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邓小平和他的时代
23155000000019

第19章 邓小平与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历史发展

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规范的定义,在权威性的辞书中也没有相关的解释,究其原因,主要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程度不够,同时也与在理论上对这一概念很难去把握有关。

我们认为,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文化范畴,它是民族群体的共同的社会地位、社会经历及其共同利益和与整个社会生活关系在该群体成员头脑中的反映,是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深深蕴涵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种精神力量。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历代杰出代表人物的言行中,也往往通过各种文化产品中高尚的主人公形象表现出来。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基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条件。屈原在《问天》中表露出的忧患意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句,岳飞的《满江红》所表露出的民族气概和浩然正气,陆游在《书愤》中体现出的爱国精神,都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勤劳勇敢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历来把勤劳视为立身和立国之本,倡导“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勤则难朽,逸则易坏”,强调“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认为“克勤为邦”,“业广惟勤”。而同勤劳紧密相联系的是勇敢。勇敢、智慧、仁义三大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特征。从历史上讲,人们对勇敢的层次、类别、境界以及它同智慧、仁义的关系有大量的论述,认为不同的人达到的道德层次和修养境界不同,对勇敢含义的理解及践行也就不同。“勇者无惧”,只有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真理而不惧权势、不畏强暴、不顾利害、不计生死,才能称之为大勇。“率义之谓勇,见义而不为,无勇也。”正是基于对勤劳勇敢独到的理解并使之变为道德实践,我们的民族才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团结统一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团结统一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利益目标基础上形成的,是促进人们在意志和行为上和谐一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古语云:“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团结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在中国的历史上,自秦统一中国后两千年来,我国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更替中虽然多有纷争,但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争取国家的统一,既是统治者历来追求的政治目的,也是人民迫切的要求和向往。人民在共同劳动、生活和斗争中,一起维护着祖国的统一。这种民族精神,无论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还是在顺利发展、兴旺发达时期,都在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爱好和平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本性。孔子的“和为贵”的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作为有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泱泱大国,中国和她的人民一直在为积极发展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努力,同时也在这种交流中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汉武帝时期派使者出使西域,唐太宗时期大力发展西域的经济和交通,郑和七下西洋,古“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繁荣,都是中华民族对外和平交往的历史见证。历史证明,中国人民是酷爱和平的民族,对内重道德教化,对外倡导睦邻友好,正是这种精神,既发展了我们自己,又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个人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积极向上和奋发图强的内在支柱。这种精神,自古就受到思想家和世人的推崇。《易经》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句,孟子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名言。自强不息还表现为人自尊自信的品行、不卑不亢的人格,表现为坚忍不拔、奋发图强,不为困难和挫折所压倒、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为志存高远、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小成、不为小利所诱惑的气节,表现为对远大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几千年来,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

当历史的长河流淌到了现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进行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适应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充实、发展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井冈山精神”、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威武不屈的“红岩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又表现出了战天斗地的“大庆精神”、甘于奉献的“雷锋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气吞山河的“抗洪精神”。这一切,无疑是对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发扬到新的阶段和高度。邓小平指出,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格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这些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种精神,就绝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这种民族精神,在邓小平所经过的改革开放年代表现得更为突出和鲜明。

(二)邓小平时代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摆脱“文化大革命”的束缚,解放思想,团结一致,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子。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具有生动时代气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求真务实”精神,这是邓小平时代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1.爱国主义精神是邓小平时代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努力探寻社会主义的本质,把爱国主义发扬到新的高度,使爱国主义成为这一时期民族精神的主旋律。这一精神在邓小平身上深刻地表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搞上去,实现民族的振兴和中华的崛起。邓小平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搞上去,使人民摆脱贫困,使国家繁荣富强。正如他所说:“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他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思想,深刻地体现了邓小平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关心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动表现。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努力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工程。他认为发展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关键。1984年邓小平指出:“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赖的国家。”将来台湾问题的解决,还是靠我们的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的国家只有发展起来,才能在中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才能实现民族的振兴和富强。

第二,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权和国格,时刻谨记国家的安危。邓小平把爱国主义精神具体化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他把民族有无自尊心,同国家能否独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强调说,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他认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来自于民族获得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指出,1949年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凡是中华儿女,起码都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都离不开民族自信心的支撑。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道路的精神内涵,也体现了不安于落后的民族自强意识。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华儿女,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现在又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此,邓小平仍然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他深刻分析了现实的严峻状况,指出西方帝国主义在“以武器的批判”迫使我国放弃社会主义的图谋失败后,又妄图通过和平演变使我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他们粗暴干涉我国内政,支持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思潮,惟恐我国不乱。这些严峻的现实威胁,引起了邓小平的高度警惕。他告诫人们,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那就更谈不上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地位了。

邓小平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国权和国格问题,国权和国格是民族的象征,所以主权问题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不能讨价还价的。无论在处理香港问题上还是台湾问题上,邓小平都把主权看成是第一位的,在主权问题上,他是毫不含糊,毫不妥协的。他说我们不打别人的牌,也不让别人打我们的牌,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自己永远不称霸,我们不惹谁,也不怕谁;我们不当头,也不低头;我们不自大,也不自卑,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什么,坚定不移地办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他谆谆教导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他说:“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

第三,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共同的愿望,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国以来所负担的伟大历史使命。邓小平高瞻远瞩,突破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体现了邓小平对祖国领土完整的关注与渴望,凝聚了他巨大的心血,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直接表露。

邓小平统一祖国的意愿坚如磐石。他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他强调,只要祖国能统一,不管用何种方式和步骤来实现,都是可以商讨的。这种既坚持原则性的立场,又采取灵活思路的策略,是邓小平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1979年1月他在访美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状和政治制度。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表明了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他还明确劝告英方不要想用主权来换治权。在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圆满结束以后,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都是在邓小平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倾注了他极大的心血。邓小平说过:我的最大愿望是活到一九九七年,因为那时将收回香港,我还想去那里看看,就是坐轮椅也要去,哪怕在香港的土地上站一分钟也好。这句肺腑之言凝结了他何等深厚的爱国感情啊!

2.“求真务实”精神是邓小平时代民族精神最具特色的部分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人民面对国家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处在一个徘徊不定的时期。正是在这个紧要时期,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追求“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果断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道路。在这个时期,邓小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在深刻地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整个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

第一,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是“求真务实”精神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社会发展阶段时,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就是指的社会主义阶段,但是马克思所指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分工高度完备,具有消灭阶级差别和剥削的基础上的。我们国家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一条件,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而且极度不平衡,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还很大。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关于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阶段和比较发达阶段的思想,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建立在邓小平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理论创新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是我们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不能动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就为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为我们警惕右,主要防止“左”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产物,是在不断克服“左”右倾主义的斗争中逐步确立起来的。而它一旦确立又为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抛弃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不断追求“求真务实”精神提供了思想武器,从而不断克服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过程中的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指导人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民族精神。

第二,“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的产物。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邓小平提出,也许经济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稳定一下,然后再发展。根据这一思路,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设想。第一步,到上个世纪90年代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解决温饱问题。这是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准备阶段。第二步,到上个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至关重要的十年。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是邓小平在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提出来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这是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求真务实”精神的写照,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解放思想,不断追求真理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和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开拓创新、探寻真理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经济体制时,都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也是生产力高度发达,消灭了商品、货币、市场关系的社会。我国还远没有达到这一水平,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暴露出其弊端。邓小平深谋远虑,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开始思考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他说,搞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以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他不断探索,多次论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长期争论不已的问题,作了一个清楚、透彻、精辟的回答,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是我们党和人民长期以来艰苦探索的结果。从建国以来,党就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中心任务,作了极大的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留下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领导全党顶住巨大压力,开拓进取,首先在经济特区试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真理的伟大理论结晶,它昭示着中华民族永远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的理论源泉和不竭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奋斗,不断进取,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不断激励着人们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进步,努力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和社会主义事业复兴的目标不断前进。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时代所凝结的民族精神,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综合国力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由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能力的系统,其主要因素包括基础实力(如地理位置、人口、资源等)、经济实力、防御实力、民族凝聚力和外交实力等。其中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属于精神方面。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总是发展、进步与挫折、暂时倒退交替出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精神的强弱变化,民族凝聚力的时大时小,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从近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交往的扩大,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冲突,也给特定国家的民族精神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其中自然会包括一些消极方面的东西,它们会进一步影响这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发挥,从某些方面去销蚀这个民族的综合国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注意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发展和稳定的精神基础,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人心齐则国兴,人心散则国败。不难想像,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里,如果缺乏民族凝聚力,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不堪一击,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国防竞争力的提高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民族精神作为一个精神成果,可以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经济、科技、国防和民族精神的竞争,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创造强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是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不竭的精神动力。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开发民族智力,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知识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弘扬和光大富于开拓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不断在科学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不断探索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坚持发扬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就能够为民族振兴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长期以来民族文化历史和谐的集中表现,其中渗透和融入了强烈的民族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因而,弘扬民族精神,无疑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一个方向性的保证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直到本世纪中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即要使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在经济上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发展更加协调。而这一目标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相联系的,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必然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充满曲折的过程,其中无疑会面临不少的外部压力和内部的困难,出现各种风险,因而也需要我们长期艰苦奋斗。民族精神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它是凝聚全国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精神支柱,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它必然会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国各族人民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关系到文化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形成了自己的特征,从而构成了整个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使之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特征,但文化作为对经济、政治的反映,会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现代传媒手段的日新月异,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加剧。这种发展趋势,既为我们不断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点,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也对保持我国文化的民族性特色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利用其经济、科技、传媒、军事优势以及政治的强权,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极力向我国渗透甚至推行西方价值观念体系,对我国进行“分化”和“西化”,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一旦我们丧失了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就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导致整个民族的衰亡。因此,我们要保持我国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动,最重要的是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4.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一方面有利于人们树立和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市场观念、效率观念、民族法制观念以及开拓精神等,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因而得到释放。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地方、有些时候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中的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现象沉渣泛起;商业经营中的诚信缺乏,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消极腐败现象尚未得到完全遏制;整个社会风气包括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受到削弱;一部分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丧失;市场发展中的权力寻租,人们之间关系的冷漠等等一系列不良的社会现象,犹如社会病毒急剧蔓延。因此,必须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充实民族精神的内容,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上的保障。

(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途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就要立足于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有益成果。因此,我们提倡和弘扬的民族精神,应当是面向世界、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先进的民族精神。

1.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旗帜,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历来是鼓舞和动员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历史发展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在现阶段,爱国主义则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共同理想,这是中国人民的执着追求。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天,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都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只有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在今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民族团结,反对分裂主义。但是,也必须清楚我们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提倡的一种高尚道德。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这种精神,是我党对自身的要求,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培育和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有充分的社会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倡导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既要求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规范和调节市场行为,同时也要用道德手段来加以制约。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可以更好地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事业,扶贫帮困,扶弱助残是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是为人民服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也是为人民服务。在我们社会中,无论何种职业,无论能力大小,无论职务高低,人人都能够而且应当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更应该为此作出表率。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应当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和提倡的价值导向,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充分保障了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同时由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又决定着社会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这就必然要求社会成员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坚持这一原则,要求社会成员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当然,我们也要求国家和集体要重视和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因为没有对公民个人正当利益的保护,没有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国家和集体利益就不可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纠正了过去在这一方面曾经发生过的错误倾向,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依法保护个人利益,鼓舞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的经济利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又积极引导公民个人对社会、对人民负责,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和行为,同时也要反对极端的整体主义思想。

2.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既要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神,同时又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切文明成果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共同财富。各国或各民族在实践中都会有许多发明创造。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借鉴和综合他人的成果,既不断提高本国的文明程度,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宝库。我国是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国。后来,由于长期固步自封,闭关自守,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新中国建立之后,毛泽东曾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好的东西都要学。但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在后来我们并没有贯彻这一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早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邓小平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得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结论,他反复强调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看到民族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范畴,它应当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从同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中不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离不开世界文明大道的。近代以来,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已成为民族精神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特别是在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信息为载体的各种文化和观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机遇,学习和吸收世界各民族之长。在此过程中,必须也必然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实行开放改革,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思想。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要极力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倾向,同时也认为我们有办法、有能力解决对外开放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成果。长期以来,我们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凝聚,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同时,它也是我们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如何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地磨炼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摆在我们以及后人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3.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重在加强教育,把民族精神的培育纳入精神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从青少年抓起,把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从幼儿园到大学乃至一个人的终生教育的全过程中,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早期的教育形式,比如选择各种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教育,使全体人民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既要把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又必须从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提供制度上的保障。首先,要抓好舆论宣传,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营造浓郁的气氛。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和熏陶。要运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上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其次,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提倡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以增强相互了解和借鉴。最后,要从法律和法规上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对一切宣扬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对一切有损于国格、人格的行为,对一切涣散民族凝聚力、有伤民族自豪感的言行,对一切违法乱纪、腐败和影响安定团结的行为,必须用社会舆论加以谴责,严格依法制裁违背国家法律的行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应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相结合,使全体人民始终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要参考书目:

1.刘伟胜著:《文化霸权记》,河北人民出版社。

2.杨善民等著:《文化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3.夏学銮著:《转型期的中国人》,天津人民出版社。

[杨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