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风情动春秋:传奇女子
23045300000018

第18章 杨玉环 三千宠爱在一身(2)

高力士侧身,对陈玄礼说:“请陈将军奉诏行令,使各军列班回队。”

陈玄礼转身去看阶下的军士,还是未发口令。

李隆基和高力士有些急躁了。可他们如水上之舟,任凭荡漾毫无办法。

在佛寺中洗梳妆扮的杨贵妃,已经知道宰相被杀的消息,也意识到了兵变的危险,但她最关心的是皇上的安全。内侍们传信说乱兵已去驿馆,正与皇上和高公公对话,杨贵妃恨不能冲到皇上的身边,要死也和皇上死在一起。无奈身边的侍女尤其是谢阿蛮说什么也不让贵妃离开佛堂一步。

杨贵妃心急如焚,她急切想知道皇上与六军对话的内容和结果,渴望变乱迅速平息,继续赶路幸蜀,早日到达成都。但她做梦也不会想到,皇上与哗变士兵对话的内容正是关于她——杨玉环。

李隆基与陈玄礼及他手下的士兵僵持了一会后,军中忽有一名将军站出人群,向陈玄礼大将军报告:“大将军,六军将士陈愿在此。请转奏!”说着,便呈上了一纸奏文。

陈玄礼转过身来,向着李隆基说:

“陛下,六军将士以为,杨国忠谋反罪大恶极,已被正法,贵妃杨玉环常与堂兄往来,现已不宜供奉,将士们请皇上斩杀玉环,割爱为国!”

陈玄礼此言一出,李隆基如五雷轰顶,差点晕倒,他强拄住竹杖,由惊转悲,由悲转怒,愤愤地说道:

“朕乃大唐天子,贵妃之事,朕当自己处理,任何人不准胡言!”说完便弃了手杖,转身回屋。高力士发现,皇上的全身都在颤抖。

皇上一走,军中喊叫声又震天动地了,高力士、陈玄礼谁都无法控制局面了,后退的军士们又向前拥来。

李隆基听到喊声炸起,大有挺身让乱兵杀死的勇气,又一次扶着墙壁来到门口。高力士忙上前扶住了皇上。

“我怎么能让爱妃去死啊?”最难让李隆基接受的就是斩杀杨玉环,这不仅因为杨玉环曾与他七夕共誓,更因为他们的爱情如山高,比海深。李隆基宁可自己去死,也不能让人动一下杨玉环的毫毛。

可眼下的情况又变了,李隆基出现之后,军士中三名壮士举刀前来,跪在地上,同声劝皇上舍弃爱妃,以正国法。说完,三壮士各自引刀刎颈,扑地而死,鲜血溅红了皇上脚下的石阶。

李隆基悲愤交集,不能言语,只见又有两名壮士前来,口中说道:“若陛下不杀爱妃,我六军将士将血染马嵬驿。”说罢,又自杀身亡。

高力士害怕了。六军将士的双眼血红,李隆基的精神就在崩溃的边缘。

“高公公,今军情至此,将士不达目的,决不会罢休,请公公说服皇上。”陈玄礼是个爱兵的大将军,不忍再看到有士兵以死相谏了。

高力士对皇上说:“陛下,眼下局面,老奴无能为力了。”说罢,眼泪刷刷往下掉,十分凄苦地又哭着补充,“老奴有负圣恩。”

李隆基十分明白,高力士已不能阻止军士们要杀贵妃的请求,便不看六军将士,也不看高力士,而是仰天长叹,凭泪洗面:“一个大唐天子难道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吗?”忽然,皇上转过身去,愤然入内。

驿舍外的消息,随时有人报告给贵妃。杨贵妃挣脱不了谢阿蛮等人的拉扯,便苦苦哀求:“阿蛮,你在宫中多年,最知娘娘钟爱皇上,如今六军作乱,哗变之势一旦扩大,便会弑君造反。你想想,若皇上在此时见不到我,我们怎能安眠于地下?”

谢阿蛮被杨贵妃的话打动了,在内侍的引导下,阿蛮为贵妃披了一件斗篷,从后门回到了驿舍,见到了李隆基。二人见后大哭,互相搂作一团。

“陛下,外面的情况内侍们都对我讲了,我愿以死换得皇上平安……”杨贵妃实在说不下去了。

“不,这绝不可以,陈玄礼他们在胡闹!杨国忠即使谋反,又与你何干?只要朕还在,就绝不会让他们伤你一根毫毛。”

李隆基的话是在呜咽哽噎中说完的。他那颤抖的双手,一直没有放开杨贵妃的臂膀。

在内侍传话的同时,高力士、陈玄礼和韦见素之子韦谔一同进见皇上。高力士惊奇地发现,杨贵妃正在皇上的怀中,他还以为贵妃仍在佛堂或已逃走,想不到这种场面被他和陈玄礼等人同时遇见了,看来,贵妃在劫难逃了。

高力士进屋未及开口,先向皇上和贵妃跪下了,然后才慢慢地开口说:

“陛下,群情益愤,老奴再请……”

“不用讲了!”李隆基推开贵妃,指向高力士,“你们串通一气,陷害忠良,贵妃有何罪责?!”

任职京兆司录的韦见素之子韦谔,年轻气盛,全不管眼前皇上的哀怜相,上前一步单腿跪拜道:“请陛下处斩贵妃,割爱为国!”

“处死贵妃,割爱为国!”这正是门外六军哗变将士的一致呼声,李隆基和杨贵妃在屋中也可清楚地听到门外将士的呼喊。但韦谔一手扶刀,一手按地,在皇上和贵妃脚下说出此话,却使贵妃和所有在场的内侍、宫女吓出了一身冷汗,就连谢阿蛮都躲到了墙角。

韦谔的动作果断而迅速,他的声音高昂而洪亮,戛然截断了屋中的一切哭泣、哀求之声,但韦谔的头却仍然低着。

还是李隆基老练,他冲着陈玄礼说:

“你们是在仿安禄山,先杀宰相,再杀贵妃,再弑我大唐天子,对不对?”

陈玄礼兵乱以来第一次跪下了,他恳切地说:“启禀陛下,臣承皇恩甚厚,如何敢忘恩负义?只是六军兵士众怒难犯。若不杀贵妃,六军不动,安禄山追兵一到,我们几千人马如何抵得住十几万叛军,那时恐伯无一人能够幸免。故恳请陛下顺应六军之请。”

李隆基全身发抖,他的胡须也在明显地颤动。

“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杨国忠谋反,贵妃久居后宫,如何知道?何以害她这柔弱女子呀?”李隆基仍在坚持保护贵妃。

门外的喧哗声渐大,头上包裹着血淋淋白布的宰相韦见素跨门而入。随韦见素进来的,还有两名羽林军中的将校。

李隆基知道杨宰相已死,韦相公受伤,但现在才首次见到韦相公从头到脚的斑斑血迹,不禁更加惊悸和愤怒。

高力士不等韦相公发言,便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奏请说:

“臣请陛下赐贵妃自尽,以慰将士。”

杨贵妃扑向了李隆基,李隆基丧失了最后的勇气,他既不再争辩贵妃不该死,也说不出赐死的旨令,只是紧紧搂住贵妃的头。

“陛下,龙武大将军及众将军已尽力慰抚哗兵,但众怒难平。”这是韦见素的话。他接着说,“杨右相已被诛,众将士认为贵妃为谋反之本,现众意不可转,贵妃不宜留在陛下身边了。”

李隆基温和地一挥手,令众人出去,屋内只剩下了他和杨贵妃。皇上将贵妃扶入了内屋。在高力士等人刚刚出门一会儿,李隆基也出来了,他递给高力士一条白练。

高力士立刻明白了,马上当众宣布;“皇上圣明,以江山为重,已赐贵妃自缢。”

阶下将士一片欢声,戳枪顿戟,震天动地。众人—下后退了五六丈远。

李隆基终于接受了高力士的请求,不得已明白了“六军安则陛下安”的道理。

陈玄礼立即命手下将校传谕:“皇上已赐贵妃死。”

李隆基进屋,张臂抱住心爱的贵妃,泣不成声:“朕对不起你,未能保住爱妃性命,愿我在九泉之下做你的牛马。”

“三郎,我在有生之年,独得圣上荣宠,这是我的三生之幸。人生百岁,终有一死,我无怨无悔,愿陛下珍重。”

杨贵妃的眼泪已使她脸上的妆粉与口红混为一片,胸襟早被她和皇上的泪水打湿。

明皇不忍再看贵妃了,他的心都碎了。这不仅仅是一般人生的生离死别,而是堂堂皇上要赐心爱的爱妃死刑!两人的心中何异于刀绞!

皇上离开内室,来到外堂,只见门外“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落,宏壮史前。

杨玉环擦干了泪水,从内室从容而出,长吐了一口气说:“陛下珍重,臣妾永辞……”

于是,年仅38岁的一代美女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兵变中,在这个荒凉的马嵬坡上,香消玉殒。

【杨贵妃曾被赶出宫】

杨贵妃之所以不同凡响,关键在于她生性倔强,不是个唯命是从的女人,她敢于忤逆圣意,敢于漠视夫君,把夫君当成平等的伴侣。所谓“爱之深,恨尤切”,唐玄宗爱她这点,却也正是恨她这点,爱恨交织,反而加深了对她的爱意。杨贵妃先后有两次忤逆,都被大怒的唐玄宗遣出宫外。

第一次是她封为贵妃的次年,杨贵妃被遣到杨铦府中。高力士十分了解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感情,用百车将各种器用一同送去。可在杨贵妃离去后才不到半日,唐玄宗已起了思念之情,茶饭不思,情绪烦闷,无故鞭笞左右从人。高力士见状,奏请迎回杨贵妃,给唐玄宗找了个台阶下。当天晚上,杨贵妃回到宫中,伏地请罪,请夫君宽恕她的任性。于是,两人和好如初。

第二次是天宝九载(750),杨贵妃再次忤旨,又被怒气冲天的唐玄宗逐出宫外。著名的酷吏吉温,对唐玄宗正言反说:“妇人智识浅薄,忤逆圣意。贵妃久承恩顾,应就戮于宫中,不可受辱于外。”这一番话,触动了唐玄宗心中的情思,让宦官给杨贵妃送去了御膳。杨贵妃剪下一束青丝,请宦官交给唐玄宗。唐玄宗见发如同被雷击,速令高力士召回杨贵妃。大起大落的风波,非但没有影响他们的爱情,反而让他们更加相爱。

关键的关键,杨贵妃是唐玄宗十分难得的红颜知己,她知道他的烦恼,了解他的心事,她用温柔来化解他的烦恼,用体贴来分担他的心事。有年八月,太液池中的千叶白莲花昂首怒放,美不胜收。唐玄宗在一旁的亭台中大肆设宴,邀请臣子们共赏莲花。赴会者竞相赞美莲花的圣洁,然而唐玄宗却手指杨贵妃,一语惊人地说:“莲花虽美,怎及我的解语花!”这朵解语花,为唐玄宗解了无数心结,使他获得了人生最大的乐趣。

【杨贵妃与含羞草】

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特别像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儿的羽毛。植株上缀以数朵淡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慢慢闭合,叶柄也缓缓垂下,就像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它是那样纯洁和朴实,才显得忸怩、娇羞,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含羞草”。

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明皇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她美在相貌,美在才艺,美在善解人意,因此集玄宗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她的恃宠骄纵,杨氏家族的飞扬跋扈、胡作非为,使朝野对他们充满了巨大的怨恨,因此她的惨死也不无道理。玄宗因迷恋她而不理朝政,最后导致国家的衰败,但总的说来,她也不过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