩处了清河太守的罪行。举州上下由此而知苏章大公无私,不正之风便大大收敛了。
其实,大公无私是一种境界。老子说:天长地久。天之所以能长久地存在着,就是因为它们是自然地存在着,而并不是为自己而存在。所以,懂“道”的圣人是把自己置之于大众之后,反而能受到众人的拥护和敬佩;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使自己的生命得到保全。鲁迅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在人们心中的人,都是大公无私的。
陈嘉庚一生“兴实业、办教育、勤劳国事”,为祖国的强盛倾注毕生心血和亿万资财,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