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风情动春秋:传奇女子
23045300000027

第27章 李清照 多情才女多情思(1)

【三见奇缘定终身】

仲夏的一天,晴朗的天空一望无际,蔚蓝的色彩是那样均匀、澄澈而又神秘,偶尔有一队飞鸽从天空掠过,璀璨的阳光在蓝天、飞鸽和村庄中勾勒出深邃的层次感。

已经完成上头礼的李清照不愿整日厮守着寂静的闺房。她郑重其事地向母亲提出了出游的请求。午饭时,李清照为母亲夹上三个水饺,满满地斟上—杯酒,也为弟弟夹上几样鸡块、鲜藕,说道:“娘,今天日子好,又是弟弟的生日,女儿想到外面走一走。”

王氏今天特别高兴:“好吧,你想到哪里去?”显然她直接同意了李清照的要求。

“溪亭。”

“溪亭?可不能太贪玩,必须早去早回。”

“我也去!”李迒不容置疑地说。

“你这个小尾巴!好,咱们全家都去。”

溪亭是一个游览的好去处。王氏带着两个孩子玩得非常痛快。李清照游兴极浓.征得母亲的同意,租了一条蚱蜢舟,沿着小河,箭一般向前划去,母亲和弟弟的身影渐渐同身后的山水隐在了一起。水上驾船,李清照已经不是初次体验了。但这一次,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自己突然间成熟了许多,只觉得鱼群在为她导游.燕子在为她起舞,清风在为她开襟,酒力在为她壮胆。午间吃饭,她的确多饮了几杯,眼前的风景更令她全身心地沉醉,她现在才真正体会到离开绒绒的绣线,走出深深的庭院,拥抱大自然的惬意。顺流快速漂行的平稳和无碍,使李清照有一种凭借风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的感受,好像她离开了大地,离开了深闺,离开了尘世的一切,来到了一方完全自由的天地。

这一大片荷田,只见落日的余晖把荷田拢在一脉轻淡的红光里,碧绿的荷叶更显得青翠欲滴,那星星点点、疏密有致的荷花,有的粉如少女的胭脂,有的洁如仙子的明眸,还有那淡黄色的蓓蕾.它们都穿了绿色的长裙,在水面上舞成了一个同样规则的圆。

如此美景,怎能不歌一曲?清照一边划船,一边开心地唱着,荷丛里传来一阵清脆婉转的歌声:“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末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

“荷叶丛中莫不是有荷花仙子?如此美妙的曲子。”

“咦,怎么会有男人的声音?”清照惊诧地想着,“哪儿有人呢?”

光线突然转暗。

“糟糕!玩过头了,怎么出去啊?”清照猛然意识到这是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光顾过的地方.她被成千上万朵荷花密密层层地包围了。酒在一瞬间醒过来了,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怎么办?干脆继续往前摆渡,看能否找到出路。于是她奋力地向前划桨。

突然,更加壮丽的景色出现了:干万只水禽鸥鹭.被这突然闯来的不速之客惊扰了,扑楞楞地从清照的身边惊叫着飞向天空,在天地间描画出一幅壮观无比的亮丽风景。

在鸥鹭飞向天空的间隙,她隐约看到不远的对面一条小船上坐着几个男子,而她目光与其中一双明亮的眼睛不期而遇。脸色微红的清照匆忙地向归去的方向划去。

溪亭自然的美景、游玩尽兴的欢乐、目光相碰的一瞬都偎依栖息在青春少女的梦乡,这一段美丽的奇遇深深地镌刻在李清照记忆的心碑上。

“清照,今晚就是上元夜了,我们一家晚上一起出去玩啊。早就知道你盼这天盼了好久了,是吧?”

“还是娘了解我,早就想看看京城夜晚的景象了,可你们就是不允许。”

“记住你还是大家闺秀,哪能晚上疯疯癫癫地到处乱跑?上次玩得那么晚回来没把你爹气死,还不吸取教训。”王氏狠刮了一下清照的鼻子。

“好啦,不要提那次了,爹骂我还不够啊。别扫兴了,这次我一定和你们在一起,不跑远了啊。”清照撒娇着说。

“不行,我还是不放心你,今晚人肯定会很多,走散了我们上哪儿找去?我叫婉玉陪着你,你们年龄相仿聊天也比较投机些,她可是我身边最喜欢的一个侍女。”

“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不过有个人陪我也挺开心的,谢谢娘的忍痛割爱了。”

“我前几天专门找人给你们俩做了新衣服,正好这次过节穿着,让别人也看看我的女儿有多漂亮,如果能碰到心仪的如意郎君那更好了……”

“娘,别想那么多了,哪会那么巧呢?你快出去忙你的吧,我要换你做的新衣服了啊。”清照微低着头,脸有些微红,忙不迭地推着王氏往门外走。

“好啦好啦,我出去张罗一下,你好好打扮一下啊,这么大了,还害羞呢。”王氏笑着走出门外。

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此日夜晚叫元夜,也叫元宵。其实元宵节不单是指一个夜晚,从十四日晚的张灯预赏(也叫试灯)到十六日收灯毕,都人士女跨马乘车出城探春,前前后后的好几个日日夜夜均热闹非凡。清照更是提前“进入角色”,本来她在故乡明水时的穿戴,已是地道的“京都样”,不少服饰当是外祖母指定京城的上等手工为她制作的。来到沛京后,她前去探望两家的舅父、舅母及众多表兄妹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夸赞她气质高雅、打扮入时。或许是应了那句“女为悦己者容”的话,或因其素有争强好胜之心,清照蓄意要把自己打扮得通身济楚,向都人展示她那些花色新颖、质地贵重的首饰……

大家闺秀的继母颇具大家风范,当她知道清照早就盼望元夜来临时,便把一个手脚麻利又颇具见识的侍女婉玉,割爱安排到清照房中,还特意为这年龄相仿的主仆二人购置了合体的衣饰。家里也安排得停停当当,节日气氛极为浓郁。小弟李迒更是欢天喜地,提着自己最心爱的花灯跑里跑外,在阳光还映照着帘钩时,他就要上车出发。

这时清照亦已盛妆待发,她心里也盼着早些日落西山,遂走出室外观看天色。一举首但见:落日像熔化在一片金色的霞光之中,暮云天娇,刹那间聚合成一块巨大的璧玉,她不禁脱口赞道:好一派融和天气……

王氏带领清照姑弟、侍女及仆妇等人登车前往御街方向驶去。

在车马刚到不远处的巷口,见一灯火通明之处,王氏对清照说:“这叫影戏棚子,这间屋子灯亮烛明就是为了防止本坊游人小儿丢失的,如果丢失就聚集在此方便寻找。看来像你这么贪玩的小孩还真不少啊。”

王迒拍着手说:“姐姐贪玩,比我贪玩,哈哈。”

清照看着弟弟幸灾乐祸的样子,拍了拍他的头:“姐姐哪有你那么贪玩?”接着转头委屈地对王氏说,“娘,我现在已经不是小孩了好吗?怎么还在弟弟面前这样说我呢?”

侍女婉玉也帮着清照说话:“夫人,小姐现在已不似当初了,她面容姣好,气质高雅,让人艳羡都来不及呢。”

“还是婉玉会说话。”清照得意地说。

“我也知道她不再是个小孩了,所以在为她找个如意郎君而犯愁呢。”王氏面露愁容地说。

清照撇撇嘴说:“娘,不是叫你别谈这些了吗?这种事是靠缘分的,缘分来了我自会好好把握,我不用你担心。如果你想给我介绍逼我嫁出去的话,我可是一百个不情愿的。”说完,扭头望向车外,心绪已飘到溪亭湖上、莲花丛旁,回忆着那次美妙的“目遇”,我还能看到那双清澈的眼睛吗?

不一会儿他们到达目的地,纷纷急忙下车,迫不及待地想融入人群中,尽享节日的欢乐。一路上,宫观寺院不时可见,均灯烛竞陈、光华夺目,万街千巷,游人如织。

“小姐,你看!那里的花灯做得多艳丽啊。”久侍深院的婉玉指着花灯一条街的方向,开心地说道。

“走!我们去那边看看。”清照也兴奋地说。

乐棚中鼓乐堡簧齐鸣,彻街两廊,花灯“竞相开放”,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供游人观赏;两侧奇术异能、歌舞百戏,两个少女看得应接不暇。

“小姐,今天好热闹啊,我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婉玉不无天真地说道。

“是啊,上天对女人太不公平了。难道女人就只能足不出户,独守空房吗?为什么只允许男人享受这花花世界。”清照憋闷许久,不得不一吐为快。

“小姐,你可真厉害,我从来都不敢这样想。”不过婉玉可不想让这个不愉快的话题破坏大家今天难得的好心情,于是打趣地说道,“那小姐什么时候会看上这花花世界的男人啊,夫人可着急着呢!”

“还用你操心了,谁我都看不上!”清照做打人状。

“小姐饶命,看不上也不用打我啊!”婉玉做哭状。

“谁要你贫嘴,谁要你贫嘴,谁……”清照和婉玉玩得正欢,“是他?”手突然停在半空,在不远处看到一个熟悉的眼神正朝自己这边射过来,于是推开婉玉,朝前方跑去。找了一阵,四处张望,那个眼神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小姐,你怎么突然跑那么快,找什么吗?”气喘吁吁的婉玉赶了过来。

“没……没事,走,我们去找娘和弟弟吧。”清照有些失魂落魄地说道。

“明明感受到他的眼神了,怎么突然就消失了,难道是我看花眼了?不对,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是他。”敏感的清照在回家的途中还在想着街上那个明眸,一直难以释怀。

时至十六日,李清照一行来到来到唐睿宗赐名并彻书题额的相国寺。这一天万里清和,醺风徐吹,细柳拂地,石榴初绽,雏燕学舞,黄莺偶闻求侣。相国寺中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同一路上的旖旎风光形成鲜明的反差,似乎普天之下的僧尼道士都集中在相国寺中,京城之中的官民商旅男女老少也都空巷涌来,更有方圆百里内的信男信女,不辞劳苦来参加这一难得的盛会。

清照和婉玉搀扶着母亲,李迒跟在后面,一行四人也随着人群跨进大门。迎面就是天王殿,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和四大天王的塑像。他们在弥勒佛的塑像前停了下来,只听母亲说道:

“清照.你看那副对联多有意思。记得小时候我来这里时,每次都要看一看这副对联,至今还没有忘记。现在你就读给我们听一听吧!”清照抬头一看,只见上联写的是“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下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清照读毕,若有所悟地对母亲、弟弟和翠玉说道:“这副对联写得实在好。如今世上‘可笑之人’和‘难容之事’也太多了,真难为了弥勒佛啊!”

说完,他们便从天王殿出来,又参观了大雄宝殿。然后穿过月门,来到了八角罗汉殿。这座建筑别具一格,外面是环绕成一个圆周形的八角殿,内有“释边牟尼讲经会”大型彩雕,周围是游廊,下有雕栏,屋顶饰以黄绿琉璃瓦,脊上排列着立佛,桃角上挂着铃铎。八角罗汉殿中间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院子中耸立着一座八角亭。他们漫步来到八角亭上,母亲让大家坐一会儿,在亭子里稍微休息休息,然后对他们说;“趁休息的时间,我给你们讲讲相国寺的历史吧!”清照最喜欢听历史掌故,听母亲一说便偎依在她身边聚精会神地听起关于相国寺的历史传说来:

“据老辈人说,相国寺这个地方,原来是春秋战国时候魏公子无忌,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信陵君的故宅。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在这里建了一座名为建国寺的佛教寺院,后来毁于战火。唐朝初年,此地为激州司马郑景宅园。景云二年(711),有个叫慧云的高僧,说他一天晚上看见城中出现了一股祥光异气,天亮后又在郑景宅内他中看到殿台楼阁的幻象,于是便化缘募捐买下这座宅子,准备改建为寺院。在建寺过程中,工匠们从地下挖出了当年建寺的一块古碑,才知道这里原来就是建国寺的旧址。慧云和尚非常高兴,便特意用青铜铸了一座高一丈八尺的弥勒佛像,将它安置在正殿当中,就是我们刚才在天王殿内看到的那尊铜像。那时候唐朝的皇帝是睿宗,他当皇帝以前,曾被封为相王,于是就赐名为‘大相国寺’,并亲自书写了匾额。寺基占地540多亩,寺内分为64个院落。寺内设市,中庭两庑,可容纳上万人。四方商人到京师来做买卖,都聚集在这里。寺内建筑宏伟壮丽,金碧辉煌,雕塑壁画,巧夺天工。中外佛门弟子常常在寺内讲经,举行法会活动。自太祖皇帝开始,我朝历代官家也常常来寺内游幸祈祷。朝廷的一些重大仪式,如新科进士题名等也在这里举行。寺内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举世闻名的‘杨塑与吴画’,就是杨惠之所塑的净士院大殿的佛像和画圣吴道子画的文殊维摩像,都是精妙绝伦的艺术珍品。关于相国寺,还有不少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等以后有空我再慢慢地讲给你们听吧……”

“明诚特来拜见伯母,刚听伯母在讲相国寺的历史,不敢打扰,望见谅。”一个儒雅的声音在亭外响起。

“原来是诚儿,快过来坐,还和伯母这么客气呢。清照,这是赵家三公子赵明诚,现在一直在太学读书,你还没见过吧。”王氏和赵明诚说完又转向清照。

“这是一双多么熟悉的眸子啊!”清照看他第一眼惊叹道,声音由心底发出,无声无息。

四目相对之际,清照顿感羞云遮面,躲开这双大胆投来的凝视目光,急忙拉着婉玉朝寺中走去,丢下一句:“我去相国寺逛逛。”王氏和赵明诚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

此后诸般新奇景致她再也无心观赏,思绪陷于慌乱之中。在回府的路上,她佯作困乏,闭目而思,连日来的盛事美景,固令其触日难忘,更难忘的却是那双大胆的炯炯清眸……

第二天早上,李清照独自一人步入花园之中、她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可一时却怎么也理不出来个头绪,许许多多正常的、偶然的、矛盾的甚至怪异的、荒诞的念头,毫无次序地在她的头脑中突然间蹿出很高,又霎时淹没了。她从来没有这样混乱过,迷惘过。

这时,她不知不觉走到秋千架下,顺手推一把那熟悉的踏板,踏板忽悠忽悠地荡了起来。她索性踏上踏板,使尽平生力气荡了起来。秋千的速度越来越快,荡得越来越高,再使劲蹬几下。几乎快达到平角了,鲜亮轻薄的长裙随身飘飞,习习生风,她很想用这种方式把体内的所有能量都释放出来,渐渐地,她再也荡不动了,秋千在均匀地减速,终于停了下来。她太困乏了,把鞋子放纵地脱下,解放一下双脚,连弄脏的双手都懒得擦拭。她看着花草上树叶上浓浓的露水,就同自己一样,衣服都湿透了。难道它们也燥热不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