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海盗:海上的峥嵘岁月与财富梦想
22994500000037

第37章 中国海盗(1)

一 海盗活动的兴起

一部世界近代大国崛起的历史,从侧面看,也是一部争夺海洋的历史。在辽阔的大海上,群雄逐鹿,你方战罢我登场。大海盗们爆发的年代,更是搅得大海不得安宁。可是,在这个热闹的竞争中,好像缺了点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被人“冷落”的中国海盗。中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在浩瀚的大海中分布着六干多个岛屿,漫长海岸线分布众多优良海港,为海盗提供了利于其活动的地理环境。在中国历史上,沿海地区居民多倚靠海洋谋生。他们在经营海洋生产的同时也在从事抢劫着活动,由于封建王朝的长期压迫,他们也利用海洋进行反抗官府与地主富豪的斗争,因此,他们也是海盗产生的基础和后备力量。中国古代史书一般称出没海洋上的强盗为“海贼”、“海盗”。以后还出现了繁杂的其他名称,除了中外通称的“海盗”和“海贼”外,还有“海寇、洋匪、岛寇、澳贼、艘贼、沙贼、钓艇盗”等。以下我们为了叙述方便,统一称为海盗。中国虽不是海盗国家,但历史上的海盗活动也颇为波澜壮阔,其活动时间之长,参加人数之多,活动规模之大,堪称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观。早在夏朝就已出现,夏王少康死后,子柕继位,征伐东海地区,不甘臣服的东海人逃亡出海,在海上进行进行反抗。商朝、周朝将疆土扩展到海滨后,政治斗争与海洋开始更加密切。在战争中,那些不愿臣服的“顽民”多逃亡海上,依托海洋继续反抗,这些频频在史书上出现,可视作历史上海盗活动的前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战乱频繁,更多的人逃亡到大海中,以此反抗官府统治。传说,孔子和弟子们曾经去大海中漂游,回来后去告诉鲁国国君,希望他修筑城堡以备寇。“寇”,换句话说就是海盗。在春秋战国诸侯战争中,沿海的一些国家如齐国、吴国已经出现水军,也就出现了出动水军与海盗作战的事例。吴王阖闾在位期间,有东夷人攻打吴国,阖闾率军亲征。东夷人抵挡不住,干脆全体退居到东洲沙这样的岛屿上。吴国人也出动水军前去攻打,最后经过一个月才大败了东夷人,也算是一场规模颇大的海战了。楚怀王在位期间,越人首领无顺主政时,其弟弟无疆被他打败,其族人全都跑到海上,长期对沿海构成了巨大威胁。如果按照东汉以后人们的看法,他们就是海盗,只是因为当时尚无“海盗”一词,所以他们算是还没有被人称为“海盗”的海盗吧。从海盗起源来看,西方世界里,人们为了掠夺财富、冒险等需求,由此产生了海盗这个行当。而在中国则是人们为了逃避战乱、摆脱和反抗官府压迫,才产生了海盗这个行当。

二 海盗先驱——田横的故事

秦朝末年爆发农民大起义和楚汉战争,战场从陆地扩展到海上,出现了田横占据海岛为王的事,对后世海盗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田横是战国末年齐国贵族。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天下大乱,六国贵族纷纷重建故国。田横从兄田儋也乘机起兵,在前209年,重建齐国,自立为王。不久,秦朝将军章邯率领军队攻打新建的魏国,将魏王咎围困在临济,田儋率兵前往救援,兵败被杀。齐人拥立齐王后代田假为王。到了前208年,田横哥哥田荣驱逐田假,另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己做了相,封弟弟田横为将军。田荣怕田假死灰复燃,要求收留田假的项梁杀掉田假,被拒绝,由此怀恨在心。等到项梁被章邯攻打请求援助时,田荣也拒绝出兵,最后导致项梁被杀,这又引起了项羽不满,当然项羽由于忙于救赵,还没时间进行报复。等到项羽入咸阳,取秦而代之,有资格向诸侯发号施令时,才最终采取报复行动,一口气在齐地分封了三个王,就是不封田荣为王。田荣也不是等闲之辈,做王没有自己的份,干脆起兵杀了项羽分封的三个王,自立为王。项羽闻讯大怒,亲自带兵攻打齐国,最后杀掉田荣。但项羽毕竟是项羽,他所过之处,把城市尽都摧毁,百姓尽被杀害,引起人民激烈反抗。同时,刘邦率大军又攻下了项羽的都城——彭城(今天江苏徐州),项羽只好回去进行反击。这种局面下,田横趁机招兵买马,很快就有了数万人,待到收复齐地城邑后,立自己的侄儿田广为齐王,自任相国,总揽大权,事无大小都由自己决断。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前204年,刘邦派韩信统兵前来攻打齐国,事先派郦生游说田横,劝诱田横投靠刘邦,最终被说服,田横也因此放松了戒备。但韩信是个没有信用的家伙,趁机袭击齐军,次年七月平定齐地,并俘杀田广。田横很生气,认为郦生出卖了自己,烹杀郦生后,自立为王,起兵抗击韩信,后来发现实在无法抵挡韩信,才率军去投靠彭越。但田横很快发现,彭越早就和刘邦眉来眼去,害怕自己会被杀掉,就偷偷率领部下五百余人出海占据郁洲山这样一个距大陆有80里的小岛。齐国有才能的人听说了都纷纷跑去投奔。军民一起在岛上种地捕鱼,生活倒也乐无边。到了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做了皇帝后,怕田横久居海岛,又有贤才相助,最终会为乱一方。于是派出使者赦免田横并召他到洛阳去,同时也威胁如果不去,将派兵进剿。在这种压力下,田横为了保全岛上的人,只好带两名部下前去洛阳。去洛阳途中,田横越想越不舒服,“我好歹也称过王,凭啥屈服于刘邦这个无赖呢?这实在是个耻辱呀!”于是就对使者说:“陛下诏我来,只不过是为了看看我的长相罢了。现在我砍下人头来,让人拿着人头,骑马飞奔到洛阳去,气色应当还没有变,还可以看。”说完就拿剑自杀了。使者按田横的要求赶快派人拿着他的人头飞奔到洛阳。刘邦听说田横死了,还为他留下了眼泪,下令用王的礼仪进行安葬,并封随行的两个人做官。等到安葬田横后,没想到这两个人也自杀了。刘邦听了感慨不已,看来田横手下的人,都是贤能之辈呀。于是又派出使者去招回还在郁洲山岛上的500人。使者到了岛上,部属们听说田横死了,全部一起自杀。这时候大家才明白,田横兄弟深得人心,能够团聚贤才为之所用。这就是千古流传的田横五百士故事,甚至在当代,画家徐悲鸿还因这个故事创作了《田横五百士》这一名画。当然田横据岛称王的事对后世海盗影响很大,使海盗们认识到海岛是他们海上活动最理想的地方,许多海盗都以他为榜样,占据海盗,反抗官府统治,他们以郁洲山、舟山群岛、拓林、台湾和澎湖、南澳、老万山、龙门、海南岛等岛屿为根据地,在岛上进行开发,建寨堡,筑案舍,捕鱼,开荒种田,造船,从事海上贸易。

三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海盗

两汉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地震、风雹、水灾和旱灾接连发生,造成民不聊生,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大量民众挣扎在死亡线上。在这种情况下,官府仍不管穷人和饥民死活,继续巧取豪夺,豪强地主则乘机兼并土地,掠夺民财。天灾人祸迫使穷苦人民忍无可忍,揭竿起来进行反抗。在这种背景下,第一次出现了被官府称为“海贼”的起义组织,当然这也算是中国史籍谈到海贼(海盗)活动事件的最早文字记载。张伯路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海贼”称号的海盗首领了。l09年,张伯路在山东海滨宣布起义,拉起一支有三干余人的起义队伍来,由于官府力量强大,迫使他们活动于沿海地区及海上。张伯路率领海盗们平时隐伏在海岛上,一旦官府防御上有空隙,就登陆袭击,杀伤官兵无数。在转战过程中,张伯路还自称将军,号令周边。受他起事的鼓励,周边的民众也纷纷起来,杀死贪官污吏,自称将军、使者,但他们都接受张伯路的领导,使海盗队伍更加声势浩大。东汉王朝看到海盗们势力强大,恐惧不安,急忙派御史中丞王宗率领幽、冀诸郡军队数万人进行征讨,同时命令青州刺史法雄协同出兵征剿。最后,在官兵猛烈攻击下,张伯路作战失利,部众伤亡惨重,还丧失大量器械和财物,但仍有实力,官军一时也无法完全剿灭。汉安帝为缓解山东沿海局势,颁布赦免令招降张伯路。王宗召集太守商量对策,决定借此机会用兵攻剿,一劳永逸。而狡猾阴险的法雄认为,发兵进攻,如果海盗们乘船深入大海藏身在海岛上,不容易彻底剿灭。因此主张采用招降为幌子引诱张伯路上岸,然后进剿

。张伯路不知道是计,受招前来,结果发现形势不对,便率领海盗们驾船跑到辽东一个海岛呆着。公元111年春天,海岛上出现粮食紧缺问题,张伯路被迫率海盗驾船返回山东,发起对东莱等地进攻,被青州刺史法雄击败。张伯路准备再次逃亡辽东,路途中遭李久等人攻击,失败被杀,失去了首领的海盗们也四处逃亡,这场反抗官府的武装斗争至此结束。到了东汉后期,政治更加黑暗,海盗活动也相应频繁。顺帝时有名曾旌者率领千余海盗横行于江浙一带,烧毁城市,杀死官吏。吴郡等地方官府频频告急,东汉王朝素手无策。这支海盗最后结局如何,今天我们已不得而知。由于海盗分布范围广大,南北都有分布,连后来三国的奠基人都有遭遇海盗的经历。172年,在浙江钱塘江口的海上发生海盗胡玉抢劫商贾财物的事,当时,孙钟、孙坚父子恰好遇到海盗们打劫后上岸分赃,乘船的人都不上岸。当时孙坚才十七,在县里当差。看到这种情况,就对孙钟说:“应该讨伐强盗们呀”。但他父亲却很冷漠,告诫孙坚,这不是他的管辖范围。但孙坚下定决心做一个见义勇为青年,独自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示,好像自己率领了很多人马似的。海盗看见了,以为有官兵来捕捉他们,都丢掉财物逃跑。孙坚奋起直追,还杀死一个人。孙父看到,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儿子如何英勇。孙坚赶跑海盗,在当地一下出了名,最后被官府任命为管治安的县尉。隔了三十年后,又有曹操亲自讨伐海盗的事。当时胶州湾海上,有管承率领的“三干余家”海盗在活动,威胁曹操统治的青州地区。206年,曹操亲自统领军队征讨管承,至淳于县后,派乐进、李典打败了管承,但没有消灭他,管承逃到海岛。曹操没有能深入大海的水军,无法兴师进剿,没能取得成功。想不到曹操能消灭群雄,却拿小小海盗没办法。隔了很久,平息管承海盗武装的任务,由长广大守何楚采用招降手段才加以解决。就是这个何楚,又用同样的政治手段还降服乐安郡的海盗郭祖。此后,在渤海至胶州湾的海面少见海盗活动,海上相对平静。三国以后,海盗活动始向南扩展,长江口以南的海域成为主要区域。同时大规模海盗集团也开始出现,以孙恩、卢循领导的海盗集团最为出名。

四 海盗“祖师”——孙恩、卢循

东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门阀政权,在这个政权的庇护下,士族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霸占山泽,拥有部曲、佃客和奴婢,过着腐朽生活。士族们支配的官府通过征赋税剥削人民的同时,还巧立各种苛捐杂税,多到人民无法承担。繁重的劳役,也压得人民喘不过气,出现了不少人为求免劳役而自残身体。苛繁的赋役,导致农民破产而被迫逃亡。逃亡农民有的沦为世族豪强的部曲奴仆,更多的则亡命山泽或逃往海岛。统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孝武帝与安帝均昏庸无能,司马道子及其子元显专权,爆发了多次争夺权力的武装冲突。397年,刺史王恭起兵声讨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元显收买王恭部将刘牢之,才将王恭打败。随后,桓玄与殷仲堪之间爆发战争,结果桓胜殷败。桓玄又发动讨伐司马道子父子战争,取胜后篡位称帝。统治集团多年混战,破坏社会经济,阶级矛盾激化,陆地人民起义此起彼伏,海上海盗武装活动日益活跃。终于汇成孙恩、卢循所领导的海上海盗集团。孙恩字灵秀,琅琊人,属于东晋南渡后的次等士族。孙氏家族世代宗奉五斗米道(道教的一支),孙恩叔叔孙泰拜吴郡五斗米道首领杜子恭为师。杜子恭死后,孙泰继续布道,他在民众中有很高威望,百姓们敬之如神,教徒分布南方各地。一些官员如黄门郎孔道、鄱阳太守桓放之等因为信奉道教皆敬事孙泰。398年,当王恭起兵讨伐司马道子时,孙泰以为晋朝气数已尽,以讨伐王恭为名,纠集数千人队伍,准备造反。由于谋事不密,孙泰及其六子被司马道子诱斩,只有孙恩率少数教徒逃入海岛,寻找机会报仇。

过了三年,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征发东边各郡里那些已经免奴为平民的人到京城建康(今南京)当兵,引发了百姓骚动。趁这个机会,孙恩率军队登陆,攻破会稽城(今浙江绍兴),杀死王羲之的儿子——会稽内史王凝之。附近八个郡的人民群起响应,短短一个月期间,孙恩军队占领了会稽八郡,部队扩充到10万人。孙恩占据会稽后,自称“征东将军”,设立官职,进行政权建设,争取与团结士人参加政权。为争取百姓支持,对于那些民愤极大的世族大官僚,孙恩采取严厉手段予以惩治。先后处死了吴兴太守谢邀、永嘉太守谢逸、嘉兴公顾风,南康公谢明慧、黄门郎谢冲、张混、中书郎孔道、太子洗马孔福、乌程侯司马倍等人,一时使官兵闻风丧胆。孙恩出身于次等士族之家,本来就恨世家大族占据着高位,让他们难有机会做官,所以对他们的屠戮也格外严重。一流士族王家和谢家首当其冲,除了王凝之以外,包括谢安的两个侄子在内的许多王谢子弟都被杀死。另一方面,积极做攻打都城的准备,派出探子潜伏在建康城里作为内应,发布檄文声讨司马道子与元显的暴行,号召部众为推翻东晋王朝而奋战。东晋王朝看见孙恩声势浩大,也非常震惊,派名臣谢安的儿子谢琰和北府兵名将刘牢之率重兵讨伐孙恩,孙恩作战失利,率领男女二十余万人乘船入海,许多来不及出海的人投水自杀,一些妇女将婴儿沉水后逃去。谢琰赶走孙恩后,率军镇守会稽阻止孙恩从新登陆。谢琰是东晋北府兵大将,一向骄横自负,打败孙恩后更加不可一世,由此放松了警惕。没想到,隔了一年后,孙恩率海盗们迅速登陆,连克余姚、上虞,逼近会稽,山阳一战,斩杀谢琰,谢琰为其骄傲自大付出了血的代价。谢琰被杀,东晋朝廷大为震惊,赶快派刘牢之、孙元佟、高雅之等人统领各路兵马进剿孙恩起义军。这次,孙恩却异常英勇,接连大败高雅等所率官兵,乘胜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都城建康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