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到母亲就紧张
——摆脱“恋母”情结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张扬陷入了一种苦恼与困惑中,他发觉自己对母亲竟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异样的感觉。在母亲的眼里,15岁的张扬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下班回来后,张扬的母亲很自然地换下外衣穿上睡衣做饭、做家务。有时会像张扬小时候一样,而且经常深情地、充满怜爱地抚摸、拥抱儿子。可是张扬每次见到母亲穿着睡衣就有情不自禁地想去亲近的冲动,对于这种想法,张扬感到十分的惶惑和恐惧。张扬在想,自己是不是有点变态啊。带着这样的疑问,张扬到网络上去寻求答案,发现自己的这种心态被称为“恋母情结”。张扬感到很羞愧,陷入深深的自责、苦恼之中。从这时候起,张扬每天放学后都要在外面逗留很久才回家,刻意地回避着母亲。而张扬的母亲,对张扬的想法一无所知,还常为母子情深而颇感欣慰,并津津乐道地与朋友聊起母子之间的亲昵。
对母亲产生依恋,是人的一种天性,因为母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寄托、一种依靠、一种关怀、一种保护,是美的化身。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少年这个阶段,孩子如果恋母过度会造成心态畸形的情况。像张扬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母亲过度宠溺孩子,一方面是母亲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这个事实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恋母是一种本性,随着自身的成长、发育,青少年在社会心理发展方面变得上进、勤勉、自信、合作,开始有独立意识。此时,恋母太过则易造成心理障碍。
现代社会,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大部分的母亲对孩子十分宠溺,有一些夫妻关系不好,或两地分居,或离异后母亲单独带孩子,或因为母亲曾多次流产、保胎等特殊心境下得子,使母亲产生了心理变态,将孩子当成感情的唯一寄托。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还会延续到晚年,成为“变态婆婆”,把儿子当成感情上的私有财产,容不得他人介入,甚至视儿媳为“敌人”。在这种过分依恋中,也会导致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误区。
青少年过于依恋母亲,往往是由母亲的“感情私有”造成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只爱她一个人,这种私心往往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甚至影响他的一生。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母亲如果依旧把孩子当成小孩,爱抚有加,就会阻碍孩子心智的成长,干预孩子独立性格的形成,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孩子的“恋母”心理。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母亲表现得太强、太有能力,特别当儿子隐约感觉到母亲不但比自己强,而且也比爸爸强,比老师强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崇拜母亲,这样的情况较为容易导致孩子的“恋母”倾向。在这种情况之下,母亲要注意和周围的人融洽相处,以平和心态对待工作上的能力和成就,不要把自己的强势带入家庭生活中。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身体发育的时期,也是对性比较好奇的时期。这时候,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不到位,也会使孩子产生这种不正常的恋母情结。而且,由于这种原因而导致的青少年“恋母”的问题也比较普遍。一方面,父母对性教育知识了解甚少,没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父母不好意思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认为孩子还小,没必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此外,父母对孩子性生理、性心理知识十分缺乏。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留下阴影。
青少年产生这种畸形的恋母情结,长大后会在潜意识里把母亲当自己的“女人”,会非常害怕失去母亲的爱,有的甚至一直窥测母亲的脸色,过于依附母亲而失去自我。带着这种生活态度,他可能会变成一个懦弱的人,缺乏自主意识,这样的青少年在长大成家后往往容易产生夫妻矛盾。
有这种畸形的恋母情结的青少年,会出现心理发展迟滞,心理成熟晚,影响与他人交往,甚至影响其今后的生活。因此,家长应适时放手,给孩子一个自由开放、独立成长的空间。具体做法是:
1母亲要改变心态
母亲不要再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儿,要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因此,不要再像小时候那样对待孩子。
2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母亲应该设法使孩子独立,让孩子用自主、成熟的方式去处理周围的事物,逐步摆脱对母亲的依赖,这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随着孩子的独立和成长,母亲也逐渐将自己对孩子的注意力适度转移到家庭的其他成员和自己的事业上来。这就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和稳定。
3鼓励交往
带着孩子到有教养的亲朋好友、邻居家去走走,扩大孩子交往范围,转移和淡化“依恋母亲”的情感。与人交往是孩子的一种基本需要,千万不要扼杀这种需要,局限这种需要。
2姐姐和我不一样
——面对孩子的性好奇
小喆现在读初中,正是对性比较好奇的时期。小喆有个表姐,是小喆姑姑的女儿,比小喆大8岁,正在读大学。在小喆的眼里,表姐特别聪明漂亮,笑起来的模样也特别甜,又从不在小喆面前摆出大人的样子,这让小喆倍感亲切。而且最近,小喆感觉表姐是一天一个样,越来越漂亮,身材也愈发的好。一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表姐随姑姑来小喆家串门,吃过中饭后,小喆一头倒在床上睡着了,大概就是打了个盹的工夫,他猛然发现表姐居然靠在床的另一头睡着了,那一刻小喆一下就没了睡意,一个惊人的念头在脑海里形成:男女同睡一床,表姐不会生孩子吧?一边想,一边盯着表姐看,看到表姐可爱的脸蛋,小喆就忍不住去摸了摸表姐粉嫩的脸,表姐没有醒。小喆胆子更大了,先摸了摸自己的胸部,然后又伸出手去摸表姐的胸部,就在这时表姐醒了……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上羞于谈性,正规的学校教育始终不敢理直气壮地进行性教育,家长也对此讳莫如深,越发使青少年觉得性是神秘的东西,进而引起极大地好奇。其实,如果学校或家长能够大大方方地把科学的性知识告诉他们,讲个明白,孩子对它的神秘感就会彻底消除。
实际上青少年只要发育正常,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自然会产生对性的好奇和性冲动。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也是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发育阶段。一方面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性别的差异,因此会很自然地产生探寻差异的冲动,就像小喆看到表姐第二性征与自己相异,便有了相应的好奇举动。另一方面,由于生理上的发育,自然而然会产生亲近异性的感觉,这也是小喆见到表姐倍感亲切、而且觉得表姐越来越漂亮的原因。
青少年随着性生理越来越成熟,潜在性意识开始觉醒和萌发,这时的青少年惊喜、紧张、惊慌失措都是正常的。
当青少年对性产生好奇时,身为父母,应该如何看待?
1要与孩子进行恰当的沟通
父母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对异性的看法,帮助孩子摆脱困惑。孩子在这一时期正处在好奇的阶段,因此当孩子出现一些令你惊讶的行为时,不妨轻松地和他聊一聊、鼓励他多说话,这时你便会发现真正的原因,然后再慢慢纠正他。
2以平常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性好奇
父母不应该摆出家长的身份、站在批判的立场上来看孩子性好奇的行为,除非孩子这样的行为一再出现,而造成别人的不舒服或两人之间的冲突,否则,父母不必刻意去注意。
3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父母应该及时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要让他们知道男孩女孩生理上是不一样的,和许多生物一样,有两性的区别。让孩子把男人和女人的区别视为、平常、自然的事情。这样,打破他们性的神秘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适时适度地给他们介绍一些科学的性知识。
4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父母应该允许和鼓励孩子与异性交往。明确告诉孩子,当自己遇到身体变化和发育方面的问题时,应多向父母或老师请教,多向相关部门求教,以便及时找到科学的答案。例如,有的孩子认为自己的性器官发育有问题,就整天闷闷不乐,学习成绩下降。这时,家长要耐心地给他解说,解除他的担忧。通过传授科学知识,帮助孩子自觉抵制低级庸俗和不健康的读物,克服性猎奇心理,培育高尚情操。
3每月的烦恼——正确看待月经
刚上初中的娇娇,有一天下课的时候,她和大家一起走出教室。突然有人从后面拉住了她,小声说:“你的裤子上有血。”这让娇娇顿时感到既害怕,又难为情,可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她向老师撒了谎,请了病假,在女同学的“掩护”下逃出了校门,很狼狈地回了家。从那以后,娇娇每月平添了很多苦恼。
月经对于女孩来说,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有些女孩在第一次面对月经的时候会很兴奋,但有些女孩却会觉得羞于启齿。女孩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大约在13岁前后,卵巢开始向外排出卵子。卵子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与此同时,子宫内膜变厚、柔软、富有营养。如果卵子没有与精子相遇、受精,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出血。月经就是指这种周期性的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女性排卵通常在下次月经到来之前的14天左右。一旦月经来潮,如果有性行为发生就有怀孕的可能性。
女孩第一次月经来潮叫做月经初潮。月经初潮年龄可早至11岁,晚到18岁,平均年龄为13岁左右。月经出血的第一天称为月经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仍属正常范围。月经期为月经持续流血的天数,一般为3~7天。月经量的多少很难估计,一次月经的出血量约为50毫升。
由于女孩在月经初潮时,自身的生殖器官并没有完全长成,功能也还不完善,所以,月经初潮并不意味着生理发育完全成熟。很多女孩经期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如容易疲倦、情绪不稳或忧郁等,这些均属正常现象,不必紧张。女孩在月经期要注意经期卫生,及时清洗外阴,勤换卫生巾(纸)。要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还要注意适当休息,注意保暖,注意营养,多吃些蔬菜水果,多饮开水,少食辛辣寒凉食物,保证大便通畅。经期不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劳动。
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没有必要藏着它,遮着它。如果有“状况”发生,可以私下向女同学、女老师寻求帮助,回到家中,妈妈更是女孩子求援的最好对象。一般来说,女孩在月经期内情绪不稳,容易急躁和冲动。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期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有些少女对月经缺乏正确认识,受家长及同学的影响,认为来月经是件痛苦、倒霉的事。那么女孩怎样对月经期的坏情绪进行调节呢?其实在月经期间,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身心。例如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文娱活动,在课余时多阅读一些健康的文艺书刊,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看影视作品,多和好朋友交心,参加温和的体育活动等,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一般来说,经前症候群与精神因素和身体状况有关,所以在来月经前就应尽量放松自己的精神,多听听音乐,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找机会和同伴聊聊天。一个人独处时,多看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或想一想自己曾经经历的愉快事情,这有利于淡化对月经的关注,转移不良情绪,放松心情。
女孩在月经期间会有一些与平时不一样的状况,比如说会比平常更易疲劳,困倦,全身酸懒,体力不济,另外如腰酸、腹部下坠、乳房胀痛;在精神方面,可能会失眠、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心里烦躁,易患感冒,等等。身为父母者,要帮助孩子解开月经带给她们的烦恼:
1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月经
尽管现代社会信息发达,青少年可以通过很多的途径来了解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获取他们渴望的知识,但是,家长仍然有义务告知女儿未来即将面临的生理变化。对于这一点,父母不要羞于谈论,更不要放任女儿自行面对各种身心变化的难题。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为什么女孩长大后会有月经,月经来了要如何做好卫生护理。同时,把自己的经验提供给女儿作为参考,让女儿有一个心理准备,这样才能减低女儿可能出现的恐惧与慌张。
2对孩子表示祝贺
家长如果得知女儿初经来临,首先应向女儿表示祝贺,因为这表明女儿已经长大了。同时也可以宣布女儿从此可独享的成年权利,借此加强女儿心理接受自己成熟的事实,建立女儿在家中的优越感。
3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父母应该在女儿初经来临后,带女儿到妇产科医院做妇科检查。专业医生的解说,可让女儿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自身的发育状况,化解女儿的忧虑。不过,带女儿进行妇科检查之前要和女儿做好沟通。
4我生病了吗
——正确看待遗精
已上初中二年级的亮亮平时很懂事,学习也很用功,很讨大人的喜爱。可是最近亮亮平静的世界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天夜里,亮亮突然从梦里惊醒,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的短裤湿了一片。该怎么办,亮亮一下子蒙住了。从此以后,遗精带来的恐惧使亮亮成天担惊受怕,亮亮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病,或者是身体发育出了问题。从那以后,他经常失眠,上课无精打采,脸色苍白,记忆力锐减,学习成绩迅速下降。
大多数男孩在发生第一次遗精后,都会变得惶恐、紧张,一是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怀疑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再就是怕被家长知道,遭到家长的责备。
其实遗精是男孩子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现象,并不是男孩子胡思乱想想出来的。到了青春期,它不是人的意识所能控制的。所以,家长们不但不要对孩子遗精的现象横加指责,而且还要让孩子了解:人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变化。遗精标志着青春期的性成熟。男孩到了10岁左右,就开始迈进人生的重要阶段──青春发育期,进入这个时期后,男孩子时常在无性意识的情况下自发的射精,也叫遗精。遗精常常发生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所以也称为“梦遗”。
如果孩子遗精频繁,那么可能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一是精神因素。这主要是指男孩子对性过分感兴趣(如经常看黄色书籍等)。二是体质虚弱。如果孩子各脏器的功能不够健全,如大脑皮层功能不全,失去对低级性中枢的控制,也会发生遗精。三是局部病变。如果孩子的性器官或泌尿系统的局部病变,如包茎、包皮过长、尿道炎、前列腺炎等,也可以刺激性器官而发生遗精。